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第105章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105章

小说: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形俏尬J鞘兰洌悄獭R阅鸦耍娜绐j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心+龙)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想吃饭的菩萨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我们讲的时间很长,都半年多了,维摩居士那边还在上午,差不多快到中午了,经中人物都还饿着肚子。后来有个人动了念头,就挨骂了,这个人还是舍利弗。

  照佛教规矩,中午是佛吃饭,早晨是天人吃饭,晚上是鬼吃饭。因为佛在世时是过着人道的生活,所以人道也在中午吃饭,这一点要注意。

  过午不食是以每一个地区太阳当顶时,作为佛吃饭的时候。但这也不是死板的,梁武帝(《梁皇忏》就是志公和尚为梁皇夫人所作超度的法门)常常去庙子吃饭布施,皇帝不到,庙中的和尚不敢开动,那一天过了中午他还不到,大家心中想今天这一顿靠不住了,要饿到明天中午了。他后来终于到了,大和尚照样要大家吃,理由是皇帝是天子,上帝的儿子刚来,可见太阳正当顶,大家吃啦!所以中国的这些大和尚很通达。

  至于为什么过了午时不可以吃饭,有什么理由?真要讲过午不食非常难,看你持那一个「午」。严格讲,过午不食还有密法的,修持到了某个境界是不可以吃的,那个才是过午不食。一吃下去,你的定力会被破坏。那个「午」是活午,是不定的。等于道家修行时有活子时,这个子时是不定的。这个是大秘密,可能千多年来都没有人说破过,今天给你们透露一点点。所以这个午时就很难讲了,将来你修持功夫到了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舍利弗心中想,已经要到中午,这么多的菩萨和天人要怎么吃饭?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舍利弗念头才一动,维摩居士就知道了,就对舍利弗说,学佛是学解脱。八解脱以前说过了,这里不重复。这个是真的问题,你学解脱,肚子饿了你空空看!你空不了就不要学佛,那是自欺。你若功夫到了,真可以空得了,就不需要饮食,这是真的。你们学佛,道理都会讲,修持做不到。

  佛说饮食有四种:段食(又叫搏食,用手、用筷、用刀叉吃食,一日三顿)、触食(感觉、交感,皮肤的触觉、呼吸都是)、思食(思想)、识食(八识有关的识)。吃饭时青菜牛肉大葱,只不过是段食中的一种,营养不过是如此。人不只是靠营养而活,修定得道的人,可以很久才吃一次,也不会死。

  触食比段食还要严重。你营养很好,但是没有呼吸就完了。呼吸不只是口鼻呼吸,把人从心口以下埋在土里,不用多久也会死的,因为全身都要呼吸。按中医的理论,人身上的脉不只在手腕,身上到处都有,一个人还有没有脉,最后还要靠屁股上的脉断定,就是臀部那里。如果那里都没有脉了,绝对救不回来了。这些都是触食,是交感的,现在的心电图、脑电图的测定都与这个有关。

  第三种是思食,也很重要。不让你思想你会发疯的,那是最残酷的刑罚。不让你有机会想,不让你乱看,三五天就疯了,比杀你的头还厉害,所以思想自由是很重要的。

  识食就难懂了,要入大阿罗汉定的人才懂,他入定可以定八万四千劫肉体不坏,不吃不屙。第八阿赖耶识转了,定在那里,智识充实,不需要饮食。

  你们出去讲经,只晓得讲食有四种,但是对于这四食没有亲证。像饮食,确实可以断去的,不过你们不要自己乱修,不懂正确方法一定搞成胃出血要开刀。以前有位很有名的修道人,他练辟谷,练到胃出血,最后血液中毒,毒走到腿上去,那条腿就必须开刀切除,成了残废。胃是个吊住的袋子,它是会蠕动消化食物的,如果胃空空的,它还是会蠕动,结果胃的内壁互相摩擦,就磨出血了。你得了定,心跳和胃的活动都变得很慢,胃中也是充气的,不是全空,就不会磨出血。你们不要看我有时不吃不睡就跟着我学,我不吃不睡还可以写文章,还可以骂人。你学会了,我这个位置让给你,还给你磕九个头,因为我可以撒手去休息了。所以不要乱学啊!

  生命存在要吃饭,《维摩诘经》现在讲到吃饭,吃饭是修行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道家很注重「辟谷休粮」,就是避吃五谷和其它粮食。汉初的张良协助汉高祖打天下,事情成功后他就去修道,据历史上记载,他已经到了辟谷的阶段,最后吕后强迫他吃好饮食,因此而死了。

  很多学佛修道的人想做到不吃饭,但是多半会出毛病。所以我们对于这一段经文要特别注意。这一段经文在中国文学上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唐宋以后,经当在诗词中看到「香积厨」这个名称,把人家家庭中,尤其是庙子上的厨房,称为香积厨。香积就是本经的香积佛的国土,是上方世界,十方世界各有佛国土,上方是香积佛国土。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维摩居士对舍利弗讲的一段话,「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学佛是学解脱,饮食也是一种束缚。教理上讲我们生命功能被五种大类盖住了、遮住了,人的五盖就是色、声、香、味、触,小的五盖是男女饮食方面的:财、色、名、食、睡。我们之所以不能成道,就是被这些遮住了。要解脱,就要解脱掉这些。我们学佛的人自己检查一下,在这一方面解脱了多少?恐怕很难,能解脱一点点的几乎连半个人都没有。大的解脱更难,就是所谓的「八解脱」,又叫做「八背舍」,解脱就是抛弃,是与世间法违背的。学佛最基本就是要得八解脱,例如第一个要解脱的是身体,能不能解脱身见。大家打坐念佛,闹了半天都在身体上闹,身见不能解脱就身心都不能解脱。

  所以维摩居士就对舍利弗说,你是佛的首座弟子,学佛是为了达到八解脱,你亲身受了佛的教育修行,究竟解脱了什么?一餐饭迟了一点,还没有吃,你就已经受不了了,你参杂有欲界的饮食观念,又何必来研究佛法?换句我们现在的话讲,维摩居士是教训舍利弗,你修行修个半天,是修个什么东西!这话骂得很严重。孔子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讲「食色性也」,这都是欲界中人性存在的,这些不解脱是不能成道的。

  不过维摩居士骂归骂,人家来了总是客人,当然要请这几万人吃饭。此时,维摩居士就说,你等一下,我让你吃到你从来没吃过的饮食。

众香国的佛与香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当时维摩居士就自己入定了。入定是普通话,定的境界太多了。众生一起心动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诸佛菩萨定的境界,就有八万四千三昧不同。三昧是梵音,「三」这个音就是中文的「正」,三昧就是正受。那种非常特别、非常超越的感受,就是定的境界。唐宋以后,三昧这一句名词就融入中国文学,指有超越的成就,有特殊的境界。有人特别会画,就说是得绘画三昧;打拳打得好,就得武功三昧。别的经典也有把三昧翻成殊胜或胜境。胜不是胜利,是超越一切,没法能比的意思。

  维摩居士入定之后,就展现神通,神通都是要在定境中方发出来的。维摩居士展现了什么呢?下面有交待。

  「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一个太阳系统算一个世界,我们这个地球只是其中一个星球而已。现代天文学证实,像这样的太阳系统在太空中不知道有多少,可见佛说的都对,其它宗教的天体观念统统垮了。这里说,维摩居士以神通力向上方走,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而一粒沙等于一个佛的国土。一佛国土是三千大千世界。你不要说像恒河这样的大河有多少沙了,即使一条小河川,也有数不尽的沙子!所以究竟向上走了多远,即使用现代科学光年的概念,也无法说得清。如果是我们,这一餐饭就吃不到了。

  在那么远的上方世界,有个佛土名叫众香,有位佛,名号叫香积,现今还在。即使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位佛还是存在的。当时讲经距现在有二三千年,在佛看来只是一弹指的事。那个世界不在欲界,也不在色界,也不是无色界。像阿弥陀佛的国土和香积佛的国土等等,都是超出三界的,所以那边的境界是殊胜的,如何殊胜?看下文:

  「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香积佛国佛土的香,当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什么檀香、香水比得上的,而且十方一切诸佛世界、神人的香味都不能比的。这个不是我们容易了解的,因为我们人都很臭,不过闻惯了不觉得,所以要斋戒沐浴之后,才敢做最恭敬的事,在东西方都如此。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香积世界没有小乘的人,也没有小器的人,没有声闻众阿罗汉,只有清净的大菩萨众,香积佛亲自为他们说法。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在这个世界,有神通变化的亭台楼阁,都是香作的,当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建筑形式,那里打坐走路的地方,园林里面,都是香。

  「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那个世界的人还是要吃饭的,那边食物的香气,散布到十方无量世界。我们有没有闻过?好像有些人打坐时,闻到点檀香味就觉得已经不得了了。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维摩居士一现神通,在他房间里的几万人,立即看到香积国的景象,见到香积佛和他的弟子们,坐在那里吃饭。

  「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不目见。」上方世界有诸天神,他们都叫作香严,都已经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