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性心情 >

第2章

性心情-第2章

小说: 性心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金赛性学报告》的研究结果比对,另方面也可以补足《新金赛性学报告》可能来自文化差异的盲点。    
      同时,庄慧秋说张老师文化公司也觉得目前大家对性的态度虽然日渐开放,但是谈的多半是「性姿势」与「性知识」,很少有「感性的探讨」,更没有触及「性爱生活的丰富感受和微妙心情」。由于一般人认为女性比较容易诉说自己的心情,也比较愿意和他人分享,张老师文化公司因此决定以过去举办成长团体的经验来开办女性的「性心情工作坊」。    
      之前,一九九三年六月初,我受邀去和庄慧秋及《张老师月刊》的总编辑余德慧见面,交换一下对此企划的意见。我曾经很直接的问为什么会找我这么一个和《张老师月刊》没有任何渊源的人去主持这个工作坊,余德慧给我的答案是:因为从我过去的写作看来,我在性的议题上有比较大的开放态度,而不会有太严厉的道德压力,这样的友善包容气氛是这个高度敏感的小团体所需要的。    
      我个人其实对从事这样的讨论活动有很大的兴趣。稍早在三月间,我就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上写过<谁来说「性」>一文,指出《新金赛性学报告》的风行破除了谈性的忌讳,有其开创的历史意义,但是性学报告本身所占据的知识/权力位置,以及面对男女不平等权力关系时所表现的缄默,却使得它有可能形成更强大的身体控制。站在解放身体,解放性别压迫的角度上,我在文章中期待新的情欲论述诞生。这个新的情欲论述「不是更多抹煞个别差异的统计数据或科学报告」,而是「各种各样的个别情欲经验与幻想的主观式陈述」。由此看来,工作坊的小组讨论和自述形式显然有潜力成为我心目中想要的情欲论述的一种。    
      经过讨论之后,我们决定由七月二十四日开始一连十二周,每周六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在张老师文化公司的团体互动室进行工作坊的讨论活动。至于要谈什么,怎么谈,都交给我自己设计,我们同时约定工作坊结束之后由我执笔写成工作报告出版。    
      成立工作坊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找寻合适的成员。我们希望公开招募。主办单位决定唯一的条件是有性经验的女性才可以参加,至于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等因素则不是主要考量。为了使成员们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而且也为了碓保成员们对自身的情欲感受具有坦言的动力,我们在招募成员的新闻稿中要求应征者一律写一篇五百字的情欲自述。    
      新闻发布后的数天之内我们就收到了六十余封应征自述,而且由于我们事先没有宣布固定的格式内容,因此这些自述以极其多样的面貌向我们召唤。有的写自传,有的写忏悔录,有的写自白信,有的写警世名言。我和慧秋各自阅读了全部的文稿,各自挑了心目中的十个人选,再双方比对,结果发现吻合度极高,有一两个不尽相同的选择则在讨论后定案。    
      我们选择成员时并没有太多预设,只是觉得某些性质的申请者不太适合工作坊的需求。比方说,有些申请者满篇道德训示,口吻既严厉又教条,这种强烈的文字叙述其实反映出申请者深刻感受到情欲的诱惑,因此不由自主的强迫自己,以最严厉的说教来强化自己的防卫与抗拒。像这类强大的心理焦虑和矛盾冲突,其实比较适合一对一的心理分析,而在成长团体的互动中,她们有可能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影响其它组员坦言的意愿,因此我们避开了这些申请者。当然,在我们选择的人选中也有好几位写了一些道德的话语,但是因为她们的写作看来并没有其它的心理问题,大约是可以讨论可以沟通的人,此外,她们的情欲自述方式不但生动,而且己经露出个人思考性事的痕迹,适合小组讨论,因此我们选定了这些有沟通意愿及动力的申请者,由慧秋连络,邀请她们来参加。后来有两位临时有事,不克经续,我们决定不递补,就以八位成员,在一切基本资料高度保密的状况中开始工作坊的工作。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四日首度聚会。为了去除组员心中的忐忑,也为了预先设立谈话的规则,我首先说明工作坊的进行方式与对话共识。小团体中的交心对谈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任何坦言团体或甚至姐妹淘式的交心朋友都可能碰触到一些颇为私人的故事或经验,只不过性心情工作坊谈的主题比较少被当成正式讨论的话题而已。可是正因为主题的色彩引人注目,因此也有许多媒体及外界人士非常关心这个工作坊里面谈些什么内容,我们要求所有成员尊重彼此的隐私和沟通的诚意,大家既是希望透过坦言来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那么就让我们以此为目标。在组内提到的个人经验与故事希望不要主动向外传播,如果有人问起工作坊的内容,则希望以抽象的、不指涉个人的方式回答,我同时向组员们保证,以后结集整理谈话内容成为报告时也会遵守同样的原则。    
    


第一章 谁来说性 谁来说性(2)

      另外,我也说明工作坊想做的是一方面交换在性方面的经验与感受,另方面也透过这些沟通和自述来了解女人是如何建立起对性的期待、理解、记忆、感受、情绪等等,更希望能思考这些看法如何影响塑造我们后来的情欲经验及自我定位。我认为这个探索的过程对女人来说很有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自己的身体情欲,建立起对个人情欲发展史的掌握,并透过集体谈论情欲话题而形成对我们的情欲文化有所认识,甚至对个人及文化都产生改造的力量。    
      小房间的桌上只有一壶水,几个杯子,和一个小型的录音机。组员们脸上并没有太多顾忌,只是谨慎的听着。    
      正如媒体报导中所说的,性心情工作坊是个首创的活动。我不想用一些常见的性学术语来主导讨论的方向和内容,相反的,作为对本土情欲文化的侧写,我很想听听组员们会把讨论带到哪里去。作为一个钻研心理分析的人,我更想在组员们自发的叙述中摸索女人无意识中的黑暗与冲动,所以我没有做太多的自我介绍,本地文化对「老师」的尊重有可能使我的叙述变成模板或框架,我倒情愿用我的开放自在态度来松弛组员的顾忌。事实上,在工作坊的整个进行过程中,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创造轻松无惧的谈话气氛,提出及时的疑问来刺激组员挖掘并组织自己的经验感受。而组员们很快的就看出这个房间里的游戏规则,她们会模仿彼此追问的模式,同时也在别人的叙述中倾听着可以映照自己处境的说法。    
      工作坊中的成员经验不一,年龄不一,说话的习惯不一,但是诚意却是一样的。我们并不认识彼此,可是社会对身体情欲的强烈关已经在我们生命中形成了各种深深刻划的烙痕,隐隐作痛,强烈催逼,组员们在进入戒心松弛的工作坊空间后,不由自主的开始诉说沉淀尘封的深层回忆。每当这种时刻,斗室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同情,我们感同身受的看着女人的共同命运一页页展现。我们听着别人的故事,却读着自己的生命。    
      当然工作坊中不是每句话都和主题相关。像所有的聊天一样,我们会跳跃到别的话题,我们会争执,我们会鼓励彼此看见盲点,我们甚至交换旅行、购物、选宾馆、买性书或情趣商品的小道消息,这些岔道的闲扯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交织,促进了我们对彼此的熟悉,当然,也为誊写录音带的朋友们创造了无难题。    
      那年的夏天,台北的午后常常雷雨,组员们常常穿著湿了半截的长裤或溅污了的裙襬来座谈,燠热潮湿的空气中闻得到塞车的无奈。有一、两个星期有组员出国洽商,有一个星期有组员去希腊观光,但是小房间中的谈话没有断过,也没有稀薄过。不同的人员组合,不同的时刻关怀,总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化学效应。    
      谈到第十二个星期,我们已开始谈论什么时候可以借一位组员的小套房来进行休闲的情欲活动,我们好象已经熟识了彼此的男友、女友、丈夫、情人,当然我们更依稀的摸清了彼此的发展局限,工作坊于是在友情开始中落幕。    
      谈话只是我的研究的开端。每周三个半小时欲罢不能的录音内容挤进了几十卷录音带,交给一些不知道我们谁是谁的朋友誊写,让她们在悠远的叙述中分享我们的悸动。这个誊写工作一定是十分困难的,她们不知道我们谁是谁,她们看不见我们的表情和眼神,仅仅凭着对个人音质的判断,她们便记下了我们十二个星期的交谈。这个抄写工作用去将近一年,可见难度之高。    
      在誊写员抄写讨论内容的同时,也就是一九九四年的一整年,工作坊的效应逐渐在我身上浮现。在工作坊三个月浸润中,我一步步认识了这些个别女人的身体爱恨情结,我所扮演的诘问角色使我深深的思考组员们的情欲处境,并以一个女性主义的角度探索可能改造社会文化的途径。    
      我在组员的无奈与无力中真切的看见女性情欲的困境。我们自小一点点背负起来的心理及道德包袱,不会因为理性上想通了什么而立刻脱下,我们耳濡目染的反「性」情结不会因为爱情或婚姻的神圣光环而消解。愈是年长的组员就愈无力挣脱身上的文化包袱,而这些情欲上的压抑更巩固了性别角色上的差异与分野。    
      这些在我脑中盘桓不去的问题一九九四年的一些社会运动场命奋力的冲开了女性情欲解放的运动场域。不论是我在三月八日女学会讲座中提出的「打破处女情结」,或是我在五月二十二日反性骚扰大游行中喊出的「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都带着我从工作中得到的女性情欲认知与相应而生的急切改造动力。    
      一九九四年九月出版的《豪爽女人》一书,正是我针对工作坊中浮现的女性情欲困境以及我在其它场域所观察到的女性情欲现实,所提出来的文化分析和社会改造的运动策略。那篇解放宣言所赖以支撑的具体现实则有待《性心情》来呈现。    
      一九九四年十月,在我出版了《豪爽女人》和《不同国女人》以后一个月,工作坊的几十卷录音带和将近三千页的誊写文稿终于全数交到我手中,开始了我和如山的原始资料间的共居生活。    
      首要的工作就是重听录音带,一方面校对誊写稿,标明是谁说了哪段话,另一方面也重新活过那十二个星期的情绪拨动。时过一年,组员们的声音如旧,我却在聆听的过程中一再发现原本己经忘记的细节与冲击。许多故事在讨论的当儿被后来的讨论或后来的故事淹没,但是当它们以字包的平面流程呈现纸上时,每一句话都承载了同样的重量,被忽略的小小旁白也显出了新的意义。    
    


第一章 谁来说性 谁来说性(3)

      我一面听,一面想:像这样庞大复杂、申连但又跳跃的资料要如何呈现呢?我要如何挑选并组织才不致于掩盖了组员的个别性?我要如何书写才能在个别的叙事中凸显社会文化的痕迹?    
      重新听录音带,重新整理誊稿,找寻最适合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