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气候 >

第12章

大气候-第12章

小说: 大气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也在走同样的现代化道路——外向依附型。这和中国〃9亿农民给4亿市民搞饭吃——越搞越艰难〃是一个道理。

    实际上,中国现在的危机和中国农民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也是一样的,只有靠争取自主性和自主权——创造增量和有效内需才能化解危机。20世纪80年代就是这么做的,实践证明是对的,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经验!中国当前不着手解决〃内卷化〃的问题,就是完全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都无法治疗〃三农〃问题的病根。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民由于再次逐步丧失自主性或自主权,才导致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90年代初期,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又进一步加速了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减缓的进程;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国在WTO体系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和自主权,中国才面临经济危机。沿海大量的外向型企业遇到困境是必然的,当务之急不是去救外向依附型企业(只有发达国家来救,才可以救),而是增加国民特别是农民的权利(社会保障等)和收入,以增强国民的创造性和扩大有效内需,建立起有效的内循环,才能度过经济危机。只有在内循环正常的基础上,寻求平等公平对外贸易,才能建立一个在享有自主权的平等贸易前提下的经济强国。

    当下最要紧的是提高粮食价格,并帮助农民发展合作型农业产业化经济,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要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食品补贴和社会保障,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由〃外向依附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到了中国〃外向依附型〃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实施减免农业税、合作医疗、义务教育、粮食补贴、城乡统筹、全民社保等惠农政策,我们看到了一个明确的走向恢复中国自主性和农民自主性的方向。

第三部分 1。纵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什么道路?如何建设?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一、纵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找中国富强的道路。是优先发展农村、农业,或是优先发展城市、工业,还是走所谓兼而有之的〃第三条道路〃?这〃三条道路〃的争论其实到今天也还没有完结。争论归争论,中国现代化实际上是走了一条城市化优先、工业化优先的〃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二元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农村、农业和城市、工业,孰轻孰重?似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样,忽前忽后。但是,这两条腿的发育是不一样的,一条越来越长,一条越来越短。短的那条,是农村和农业。

    在我有限的知识里,中国100年来已经开展了四次新农村建设,这次是第五次。第一次始于1904年,是从河北定州的翟城村和贵州毕节的石门坎开始的,后来,翟城的经验在阎锡山的支持下,在山西开花结果,进而被国民党政府推广至全国。第二次始于1928年,第三次始于1946年,第四次始于1978年,第五次应该始于2003年。100年来,新农村建设大约20―30年间会发动一次,这似乎是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解决农村、农业和城市、工业等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前20年的经济〃翻两番〃,是农村发展推动的。其过程是:家庭承包(劳动效率提高)―获得200―300斤/亩的增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绝大部分是自己的―农民有了购买能力―国有企业对民用生活品供应不足―乡镇企业大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同时增长,带来了农村两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化,一是培育了农民的企业家精神,农民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主力,二是对农业的肥料、农药、农机、农膜等工业品投入增加,替代了劳动,很多人从土地和农业中解放了出来。这两个变化,又从两个方面深化了中国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农村产品、资本、人才对外扩张―对国有企业构成竞争―促进国企改革和城市开放,另一方面,农业非劳动投入增加―城市工业品和技术下乡增加、替代劳动―农村劳动力挤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兴起。

    1980年前后的农村巨大增量,激活了计划经济积累的存量,也支付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本,并使得中国经济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翻两番〃目标,整体上了新台阶。经过20多年资本、国家对小农的双重吸取,城市和发达地区产能已经积累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反过来造成严重的工业产能过剩。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难以突破,导致经济增长依赖出口,GDP增长与民众福利不成正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再〃翻两番〃和再上〃新台阶〃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遵循发展规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已经实现了由资本短缺到资本过剩的跨越,资本短缺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该结束了,〃输出资源,换资本〃应该向〃输出资本和高技术含量的高价值产品,换资源〃转变;要由廉价劳动力优势战略向内需市场优势战略转变;由透支农村环境和农民福利的资本积累战略转向补偿农村环境和增进农民福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防止社会断裂,实行社会和平转型的需要。如果农村9亿人继续维持温饱和小农经济状态,就无法进入改革以来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制度体系。用孙立平的话说,这就造成了社会断裂。断裂会造成冲突,冲突会导致已建立起来的现代制度体系瓦解,转型失败,改革开放会前功尽弃。

    (二)当前农村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搞清楚当前农村的基本矛盾。我认为有七大基本矛盾需要解决。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我1980年前后,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快30年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70岁的老大爷也能养数十头,甚至数百数千头猪;副业主业化,主业副业化;次要劳动力搞农业,主要劳动力搞非农业。但现行的政策法规却不是鼓励农民组织化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营销,而是不断强化家庭承包经营,导致30年生产关系基本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调整。以稳定承包关系为手段,保障粮食安全;以虚化农民土地权益为手段,保障城市化优先;以强化资本特权为手段,保障地方政府短期收益;以强化官僚特权为手段,保障农村〃稳定〃等,都类似人民公社对农民的控制,使农民失去调整生产关系的权利。〃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多予、少取〃可以做到,但〃放活〃难以做到,可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根本,就是〃放活〃!〃放活〃就能发挥9亿农民的无穷创造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大有希望!

    2.小农户与私人大资本及其背后势力的矛盾

    资本总是希望获得垄断收益,一家一户单干的小农具有天然的弱势。在当今的乡村社会,资本特权不断膨胀,而小农合作的权利却严重缺失。另一方面,随着乡镇政府合法收入的减少和农民组织弱化,乡村社会〃灰色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小农组织化十分紧迫。

    3.市场与小农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从国内视角看,在市场条件下,小农多是弱势的,农村资源(资金、人才、土地等)多是流出的,从事农业产业低端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者,多被农业产业高端的资本剥夺。从全球视角看,虽然中国加入WTO只有短短几年,但中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正在被欧美农产品占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外市场(如日本、韩国、欧洲等市场,是中国的传统市场)正在被国内〃台资〃〃韩资〃〃日资〃〃高科技农业园〃企业等生产的产品抢占。中国农民将来生产什么?市场在哪里?

    4.小农经济基础和现代上层建筑的矛盾

    小农经济基础无法支撑与现代化接轨的庞大上层建筑。很多人以为精简机构和人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与现代化接轨的上层建筑存在,机构和人员就不能减少,暂时减少了也会再增加,小农也必然要支付现代上层建筑的成本。比如,农民若对老村庄进行整理改造,不仅能节约近一半的土地,还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成本,但这涉及数个部门的管制和收费,农民往往交不起管制成本,这就等于被剥夺了自主发展的权利!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农民怕遭遇乱收费;一方面小农劳力多、地多、致富愿望强烈,另一方面税费门槛高,难住了小农创业;一方面需要农民有组织地监管各部门,另一方面农民过于分散;一方面农民需要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农民用不起法律……这就是农民的无奈。

    5.农民(组织)的产(财)权和(村民自治组织)治权不统一的矛盾

    《宪法》规定,农民一般以自然村为产权共同体,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授予行政村法律主体地位,这就造成治权不保护产权的尴尬。《宪法》规定,土地属于村社农民集体所有,村民自治组织要承担农业生产服务和社区公共服务。农业税取消,村民自治组织的财政基础也随之取消,这就造成了有(自)治权、无财权的尴尬。村社成员依据《宪法》享有土地所有权(份额权),然而现在多种地的人往往不出钱还享受补贴,少种地或没有地种的人得不到任何收益,这就造成了有所有权但无收益权的尴尬。村主任是民选产生的,但工资由乡镇政府发,这就造成了有选举、无民主的尴尬。这些都是诸多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尊重《宪法》造成的。

    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村庄高度分散化的矛盾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经具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实力,农民也有迫切要求。但是,我国农村户籍人口依然还有9亿多,并且分布在256万个自然村。不改变农民高度分散居住的状态,就无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第三部分 2。纵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1.新农民组织建设

    我认为,应该在坚持土地村社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起以村社农民集体土地产权为基础的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社区金融组织,巩固和完善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功能;应该鼓励农民自主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和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