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

第6章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第6章

小说: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7年上半年的那波行情,走得健康,完美,最后是自然见顶,整轮行情下来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奖优罚劣的评价与筛选功能,完全可以跟成熟的资本市场有一拼,中国股市的后来者应该向发现、创造了那个时代的那些先人们学习和致敬。

    1997年,沪市以四川长虹为代表,深市以深发展为代表,发动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绩优股行情,其基本的布阵特征如下:沪市以四川长虹为元帅,湖北兴化(600886,现在的国投电力)为先锋,春兰股份、青岛海尔为左右军,其它一些如济南轻骑之类的绩优股殿后;在深市则是以深发展为元帅,深科技(000021)为先锋,华强、粤电力等等为中军及殿后。元帅要压阵,所以走势稳扎稳打;先锋往往要打头阵,所以走势更凌厉。

    通过以上的分析,并仗着自己的那时自认为技术分析很精湛,于是在沪市,因为之前做过长虹,也对长虹有感情,所以就选了元帅,在它40元的时候追高买入,直到60元时卖出;在深市,我则选了先锋深科技(那时深科技的K线异常漂亮),47元买入,69元卖出(现在我电脑软件上显示97年最高点是70元,但我记忆中应该是最高点到过72元),更为经典的是,这基本是在行情的末期,而且半点没耽误时间,从买入到卖出大概只用一周的时间,速战速决,走得干净利落,并成功规避了后来的下跌。

    总之,97年那轮行情上我是春风得意。

    之五,一种价格运动现象

 第8节

    1995年那个肃杀的冬天,很多股票都跌破了净资产,对绩优股同样熟视无睹。96年股价全面上扬,可谓鸡犬升天,97年大盘理出思路,开始褒扬那些绩优公司。我在报纸上负责每周跟踪的那家公司,其实是一家货真价实的绩优公司,刚开始,处于价值低估状态,确实应该逐步回归,但随着行情的渐序发展,我发现越来越不对头了,因为我觉得即使是绩优股,其现有的股价也已超出了其真实业绩的支撑,所以我在周评的时候就建议不要继续持有了。

    但在稿子发出的随后几周,股价还是继续上涨,这让我灰头灰脸,同时也感到困惑。后来,安妮老师来作报告,她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股价涨要涨过头,跌也要跌过头,涨过头,是源于人性的贪婪,跌过头,则是因为恐惧。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

    投资股票是30%的科学,70%的艺术,要准确把握与操作,对市场的感觉与经验可能最重要。

    之六,毛遂自荐

    97年春节过后,在经过前期的学习、写作、领悟这些基本积累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有两下子了,于是拿着自己手画的沪市K线图以及刊有那篇有代表性的《97沪市红胜火》的文章报纸,来到一家证券营业部,找到一位部门经理,让他看了我的文章、手绘K线图以及跟他讲了一些对股市的看法,进而表达了想到这家营业部兼职投资顾问的想法。这位经理一会点头,一会沉思,甚至还问我关于待遇的问题,让我一阵激动,其实也是傻激动,他也管不了多少事。

    说起这次毛遂自荐,其中也体现着我一向偏好的防守反击的行事风格。

    首先,我本身已经有着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再做一份兼职而已,因为是兼职,所以成了不惊喜,不成也不懊恼。

    如果将这种行事风格贯彻于财富观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了这份态度,则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那些在金钱、美色面前倒下的官员、老板,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败在这里。

    之七,学习期货

    97年春天,看到一家期货公司招聘,并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于是就跑去报名了,报名时也是带了上面提到的那两件武器——文章和K线图,负责面试的是一位交易员,不苟言笑,小心翼翼地问了我几个问题,问问题的空挡看出他是在思考。第二天边开始参加公司的培训会。培训是在公司临近的一家饭店进行,培训得很系统,从基础知识到技术分析再到客户开发与维护等等一一讲过,培训临近结束时还请来了当时国内的一位期货高手来讲了一堂课,这位高手的同学还是央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

    培训结束时参加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一个商品期货推介会,从中长了不少见识。

    培训过程中公司的老总和两位副总都亲自上阵讲课,老总很年轻,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操盘能力被大股东器重,老总是以自身的经历来鼓舞大家奋斗,激发大家的企图心。那时这家公司很牛,是一个期货品种的三大多头之一,赚了不少,三个老总一人一辆大奔,很是气派。

    培训期间公司的伙食也不错,办公条件也是一流,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工作体验。

    可惜的是,期货不好玩,因为是杠杆交易,可以让你瞬间暴富,更可以转眼间血本无归,这家公司没多久就破产了。

    我对杠杆交易始终是有看法的。

    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让那些高贵的大银行一下子资不抵债,就是因为热衷于杠杆交易的结果。所以我认为一般人及一般的企业,还是远离杠杆交易的好。

    但期货也不是一点也不能参与,如果要参与的话,我觉得应该学习老一辈开国经济掌柜陈云的思想,因为我们国家对糖的需求很大,需要进口,国外有原糖的期货品种,陈云觉得有必要利用期货市场,但要有原则:一是不做投机买卖,而是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使我们不吃亏或少吃亏。

    二是要慎重,只买进确实需要的物资,要请示报告,每次总结经验。他说,做买卖有赔有赚,但是要以赚为主。三是严守纪律,不能浪费分文。

    于是政府通过香港公司的渠道进行期货交易,1973年4月到6月,香港华润公司下属五丰行通过原糖期货交易,在完成购买原糖任务的同时,净赚240万英镑。1973年,仅通过黄金买卖和开展期货交易,外贸部门很快就赚回了30亿美元,比上一年出口总额26.4亿美元还多近4亿美元。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同时也与08年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航空公司在油价上对赌从而造成上百亿的损失形成鲜明对比。

    陈云所提出的三原则,在今天不仅是期货而且在其他理财领域依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谋势在理财中的运用之二——可以即时投入的战斗:攀钢钢钒

    特别注明:以下只是分析一种理财方法的运用,并不构成实际的操作建议,据此操作,责任自担。

    记得军训时,教官在礼堂里讲枪械课,并带了一支79式半自动步枪,讲课结束,教官说:既然讲了半天枪械知识,那就打一枪让大家感受一下。话音未落就听砰的一声,教官朝上一枪(教练弹),女生吓得尖叫,男生直呼过瘾。

    后来打靶时,尽管之前进行了两天的瞄准训练,但真打时还是有些发懵,第一发子弹打得仔细,没想到的是后坐力那么大,以至于第二发子弹稀里糊涂就打出去了,后来定了定神,将后面的三发子弹打出,打靶成绩还算不错,一个10环、一个8环、三个9环。同样道理,理财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经得住实战检验,否则便是赵括。

    其实只要有耐心,又肯下功夫,总会有一些机遇可以抓住,攀钢钢钒即是这样的机遇之一(我将其归类为小机遇,因为不是那种动辄翻番的机遇),而且正在发生。

    今天在这里将谋势在攀钢钢钒中的运用写出来,两年之后可以回头验证对错。

    攀钢钢钒整体上市在中国股市发展进程中是一个特别事件,因为时间跨度长,历经市场牛熊转变,所以最终在K线图上走出怪异走势。但,九九归一,无论期间如何变化,两年后的股价不会低于第三方担保人鞍钢所给出的10。55元现金选择权的价位,要高出现在股价8。5元2。05元,并且还会享有期间的承诺分红每年0。12元两年计0。24元(含税),换句话说,以现在的价位买入,两年后的收益至少要超过25%,而且这几乎是无风险收益。

    为什么会得出以上结论?请看下面的分析。

    1、有法律保障。在攀钢整体上市过程中,第三方担保人及公司均做出承诺,而承诺具备法律效力,不可更改。

    攀钢钢钒为实现其吸收合并攀渝钛业及长城股份达到整体上市目的,引入了第三方鞍钢集团做担保,做出了给予流通股东2009年4月29日前9。59元及2011年4月底10。55元两次现金选择权,攀钢钢钒及其一致行动人也作出了两年内每年分红0。12元的承诺。在民法上,承诺是要必须兑现的,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第一次现金选择权已过,而行权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持股者都在等着两年后的无风险收益。

    而第二次现金选择权派发前,鞍钢集团将提供由深交所及登记公司认可的机构出具不可撤销足额履约担保函。4月29日没行权的股东,自动享有2011年的10。55元现金选择权,而且期间卖出再买入后现金选择权不会丧失。

    2、符合行业整合升级大势。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只要看一看美国的产业升级历程,就会知道下一步中国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经济不景气时期,恰好是优胜劣汰的大好时机,此时最利于产业整合。国务院办公厅今年3月下旬正式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规划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按照规划,2010年年底前将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万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第9节

    到2011年,全国将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纵观中国钢铁布局,国资委直属企业宝钢把持华东并延伸至华南与西北,鞍钢把持东北,此次进军攀钢进而占据西南,武钢把持华中,剩下的地方国企河北、山东两钢铁集团分别在华北与华东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地缘版图已基本划就,在力学结构上已基本处于相对理想的平衡状态。

    3、攀钢与鞍钢本次联姻,是国资意志的体现,在国有经济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并存的国情下,国资意志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如果两年后攀钢的股价达不到10。55元,则流通股东将会选择把手里的股票卖给鞍钢,若到时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5%,或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司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低于10%,则上市公司股权分布不再具备上市条件,费时费力的整合将以失败收场,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基本为零,如果要失败,则4月29日第一次现金选择权时就不会这样平安度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