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才情人生-乔冠华 >

第32章

才情人生-乔冠华-第32章

小说: 才情人生-乔冠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志亮、彭明治等;三是从文化界和其 他部门调集一些熟悉外事和国际问题的同志 ,如夏衍、戈宝权等;四是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这样,一支包括五湖四海、经过战争锻炼、具有坚定立场和政策水平、年纪和专长层次不同 的首批新中国外交队伍,就逐步建立和完备起来。新组建的外交部由周恩来亲自执掌帅印,他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副 部长是李克农、王稼祥、章汉夫。乔冠华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由周恩来 兼任),同时代行亚洲司司长职务(夏衍曾被任命为亚洲司司长,但当时在上海任市委宣传 部部长,因陈毅市长极力挽留未去外交部到任),龚澎出任情报司(即新闻司前身)司 长,与乔冠华成为一对典型的外交伉俪。    
      当时外交部汇集了从中央部委、军队和地方抽调的外交英才,10月5日,乔冠华随着各路英 豪齐聚在北京外交部街33号那幢德园式的建筑里。    
      这就是原“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的老楼,建国之初,一切因陋就简,几次考虑,最后选 择在此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部办公楼坐落在外交部街。在外人看来,名曰一条街,实际上是东单大街上一条典型 的北京胡同。这条小胡同的一左一右并排着都是一模一样的标准小胡同,看不出有什么区 别,而惟独这条有外交部的胡同,称之为外交部街,而不称外交部胡同。这里原称石大夫胡 同。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为了欢迎德国王室贵宾,一声令下,在石大人胡同,动工修建了这 所土洋结合的宾馆式的楼房(即东楼)。这座贵宾楼建成以后,并没有迎来德国客人,也没再 发挥它接待外宾的作用。不久便被启用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称“外务部”(即外 交部)。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的外交部也设在这里。    
      这一古老的建筑,经过简单维修,便被征用为新中国外交部的所在地。11月8日,在这里召 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祝贺外交部的成立 ,接着对在座的一百多位外交干部作了关于新中国外交的讲话。    
      周恩来语重心长地指出:“开大会表示成立,目的不是为了登一下报,而是为了彼此见 见面。我们来谈一谈,我们在部里工作究竟有什么计划和打算。我们是外行人办外交。外 语 学校的同志主要地是学习外文,其他的少数干部虽然办过一些外事工作,但是把这些工作经 验加以整理,使它科学化,系统化,成为一门学问,还差得远。关于外交工作,特别是同帝 国主义斗争,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经验。 抗战以来十多年,我们当然是有些对外经验的,但 是经过整理,使它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学问,那还没有开始。……    
      外交部成立以后,我 们代表国家处理外交事务,这是很重大的责任。在座的大半是30岁以下的青年,刚从学校里 出来,没有做过社会工作,只有若干学生斗争经验,现在来到国家机关做事,一方面感觉到 光荣,但另一方面也感到责任重大,战战兢兢。”周恩来转过话题,接着又说;    
      “我们现在的外交任务,是分成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兄弟的友 谊。我们在斗争阵营上属于一个体系,目标是一致的,为持久和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的 前途而奋斗。另一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敌视我们的,我们同样也要敌视帝国 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关于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周恩来概括地说,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 是斗争。 我们兄弟之邦并不是没有差别。换言之,对兄 弟国家战略上是要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对帝国主义战略是反对的,但战术上有时 在个别问题是可以联合的。我们外交人员应当认识清楚,否则就会敌我不分。……我们在外 交工作上对帝国主义既要藐视,又要重视,这是辩证的。在战略上要藐视,在战术上要重视 。对具体斗争我们必须要用心组织,好好地进行。这同打仗一样,我们稍不经心,就会打败 仗。……但也不要怕它,否则就会处于被动,它就处处威胁你。    
      在讲话中,周恩来评论了国内外的外交部传统,提出了外交学中国化的设想,他说,苏联的 外交学只能作为借鉴,资产阶级国家的外交学只能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中国一百多年来 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从慈禧太后到袁世凯到蒋介石,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 因此,他强调说:“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 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关于如何对待各国前驻华使领馆问题,周恩来重申了“另起炉灶”的精神,他说;    
      “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 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对待,享受法律的保护。”关于处理涉外事故,要讲政策,不要感情用事,要重视调查研究,周恩来指出:“碰 到涉外事故,不要怕,但也不要盲目冲动,否则会产生盲目排外的情绪。”“外交不能乱搞,不能冲动。遇事要仔细想,分析研究,看是属于哪一类的,其后果如何,分析好的一方面 ,同时也要分析坏的一方面。要培养思考的能力,头脑不但要记忆,并且要想。必须多思考 ,多分析研究,并且要多看书、多实践,才能作斗争。外交工作比其他工作是困难的。做群 众工作犯了错误,群众还可以原谅,但外交工作则不同, 被人家抓住弱点,便要被打回来。军队在平时要演习打靶、假想作战,外交工作也一样,要 假想一些问题。不要冒昧,不要轻敌,不要趾高气扬,不要无纪律乱出马,否则就要打败仗 。。”    
      最后,周恩来对外交部的同志提出几点要求,他说:    
      “真正成为一个外交战士,必须磨练自己。对外必须一致,一切事情在一定组织范围内提出 来讨论。 想问题,提意见,纠正工作上的缺点,这样才可以不断进步,才能打胜仗。过去我 们可以说是打游击战的,只接触过一些外国记者和马歇尔等,不是全面的战斗。现在我们是 代表国家一切都要正规化,堂堂正正地打正规战。”    
      周恩来还要求每个外事干部都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他认为,“我们要藐视帝国主义,但不 轻视具体斗争;要联合兄弟朋友,但不要马虎。一种是联合,一种是斗争,这两种都通过外 交形式出现。外交是代表国家的工作。我们今天这一百多人,在开辟战场之初,应当在工作 中锻炼培养,要求每一个同志一切从学习出发,不要骄傲,不要急躁,不要气馁。同时要有 纪律,外交同军事一样,不过是‘文打’而已,文打武打是一样的。我们说一句话,做一件 事都可能影响战斗全局。因此,我们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一切都要事先请示、商讨,批准后 再 做;做完了要报告。这一点很重要。”周恩来讲话全文见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周恩 来外交文选》,第1~7页。    
      在礼堂里就坐的外交部全体干部,都像乔冠华一样,认真听取了周恩来这一政策性极强的讲 话,并认真地记录下来,准备好好领会贯彻。    
    


第四部分第11节 投身外交(2)

    如前如述,为了坚持和维护外交上的独立自主立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为新 中国制定了三大外交政策,即“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后两 者指 的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 新审查处理,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特权和影响逐步肃清,然后在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据此,外交部在建部伊始,便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了一个由王炳南牵头的“消除帝国 主义残余势力小组”,乔冠       
    华与柯柏年、宦乡等人参加了这一小组。    
      详见程远行: 《风云特使老外交家王炳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这个小组的使命是继续贯彻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殖 民主义特权、势力,以使人民政权和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这也就贯彻“打扫房子再请 客”的重大对外决策。 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小组”成立后,立即一手抓处理旧中 国与各国所签订的条约;一手抓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新中国对旧的对外条约,也没有搞一刀切;对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侵略手段同旧中国签订的 不平等条约一律废除;对那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所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当予以承认或接受 。为此,“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小组”首先必须对旧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签订的各种条约 或协定,认真地进行清理和审查,然后再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小组”在处理同各国政府所签订的条约问题上,是很讲原则的。他 们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做到了本着尊重国际法的原则精神,既维护主权原则,又照顾 各国 在平等基础上的合法利益;既履行“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敢于理直气壮地废除一切用 武力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 平等条约。这样做,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第四部分第11节 投身外交(3)

    对外宣传,也是乔冠华开国之初外交生涯的组成部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后,下设新闻总署,首任署长是胡乔木,其国际新闻局局长由乔冠 华兼任,副局长为刘尊棋,秘书长为冯亦代,萧乾在英文组,徐迟、戴望舒在法文组。起初 工作人员不多,而这些人员中的大多数是由乔冠华亲自挑选的。    
      国际新闻局开张伊始,就酝酿创办对外宣扬刊物《人民中国》。萧乾是这份刊物的元老       
    ,还 在 香港时,他就为当时地下党对外的宣传刊物《中国文摘》改稿,从此与乔冠华熟悉起来。乔 冠 华夫妇曾一再向萧乾表示,希望解放后他就跟着他们俩去北平,从事更大规模的国际宣传。 据萧乾回忆,国际新闻局在前门西河沿亚洲饭店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去南河沿一所曾经 是丹麦大使馆的,有回廊的四合院里,搭起七个半人的班子领导者乔冠华的大半个身子 在外交部。这个班子一边用电报继续遥编香港的《中国文摘》,一边筹备开国后一个正 式的对外刊物:英文版《人民中国》。刊名是章汉夫在一次交谈中起的。乔冠华是该刊的主 编,一道工作的还有徐迟和冯亦代。    
      国际新闻局正副局长乔冠华、刘尊棋都是中共党员,由于乔冠华还有外交部的工作,所以只 能每星期来三次。他们两位领导为人很好,非常谦虚,与局里的非党知识分子相处融洽。萧 乾、冯亦代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