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219章

文献通考1-第219章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卿亦有之。至隋又置。唐因之。
    舟楫署令。汉主爵中尉属官有都船令、丞,水衡都尉有楫棹令、丞。晋曰船
曹吏。齐曰官船典军。後周曰舟中士。隋为舟楫署令、丞。唐因之,令、丞各一
人。
    河渠署。隋炀帝置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都水监,判监事一人,以员外郎以上充;同判监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丞
二人,主簿一人,并以京朝官充。掌内外河渠是堰之事(旧例三司河渠案。嘉
三年,始专置监以领之)。轮遣丞一人出外治河埽之事,或一岁再岁而罢,其
问有谙知水政,或至三年者。置局於澶州,号曰外监寺司,押司官一人。元丰八
年,诏提举汴河是岸司隶本监。先是,导洛入汴,专置是岸司;至是,归之
都水司。元时,诏南、北外都水丞并以三年为任。七年,方议回河流,乃诏河
北、京西漕臣及开封府界提点,各兼南、北外都水事。宣和三年,诏罢南、北外
都水丞司,依元丰法,通差文武官一员。四年,臣僚言:“都水监,因恩州修河,
举辟文武官至百二十馀员,授牒家居,不省所领何事,皆乘传给券,第功希赏。”
诏除正官十一员外,馀并罢。所隶有东、西四排岸司监官,各以京朝官、ト门
侯以上及三班使臣充,掌水运纲船输纳顾直之事。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各监
官一人,以三班使臣充,掌算舟船木筏之事。天下堰总二十一,监官各一人;渡
总六十五,监官各一人,皆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充,亦有以本处监当兼掌者。
    ○内侍省(内侍 内常侍 内给事 内谒者监 内寺伯 掖庭局 宫闱局 
奚官局 内仆局 内府局)
    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周官》有宫正、宫伯(皆主王宫,中官之
长)、宫人(掌王之六寝)、内宰(理王内之政令,以阴礼教六宫)、阍人(掌
守王宫)、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官)。战国时有宦者令(赵有宦者令缪贤是)。
秦少府属官有中书谒者令、丞,又有将行、卫尉、少府各一人(并皇后卿)。汉
景帝中元六年,改将行为大长秋(颜师古曰:“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
义。故以为皇后官名。”)。或用中人,或用士人(中人,阉人)。成帝加置太
仆一人,掌太后舆马。通谓之皇太后卿,皆随太后宫为官号,在正卿上,无太后
则阙(卫尉在卫尉上,少府在少府上之类是也)。又有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
景帝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年四年,更名长乐少府。帝祖母称长信宫,帝
母称长乐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职如长秋,位在长秋上,及职吏皆宦者
也。後汉常用宦者,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族亲,当谒见者关通之,中宫出则
从。属官有丞、中宫仆、谒者、私府署令。初,秦又置中常侍官,参用士人,皆
银左貂,给事殿省。汉制,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
发书奏,皆用姓族。後汉中常侍赞导内事,顾问应对。永平中,始定员数,中常
侍四人(《汉旧仪》曰:“秩千石,得出入卧内,举法省中。”省中即禁中也。
成帝外家王禁贵重,朝中为讳禁曰省),小黄门十人,自明帝以後,员数稍增,
改以金右貂,兼领卿署之职。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
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以来,悉用阉人,不调他士。自安迄桓,权任尤
重,手幄王爵,口含天宪。桓帝既与宦官谋诛梁冀,乃封宦者五人(单超、徐璜、
贝瑗、左、唐衡也)同日为侯,皆食邑,故世号“五侯”焉(杨秉为太尉,奏
请免中常侍侯览、贝瑗等官。尚书召对秉掾属曰:“公府外职,而劾近官,经典
汉制,有故事否?”秉使对曰:“《春秋》赵鞅以晋阳之甲逐君侧之恶。又《传》
曰除君之恶,唯力是视。邓通戏慢,申屠嘉召责,文帝许之。汉制故事,三公之
职,无所不统。”帝不得已,遂免览官,削瑗国)。及袁绍大诛宦者之後,永巷、
掖庭复用士人,阃闱出入,莫有禁切,侍中、侍郎、门部驺宰,中外杂错,鬼
声彰闻。魏改汉制,太后三卿在九卿下。晋复旧,在同号卿上,有后则置,无后
则阙。齐郁林王立,文安太后即尊号,以宫名置宣德卫尉、少府、太仆。梁有弘
训太后,亦置属官。陈亦有太后三卿。後魏大长秋掌顾问应对,自文明冯后,阉
官用事,大者令、仆,小者卿、守(宦者赵黑为选曹尚书)。北齐有中侍中省,
置中侍中二人,中常侍四人,掌出入ト门;又有长秋寺,置卿、中尹各一人,掌
诸宫ト,领掖庭等令,并用宦者。後周有司内上士、小司内中士、巷伯中士等官。
隋曰内侍省,领内侍、内常侍等官(内侍即旧长秋,内常侍即旧中常侍)。炀帝
改内侍省为长秋监,置令一人、少令一人、丞二人,并用士人,馀用宦者。领掖
庭、宫闱、奚官三署,亦参用士人。唐武德初,改为内侍省,皆用宦者。龙朔二
年,改为内侍监,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司宫台,神龙元年复旧。有内
侍四人(掌知宫内供奉,中宫驾出则夹引,总判局事。旧二人,开元中加二人。
贞元七年三月,敕:“内侍五品以上,许养一子,仍以同姓者,初养日不得过十
岁。”),内常侍六人(通判省事)。属官有内给事八人,内谒者监六人,内寺
伯二人,寺人六人。领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五局(神龙元年後,始
以中使出监诸军兵马。宝应元年五月,敕诸道州所承上命,须凭正敕可施行,不
得悬便信中使宣敕即遵行)。
    内给事,《周礼》内小臣之职,掌王后之命,后出入,前驱。後汉少府有给
事黄门,常侍左右,止在内宫,门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自魏、晋至於梁、
陈,无其职。後魏有中给事中。後改为中给事。北齐中侍中省有中给事中四人。
炀帝改为内承直。唐复为内给事,置八人。
    内谒者。後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後魏、北齐有中谒者
仆射。隋内侍省有内谒者监六人,内谒者十二人。唐因之。
    内寺伯。《周礼》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隋内侍省有内寺伯二人。
唐因之。
    掖庭局令。秦置永巷,汉武更名掖庭,置令,掌宫人簿帐、公桑养蚕及女工
等事。後汉掖庭令掌後宫贵人采女;又有永巷令,典官婢,皆宦者,并属少府。
唐置二人。
    宫闱局令二人。隋置。令掌宫内门ト之禁,及出纳神主,并内给使名帐、粮
廪事。唐因之。
    奚官局令二人。齐、梁、陈、隋有奚官署令,掌守宫人、使药、疾病、罪罚、
丧葬等事。唐置二人。
    内仆局令二人。後汉有中宫仆,掌车舆、杂畜及导等。唐置二人。
    内府局令二人,汉有内者局令。隋曰内者。唐为内府,置令二人。掌内库出
纳、帐设、澡沐等。
    范晔史论曰:“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
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後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於
楚、晋,景监、缪贤著庸於秦、赵。及其敝也,则竖刁乱齐,伊戾祸宋。汉兴,
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左貂,给事殿省。又
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命。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
颇见亲幸。至於孝武,亦爱李延年。帝数宴後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
宦人主之。至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其後弘恭、石显
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中兴之初,内官悉用阉人,不复杂
调他士。至永平中,始置员数,中常侍四人,小黄门十人。和帝即祚幼弱,而窦
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己。故郑众得专谋禁
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自明帝以後,
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
右貂,兼领卿署之职。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
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手握王爵,口含大宪,
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其後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
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
伊、霍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於当今。虽时亦忠公,而竟见
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惨夷五
宗。汉之纪纲大乱矣。若夫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布满宫闱;苴茅分虎,南面
臣人者,盖以十数。府署第馆,綦列於都鄙;子弟支附,过半於州国。南金、和
宝、冰纨、雾之积,盈仞珍藏;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绮室。狗
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皆剥割氓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其有更
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达,同弊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
政之事不可覃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摇乱区夏。虽忠良怀愤,
时或奋发,而言出祸从,旋见孥戮。因复大考钩党,转相诬染。凡称善士,莫不
离被灾毒。窦武、何进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群英之势力,而以疑留不断,
至於殄败。斯亦运之极乎!虽袁绍龚行,芟夷无馀,然以暴易乱,亦何云及!自
曹腾说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迁龟鼎。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信乎其然矣!”
    宋祁史论曰:“太宗诏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以内侍为之长,阶第四,不任以
事,惟门ト守御、廷内埽除、禀食而已。武后时,稍增其人。至中宗,黄衣乃二
千员,七品以上员外置千员,然衣朱紫者尚少。元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
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
朱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於门。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
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所至郡县奔走,献遗至万计。修功德,市禽鸟,一为
之使,犹且数千缗。监军持权,节度反出其下。於是甲舍、名园、上便之田为中
人所占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捍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
朝恩以军密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Г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
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庶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
便有轻重。至标士、奇材,则奏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小人之情,猥
险无顾籍,又日久侍天子,狎则无威,习则不疑,故昏君蔽於所昵,英主祸生所
忽。元宗以迁崩,宪、敬以弑殒,文以忧偾,至昭而天下亡矣。祸始开元,极於
天,凶愎参会,党类歼灭,王室从而溃衰,譬犹灼火攻蠹,蠹尽木焚,讵不哀
哉!迹其残气不刚,柔情易褫,亵则无上,怖则生怨,借之权则专,为祸则迫而
近,缓相攻,急相一,此小人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