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 >

第34章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第34章

小说: 681-赵绍琴临证验桉精选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诊
伤口流水减少。自觉气力有增。脉仍濡软且大,舌白苔润。
仍用养气养血方法。
黄芪80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白芷6克,防风6克,荆芥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三诊:
上方续服两局,伤口流水已止,疮面显著缩小,有愈合之势。胃纳甚佳,二便如常,脉象濡软,舌红苔白而润。气血生长颅速,仍用前法进退。
四诊
黄芪100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炮姜3克,花粉10克。白芷6克,防风6克,荆芥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五诊
创口已完全愈合,皮色如常,按之不痛,纳食甚香,夜寐安稳,二便正常。脉仍濡软,舌红苔白,老年气血已衰,久病元气受损,仍宜调补为要。
黄芪3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七付
上方续服两周后停药观察,腹部创口平复如常,遂停药观察。
'按':手术之后切口久不愈合,当详察其原因,不可单纯以外症治之。若因感染所致者,西医抗感染治疗应当有效。本案初因感染,但经用抗菌素治疗,效果欠佳,则当另求原因。若因伤口内存有异物,则必须取净异物,否则不但不易愈合,而且一旦愈合,后必复发,化脓溃破也。若因患者元气不足,生长无力,虽频频换药,亦不能愈合。本案即属此例,因患者年事已高,又经手术创伤,元气大亏,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故切口久不收敛,滋流黄水,是水谷不化精微,反为水湿矣。其脉濡软而大,大则为虚,舌白且润,是阳气不足。故治疗重用黄芪补气,使气足则能生血,阳旺则能生阴。初诊即用60克,渐次速增至100克,李中梓尝谓;“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本案之治疗用药正合此法。虽用黄芪,再合以四物汤补血,荆、防、白芷疏风胜湿,运化脾阳,焦三仙等疏调三焦以助消化。此等组方,看似非治外症之方,却有治外症之效。故患者服之月余即获治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