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宋代的出行风俗 徐吉军 >

第3章

宋代的出行风俗 徐吉军-第3章

小说: 宋代的出行风俗 徐吉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元长自成都召还过洛,时陈和叔为留守,文潞公以太师就第,饯行于白马寺。〃陆游《入蜀记》载:〃(乾道)六年闰五月十八日,晚行,夜至法云寺,兄弟饯别,五鼓始决去。〃周密《齐东野语》卷八《曹西士上竿诗》:〃赵南仲……赴镇之日,朝绅置酒以饯。〃又同书卷二十《刘长卿诗》:〃刘后以召还,吴饯于郊外。〃《醉翁谈录》佚文《苏小卿》:〃美任归京,官吏送至邮亭饯别。〃《清平山堂话本》卷一《柳耆卿诗酒江楼记》:〃这柳耆卿诗词文采,压于才士。因此近侍官僚喜敬者,多举孝廉,保奏耆卿为江浙路管下余杭县宰。柳耆卿乃辞谢官僚,别了三个行首,各各饯别而不忍舍,遂别亲朋,将带仆人,携琴、剑、书箱,迤逦在路。〃《青琐高议》前集卷十《王幼玉传》还记载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饯别情景。故事载东都士人柳富与名妓王幼玉相恋,〃富因久游,亲促其归。幼玉潜往别,共饮野店中。玉曰:''子有清才,我有丽质,才色相得,誓不相舍,自然之理。我之心,子之意,质诸神明,结之松筠久矣。子必异日有有潇湘之游,我亦待君之来。''于是二人共盟,焚香,致其灰于酒中共饮之。是夕,同宿于江上。翌日,富作词别幼玉,名《醉高楼》。词曰:''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富唱其曲以沽酒,音调辞意悲惋,不能终曲,乃饮酒相与大恸。富乃登舟〃。《青琐高议》别集卷二《谭意歌传》也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故事载名妓谭意歌与潭茶官张正字相恋,后张调任他处,谭意歌〃乃治行,饯之郊外。张登途,意把臂嘱曰:''子本名家,我乃娼类,以贱偶贵,诚非佳婚。况室无主祭之妇,堂有垂白之亲。今之分袂,决无后期。''张曰:''盟誓之言,皎如日月,苟或背此,神明非欺。''意曰:''我腹有君之息数月矣;此君之体也,君宜念之。''相与极恸,乃舍去〃。筵酒之后,正式出行了!
    宋代饯别之俗为古代祖帐之遗风,时人又称为祖席。(20)如《醉翁谈录》辛集卷二载:〃魁行,桂为祖席郊外,仍赠以诗……〃梅尧臣有诗曰:〃古人相送赠以言,今人相送举以酒,酒行殷勤意岂  ,酒罢踌躇悲更有……〃(21)
    (二) 持金赠行与送行诗
    持金赠行是指亲朋好友送别时,赠以路费。如高登《辞馈金》诗序曰:〃顷罢官临庆,士民  留不果,乃相与持金赠行,勤勤之意,既不可却,复不当受,因请买书郡庠,以遗学者,作诗谢之。〃
    宋代重文,故以诗词送行之俗也颇为盛行。这种诗词,时人称之为送行诗、送行词。如《鹤林玉露》乙编卷二《迁谪量移》载:〃吕子约谪庐陵,量移高安,杨诚斋送行诗云:''不愁不上青霄去,上了青霄莫爱身。''盖祖杜少陵送严郑公云:''公若居台辅,临危莫爱身。''然以之送迁谪流徙之士,则意味尤深长也。〃又,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蜀娼词》载:〃传一蜀妓送行词云:''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亦可喜也。〃
    (三) 送别
    宋人送别,当以男女情人之间的别离最为难舍难离。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就对此作了极其生动的描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从这首词中还可知,宋人送行的时间一般在拂晓。自然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也是凄惨苦痛的。吕惠卿《建宁军节度使谢表》中所说的〃衰疲远谪,人皆知其难堪;亲爱生离,闻者为之太息〃,就表达了当时官员远谪偏僻地区、与家人作生死告别时的心情。
    而朋友之间的送别同样令人感动,范成大《吴郡志》中就记载了友人千里送人的动人故事。故事载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在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任上,奉旨召对,离成都回故乡苏州时,其友人闻悉后,纷纷与他送别:〃四十里宿新津县。成都及此郡送客毕会邑中,借居僦舍皆满,县人以为盛。戊寅。为送客住一日,饭罢发遣令各归,留者尚十五六。新津县廨上雨傍风,无一宽洁处,送客贪于相送,欢然竟日,忘其居之陋也。〃〃辛巳。招送客燕于眉山馆,与叙别。〃〃蜀中送客至嘉川归尽,独杨商卿父子、谭季壬德称三人送至此,逾千里矣,乃为留一宿以话别。〃
    (四) 壮行
    宋代出行时还有壮行之俗,届时亲人或朋友往往要为出行之人设酒壮行,如《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送夫入学》载:〃宋嘉熙戊戌,兴化陈彦章混补试中。次年正月往参大学,时方新娶,其妻作《沁园春》以壮其行,词曰:''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士难媒。印信乘龙,夤缘叶凤,还与扬鞭还得来。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送郎上马三杯,莫把离愁恼别怀。那孤灯只砚,郎君珍重,离愁别恨,奴自推排。白发夫妻,青衫事业,两句微吟当折梅。彦章去,早归则个,免待相催。''一时传播,以为佳话。〃有的还要赠以一些路费,如辛弃疾帅浙东时,曾为刘过壮行色,而且还送上一千缗钱作为其路费。
    责任编辑:项义华
    (1)马洪路:《行路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第28-29页。
    (2)《宋会要辑稿·食货》8之36,政和六年八月御笔。
    (3)《夷坚三志》辛卷9《桃源凶盗》。
    (4)《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19。
    (5)《夷坚甲志》卷11《何丞相》。
    (6)孔庆赞:《〈清明上河图〉中的〃祖道〃祭祀场景》,《开封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7)赵蕃《章泉稿》卷1。
    (8)《夷坚支庚》卷5《真如院藏神》。
    (9)《有宋兴化军祥应庙记》碑。
    (10)李邴《延福寺放生池记》,见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卷7《山川》。
    (11)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73《顺济圣妃庙》。
    (12)黄公度《知稼翁集》卷5《题顺济庙》。
    (13)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91《风亭新建妃庙》。
    (14)如南宋丁伯桂《艮山顺济圣妃庙记》曰:〃神之祠不独盛于莆,闽、广、浙、甸皆祠也。〃刘克庄《风亭新建妃庙记》也说:〃非但莆人敬事,余游北边,南使粤,见承楚、番禺之人祀妃尤谨,而都人亦然。〃另,《金台纪闻》卷上载:〃天妃宫,江淮间滨海多有之,其神为女子三人,俗传神姓林氏,遂实以为灵素三女。太虚之中,惟天为大,地次之,故制字者谓一大为天,二小为示,故天称皇,地称后。海次于地者,宜称妃耳。其数从三者,亦因一大二小之文,盖所祀者海神也。元用海运,故其祀为重。司马温公则谓:水阴类也,其神当为女子。此理或然。或云:宋宣和中,遣使高丽,挟闽商以往,中流遭风,赖神以免,使者路允迪上其事于朝,始有祀。〃
    (15)以上参见王子今《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形态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8-89页。
    (16)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2也有同样的记载:〃常岁五六月之间梅雨时必有大风,连昼夕,逾旬乃止,吴人谓之舶  风,以为风处海外来,祷于海神而得之,率以为常。〃
    (17)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第2卷第151章《蛮子国都行在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18)《邵氏闻见录》卷19。
    (19)《开庆四明续志》卷8;《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4。
    (20)详见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卷四《祖道》。
    (21)《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29《次韵和永叔赠别择之赴陕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