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67章

宏观经济学-第67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使得商品的总供给恰好等于商品的总需求。   
    对于萨伊法则(Say‘s   
    Law)的这一观点通常被称为萨伊方程(Say‘s   
    equation)。这样,通过引进实际余额效应,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于价格水平,并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同时决定商品供求平衡的均衡值,同时在均衡条件下,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假定Y0和k或V是给定不变的常数)关于货币呈中性(货币供给量只决定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实物变量)的命题依然有效。   
    其次,帕廷金指出,上述一般均衡模型实际上再现了瓦尔拉的试探过程。每个市场都受到经济体系中所有价格(P、W)和V的影响,而每种价格又都影响所有市场。不管初始的价格和利率处于什么数值上,总是存在着一种力量使它们回复到均衡点,就是说,萨伊法则和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的            456   
    。   
    04。现代西方经济学   
    充分就业均衡依然是有效的。由此的一个必然推论是,凯恩斯低于充分就业的非自愿失业,只有在工资刚性的情况下才能存在。   
    但是,帕廷金指出,按照凯恩斯原意,低于充分就业的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工资刚性,工人不愿意降低工资,而是根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一种有别于瓦尔拉均衡的非均衡现象。   
    二、帕廷金与非瓦尔拉均衡   
    图32。   
    1Ns(WP)代表劳动的供给曲线,它表示工人在权衡比较劳动挣得的收入与为此牺牲的“闲暇”之后,与任一实际工资(WP)相对应,工人意愿(或自愿)提供的劳动。   
    Nd            45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4。   
    (WP)   
    代表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它表示与任一劳动边际生产力相对应,厂商支付与劳动边际生产力相等的实际工资时意愿(或自愿)雇用的工人数。假设实际工资为(W1P)   
    ,这表0示工人意愿提供的劳动(N2)大于厂商意愿雇用的工人(N1)   
    ,劳动的超额供给(excesuply)迫使货币工资下降和实际工资降低(假设P保持不变)   
    ,一直到实际工资降为(W0P)   
    ,厂商意愿的对劳动的需求恰好等于工人意愿提供的劳0动,这表示劳动市场供求平衡的就业量(N0)   
    为充分就业,因为在此之前,只要工人愿意降低货币工资,以致实际工资不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增雇工人总会增加利润。如果还有工人失业,只能是工人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的自愿的失业,或者,并不是工人认为实际工资太低,而是正在寻求更称心的工作岗位的寻业的失业。   
    但是帕廷金指出,上述市场机制和自发力量发挥作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假设在开始时,如图32。   
    2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就业量为NW00,实际工资为(P)   
    ,实际国民收0入为Y0,现在由于任何原因引起有效需求下降,以致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左下方移动到AD1,这时,厂商对此作出的反应是解雇工人,就业量从N0减为N1,以使实际国民收入从Y0减为Y1,以适应总需求的减缩。   
    由此产生的失业即是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   
    这种失业并不是由于实际工资太高引起的,而是由于厂商的销售量受到限制造成的。   
    从劳动市场来看,由厂商意愿的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实际工资和雇用量,            458   
    。   
    24。现代西方经济学   
    并不处于工人意愿的劳动供给曲线之上,就是说,工人意愿的供给并不等于厂商实际的对劳动的需求,所以帕廷金把这种情况看做是相对于瓦尔拉一般均衡来说劳动市场的非均衡(disequilibrum)。   
    但从劳动市场本身的供求来看,并不存在使之继续改变的趋向,所以又是一种均衡,只是不同于连续的市场出清的瓦尔拉均衡。所以人们把这种市场经济主体由于受到某种数量约束出现的非均衡称之为非瓦尔拉均衡(non-walras   
    equilibrium)   
    ,两者的基本的区别是:在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中,价格(工资)是唯一的自变量,供求数量的均衡是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的。相反,在非均衡分析或称非瓦尔拉均衡的均衡分析中,引导经济主体调整其行动的不仅有价格信号,而且有数量信号;当经济主体受到数量约束时,是通过调整数量而不是通过调整价格实现供求数量趋向平衡的。   
    第三节克洛沃的双重决策理论上一节考察了帕廷金怎样通过非瓦尔拉均衡分析来解释凯恩斯的低于充分就业的非自愿失业均衡:帕廷金在厂商行为方程(对劳动的需求)中引进产品销售量的数量约束,因而是从商品市场出现的非均衡出发,考察商品市场的非均衡怎样“溢出”到劳动市场。本节考察克洛沃在他的双重决策理论中着重考察家庭的行为,论述了作为消费者的劳动者在            45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4。   
    受到数量约束以致劳动市场出现非均衡对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   
    克洛沃(R。   
    W。   
    Clower)在1962年发表的《凯恩斯的反革命:理论的评价》一文中,把用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来解释凯恩斯理论称之为凯恩斯的“反革命”   
    ,这里“反革命”一词不是指在实践上对凯恩斯“革命”所提出的政策主张,而是指理论上曲解了《通论》的原意。   
    克洛沃指出,《通论》的重大创新是提出消费函数C=C(Y)   
    ,在这里,决定消费的自变量收入(Y)作为数量变量是外生地给定的,而在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中,消费者(家庭)对消费品的需求,只取决于价格,在需求函数中,价格是唯一的自变量。由于劳动者的收入Y=劳动的供给Ms(WP)×实际工资率(WP)   
    ,而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因此,在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中,收入这个变量是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地给定的。   
    例如,假设每小时实际工资5美元,工人在权衡比较劳动挣得的收入与为此牺牲的闲暇以后,决定每天劳动10小时,所以在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中,作为消费者的劳动者(家庭)来说,价格是唯一给定的变量,至于数量变量(如他自愿劳动的时间)则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所以克洛沃认为,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的消费者需求函数与凯恩斯消费函数是无法协调一致的。   
    克洛沃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凯恩斯消费函数能够从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推导出来。为此,他提出把意愿的(notional)需求(供给)函数,同有效的(已实现的)            460   
    。   
    4。现代西方经济学   
    (efective)需求(供给)函数区别开来。前者指经济主体意愿的(计划的)需求(供给)量,后者则指事实上已经实现的因而是有效的需求(供给)。在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中,所有的需求(供给)函数,都是意愿的函数,在这些函数中商品(劳动)的需求(供给)唯一地取决于价格(和实际工资)   
    ,经济主体只是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调整其需求(供给)数量。据此,对消费需求来说,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实际上暗含地假定,家庭意愿的或计划销售的劳动总是会实现的,所以家庭的有效需求也就是意愿的需求。在这场合,家庭的消费决策只是在给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根据商品的价格,从各种商品提供的效用加总之和极大化为目标,确定其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   
    但是,假如作为消费者的劳动者面临数量约束,例如他在一定实际工资下意愿出售的劳动大于厂商意愿雇用的工人数,也就是他意愿提供的劳动大于他事实上出售的劳动,他将被迫减缩其消费需求,据此,克洛沃把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的家庭的消费需求决策称为单一的决策,同时提出,在劳动者(家庭)面临数量约束条件下的双重决策(duel   
    decision)。   
    这就是,消费者根据市场的数量信号,决定其提供的劳动,然后根据其事实上挣得的收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决定对消费品的需求。   
    这样,在劳动者面临数量约束条件下,通过双重决策,对需求商品的家庭来说,收入成为外生地给定的变量,这和凯恩斯消费函数是完全一致的。            46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4。   
    第四节莱荣霍夫德与工资价格刚性据上所述,无论是帕廷金从厂商面临销售数量约束的凯恩斯非志愿失业模型,还是克洛沃从工人受到数量约束出发的双重决策模型,都是以价格和工资刚性为前提的。   
    因为,请见图32。   
    2,当总需求减缩出现凯恩斯非自愿失业时,假如工资和价格随之下跌,则经济迟早将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下恢复到原来的充分就业(图中的E1点)   
    ,当然,正如帕廷金指出,这是缓慢的长期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工人失业,本来可以创造有用财富的劳动闲置不用,显然是社会的重大的损失。   
    而且,当人们预期物价下跌时,生产者不愿投资,消费者延迟购买,这意味着通货紧缩效应将是累积性的。   
    此外,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是债务人受损而债权人得益,富人得利穷人受损,既不公平也不利于生产和就业。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所以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扩大有效需求,以防止严重的经济萧条,维持充分就业。但是要从理论的逻辑推导出更有力的解释,凯恩斯非充分就业均衡还必须论证说明,为什么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   
    莱荣霍夫德在1968年出版的《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一书中,沿袭克洛沃双重决策假说,针对新古典综合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凯恩斯《通论》提出重新解释,并论证说明为什么现实中的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            462   
    。   
    64。现代西方经济学   
    莱荣霍夫德指出,在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中,价格是唯一的内生变量,它作为自变量进入家庭的需求和供给函数,嗜好或偏好和资源具有参数的性质。在凯恩斯模型里,相应的自变量是实际收入和利率,实际收入是用数量来衡量的。在高度抽象程度上,凯恩斯和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数量变量,区别的原因在于对两种体系调节行为的假定不同,古典模型是通过价格水平运动来调节经济,凯恩斯模型是通过实际收入运动来调节经济。   
    莱荣霍夫德指出,在马歇尔的单一市场调节过程里,根据时间的长短,有三种调节方法,①在某个市场日,价格变动使供求相等,这里暗含地假定价格变化速度是无限的。②在短时期内,供给增加最后使得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③在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