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

第24章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第24章

小说: 快乐成功人生秘诀:这些心态是必需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机来到,有的人能及时发现,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有的人虽然有所发现,但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对机会的认识决定了对机会的选择。不能识机,也就无所谓择机;识机不深不明,便会在机会选择上犹豫徘徊,左顾右盼,不能当机立断,最终会遗失良机。
  致使良机丢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多谋少决,不敢决断,不能当即择机。这固然受到对时机认识不明的制约和影响,但与决策者的心理素质也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天生意志软弱,缺乏决断力,面对几种互相矛盾的选择方案,不分良萎,不知取舍,无所适从。
  可见,机遇并不是赐给每个人的。无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斗争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那些深知如何追求她的人,只赐给那些自信必能成功的人。
                  第41节:三、成就辉煌事业的好心态(3)
  要想做到见机而动,必须善择良机。良机不可能赤裸裸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为此,必须养成审时度势的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及其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方能及时抓住时机。
  做到见机而动,还应注意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杜绝犹豫不决的弱点。行动需要决策。任何决策都有风险。具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的决策,算不上决策,在一般情况下,有七分把握,三分冒险,就应当当机立断。而人们面对来临的机会,易犯的错误就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中国有句古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肯冒风险,必将一事无成。
  清代王士祯曾讲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从西域来的经商的胡人,看见一户人家的小桌上放着一块石头,就想买下来。去了好几次,主人都故意抬高它的价钱,总也不肯卖。有一天主人将这石块重新打磨了一番,希望能提高售价。第二天经商的胡人又来了,见了新磨出的石头,非常惋惜地说:“这是一块至宝,可惜现在已经没用了。这块石头上原有十二个小孔,按十二时辰排列,每交一时,就会有一只红蜘蛛在小孔上结网;后网结成,前网就消去,这是天然的计时仪。如今有红蜘蛛的小孔磨坏了,这石头又有什么用呢!”说完,转身就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机会只敲一次门。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不想碌碌无为地了此一生,可是有的人总觉得想干事情却无从下手,渴望声名、财富和权力,可是取之无门,因此他们常常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要砸在牛顿的头上,而不是掉在你的头上?他们常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如果身处战争环境中,自己一定已经成为了威振四海的名将了。他们常常遗憾:命运既然让自己这匹千里马降临人间,可是为什么总也不把伯乐派来呢?
  其实,不是机遇没有到来,而是你缺乏捕捉机遇的那种敏锐,没有了这种敏锐,即便苹果接连不断地落下,将你砸得头破血流,你也发现不了科学定律;没有了这种敏锐,即便你身经百战,你也总是成就不了功名;没有了这种敏锐,即使有人慧眼识才,你也觉得他是庸人一个,让他带着失望离开你。总之,在你寻找机遇的时候,也许它就在你的身边。你之所以没有发现它,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意外了。只有不站着等待,而是主动地去捕获那些意外而来的机遇,才能取得成功。
  克里斯蒂安娜·阿曼波尔的姐姐报名参加了一个新闻培训班,可是才两个月的时间她就再也不想接触新闻了。阿曼波尔觉得姐姐这样是一种浪费,便独自一人跑到学校去,试图讨回姐姐所交的那些学费。可是意外的是,校方不肯退还学费。阿曼波尔心想:交了学费却不来学习,太不划算了。于是,她便代替姐姐去上了这个新闻培训班。
  后来,阿曼波尔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女记者,成功后的她说:“说起来这就像一次盲目的约会演变成了一场真正的恋爱,完全是一个意外。”的确,如果没有了那一次意外,也许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著名的女记者。她的成功是因为她及时抓住了命运在她前进的道路上给她的那个机遇,而后钻进去,拼命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其实有时我们很多人已经离成功很近了,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却没能抓住机会。
  人生并不缺少机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机会常常会轻轻地敲你的门,只是它们来临的时候,常常是百无聊赖的你正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你忽略了那一声声轻微的、却足以决定你命运的声音,所以我们缺乏的常常是善于发现机会的能力。很多的机会好像蒙尘的珍珠,让人无法一眼看清它华丽珍贵的本质。踏实的人并不是一味等待的人,要学会为机会拭去障眼的灰尘,然后将机会和自己的能力对比,合适的赶紧抓住,不合适的学会放弃。用明智的态度对待机会,也使用明智的态度对待人生,人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机会表现自己!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那种悠闲、舒服的样子在斐塞司眼里真是好玩极了。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太阳一步一步向西边走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
  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地司空见惯,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因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可就是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治疗法的引发点。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为了一只睡懒觉的猫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生活中有无数的人无数次地见过躺在阳光底下睡觉的猫,那时有很多人羡慕猫的安逸,也有很多人痛恨猫的懒惰,而能联想到日光疗法的却只有斐塞司一个人,于是很多很多人的人碌碌无为,而斐塞司却功成名就,名扬四海。
  很多时候,确实是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过自己曾经拥有,但有没有注意到当有些东西来临的时候,我们已错过。
  从悲剧中找出挽救悲剧的办法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让人猝不及防的悲剧,如果我们身陷某种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认定大势已去,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那根稻草,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1995年11月18日,纽约市林肯中心的艾佛瑞·费雪大厅,小提琴家帕尔曼将在这里举行一场音乐会。对帕尔曼来说登上舞台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成就,因为他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现在双腿绑着支架,走路要靠双拐。
                  第42节:三、成就辉煌事业的好心态(4)
  他这次与平常一样,走得很痛苦,但很从容,直到走到他的座位前。他缓缓地坐下,把双拐放在地面上,解开腿上的支架,一只脚收在后面,另一只伸向前方。然后他弯下身拿起小提琴,放在颌下,朝指挥点了点头,开始了演奏。
  但这次出了点麻烦。刚演奏完前面的几个小节,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人们可以听到它的断声——这声音在安静的大厅里听起来格外脆响。当然,任何人都知道用3根弦是无法演奏出完整的和弦的,当时大家都认为他将换把小提琴或者给这把琴换根琴弦。
  但那夜帕尔曼却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自信挑战了这一突发的灾难。只见他丝毫未显惊慌,迟疑了一下,闭上眼睛,非常轻松自然地给了指挥一个信号,示意重新开始演奏。整个过程就好像已完成上一曲演奏的自然间歇,接着该下一曲了。乐队奏响音乐,他从停止的部分开始演奏,但前后衔接得却非常和谐,听起来就像他调整了琴弦原有的音阶,演绎出一种它们从未奏出过的全新的声音。让听众们感到他用3根弦奏出的音乐甚至比他曾经用4根弦奏出的更加美妙,更加神圣,更加令人难忘。
  听众感到他的演奏从来不曾如此富有激情,富有力量,旋律如此优美动听。特殊的激情和勇气赋予了他奇特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使他超常地发挥出潜在的才华,用勇气、智慧、胆识创造了比常规下更具魅力的奇迹,改写了小提琴的演奏历史。
  当演奏结束,大厅中先是一片沉静,接着人们站起来欢呼。礼堂的每一个角落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帕尔曼微笑着,擦了擦额上的汗,举起弓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用一种平和的、沉思的、恭敬的语气说道:“大家知道,有时演奏艺术家的工作就是用你仅有的东西还能创作出新的音乐。”
  帕尔曼在不具备成功的条件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因为他首先没有被自己打败。一个人先有主观上的失误,然后才会被环境、条件等各种客观因素打败。
  悲剧和挫折对人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洛威尔曾经说过:“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从消极方面来说,灾难会造成一个人心理上的创伤和行为上的偏差,甚至会使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从积极方面来说,灾难能激发人的潜能,增强其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战时的美英联军士兵,每人都配备酷似野猪嘴巴的防毒面具。说起这个“猪嘴”,还有一段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5年4月22日,德方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军队集结的阵地上,施放了180吨氯气,使5000名联军官兵当场中毒死亡,这就是世界军事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毒气战。经此役后蒙受重大损失的英法联军,立即敦促本国政府尽快制造防毒器具。
  不久,两国派出十几名最优秀的科学家,到曾被德方用氯气熏袭过的地段,进行考察取证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阵地上大量野生动物包括树林中的雀鸟及蛰伏的蛙类与裸露的昆虫,都相继中毒死亡。唯独当地的庞然大物——野猪,却安然无恙地活下来。
  经研究和实验,科学家发现野猪特别喜欢用强有力的长嘴巴,拱动泥土寻觅地里植物的根茎及一些小动物。当它们嗅到强烈的刺激气味时,常用拱地来躲避。当德军施放毒气突袭联军时,聪明的野猪把嘴鼻拱进泥土里,躲过了灾祸。再经进一步的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由于野猪用嘴拱地,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使它们幸免于难。
  两国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根据泥土能滤毒的原理,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很快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1916年2月下旬,德法双方军队在惨烈的凡尔登浴血大战中,德军又重施故伎,在阵地上大放毒瓦斯,此时的法军大都戴上了防毒面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