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71章

宏观经济学-第71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   
    第三节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   
    一、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十九世纪初,法国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173—1847)最先用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化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48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64。   
    可以看作是典型的消费不足危机论。西斯蒙第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耗费劳动从事生产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由那些不劳动的人的需要来决定,而不是根据生产者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这既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自然的直接的联系,也引起了生产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减少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这是因为:第一,大规模机器生产使许多小生产者破产,从而减少了他们的收入和消费,第二,劳动者尤其是工人阶级情况,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愈来愈坏。他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富人的消费虽将增加,但比起破产和贫困化的人所减少的消费要少得多。   
    总之,西斯蒙第是根据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财富的巨大增长)   
    伴随而生的广大群众的日益为甚的破产和贫困化这一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推导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所以西斯蒙第提出的恢复行会式的工业组织和宗法式的农业的政策主张,列宁在《评经济浪漫主义》一文中称之为在实践上既是反动的,又是空想的。   
    二、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我们知道,李嘉图充分肯定的萨伊法则,是以人的需要是无限的为前提推导出来的。生产形成收入,收入不是用于个人消费就是用于投资牟利,所以个别生产部门会由于货不对路(比例失调)而同时出现不足或过剩,但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需要是有限的。马尔萨斯正是针对萨伊法则在与李嘉图通信中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在1820            486   
    。   
    074。现代西方经济学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有效需求论,即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受到限制来论证普遍生产过剩是可能的。   
    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危机论,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价值论和分配论)之必然的逻辑推论。马尔萨斯经历了英国产业革命带来的繁荣时期和拿破仑战争带来的经济高涨时期。但在战争以后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失业和萧条,未能迅速得到复苏。另一方面,马尔萨斯反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成本,而成本则由工资原材料再加上平均利润共同构成。这样,要保证再生产持续进行,代表利润的那部分产品必需有足够的有效需求。那末,这一有效需求从何而来?马尔萨斯知道,假如利润收入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只能有简单再生产,所以,节俭、储蓄和资本积累是完全必要的。   
    他说,“亚当。斯密说过,资本由于节俭而增加……,又说财富的增加依存于生产超过消费的差额。这些命题在很大程度内的真实性,是完全无可怀疑的……,但是如果把储蓄的原理推得过度,也会摧毁再生产的动机。……如果生产远超过消费,积累和生产的动机对于有主要购买能力的人们来说,一定会因为缺少一个有效需求而减少。这两个极端是明显的,因此在两极端之间必然有某个中间点。”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7页)。   
    原来,在马尔萨斯推理过程中,他同李嘉图一样,假定储蓄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请读者注意,凯恩斯否认萨伊法则的基本论据是认为,由于可获利的投资机会枯竭,因而储蓄有可能并不全部转化为投资)   
    ,并且认为,投资的结果,归            48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74。   
    根到底是生产出更多消费品,产品的销售完全取决于个人消费。就是说,他发现,假如储蓄太少,不利于资本积累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假如储蓄过度,既直接减少消费,又间接导致更多消费品供给,所以他认为,要使得生产与有效的个人消费需求之间始终保持平衡,关键在于使得储蓄既不太少也不太多。   
    为了避免根源于储蓄过度而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马尔萨斯的对策是,增加不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消费。和斯密一样,马尔萨斯把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人称为生产劳动者,而把提供劳务消费产品的人们称为非生产劳动者,这包括官吏牧师、教师、医生以及家庭奴仆等。   
    他说,“对于一个生产力强大的国家,拥有一批不从事生产的消费者是必要的”。   
    (同上书,第398页)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相当大的阶级的人,他们既有意愿,也有能力来消费比他们所生产的更多的物质财富,不然的话,商业阶级就不能继续有利地生产超过他们所消费的那么多的东西。在这个阶级的人当中,地主们无疑居第一位;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豢养着的大量仆役来帮助,单靠他们自己的消费就不足以维持和增加产品的价值,不足以使产品数量的增加超过对价格下跌的抵消。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家也不能有效地继续照旧储蓄”   
    (同上书,第400页)   
    三、霍布森的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论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改良主义者霍布森(J。   
    A。   
    Hobson)   
    ,在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30年代期间所发表的一系            488   
    。   
    274。现代西方经济学   
    列著述中,提出根源于资本主义分配引起的消费不足危机理论,以及改善资本主义分配以防治生产过剩和失业的改良主义主张。由于他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所以他的理论一度被视为异端邪说。霍布森认为,国民收入不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有一部分储蓄起来,形成新资本,这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如果国民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过大,就会降低生产发展速度。但另一方面,若用于消费部分所占比例过小,从而储蓄所占比例过大,就会引起生产过剩和危机,造成人力物力的闲置和浪费。就是说,生产过剩就是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生产的增长,即消费不足”造成的(霍布森《失业经济学》1931年版。第31页)。至于消费不足的根源则又在于:第一,消费的保守主义性质(即人民的消费习惯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有突然大量的增长)   
    ;第二,“导因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当而生的过度储蓄所引起的消费不足是周期性经济衰退的正常原因。”   
    (同上书,第38页)。他说,储蓄之所以过度,“这不是因为各个储蓄者的愚蠢,而是一般收入的分配使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太少,雇佣阶级和占有阶级所占份额太多。储蓄过度正是由后者所造成的”。   
    (霍布森《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霍布森认为,为着维持已有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在一个产业系统每年的总产品中,首先需要用一部分作为维持费(亦称损耗基金或生存费费用)分配给各生产要素,包括:①最低工资,用来维持各种劳动和才能(霍布森把企业家的利润说成是对他们的“才能”支付的工资)   
    ,使产业维持现状,            48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74。   
    继续运转;②折旧费,用来补偿设备和其他固定资本的损耗;③土地的保养费,用来补偿土地的消耗。   
    社会总产品扣除维持费后分配给各生产要素的收入,霍布森区分为两部分,即生产性剩余和非生产性剩余。所谓生产性剩余,也叫发展费用,系用于扩大产业系统的规模和增进生产因素效率所必需的费用,包括:①为吸引更多的更好的劳动和才能,以便扩充和改良产业系统所需支付的最低的累进效率工资;②为着吸引人们提供新资本所需支付的利息。   
    至于非生产性剩余,则包括①地主利用土地的稀少性所获得的地租超过土地的维持费以上的超过额;②资本家利用劳动市场供过于求压低工资,或者人为地造成垄断联合等控制市场的条件,以致所得的利润和利息超过才能与资本的维持和发展所需部分,也属于非生产性剩余。   
    霍布森认为,资本主义分配中存在着非生产性剩余,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会引起人力、物力的浪费。首先,落到地租和超额利润利息收入者手里的非生产性剩余,使这些人能过着奢移生活,这种奢移享受上的花费,虽然可以引起许多行业的活动,从而增加就业,但若由于比较公平的分配,使落到地租利润等所有者手里的那部分非生产性剩余,分给劳动者作为效率工资,仍旧会用于购买劳动者所需要的商品上,因而同样可以增加就业;并且,较高工资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其次,若非生产性剩余的所有者把他储蓄起来,转化为新资本,结果引起产业系统的资本大量增加,但劳动效率并不相应地增加,这会产生两种有害的影响。   
    “第一,它打乱生产要素的配合,使劳动这一项生产力量落后于资本。第二,它刺            490   
    。   
    474。现代西方经济学   
    激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对消费者供给成品所需要的速度,因而引起周期性的商品生产过剩。   
    (霍布森,《财富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6页)。   
    霍布森改善资本主义分配的办法,无非就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征课高额累进所得税,同时实施一整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措施。   
    四、福斯特和卡靖斯的消费不足论   
    综上所述可见,马尔萨斯和霍布森在其逻辑推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利润收入扣除个人消费的储蓄会用于投资,并最终转形为增多的消费品以后找不到足够的对消费品的有效需求,现在要考察的危机理论思路完全一样,只是在推导论证中引入流通的媒介物货币,所以应能更加清晰、容易理解。   
    美国福斯特(W。J。Foster)和卡靖斯(W。   
    Catchings)在其合著的《货币》(Money,1923年)   
    《利润》(Profit,1925年)和《节俭的进退维谷》(The   
    Dilema   
    of   
    Thrift,1928年)   
    等著作中,提出了储蓄过度→消费不足→消费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理论。   
    福斯特和卡靖斯认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因素是消费者手中有足够的货币购买市场上的消费品,以使得企业家不仅能收回垫支的成本,还能赚得一定的利润。他们首先假定,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流通量(作为人们的收入所支付的货币量及其流通速度的乘积)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