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 >

第131章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第131章

小说: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要深究每一个字,它是如何描述气机的,所以说我们学气道对于文字的考证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想当一名很好的古文学家,那么气机的基本观念要有,这样非常有利于你对古文的研究,如果不知道,很多会陷入古文的怪圈当中,关于这个“央”当涣散讲更好一些,也可以当有灾难讲,都可以,但肯定不是褒义。

大家基本上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沮丧松弛,气机涣散。那么就是由于辛,辛者,散也,多食辛味的东西,会不断的耗散你的真气,最典型的就是喝酒,酒者,辛辣之物,荡涤五脏,耗散百脉,长期喝酒,导致这个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精气神都跑了,都涣散掉了。

你看,我们把五味对身体的影响从气道的基础上做了解释,味过于苦导致濡润生津的脾气不能很好的工作了,胃气由于受到苦味不断销蚀,它自己呢慢慢的自救来增厚,大苦不行,这个指的是小苦。过食辛辣的东西,天天饮酒作乐,导致你原先收聚的筋脉都沮弛涣散了,你在下面的精气和上面的神气,由于这种辛气的涣散,导致它不断的离解、涣散,没有了精气神,都散掉了,所以大饮者,基本没有长寿的,经常的涤荡五脏六腑颠倒心神的,你想想还哪有什么气血调和、精神安泰的状态呢。

所以说我们知道了五味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就知道在饮食上、在开方上要注意什么。其次,五味可以推及五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五种状态组成的,比如过食辛,我们可以理解是过于放荡,过于贪图享乐,过于辛就是使它的精气神马上散掉。过于苦呢,就是过于过艰苦的生活,导致身体不能发胖,脾气没了吗!肠胃不好,胃气虽厚,但是得不到充养、滋润,瘦的皮包骨头,受的苦太多了。如果过于酸,这个人整天有妒忌心啊,气整个的收聚,紧张啊,导致肝经脾经都不好,肝硬化啊,返流性胃炎啊,这样的病都会得。过于甘,生活条件特别好,太好了,撑着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天天的吃喝玩乐,虽然不是放荡不羁吧,但是起码养尊处优,任何有点风吹草动他都受不了,沉溺在一种美好的状态。过食咸,你可以理解成,咸主遏制生机,你可以说他受的突然的灾难很多,不断的打击他的生机,生机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经常遭些横祸,你可以比喻他多食咸。那么这个就是五味,这五种状态表现在五种命运上。那么同理,又可以推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可以用这五种状态来表示。这个就是《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核心,也是明确指导我们开方用药的基础。

问:为何用辛苦两味表示生活艰难呢?

刚才我们说了苦令人艰难,那么辛为什么也使人艰难呢?刚才虽然我们说了这个辛表示人很挥霍,但是同时辛还有一种表示,和苦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个辛还代表什么大家可以想一下。古人对事物的命名都是很讲究的,比如这个“东西”,咱不说“南北”,说成“东西”;人受苦叫“辛苦”,不叫“酸甜”,有人说的很好:付出的太多,辛者,散也。苦:品尝的太苦,所以叫做辛苦,这个人说的对,辛表示发散就是消耗的能量比较多吗!

再问大家一下:为什么管东西叫“东西”,不叫“南北”?还有一个,为什么把人的性情叫“脾气”,不叫“肝气”?

这个大家说的都很好:“太阳东升西降,东西为有形之物,南北是水火,不能提拿,东西是实体,金木。”大家说的都对,大家记住一点:东西是阴阳各半的时候,南北是阴阳各极的时候,我们产生东西必须阴阳协和,东西为和吗!差不多才产生东西,不能差的太多。水火是阴阳的征兆,它是两边的大极,所以不能成型,不是阴阳和合。

还有一个,动物的交配季节一般在春和秋,就是阴阳各半的时候才是生命延续的时候,也就是说四大文明古国啊,基本都是在南北回归线一带,不会在太北也不会太南,所以古人把任何事物,就是阴阳和合的叫做“东”和“西”。

咱们接下去往下讲,关于脾气这个我直接就说了吧,因为原先就说过人的性情,因为脾气居中,代表了整个四气的融合,而气机的状态又是你性情的表现,所以用脾气来代表了你气机的状态,叫性情。

关于什么时候讲“五运六气”啊,讲这个运气,这个可以讲,但是我们说过,五运六气不能拿过来作为事件预测的手段,古人讲五运六气只是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方法,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时地理都发生了变化,你还是生搬硬套五运六气,不能见到气机的所在,你不会望气,你拿那些东西去算去,这个终究是隔靴搔痒,不能落在实处,即便算出来对你整个的心法也是无所得的。所以让大家学五运六气是让大家明理,而不是运用,运用有另一套办法,而不是通过《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来运用的,而且《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七篇大论和《黄帝内经》的本身的原文,这个行文风格、写作手法有明显区别,所以说我认为不是一个时代的,可能是后人加进去的。有机会可以专门讲“五运六气”,它直接是五行学,《黄帝内经》中没有明显的大段的运用五行学,而是运用气机学来讲解生理病理,而五运六气把这个五行、气运放在很形式的角度来讲,不利于我们对气机的理解。你能够读懂《周易》,你就会发现五运六气是一个浅层次的模型。

好的,我们接着往下来讲,“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个应该不用再多讲,它无非是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五味的重要性。“是故谨和五味”,要谨慎郑重的正视五味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才可能做到骨正:骨气正立于中,经脉调柔于外,气血按常经流动,腠理密实,不被邪风吹拂,那么你的骨气能够精明能干,谨道如法,它的意思就不必多讲了,如果能如理遵行,那么长有天命。

下面接着上课,再跟大家啰嗦两句,真正想学中医的,中医是内明之学,什么是内明之学,就是自己心中了了,去感受外在的学问,不是外明之学,西医和很多技巧上的东西是外明之学,通过计算,通过思维,通过工具的使用,可以达到目的的这种学问叫外明之学。传统上的中国文化讲究内明,就是内心明了,以应外物。所以说我们气道中医也是内明之学,它直接通过你人身和气机的感悟相通相容,最终达到内心明了,外以应物的目的,也就是说气道中医如果学好了,万事万物无不是一团气,与心内之气相沟通,那么就能达到以己度人,不假外求的这种形式,达到对生理病理的直接明悟。前面说了不赞同大家执着于五运六气的原因也在于此,五运六气终究是推算之法,不算正道。

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

这个食苦以坚之,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和前面的胃气乃厚同解,不断的吃苦、受骗会使人保持警觉,是食苦以坚之的本意。用苦补之,这可能有问题,从气道的角度来理解,苦药不可能补肾,咸泻之,这个好理解,咸通肾,咸者气凝泻,可以凝泻掉很坚硬的东西。比如长了个瘤,或者淤血凝聚在里面,要加些咸点的药,比如说鳖甲啊,龟板啊,像这样的药都要加一些,牡蛎了,咸以软坚吗!它本身气是坚涩的,它就能磨掉、软掉很坚涩的阻碍。你自己坚强,才能磨掉坚强,你自己很柔弱,推都推不动,这是用药的基本思路。苦补之,这个可能有问题,我气道中医解释不了,咸泄之和苦坚之可以解释。

问:为什么不吃咸的会让人无力?

这个应该好理解,不只人愿意吃咸的,很多动物也是愿意找一些盐卤来吃,大猩猩啊,鹿啊,都会去找盐巴来吃,咸者气凝吗,它能使人的气更加凝聚在一起不至于扩散。猩猩、猴子、狒狒什么的它会吃盐的,还有些盐分是从植物中摄取的。

昨天治了一个老人,85岁,特别爱吃咸,得了什么病呢,肾衰竭,尿毒症,他很明显的症状是尿乳白色的尿液,这是典型的肾气败了,肾气败了之后他闭藏的能力受到了抑制,衰退了吗,所以说特别奢咸,想通过盐来补充这种凝涩的气机。奢咸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习惯性,另一种就是有问题了,收藏的功能衰败了。还有人奢酸,这都是同样的道理来解释,关于奢辣,就是你整个的气机阻滞,不通,需要通过辛辣的东西去刺激,使你的经脉通畅。现在天南地北人们都喜欢吃麻辣,这就是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又不注意运动,情绪不好,各方面都不顺,使你的气机瘀滞,需要通过辛辣的来调节、疏散,所以说都喜欢吃辛辣的,这是你本身的不足,再用一种补偿的东西来补足。

问:寒湿体质居然一年四季奢好辛辣,不食反而浑身乏力,怎么理解?

刚才咱们讲了吗,不足要补之,不能算过,很瘦的人天天吃糖、喝蜜,那你能说他过吗?等他补成一个大胖子,浑身发福了,这个时侯再吃甜的就过了,不足补之,你不能说补的这个过了。

问:黄柏,知母和安桂是滋肾丸,怎么理解两阴加一阳?

这个和大家说一下,在这里不是想批驳谁,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很简单,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咱们从滋肾丸说起吧,黄柏、知母加安桂,是肉桂吧?怎么是安桂呢?安桂是肉桂的一种吗?滋肾丸,郑钦安是这样说的,“乃补水之方,纳气归肾之方,夫知母、黄柏二味,气味苦寒,苦能坚肾,寒能养阴”,这个有问题啊,跟大家说,大家不能似是而非的听这一段,“其至妙者,在于安桂一味,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这是第二个需要解释的问题。“一阳含于二阴之中,取天一生水之义,取阳为阴根之义,水中有阳,而水自归其宅,故曰滋肾。” 这里提出两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考虑,这个很有意思,如果不能细致的来讨论很容易陷入误区,其实郑钦安的意思就是两阴加一阳吗形成坎卦,坎能补水,正好跟肾相对,所以说叫做滋肾丸。

但是问题在这啊,大家看一下,苦能坚肾,寒能养阴,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这是第一要看的;第二:“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能不能合成坎卦?希望一些有中医常识的,阴阳五行常识的,或者《周易》常识的人,可以站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原则的问题,不能违背啊,把这个滋肾丸讲清楚了,封髓丹也就迎刃而解了,大家说一下,怎么说都可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这本《医理真传》,没有系统学过《周易》,或者说没有传承的,这一块基本都会被蒙骗过去,可以这样跟大家说,郑钦安在这里犯了严重的错误,他是从刘元那传下来的,刘元写过一本书, 关于《周易》的,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但刘元是不是得道之人不好说,但郑钦安写的《医理真传》有问题。

两阴一阳,它们的关系如何?能不能成为坎卦?我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黄柏、知母,尤其黄柏这味药,苦寒败肾,前面说了凡是苦药都不是生机之药,胃都受不了,何况五脏呢,所以说苦药破气耗气,不能滋肾,也不能补肾,而且黄柏的寒是死阴之寒,它本伤肾,什么寒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