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

第5章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第5章

小说: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当时初次写稿子的时候,也没费什么劲,很快就写完了,那时都是用纸和笔这些原始的手段来写,写好后我送到那位记者的家里,晚上他再拿到报社去校对印刷,第二天就见报了,而且一字未改。看到自己的稿子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纸上,感觉很新鲜,也很自豪,总之是感觉很好。

    之三,稿费。

    到了第二月初,单位传达室通知我过去拿汇款。我还以为是天上掉馅饼了呢,到传达室一看原来是稿费,总共才几十元,汇款单的备注里详细列明了日期与款项,看来报社的会计很是认真。

    那时稿酬标准为每千字30元,刚开始我每周才写一篇,稿费一个月报社寄一次,尽管每次的稿费都不多,但收到后总是很高兴,也很珍惜,那是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时还寄托着儿时的一些当作家的梦想。

    到了后来,稿费有收不到的情况,起初也没怎么在意,但收不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于是给报社打电话,报社的会计说稿费让那位记者给我代领了,我才明白,原来是让那个记者揣兜里了,我也没向那个记者提稿费的事。看来真是君子爱财,小人爱财,人人爱财,而且皆取之有道,区别在于有的是取自阳光正道,有的则是取自旁门左道。

    当然,后来稿子写的多了,而且刊登的媒体级别也高了,还有到电视、广播上做节目,邮局寄来的稿费单接二连三,相比这些,那个报社记者昧下的那点稿费已是微不足道。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必介意那些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小插曲。

    之四,编辑给我改题目

    96年底,我写了一篇篇幅不短的关于97展望的文章。整个96年的股市,行情的主战场在深圳,原因是深圳那边比上海机制更活,换句话说是深圳那边更乱,各种投机资本疯狂涌入深市,所以机会更多,深圳市场因为推出了新的指数,涨得远比上海市场凶猛。我认为这种格局是不可持续的,接下来的市场走势会更规范一些,庄家也该收敛一些,因此在97展望中我在强调对大势理性看好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沪市看好的观点,因此总体的基调还是偏温和的。

    那篇稿子我起初给的题目现在记不得了,反正是想表达上面的意思。后来见报时,编辑大笔一挥,直接给我换了题目,换得用现在的话讲叫很雷人——《97沪市红胜火》,这样的题目让人看了恨不得扛着大票就往沪市里冲。

    由此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看待媒体上的文章,尤其是标题,在媒体娱乐化的今天,更需格外注意。

    我看任何文章,都不会先入为主,而是看具体的内容,对于那些对政策、文件、公告的解读,我是一定会去找最原始的出处的,功夫在诗外,我一定是花时间进行独立分析。

    之五,遭遇党报棒喝。

    前面简单介绍过96年的疯狂,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正确认识当前的资本市场》特约评论员文章,采用准社论的方式,直接对股市进行棒喝。因为在这之前(自10月开始)管理层看到股市疯涨,系统性风险在不断积聚,市场违规和不规范的现象频发,于是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如:《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等,这分明是在多次温和地放风,告诫股民股市已投机过头,需要降温,提醒股民注意风险,但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终于在12月16日出了重拳。社论生怕股民听不明白,里面用了“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这样斩钉截铁的语句。

    评论刊登的当天,沪深两市均以跌停报收,很多股民都傻眼了。

    96年我跟着老师在中国嘉陵上赚了不少钱,社论推出时我没有沪深股市的股票,但持有一些柜台交易股票,刚开盘时大盘暴跌,但那些柜台交易的股票基本是平开,反应滞后,我还在暗自庆幸,谁知后来这些柜台交易股票跌得更惨,因为从12月16日那天沪深股市实行10%的涨跌停板制度,一天最多跌10%,但那些柜台交易的股票依旧没有涨跌停限制,结果我持有的一只当天就跌去了20%多,让我损失惨重,最后赔钱出局。

    那天在大厅里,很多的股民在骂,跟他们聊起来时,我很感慨:政府高,打你一记耳光后,还要让你觉得是自己不对。

    因为事先给你提醒了,而且是提醒了多次,你不听,那只能是你的事了。炒股票必须要讲政治,这是我在遭遇党报棒喝中最深刻的体会。

 第7节

    十二,我的1997

    1997年,是一个绝对伟大的年份。这一年,在资本主义洋枪洋炮攻击下清政府被迫租让出去的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这一年,上证指数勇敢挑战93年的高点,仅差6点就创出新高;这一年,我应一家创业期公司老板之邀,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职业生涯。一九九七,我来啦!

    之一,买星湖股份。

    遭遇12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棒喝后,看到自己买的柜台股票最低跌了26%,感觉非常郁闷和难受,在反弹至跌幅20%左右我把股票抛了,想出来看看再说。卖出之后,在96年底与97年初的时候,看到有几只股票很抗跌,而且大盘企稳后窜得飞快,我记得当时这样的股票有三只——蓝田股份、康赛集团、星湖股份。

    前两只后来都出了事,后一只一直安在。我与当时一位相熟的股友(这位股友是会计出身,与我年龄相当,家底也比较殷实,后来在股票和房产上的投资都很成功)一起大概在8、9元间买了星湖股份,买后没几天到了13元,我们赶紧一起跑了。当时市场还有传说星湖业绩会有巨大提高,股友还开玩笑说“难道是公司不生产味精了转而改行生产白粉?”。

    事实上我们抛早了,后来一气又涨到了10元。

    买星湖的感悟。早在买星湖前,我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股市中强者恒强。

    记得初入股市时,望春花和春兰股份两只股票表现非常活跃,大盘好时涨得快,不好的时候跌得时间短,跌幅也小,这纯粹是因为有庄家驻扎其中。1216评论后蓝田股份、康赛集团、星湖股份这三只股票涨得最快,也是因为有庄家在其中炒作,只是星湖那时还有基本面的支撑,庄家收手早,而前两只因为有明显的违规违法行为而炒作时间比较久,最终导致公司高层换来牢狱之灾。如果仅以做短线的角度,在遇到大盘大跌时买那些抗跌的股票,则成功的概率会很大。

    之二,邓公谢世。

    1997年2月19日晚,我们敬爱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与世长辞,举国悲痛!2月20日,大盘开盘即跌停,随后开始逐步攀升,至收盘几乎从跌停到涨停。对于这一重大事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认为大盘要连跌三天,有的人认为要重拾升势。

    一大早我来到股市,看到大盘跌停,稍一停顿,后来见有的股票已经开始活动,并打开跌停,我的大脑在急速运转,想起了1976年开国领袖毛主席的逝世,想起了参加追悼会时的默哀三分钟,想起了老师在教师后面的黑板上写下的“继承毛主席遗志”的大字。毛主席领导人民革命成功,邓小平领导我们发展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尚未完成,一切需要我辈加倍努力。因此大盘低开是对伟人的默哀,然后高走是要完成伟人的遗志,因此要建仓买股。

    基于前面买星湖的经验,于是买了前几天走势很强并率先打开跌停的二纺机(600604),当天就赚了接近20%,还买了爱使股份(600652),当时股性特别活,而且走势也很强。第二天大盘继续涨,且涨幅超过5%,随后大盘大涨小回,总之是打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战役。

    之三,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投资理财中的运用

    大家都知道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认识和投资股市的方法很难,但只要用心研究,还是能找出一些实用的方法的。其中,我认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就是其中非常有用的方法之一,多年以来我用它来谋势极少失手,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规律在研究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时常用。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老师经常举的例子是吃包子,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需要5个馒头才能吃饱,因为饥饿,吃第一个包子时感觉最好,所以往往是狼吞虎咽,此时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

    有第一个垫底,吃第二个包子可能就不觉得那么饿了,后面的几个就更是这样,到开始吃第五个包子时,他可能已经饱了,因而边际效应最小,如果继续吃第六个,就会感觉撑人了,再吃第七个第八个身体可能就会有麻烦,往相反方向发展了。其实在邓公去世之前,从95年开始大盘就时不时受伟人健康原因的困扰,大盘跌了,市场就会流传伟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这样来回了很久,甚至在邓公去世前的一天,这一幕又重演了一次,大盘出现过暴跌,应该是知悉邓公身体状况的人传出消息,但第二天没事,大盘又收了起来,直到2月20日消息真正兑现,市场才一步低开到位,从此也就没了健康问题的缠绕,大盘一路上行直至5月。也就是说,2月20日邓小平先生去世的事实,使得健康问题对市场的困扰的边际效应递减到了最小。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对于研判大盘和个股的利好利空消息的市场效应非常有用。如果一个消息或一项即将发生事情在市场中流传很久,那么它对大盘和个股的影响必然将会是逐步减弱的,直到彻底不起作用或起反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未来可以应用到本次经济危机对股市的影响的研判上,根据宋鸿兵的推算,在今年9月左右在美国会爆发比次贷危机更严重的垃圾债券危机,这个观点已被媒体多次报道,如果到时真的发生,我想对于A股市场的冲击应该不会比去年那次影响更大,如果不出现大的政治或军事动荡,原则上大盘不会再创新低,但回探的发生是一定会有的,这也是我们一直的耐心等待的战略性的机遇。

    之四,那些精彩的战斗。

    97年上半年,大盘在1216准社论的余悸中颤抖上行,市场上的各路豪杰也因此收敛了许多,象96年那样占山为王,相互混战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但江湖中从来不乏高人,他们以超出常人的谋略与眼光,总能审时度势,抢得先机,发现乃至引领市场趋势,97年的那波绩优股行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开创了价值投资的先河,现在回头想,那应该是多年以后大盘蓝筹股行情的萌芽。

    97年上半年的那波行情,走得健康,完美,最后是自然见顶,整轮行情下来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奖优罚劣的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