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

第7章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第7章

小说: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化,人类的发展,创造了现在的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也就是“思通,用也”所延伸出来的结果。我们的思维不是要让它毫无价值的燃烧,而是要让它作用于我们所面对的万事万物。我们身处在社会之中,每时每刻都在让自己的思维运转,但是一定要“思通”。通,我们在前面已经不断地讨论过这个问题,融会贯通是通,通达无碍是通,神通广大还是通,通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就是要用,用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更重要的是要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用,作用,实践性,我们的思维不能不着边际的胡乱运行,如空想,妄想等,那会白白浪费和消耗我们的精力,要让它有所作为,要用于实践,要有创造性。
“几动于彼,诚动于此”。这里我们又要谈到几,之前也对此给予了较多的阐述。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几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甚至不识几,商机的几在哪里?胜机的几在哪里?生机的几在哪里?杀机的几在哪里?危机的几又在哪里?要善于识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唐朝名将郭子仪,以武举起家,后平定安禄山、史思明之乱,累官至中书令;封汾阳王;赐号尚父。年八十五卒赠太师;谥忠武。后人评价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但这些是怎么得到的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识几﹗其时藩镇割据,君臣互相猜忌,文臣武将皆感自危,甚至连私下的交往都深觉恐惧。一些人为怕引起别人的怀疑,恨不得一入深宅,便与世隔绝,和谁也不相往来。在众臣子中,唯有已封为汾阳王的郭子仪与众不同,郭府每天大门敞开,任人出入,他竟不闻不问。郭子仪的儿子们觉得父亲做的太过分了,劝他说:“您功业显赫,但不尊重自己,不管贵贱都随便进入你的卧室。古代的圣人和权臣也不会这样做。”郭子仪笑着对儿子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用意。我有马500匹,部属仆从千人。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倘若与人结下私怨,再有嫉贤妒能之人挑唆,那我们全家的大祸也就不远了。现在我坦荡无邪,四门洞开,纵有人谗言污我,也找不到借口加害”。
另郭子仪到了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却要这样的慎重。”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睚保乇ā3は嘤植缓每矗氡吡呈乔嗟模孟衩砝锏墓砉帧D忝桥嗣亲畎Γ挥惺乱残σ恍ΑH绻醇降陌氡呃读常欢ㄒΓ突峒呛拊谛模坏┑弥荆忝呛臀业亩铮兔挥幸桓龌畹贸闪耍 辈痪寐焦蛔髁嗽紫啵彩枪ビ腥丝床黄鹚米锕模宦刹荒苊獾羯鄙沓业脑┍āV挥卸怨右堑娜遥词股陨杂行┎缓戏ǖ氖虑椋故乔璞H衔罟浅V厥铀笥兄龈卸髦狻R陨狭皆蚓涂杉右鞘嵌嗝瓷朴谑都福涫都敢丫锏搅朔浅I詈竦木辰纾薰制渖跋碛辛蠲篮蟪晌泄飞稀案还笫倏肌彼淖志闳木偈贾弧
聪明的人要善于识几。在现代工作和生活当中,充满了很多机会,也有很多危机。如果不识几,机会来临时,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而危机来临时,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识几,在文中就指出:“几动于彼,诚动于此 ”。 在《通书?圣第四》里我们就阐述了诚与几的关系,知道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只有将心放在诚的层面上,即“寂然不动者,诚也”的这种境界,才能够有识几的感应。如果我们的心上附着太多的杂念,被喜怒哀乐,酒色财气等欲念堵塞了心灵的道路,你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处于盲目状态,几也就不能动于彼,诚也就不能动于此了。这又再次指出我们修炼的前提:要修诚,要修五常,才能识几。
“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孔子对此就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也指出这只是理论上成立的概念,是虚设的。佛学中也认为一切智,根本智就是无思无不通,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思无不通的。但一个人能称之为圣人,是因为他自觉于无思无不通。平常人往往被诸多事物蒙蔽了自身无思无不通的精神本体,把自身的心灵弄成了一碗糊辣汤,如此道不清,说不明。如果我们能通过对自身心灵上的修养,明白了“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的境界,就知道什么是无思无不通了。
反之,“不思则不能通微”。这是相对前面而言,指出了成为圣人的过程。作为平凡的人,要先学会思,要善于思,要将我们的思维程序优化起来,要经常去锻炼和运用我们的思维,熟才能生巧,工夫越深,思维的灵敏度就会越高,就才能通微,才能见微知著,才能善于识几,所以不思则不能通微。
“不睿则不能无不通”,什么是无不通,就是融会贯通。在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事物时要善于举一反三,因为心是通的。战国尸佼在所著《尸子》中提出了对宇宙的概念:“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 ”,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又针对此提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方有圣人出,同此心同此理;西方圣人出,同此心同此理;千百万年前有圣人出,同此心同此理;千百万年后有圣人出,还是同此心同此理。我们所有人在心灵上最根本的运算程序是一样的,身为皇上是如此,身为平民也是如此;身为亿万富翁是如此,身为乞讨者还是如此,上天在这一点上是公平的,在生命结构,思维结构,精神结构上是绝对平等的,至于内容上的差别,心情上的差别都是次要的。明白这一基点,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无不通,所以不睿则不能无不通。
现在我们注意力关注的这个时间点,就是无不通的基点。在这点上进行取舍,取圣人之道,你就是圣人;取歪门邪道,你就是邪恶之人。我们所有人都不断得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进行取舍,若我们能抑恶扬善,知耻闻过,调整好自身的生命结构和精神结构,就会改变自身的命运,会将生命的运行轨迹纳入善行的轨道。现在就是命运的调控点,这一个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这一点,就无以谈无不通,无以谈通微,无以谈通微生于思。善用其心,就能通微,就能无不通,所以“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
“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机也”,在这里我们要对思加上时间的限制,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活动都不能离开现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思维,圣人伟大业绩的根本也就在于此。在这个现在的思维的时间点上,趋善则善,趋恶则恶,趋吉则吉,趋凶则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对吉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吉凶不是绝对的,不是泾渭分明的,它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两者的界限是模糊的,它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古代圣贤就指出要让我们的价值观建立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上,就算身在不吉之中,处于逆境之中,而绝对意义上的吉也会握在你的手里,就会趋吉则吉,趋凶亦吉。如果进入了非仁,非义,非礼,非智,非信的层面上,就算你身处在大吉大利之中,也会很容易就掉入凶的环境里,就会趋吉则凶,趋凶实凶。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同古代圣贤对吉凶认识一样的标准,用以衡量自己,督促自己,不要对事物和自身的吉凶作出轻易的片面的判断,从而影响应对事物的处理方法。
对上面所述,《易经》中有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要识几,要从善念起几,要把握和控制我们心灵深处的微妙变化,如果能有效的对此进行把控,你就是圣人。我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自己心灵上的奴隶,欲望上的奴隶,不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的主人。所以要注意对心灵的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念。
在我们龙江书院的学修总纲里就提出了“明志,炼性,开眼,致用”的宗旨,明志就是要把我们的价值观念优化,炼性就是我们心性的修养,再在此基础上开眼,就是要打开我们的智慧之眼,再学以致用,致用非谋小利,而是要谋达国之利,民众之利。所以又曰:“知几,其神乎﹗”。
几的确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我们要从内部主动驾驭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弥补我们心灵深处的破绽,去发现其变化的微妙之处,另一方面要识别外部事务的细微变化,去发现和掌控商机;战机;胜机;危机等等;但是内部的几是基础,是前提,先要去调里好内部的思维心性,才能够去应对外面的万事万物,就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题目: 《通书》第六讲 
————————
《通书?志第十》: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
现在一谈到志学,国内就提清华﹑北大,国外就提哈佛﹑牛津,时尚如此。但我们中国的古代圣贤对此则另有一番见解,周惇颐就提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圣人希望自身的境界能够达到同天一样,与天道等同;贤人则是以圣人的境界做为自己奋斗和追求的目标;而普通的士大夫则是以贤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是不需要到什么清华北大,或是哈佛牛津去学习,而是要我们树立这样的志向,是人人皆可为之的。我们古代圣贤的标准是什么呢?周惇颐在文中就列举了两位:“伊尹﹑颜渊,大贤也”。
“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辅佐成汤灭掉了夏桀 。在成都武侯祠的大殿之上有这么一副对联:“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上联取之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原句,下联则采摘于理学家朱熹的原句。上句是说诸葛亮的文章可以和《尚书?商书》的《伊训》、《说命》两篇相比美,《伊训》则是伊尹为谏训成汤的孙子太甲而作此书。时太甲为商王,伊尹为宰相,然太甲暴虐乱德,伊尹认为太甲无尧﹑舜之德,遂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当伊尹发现太甲无德,为一荒唐之人,非如尧﹑舜之贤明君主,认为自己身为宰相和太甲的老师是极大的耻辱,也就是我们在《通书?幸第八》中谈到的知耻,如同在街上当众被人鞭挞。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不以为耻,没有人格上的荣誉感,没有价值观上的紧迫感,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早已经很淡漠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