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 >

第67章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67章

小说: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即使有了革命形势,也不能夺得政权;即使夺得了政权,也还会重新丧失。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总是要革命的,任何反复和曲折都不能阻挡革命的前进。
  
  暴力革命 即进步阶级用武装斗争反对和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暴力革命的理论是历史上阶级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反动阶级的政权,是维护他们反革命统治的暴力机器。被压迫阶级只有用暴力去摧毁反动阶级的国家机器,才能夺取政权。毛主席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506页)“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矛盾论》)
  
  暴力革命是普遍规律。从历史上看,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几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使用了暴力。资产阶级革命,只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的革命,尚且不能不经过国内战争。那末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不经过国内战争,更是不可能的。巴黎公社正是在武装的革命同武装的反革命激烈搏斗中诞生的。它所经历的七十二天,是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七十二天。它所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于对反革命过于宽大,没有立即向凡尔赛进军,消灭反动派,而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使他们能够反扑过来,屠杀革命人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武装斗争的历史。毛主席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选集》一卷本573页)中国人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解放战争,消灭了蒋介石八百万反动军队,才取得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的。历史证明,一切反动阶级的本性决定他们不会自动交出政权。每当革命的紧要关头,反动阶级总是首先使用暴力,发动内战,用刺刀来对付革命。因此列宁说:“历史上还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并且也没有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不经过国内战争就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三卷578页)
  
  赞成还是反对暴力革命,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放弃暴力革命,搞什么“和平过渡”,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背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陶里亚蒂、多列士等修正主义头子,交出了人民的武装,以暂时换取资产阶级政府里的一官半职,结果使无产阶级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全部丧失。苏修叛徒集团一面反对暴力革命,重弹“和平过渡”的滥调,一面却用暴力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和世界人民革命,充分暴露出社会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叛徒、卖国贼林彪一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叫嚷“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用儒家的反动语言恶毒攻击革命暴力,一面却阴谋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这表明一切修正主义者都是一丘之貉。 


  资产阶级革命 即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这种革命通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其基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和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且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推动了其它地区国家的反封建革命运动。马克思肯定一六四八年英国革命和一七八九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作用时指出:“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125页)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特别是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这种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开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最大压迫是民族压迫,这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必然要反对帝国主义,从而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帝国主义的镇压,可是却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因此,不管参加这一革命的阶级、党派、个人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这种革命都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成为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是直接打击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更是当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所以,对待亚、非、拉各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采取什么态度,是区别对外政策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
  
  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但却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一六四〇年,在推翻了国王后,接着就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一六六〇年又出现旧王朝复辟,直到一六六八年,资产阶级专政才稳定下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一七八九年爆发到一八七五年第三共和国成立,经历了八十六年,中间交织着进步与反动,共和与帝制,革命的恐怖与反革命的恐怖,征服外国与投降外国等十分复杂的斗争。这说明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曲折的道路,才能取得胜利。
  
  产业革命 亦称工业革命。包括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变革指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指生产关系的改变,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统治地位。
  
  产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十七到十八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准备好了条件。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给英国整个工业部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加速了技术革新和英国的产业革命,使它成为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恩格斯曾指出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机器的大量制造和采用,又推动了采掘、冶炼和化学工业以及运输技术的变革。到十九世纪中期,继英国之后,法、德、美、日等国也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的结果是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52页)
  
  产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是阶级对立的简单化,社会日益迅速地分裂为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恩格斯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296页)
  
  产业革命带来了大工业的发展,而大工业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日益加深,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必然愈来愈激烈。正是资产阶级自己产生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发刊词》等许多著作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系统的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按其社会性质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和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原则的区别。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世界历史的时代。帝国主义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主要压迫者。列宁所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都宣布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都不再是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了,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这种“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14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紧密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顽固地坚持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再搞“第二次革命”,结果导致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左”倾盲动主义者,走到另一个极端,提出所谓“一次革命论”,妄想使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结果使革命遭到新的失败。他们都不懂得或不愿意懂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五四运动以前,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革命性。但由于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对于革命的敌人有妥协性,所以即使在革命时,也不能彻底反帝反封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彻底性。“整个革命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毛泽东选集》一卷本368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表明,必须有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毛主席说:“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36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