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

第3章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第3章

小说: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章又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将“诚”加以了更深更高层次的阐述。“诚无为”,在前面我们曾提到“诚”是精神的本元,没有什么外物附着在上面,这样才能包容万物,其最高境界就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无为而无不为”。
“几善恶”。几,《易经》中说到:“几者,动之微”。我们要注意观察万事万物发起﹑变化和初始时的细微之处,才能够把握机会﹑机缘,才能抢占先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也不要忘了事物的两面性,既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我们要努力让它往善的方向发展,抑制其向恶的方向运行。在心的层面,念头一动,意识的阀门一打开,而它和万事万物一样也是有两面性的,也是既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是善要扶持,是恶要抑制,不能让恶搅乱了我们的心智。这一点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谋略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识几,不足以谈谋略。
“几善恶”提倡的是光明的一面,是善的一面,正如下文所说“德爱曰仁”。仁就是德爱之心,就是要在我们的身﹑心﹑性﹑命上多去弘扬仁爱的一面。而仁爱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性,是应去发扬的。“宜曰义”,义,非江湖义气之义,更非盗亦有道之义,而是要合乎时宜,是要为社会所能接受的,要知几,要知度,才能称之为义,它具有和谐的状态。“理曰礼”,礼,只有合乎道理,合乎法律,合乎人心,才能称之为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礼节要合理,男女之间的礼节要合理,人的所作所为也要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调整到合理的状态,正所谓与时俱进。万事万物也只有合理,才能够存在延续。
“通曰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不通就谈不上什么智慧了。智慧不等同于知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与知识相比较,智慧是更重要的。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的是智慧,能够建立知识的是智慧,能够创造知识的是智慧,离开了智慧就无以谈什么知识了,只有智慧才能让知识运动起来。知识固然多多益善,但不赋予智慧的力量,那就会无法吸收,无法为我所用。智慧的表现就是通,通则无碍,无所不达,无所不及,就能使我们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既能从上面看问题,又能从下面看问题;既能从前面看问题,又能从后面看问题;既能从表面看问题,又能从里面看问题,那就能通。如果不通,有所障碍,那你的智慧就会被局限所困扰。如何达到通,它不是知识,它是需要经过经验的积累,历炼,磨练,才能够融会贯“通”。
“守曰信”,守,坚定不移,要坚守道德底线,要坚守原则,不失信;不失约。孔子就曾说:“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其《论语》中就反复强调了“信”。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准点﹑凝固点,离开这一点,那整个社会就将失序,人与人的交往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机关,从机关到企业,从团体到个人,整个社会都在大力提倡诚信,亦即“诚”也,“信”也。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摈弃,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使整个社会失去了“诚” ﹑“信”的基准点,从而在某些方面陷入了无序的状态,影响了整个社会﹑整个中华民族的顺利发展。可以试想一下:人无“信”如何?企业无“信”如何?国家无“信”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无“信”又如何啊?“信”是人格的基点,人无信即无信誉。从五十年代反右以来,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已成了某些人,某些事物,某些方面的固疾﹑顽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要大力提倡“诚”“信”,以重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以仁义治天下的形象。人智慧略低尚可,而只要有信那就值得人们的尊敬,有信就有诚,所以我们要牢守,坚守人格的基点,道德的准则——“信”。
上面我们谈到了“仁,义,礼,智,信”,如果我们能将心性安住于这几点,以这几点为基准,心安理得的处在其中,那就是圣人!这是圣人的本质,是圣人的基础。若当我们不能安于“仁,义,礼,智,信”,但我们愿意以这个为目标,执着的去追求这种境界,这种人格的品质,以这几点作为衡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检点自己,那就是贤达!正如文中所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
“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神,不是神仙的神,也不是什么神气的神,孟子曾说过:“聪明正直之为神”。在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两世说法,即“生而为人,死而为鬼”,而在鬼里面那些聪明正直的就称为神。聪,指耳朵不乱听,要善听。明,指眼睛不乱看,要善视。正,即心正,道德基准要摆在正确的地方。行为妥贴,没有偏颇,没有差谬,称为直。在这里神是基于“诚几德”来谈的。“诚”以及“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它们是属于人的本源,是不容易看清楚的,是不容易用知识的层面来表述清楚的,它们存在与万事万物之中,是自然的法理,是自然的准则,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的,庄子就曾说:“至小无内,至大无外”。虽似如此不可捉摸,但我们若能以前人所述“诚”,“圣”的道理,作为精神的理念去加以修行,去加以把持,我们就能够进入这种不可言说的神圣的状态和这种美妙的宏大的境界,愿诸君为此而努力。


题目: 《通书》第三讲 
————————
《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 人 ”。
我们经常谈到圣人二字;但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先知先觉吗?是神通广大吗?是能够预知未来吗?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对圣人的误解;是不准确的;是空泛的。在本书里面就对什么是圣人谈到了三点,即“诚、神、几”。首先我们要对“诚、神、几”这三点打破以往的迷信色彩,他是要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能耐。在前三章的介绍里面,我们已经对“诚”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一章里又对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寂然不动者,诚也”。
《易经》原文有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易,是无思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精神内容;也是无为的,并不是要去铸造一个有形的物体,而是寂然不动的。从而感而遂通通天下之故,即通过交感这个活动,就能明了天下所有的因果,所有的渊源。但是作为易来说,它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大家都认为其是非常难的,是非常神圣的,是非常人所能理解的,周惇颐则是将其存放在我们的心上,并和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情感结合起来,放在我们这个存在于现实中的生命体当中。
在前面我们曾谈到:“诚者,圣人之本”和“圣,诚而已矣”,现在又将其推进到“寂然不动者,诚也”。诚是我们的本元状态,是我们精神的无污染状态,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我们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的充分的发挥出来。诚的表象是什么?首先是精神力量,精神力量的表象又是什么呢?就是寂然不动。宇宙是寂然不动的,任群星在其中不断地穿梭运行;大地是寂然不动的,万物才能在大地上繁衍生息,生生灭灭;人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寂然不动的,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头来来去去。如果人心是动的,精神本元是动的,那就不可能有无穷的生机,无穷的活力来承载万变无穷的事物。佛学中就经常提到:如如不动,动亦如如。宋明理学是把佛学,尤其是禅宗作为基础之一发展出来的,它把佛学中道不清说不明,难以体验的理念,用儒教的说法对其人间化,用精神本身的“诚”涵盖和包容了这一切。
我们在学修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要明白修为的重要,修为不是一种知识。在理学大师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说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称之为五教。从尧,舜,禹上古三代开始,就普遍把这五教作为人间教化的根本。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遵循的也就是这五条,而将这五条串联起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才能使我们有异于禽兽,有异于魔鬼,使社会有异于地狱,才能使我们人类社会拥有光明的一面,阳的一面。反之,就是阴的一面,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无信。
学规依据这五条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道出了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社会活动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语言要讲忠信;其行为要笃厚,要居敬;喜,怒,哀,乐称之为忿,酒,色,财,气称之为欲,要克服并消除自身这些种种不良的情趣,不健康的思维内容,脾气和麻烦等等,要尽力做到清心寡欲,清心是心性智慧的修养,寡欲则是道德的修养;要尽量保留和发扬自身善的一面,阳的一面,要勇于改正和摈弃自身的缺点。在古代能将这些学好了就能出将入相,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能否为官的重要标准。
在汉代,创立了用于选拔官吏的举孝廉制度,由地方官吏根据前面所说标准在所属吏民中进行考核,将符合标准的上报中央,并提供车马和承担一应的开销,将其送入长安,再进行一番的考察,便送入太学进行学习,待学完后就可出仕为官了。这也是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要用有德行的人,所以书院是要培养有德行的人。在社会中,谁都愿意与具有“仁,义,礼,智,信”的人交往相处,对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无信的人都会避而远之,这一极其简单的基本道德操守,其有无就会产生极其复杂的因果关系,而这一因果关系是必然的。我们龙江书院愿意为诸君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引导和培养,并通过诸君自身的修行,共同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让我们将思维的注意力拉回到周惇颐的《通书》,同此心,同此理,前三章在讲“诚”,到了第四章讲“圣”的时候,仍然要讲“诚”,但讲“诚”是不仅仅停留在纯精神,无污染的状态上,要有所作为。在面对社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万般变化的人和事,它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作用。
“感而遂通者,神也”。感,接物方能有感,佛学的说法则叫缘起,业感缘起,按现代科学文化的说法就是指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人本身而言,一个人都具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是触觉。通过这自身的五道门,才能对身外的事物有所感知,有所感觉,才能对所接触的事物有所认识,有所感悟,这个认识就可以称其为通。平常我们说某人是一个通人﹑通才,是对其给予了非常高的褒奖,而且都会把他作为效仿的对象。
如何才能让我们感而遂通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