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人人都爱经济学 >

第15章

人人都爱经济学-第15章

小说: 人人都爱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它们加起来正好就是100元。〖KH*3/4〗
 
  第三,GDP是个生产概念,不是消费概念。?
 
  只要是新生产的东西,都可以算进去,不管是否卖出去。比如生产了100元的产品,只卖出去80元,GDP是100元而不是80元。?
 
  如果生产了100元,卖出了120元,GDP还是100元,而不是120元。多出来的20元,是去年没有卖出去的东西,也就是库存,今年又拿出来卖的结果。?
 
  股票买卖等金融市场交易的金额,不能算进GDP。因为股票买卖、金融交易本身,跟生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只有跟生产有关的才能算到GDP里。〖KH*3/4〗
 
  第四,GDP是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段时间内的量,因为GDP是〃一年内〃的产量,所以是流量。存量是一个时点上的量,比如财富就是个存量概念。?
 
  〃一年内〃的意思是,GDP统计的东西,必须是这一年新生产出来的。比如,2008年的某一天,你在街上买了一幅宋徽宗的画,这是国宝啊,要花很大价钱。可是这个价格不能算进2008年的GDP。因为这幅画不是2008年生产的,只有2008年生产的东西才能算进2008年的GDP,实际上,它应该算在宋徽宗做这幅画的那一年的GDP里。?
 
  不单是非本年度生产的东西不能算进去,即使是本年产的东西,如果不是第一次买卖,也不能算。比如一幢房子,是2008年建造的,你买了过来,花了100万元,但这幢房子是第二次交易,那这个100万元不能算进去。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房子只有一套,只生产了一次,不能算两次。〖KH*3/4〗
 
  第五,GDP是个地理概念。?
 
  中国的GDP是指在中国境内(暂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GDP),即大陆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只要是在大陆境内生产的产品,都算作中国的GDP,即使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而所有在大陆以外生产的产品,即使是中国人生产的都不是中国的GDP。?
 
  比如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就是中国的GDP,而不是芬兰的GDP。相反,中国的海尔集团在美国生产的产值,就不是中国的GDP,而是美国的GDP。?
 
  到目前为止,GDP是经济学家们找到的表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好指标。比如我们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指的主要是其GDP是世界上最大的。?
 
  下表是2007年排在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是用美元表示的。
 
  名次 国家或地区 GDP(亿美元) 名次 国家或地区 GDP(亿美元)
 
  1 美国 139 800 11 韩国 9 920
 
  2 日本 52 900 12 巴西 9 340
 
  3 德国 32 800 13 印度 9 280
 
  4 中国 30 100 14 墨西哥 8 850
 
  5 英国 25 700 15 荷兰 7 560
 
  6 法国 25 200 16 澳大利亚 7 460
 
  7 意大利 20 900 17 比利时 4 470
 
  8 西班牙 14 100 18 瑞典 4 470
 
  9 加拿大 13 600 19 瑞士 4 310
 
  10 俄罗斯 11 400 20 中国台湾 3 900
 
  资料来源:本书作者根据相关信息计算整理。??
 
  GDP是经济总量的指标。比这个总量更有意义的是〃人均GDP〃,也就是平均每个人的GDP,这个才表示一个国家人民的富裕程度。?
 
  美国的GDP总量是世界第一,但是人均GDP最高的却是卢森堡,?49 000?多美元。当然美国也不少,42 000美元,位于世界第四。?
 
  中国的GDP总量虽然是世界第四(可以期待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达到第一),大约是美国的1/5,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GDP只排在第111位,只有1 300美元,还不到美国的1/30。所以中国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不富裕的国家。我们必须让GDP增加得更快一些,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注意,人均GDP是把GDP除以总人口得到的,但是它并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个概念,而且相差很大。?
 
  人均GDP要减掉交给政府的税收,还要减掉其他项目,进行一系列调整,才能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新闻里常常把两者混淆,阅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人均GDP小得多。?
 
  GDP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指标,但是,再好的指标也会有缺陷,GDP的缺陷我们前面说了一个,就是对于没有价格但是同样也增进了人民福利的东西它没有反映。?
 
  除此之外,它还有别的缺陷。?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价格,就计入GDP。但是生产往往伴随着污染,比如造纸厂在生产的同时,排放污水,就会污染环境。环境污染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就下降了,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恢复。?
 
  作为反映人们福利的指标,GDP不应该只是把产值计入,还要把降低福利的东西排除掉,例如把污染的价格从GDP里减去,这样调整后的GDP更科学,这样调整后的GDP叫〃绿色GDP〃。?
 
  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计算这个绿色GDP,但GDP是价格,把这些污染和环境破坏折算成价格非常困难,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是GDP的又一个缺点,即GDP没有完全反映实际福利。?
 
  GDP只计算合法行为的价格,违法和犯罪的行为不能计入,比如贩毒吸毒、行贿受贿,以及地下经济活动;或者行为本身不违法,但是有偷逃税发生的活动,它们的价格也不计入GDP。?
 
  GDP 有毛病,但是没有能替代GDP的指标,它们的毛病更多。
 




  
  

第33节:失业(1)
   

  第15章失业
 
  如果你问100个人最怕什么,估计有99个人会回答说:失业。?
 
  失业,意味着你没有了收入,生活会陷入困顿。贫困的生活,会让你焦虑、烦躁。这样的心境,容易让人罹患疾病。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两样,都让你赶上了。你的生活便没有了阳光,你对这个社会必然不满。?
 
  我要告诉你的是,政府也最怕失业。因为失业的人多了,就会酝酿社会动荡。1929~1933年那场差点葬送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核心问题就是失业的人太多了。?
 
  所以失业是政府要解决的头号经济问题。?
 
  ??
 
  失业在经济学里的含义和平常人们理解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一般人把没工作、没活干叫失业。经济学里,失业有更严格的定义。经济学中失业的人是指一定年龄,比如中国是16岁以上,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条件,但是没有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
 
  首先,只有劳动力才有失业问题。劳动力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包括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即就业的人,以及失业的人。如果你罢工或者生病在家,也算就业的。?
 
  残疾人、退休的人、全日制的在校学生、军人以及在家专门做家务的人,像一些结婚后的日本妇女,都不是劳动力。这些人没活干,不是失业者。?
 
  其次,光是没有工作,并不就是失业。失业还要满足其他条件,即接受现行的工资,以及正在找工作。接受现行工资条件的意思是,厂家说的工资待遇我可以接受,但是人家不要我。?
 
  怎么证明正在找工作呢?比如出示一下你的找工作用的简历,或者你找的公司的名字,等等。?
 
  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呢?有些人他有劳动能力,就是不去工作,也许有人养活他,又或者他有足够的收入或者财产,不必去辛苦干活,就可以让他过上较好的生活。?
 
  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出主意。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不愿意工作就不去工作,政府没有必要去费劲帮他找工作。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政府关心呢。?
 
  有劳动能力,自己不愿意去工作的人,叫自愿失业者。自愿失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也是不用担心、不用解决的失业。?
 
  但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下岗,却是严格意义上的失业。因为下岗者,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又接受现行的工资待遇,可是企业却让他回家休息,一休息就是几年,而且因为没有收入,他们总是在积极地找工作。?
 
  如果只有几个人或者几百个人失业,对于整个社会也许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如果有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可就不能等闲视之了。所以,必须有整个社会失业情况的信息,这个信息通常由失业率来表示。?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占全体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注意,它不是失业人数占所有人口的百分比。?
 
  失业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100年以前,失业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在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东西太少,人们担心的是买不到,这一点跟今天相反;今天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生产的东西太多,卖不出去,而不必担心有钱买不到东西。?
 
  那个时代的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人们总是想办法多生产,而劳动力是生产惟一重要的因素,要多生产就要多雇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就业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情况相反,生产工具的改进,使生产得以大规模进行,机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劳动力,劳动力已经不是惟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要素了。所以,失业问题开始严重起来。〖KH*3/4〗
 




  
  

第34节:失业(2)
   

  根据不同原因,失业有三种:?
 
  第一种是摩擦性失业。例如你本来在广州工作,后来决定去上海发展。你不会一到上海就有事做,而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有工作。在这一段时间,你就处于失业状态,这叫摩擦性失业。?
 
  第二种是结构性失业。例如一批人原来是做煤油灯的,后来电发明了,煤油灯没人用了,所有煤油灯工人都失业了。但社会上需要电灯工人,煤油灯工人不会一下子就转换成电灯工人,在这段时期,煤油灯工人就处于失业状态。这是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跟找工作的人不匹配造成的,叫结构性失业。?
 
  以上两类失业,在任何社会、任何状况下都会存在,是不能消除的,总会有人在地区间迁徙,总会有某些行业衰落、某些行业兴起。如果不允许劳动力迁徙,就会形成劳动力的垄断,比如在某个地区,有本事的人进不来,全是低素质的劳动力充斥在那里,生产的效率必然低下。?
 
  而且,这两类失业也很难区分清楚,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是摩擦性失业,但也可能是结构性失业。所以,经济学家并不刻意去区分它们,而是把它们合起来,统称自然失业。这两类失业率加起来,就是〃自然失业率〃。?
 
  如果一个社会的失业率正好是自然失业率水平,就说这个社会是〃充分就业〃的。?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也是政府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充分就业并不就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也就是相当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失业。?
 
  如果政府把失业率的目标定为零,那是自找麻烦。失业率不可能是零,总会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把失业率定为零的麻烦之处在于,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