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民主的细节 >

第4章

民主的细节-第4章

小说: 民主的细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袭击。在布什政府看来,窃听、关押嫌疑人,属于这个“必要的、合适的手段”范围。第二 

个法理依据,据说是宪法。根据宪法规定,在战争期间,美国军队的最高司令,也就是美国 

总统,有权越过国会和法庭的批准,下令采取紧急军事行动,而反恐,布什政府论证,就是 

一场战争。 




当然,他的这两个说法,很快引来了嘘声一片。首先,“一切必要和合适的手段”,不能被 

无限地、任意地解释。而且,根据美国法律的惯例,当一个新法的含义(911 之后的国会 

授权)可能抵消一个旧法(外国情报监控法案)的内容时,新法必须明确、具体地指出这个 

抵消的内容。其次,说反恐是一场战争,所以总统可以为所欲为,显然也是混淆了反恐战争 

和一般常规战争的区别。反恐战争中的决策,并没有一般战争中的紧急性,而且,它是无限 

期延伸的。如果用它来为布什政府的独断辩护,那么美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就得无限期地搁 

置了。 




然而,对于真正关心这个国家走向的人来说,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那被监控的几千个人,或 

者被拘留的那几百个人的权利,甚至不仅仅是这其中涉及到的被践踏的法律程序,而是美国 

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三权分立――的失衡。在这个失衡的过程中,总统权力越来越大, 

国会和法院的权力越来越萎缩,从而使支撑美国政府制度的“三角架”越来越向一边倾斜, 

出现摇摇晃晃的迹象。如果说一个具体的法律程序被践踏,可以及时修补,宪政框架的倾斜, 

却可能是灾难性的。 



1 月 16 号,前副总统戈尔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大声疾呼美国不能 

丢弃它三权分立的优良革命传统。他从当前的国家安全处的窃听案件谈起,得出结论说:美 
                                                                            “ 

国的民主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固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由于党派之见而夸大其辞,但 

是,观众也不得不承认他敏锐的问题意识。美国宪法的精髓,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法律条文, 

而是它所构架的权力制衡。这种权力的平衡,可能被一个独裁者大刀阔斧地公然推倒,也可 

能被一个扩张权力的总统一点一点地蚕食。正是因为这种蚕食的危险,对任何一点政治病毒 

建立一个强大的预警机制,可以说是政治健康的前提。 




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当初制定宪法时,初衷并不是建立一个强总统的制度。美国宪法的第二章, 

明确规定的总统权限是“保证法律被忠实地执行”。换句话说,按照宪法的原意,总统拥有 

的是“执行权”,他本身并没有立法权,不能自由地去“开发”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历届总统们不断“顺手牵羊”,权力越来越大。首先,美国总统选举形式的变化,使得总统 

越来越拥有自己独立的选民基础,并不需要对国会俯首称臣。19 世纪30 年代以前,美国 

总统的提名由国会的各党代表控制,总统还有动机对国会毕恭毕敬。之后,总统候选人开始 



由各党的全国党代表大会提名,总统提名的“婆家“从国会的党代表变成了普通的党代表。 

后来,总统的选举进一步“民主化”,各党的党代表不再由“党总支”指定,而由普通公民 

投票产生,这样一来,总统的选举基础,完全平民化了。总统“翅膀硬了”,国会想抓也抓 

不住了。 




其次,数次政治经济危机,都给了总统扩大权力的机会。时势造英雄,无论是内战时期,还 

是大萧条时期,或者越战时期,都呼唤一个强有力的总统来团结社会、集中资源、度过难关。 

在这种危机时刻,一个强有力的总统,不但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而且其个人魅力也是危难 

时刻凝聚社会的资源――当然了,搞不好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危机造就了一夫当 

关、万夫难档的林肯、罗斯福,也造就了约翰逊、尼克松这样的倒霉蛋。在所有这些危机中, 

无疑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 

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经济大萧条的出现,证明了放任自流市场模式的危险, 

于是,美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开始向干预型、福利型转变,这种转变反过来又导致了一个强大 

行政权力的扩大。 




最后,同时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还是现代社会运转方式“理性化”的后果。现代社会生活日 

益复杂化,需要越来越庞大的行政部门,灵敏的反馈机制,和越来越专业的管理知识。行政 

部门的提案,越来越成为国会议案的源泉。通过控制提案的内容,设定国会的议程,总统带 

领的行政部门已经成了事实上的“立法者”,更不用说行政部门在“执行”法案时,往往自 

由诠释法案,从而也实现立法的功能了。这一点,和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公司里,CEO 的地 

位不断上升是一个道理。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社会有理由对总统权力的进一步扩张表示警觉。历史学家Arthur 
Schlesinger 在尼克松当政期间写了一本影响很大的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 

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然而,也正是因为“神经质”的社会各界及早 

地启动了预警机制,导致了国会在尼克松时代及之后采取一些拨乱反正的措施。1972 年的 

“呈堂法案”,1973 年国会通过“战争权力决议”,1974 年的“国会预算和资金扣押 

法案”,分别从外交、战争、财政各个方面钳制了总统权力,增强国会的地位。 




许多人认为,小布什是自尼克松以来最“猖獗”的总统,直接传承了尼克松的“帝王总统” 

风格。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屡次绕过适当的法律程序,推行他所主张的政策,更体现在,即使 

他按照法律程序推动其政策时,国会和司法部门在小布什政权面前软弱无力,从而从内部驻 

空三权分立这个理念,破坏美国宪法的精髓。按照戈尔的说法,由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几乎都 

成了布什政策的橡皮图章,而司法部门也被保守派占据。然而,情况可能并不象戈尔说得那 

么不堪。事实上,在小布什的紧逼之下,美国政治、社会各界的预警机制又启动了。国会开 

始反击,它开始要求政府对关塔那摩的关押犯情况定期汇报,驳回了布什要求无条件无限期 



延期《爱国法案》的请求,并对窃听案中的政府角色,表示了强烈的质疑。法院也通过几个 

案例,成功地为关塔那摩在押犯的人身保护权划定了一个界限。媒体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大, 

《纽约时报》不顾白宫劝阻报道窃听案,本身就是媒体声音的一个胜利。至于社会团体,已 

经有两个团体,美国自由联盟和宪政权力中心,分别在底特律和曼哈顿,开始起诉国家安全 

处的做法。 






君让臣下,臣可以不下 

---------------- 

众所周知,自从70年代尼克松的水门丑闻曝光以来,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丑闻都会被加 
上“门”字,比如伊朗门、白水门、卡特里娜门、佛利门、普莱姆门……等等。最近,在这个 

长长的“门”名单里,又多了一“扇”门:律师门。 

事情是这样的:2006年12月,美国司法部在白宫的批准下,突然以“工作表现不佳”为由, 
解雇了 8 名联邦律师(更确切地说是联邦检察官)。这些律师在震惊愤慨之余,将这事捅 

到了媒体。从 2007 年 1 月份开始,各大媒体开始积极报道这件事,讨论这次解雇是否合 
理。3月份,国会司法委员会开始调查此事,传唤司法部的相关当事人。在媒体和国会越来 

越气势汹汹的声讨下,司法部策划此次解雇事件的司法部长助理桑普森被迫辞职,同时,要 

求司法部长冈泽尔辞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虽然此事仍然在调查当中,但是“律师门” 

的说法已经遍及媒体了。 

大家可能会奇怪,司法部解雇自己的雇员,怎么会成为丑闻呢?众所周知,在美国的“分立 
三权”中,联邦行政权这一块是完全由总统统领的,也就是说,“各部委”负责人是总统任命 

的,不是民选职位。同理,各“部委”内部的工作人员也是由其负责人任免,也不是民选职位。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每一个新总统就职,都会带来一次“领导班子”的大更迭:每个总统都会想 

办法在政府内部安插本党的、甚至本人的亲信,以提高本届政府的行政效率。就司法部来说, 

里根就任的前两年里,93 个联邦律师里有 89 个被替换,克林顿政府也是 93 个里面替换 

了89个。布什政府最初两年里,也替换了88个联邦律师。虽然这个替换有一个参议院批 
准的程序,但是这个审批针对的这些职位的“任命”,而不是“罢免”――这一点,在1926年 

的“麦尔斯对美国”的最高法院判例中已经做出明确澄清。在这种情况下,冈泽尔解雇本部的 
9 个律师,怎么会酿成政治风暴呢? 

问题在于,很多议员、媒体以及这8个律师本人认为,此次大规模解雇不是因为什么“工作 

表现”――因为在解雇之前,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工作表现”的评审程序,而是因为这些律师 
对布什政府“效忠不够”。甚至有人认为这次解雇是对这些律师的打击报复――报复他们作为 

检察官起诉民主党员不力,或者起诉共和党成员太卖力。 

比如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南加州律师莱姆。05年她曾经积极调查美国近年来最大的腐败案 
克宁汉姆案,并成功了起诉了共和党议员克宁汉姆。2006年5月,她又将调查之手伸向了 

国会拨款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员利维斯。同时,由克宁汉姆案顺藤摸瓜,她又开始调查 CIA 

前高官佛格。就在被解雇的前夕,她还在忙于起诉佛格。莱姆在这个关头被解雇,难怪有人 

认为这是共和党内部的“清洗运动”,与“工作表现”没有关系。当然司法部还是辩称,这个解 

雇并不是阻止莱姆起诉佛格,因为就在莱姆被解雇之后,司法部还是起诉了佛格。 

其他 7 个联邦律师的解雇,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争议。比如,新墨西哥州的联邦律师依 

格里塞斯表示,他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他没有加快调查民主党人的投票舞弊案;内华达的 

波根,在被解雇前正在调查内华达共和党州长吉本斯;而东阿肯色州联邦律师克明斯的解雇, 

据说唯一的理由就是布什总统的顾问洛伍想让他腾出位子,安插他的一个亲信。 




鉴于这些争议的存在,双方掐作一团。冈泽尔坚称这次解雇没有任何报复的企图,纯粹基于 

“工作表现”,而“工作表现是广义而言的,包括政策优先性的安排等等”,同时强调司法部作 

为行政部门,其职能本来就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