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婆媳相处之道 >

第33章

婆媳相处之道-第33章

小说: 婆媳相处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所以抚养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与责任。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自己有多么忙,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劳动,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老人——这是对孩子的未来最不负责任的做法。
  作为爷爷、奶奶,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要懂得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要注意以身作则,切记不要把自己身上的坏毛病再传给晚辈。也不要把自己对媳妇或儿子的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和媳妇在教育方面的分歧,让孩子看在眼里。“狡黠”的孩子就会利用两代长辈的分歧,知道什么时候该“屈服”,什么时候可以继续耍赖,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就弄得一团糟,父母在孩子面前就会丧失威信。
  遇到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分歧时,婆婆和媳妇要沟通思想,统一认识,择善施教,绝不可互相指责,让对方下不来台。婆婆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媳妇要首先检查自己在其中有没有做得不够和疏忽的地方,要心平气和地与婆婆进行交谈,说出你的想法和观点,千万不要为此埋怨婆婆,更不能带着孩子疏远婆婆。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能与婆婆形成合力,那么,就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远离别令我无奈的选择(1)


  按常理讲,孩子应该是家庭和睦的桥梁,而不应成为家庭争执的导火索。而我的儿子恰恰是我和婆婆闹翻的直接原因。
  没有人知道,雅兰当年为什么会带着小培培不辞而别,远走他乡。
  倒是有人记得,多日见不到孙子的婆婆,当初急得像疯了一样地每天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城近郊区。这一找就是半年多,直到眼泪哭干了,腿脚跑细了,心里没有希望了,才打消了再找的念头。
  还有人想起,雅兰的丈夫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曾三下深圳寻找妻儿,无功而返回到京城后,原有的一头黑发已渐渐变白,在无尽的懊悔与自责中,独自体味着度日如年的滋味。
  雅兰回来了,她要将自己和儿子的户口从北京转往深圳,顺便和那个男人离婚。尽管那个男人百般哀求,雅兰还是毅然决然地予以了拒绝。
  在离京前夕,雅兰接受了我的采访。
  我和丈夫是在大学相识的,我们学的都是土木建筑专业。毕业后我们结了婚。我分到了北京的一家建筑设计研究所,丈夫分到了国家某部委的建筑设计研究院。两人的工作虽然都不错,但在这类国营单位,是需要论资排辈的,短时间内是没机会单独接大单的,只能给别人做些辅助性工作,提升慢,工资低,奖金就更别指望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萌发了自己干的想法。为积累经验,我和丈夫先后辞职,到深圳供职一家大型民营建筑公司,才华得以施展,薪水日益丰厚。后来,我怀了孩子。正在我为怎样带孩子一筹莫展的时候,婆婆打来电话说,她为了给我们带孩子,已和单位申请提前一年内退,并已得到批准。听到这个消息,我万分激动,从心里感激婆婆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就这样,我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北京。
  生完孩子后,婆婆帮我们照看。丈夫的一位同学这时正好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急需专业人才,丈夫在同学的软磨硬泡下,加盟了那家公司,当时我是同意的。深圳的老总对我的能力很赏识,他很希望我生完孩子后再回去。当时我想,即使我走了,如果丈夫留在北京,是可以顺便帮助婆婆照看孩子的。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在深圳工作了四年,钱攒下了一大笔,工作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就想着该回去和丈夫一起开家公司自己干。加上思子心切,尽管老总一再挽留,我还是决定回京。老总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了机场,并对我说,公司的大门永远对我敞开着,可以随时回来。
  回到北京,回到了家。搂着我那心爱的宝贝,我才发觉,儿子和我很陌生,尤其是他的很多习惯让我难以忍受。按常理讲,孩子应该是家庭和睦的桥梁,而不应成为家庭争执的导火索,可我的儿子恰恰是我和婆婆闹翻的直接原因。
  回家的第三天,我带着儿子到楼下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儿。玩儿的过程中,儿子因一点小事和小朋友产生摩擦,我正待前去劝阻,只见我儿子已破口大骂,其语言之脏,其神态之坦然,让我大吃一惊。我忙向邻居赔不是,拉着儿子回家。背后传来邻居不满的言辞,令我汗颜。
  回到家中,我难平心中的怒火,照着儿子的屁股就打了一顿,并教育他不许说脏话,要学会尊重人,要知道谦让,要懂得礼貌。儿子用充满仇恨的目光狠狠地盯着我,紧咬着嘴唇,任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颓然地坐了下来。
  婆婆买菜回来了,还未等我和她反映她孙子的情况,婆婆就已经看到了孙子眼中的泪花,她把菜往地下一扔,快步走近,冲我喊了起来。那意思是:我带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你倒好,刚一回来就给孩子来了个下马威,立规矩,有你这样当妈的吗!你不是存心和我对着干吗?
  我急忙向婆婆解释孩子骂小朋友的事情经过,我一边讲一边想,婆婆听我说完后也许就不会责怪我了。哪知,婆婆还没听完,就不耐烦了,她说,孙子之所以骂小朋友,活该!谁让那个孩子不知道让着孙子的。我说,即便如此,也不应该开口骂人呀!婆婆的话也跟得紧:男孩子有几个不会骂人的?你从生下他就没管过,甩给了我,他爸又没时间,他要不从小学得厉害点,还不整天受欺负啊!我和他早就说过,谁要欺负他,绝不要手软,打坏了我赔。
  唉!婆婆如此教育,儿子自然是有恃无恐了。
  我就此事和丈夫交流过看法,他的意见是,既然你长期不在身边,我又忙得没工夫照顾,就由着他奶奶吧,反正孩子吃不了亏。要是你和他奶奶吵,她不管孩子了,怎么办……
  回来没几天,我又发现,儿子吃饭也没规矩。饭菜上桌,大人们还没动碗筷,儿子就独自吃上了,还用筷子把每个菜全扒拉一遍,专挑里面的肉吃。吸取上次的教训,我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先和丈夫进行了沟通。丈夫说,孩子这个习惯也早已养成了。他每次去叔叔家、姑姑家、舅舅家都是这样,弟弟、妹妹虽然对咱儿子有意见,也担心他这样的习惯会无形中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可看老妈那高兴的样子,谁也不敢言语。我说,那你干吗不严加管教呢?丈夫显得有些无奈地对我说,我怎么管?难道就为这点小事和老妈闹僵了?你说得倒轻巧!
  我从心里就不认为这是件小事。在一次婆婆高兴的时候,我和她说了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婆婆不能这样宠着孩子、惯着孩子。婆婆这回倒是没有发火,她笑着回敬我说,哪家大人不是为了孩子、让着孩子?孩子吃好了我就高兴。这事,等他长大些自己就知道不好意思了,没必要刻意地去纠正他。


远离别令我无奈的选择(2)


  唉!婆婆这样认为,丈夫又是那个态度,我知道一时半会儿是说不通了。
  在我为儿子的教育问题感到头疼的时候,又发生了几件事,它让我彻底下了决心。
  那天,我要去银行取钱,突然发现放在衣柜里的小铁盒不见了,放在铁盒里的存折自然也就没了踪影。真急死人了!我问丈夫,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动过我的存折。我又问,那你的衣柜钥匙是否不常带在身上?这时,他想起来了,有一天,天气不错,婆婆向他要钥匙,把我挂在衣柜里的几件大衣、西服拿到阳台晾晒了一下午。
  我只好又去问婆婆,婆婆阴沉着脸,意思是我给你们看孩子还看出问题来了,我又不缺钱,怎么会拿你的存折呢?自己看管不好不要乱猜疑人。我急忙解释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想知道是不是孩子曾经动过了?婆婆的脸这才由阴转晴,她回忆说,孩子好像是玩儿过一个铁盒子,当时她也没在意,不知道后来那个盒子被孩子弄到哪里去了。
  丈夫把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叫了回来。我一问,他果然承认在他那里,并把铁盒子找了出来。看到存折还在,我的心才算安定下来。打开存折一看,我又傻了眼——存折上已被他用彩笔涂抹得看不清上面的数字。我来不及责怪他,直奔银行而去。银行的工作人员数落了我半天,才极不情愿地给我换了一个折子。我当时心里那份别扭劲儿就甭提了。
  取完钱回到家,不见了儿子,小姑子正好也来了。我想,一定是婆婆怕我教训她的孙子,暂时带出去躲避了。我就和小姑子把这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哪想到,小姑子听我一说完,也是一脸的怨气。她对我说,嫂子,您要是不说,我还不好意思告诉你呢。那次我妈带着你儿子去我家,趁我不注意,也不知从哪儿翻出了我的结婚证书,又不知从哪儿找到了胶水。结婚证书不是两份吗?他全用剪子给剪了,把我和老公的照片剪开,我的两张照片贴在了一起,我老公的两张照片贴在了一起。还在那儿自己傻乐呢!气得我骂了他半天。后来,我妈看不过去,和我急了,说那结婚证结了婚就没用了,除非离婚才用得着。难道你还惦记着离婚不成?孩子既然剪了,就剪了吧,干吗和孩子动那么大的火呀!唉,我妈这样为他护短,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晚上,我和丈夫说了小姑子谈到的事,原来他已经知道了。他还告诉我,有一次去孩子叔叔家,正赶上是春节前夕。孩子的叔叔准备了不少礼物放在家里,预备节日期间到单位领导和重要客户家拜访时用。没想到,咱那宝贝愣是把其中的一幅名人字画上的小鸟和蜻蜓都剪了下来,还把两条大中华烟也拆了包。不仅他叔叔说了他,我也说了他。咱妈就骂我们是混蛋。他叔叔争辩说,那两条烟拆了可以自己抽,也还可以再去买;可那幅名人的大写意画是通过关系好不容易从画家那里买来的原作,市面价值五六千元呢!孩子这么一剪子下去,这幅画一点用也没有了。咱妈说了,谁让你买那么贵的?谁让你不自己收好的?他叔叔说,我已经藏到柜子的顶上,谁知道他是怎么够到的?总不能他一来,全家都不干别的,光盯着他吧?咱妈一个劲儿的强调,还是你自己没收好,要怨就怨你自己,怨不到你侄子。气得他叔叔都要哭了……
  别说了!我已经听不下去了。
  婆婆一味地娇惯,已使儿子沾染上了太多的坏毛病,可她却不以为然。如果儿子再继续由婆婆带着,到他长大了再调教恐怕就来不及了。
  丈夫既然知道儿子犯了这么多不该犯的错误,为什么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我一提起儿子的教育问题,他总拿工作忙为由给自己开脱。我知道,他是在处处顺着他老妈的意思。对他我已彻底失去了信心。如果儿子继续在他身边,儿子的一生将毁在他的手里。
  这样的现状我是绝对不能再容忍下去的。
  怎么办?不是深圳的老总还希望我回去吗?干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