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婆媳相处之道 >

第34章

婆媳相处之道-第34章

小说: 婆媳相处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手里。
  这样的现状我是绝对不能再容忍下去的。
  怎么办?不是深圳的老总还希望我回去吗?干脆,我带儿子回深圳,雇个有知识的保姆帮我带孩子。我一定会下大力气把孩子的不良习惯扭转过来。
  就这样,我带着他悄悄地走了……


怨儿媳奶奶迁怒于孙子(1)


  小混蛋,你知道的还挺多,长大肯定不会和奶奶一条心,我现在养的是一只白眼儿狼!
  玉琴哭了。
  她哭得很伤心,一副捶胸顿足的样子。她就像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一般,反反复复地叙说着同一句话:“我再也不离开他了,我要好好补偿我的儿子!”
  玉琴是今年“十一”过后回国的,此前,她和老公双双在澳大利亚留学。老公学成之后,在当地的一家印度公司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薪酬不薄,暂时无回国打算。玉琴四年学业结束,因惦记着在国内的儿子小强,无心多呆,决定回国。等儿子小学毕业后再陪他去澳大利亚读中学,这是她回国时的想法。
  回国看到了儿子的第一面,玉琴心里一阵热乎,可小强的一句话,却又让她感到了彻骨般的冰冷。
  儿子悄悄对她说:“妈妈,快带我走吧,我一天也不想和奶奶在一起了。”
  在玉琴的印象中,虽说婆婆是从农村出来的,没有什么文化,但也没有什么恶习,对她一直还算不错,在一起生活的三年多里,尽管也曾有过一些小摩擦,但远没到影响婆媳关系的地步。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人世了,她也一直从心里把婆婆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只是当初他们出国婆婆一直不同意,为此心里结下了一些疙瘩。
  为什么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时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在外面的饭馆随便点了两样菜,毫无心情地和儿子匆匆吃过,便往自己的家赶。
  街上的冷风“嗖嗖”地刮着,倒与她此时的心境相应合。
  小强尽管只有六岁多,但他说起话来,却与他的年龄有着不小的差距,仿佛小大人一般。
  奶奶有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女。在老人眼里,应该是一样远近,一样亲。可在小强心中,奶奶对他并不好。
  ——小强记得,一次,他和院里的小朋友们一起踢足球。玩儿完回家的时候,蹭了一身土,裤子的膝盖部位还剐了一个小洞。他站在门口,背着手,迟迟不敢进屋,就怕奶奶打他、说他。
  果不其然。奶奶看见他后,用擀面杖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屁股,并冲他发了火。意思是说:你爸妈都不在家,我又年纪大了,谁整天给你洗衣服?你要不爱护,要不嫌脏,你就整天穿脏衣服吧!他们知道上国外享清福去了,把你甩给我,你就不知道乖点儿?净给我添累!
  亏得爷爷打断了奶奶的话,并帮他洗了衣裤,奶奶才作罢。不过,在缝补裤子的时候,奶奶免不了又是一顿唠叨,一口一声“小祖宗、小混蛋”地骂着。
  ——小强记得,那次妹妹到奶奶家过生日,小姑、姑夫来了,叔叔、婶婶和弟弟也来了。叔叔买了许多巧克力豆和水果,小姑带来了一个大蛋糕。看着有这么多好吃的,几个孩子兴奋起来。
  在分食蛋糕的时候,小强踩上椅子,嚷嚷着要吃那个巧克力制作的小树。小姑正要给他切,奶奶发话了:别由着他,先让孙女挑。孩子就是这样——你要什么,我也要什么。结果,小树真的被妹妹吃掉了。吃着分给自己的那小块蛋糕,小强很不高兴,可毕竟是妹妹的生日,妹妹又小,照顾她也是应该的。想到这儿,小强心里渐渐变得好受起来。
  小强一连吃了两小块蛋糕,可心里还是惦记着吃巧克力。于是,他找到叔叔,让叔叔给他拿巧克力豆吃。叔叔很爽快地满足了小侄子的愿望。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强行夺了过去。小强回忆奶奶当时说的话好像是:你是饿死鬼变得呀?跟八辈子没吃过一样。瞧你那臭德行!当时,小强透过蒙蒙泪眼看到的是,叔叔、婶婶、小姑、姑夫都愣住了,好一阵才缓过神儿来。
  ——小强记得,这几年过春节,妹妹、弟弟每年都得到了奶奶发给的压岁钱,而奶奶却没给过自己一次,叔叔、小姑给自己的压岁钱也全被奶奶扣下了。每年到这个时候,他都会钻在被窝里小声地哭上一会儿。
  他曾问过奶奶,压岁钱是不是都给我攒下了,等爸妈回来就还给我了?
  奶奶说:屁话!你天天跟我在一起,要钱干吗?再说,你吃我的喝我的,哪天不得用钱呀!
  小强又问奶奶,我爸妈不是每月都给您寄钱吗?
  奶奶的回答是:那钱里有你的生活费,也有我的养老费。我整天看着你,他们寄点儿钱还不是应该的!小混蛋,你知道的还挺多,长大肯定不会和奶奶一条心,我现在养的是一只白眼儿狼!
  ——小强记得,奶奶晚上没事就和邻居家的奶奶、爷爷玩儿麻将,从不陪自己玩儿。每次奶奶出去玩儿麻将,自己只能和爷爷坐在家里看电视,直到电视上“雪花”闪动,直到和爷爷一起昏昏睡去。经常是不洗脚、不洗脸地在沙发上睡一宿。
  奶奶玩儿麻将赢了还好,要是输了,自己就成了她的出气筒。
  有一次,奶奶玩儿麻将输了。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她把小强的小碗米饭换成了大碗米饭,并叫他全都吃掉。小强吃不了那么多,奶奶就拿勺硬是往他嘴里塞。小强吐了出来,奶奶又捡了起来,还是接着喂他。一边喂一边说:就得多吃,不吃光靠自摸怎么胡牌?直到小强害怕得哭出声来,奶奶才住手。气得爷爷在边上直骂。


怨儿媳奶奶迁怒于孙子(2)


  ——小强记得,那次他在屋里乱跑时碰翻了奶奶放在客厅地面的洗菜盆(奶奶看电视时,喜欢一边看一边洗菜或洗衣服),爷爷正要去卫生间拿墩布,奶奶伸手止住了。她让小强脱了鞋,坐在水里,说什么时候地面的水干了,什么时候小强就可以起来了。你谁也赖不着,是你自己惹的事,就得自己承担,要赖,就赖你爸妈心狠!水慢慢浸湿了小强的裤子,他感到凉凉的,他用无助的眼光求助于爷爷。这次(也是小强记忆中惟一一次)爷爷终于发火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把孙子抱回到卧室,给他擦干净身子,换上了衣服,回头和老伴吵了起来。小强看着爷爷、奶奶在吵架,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他脑子里的惟一想法是——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你快回来吧!
  “孩子,妈妈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听完小强的述说,玉琴把小强紧紧地搂在怀里,亲吻着孩子的脸颊,双手摩挲着孩子的肩膀,生怕孩子从自己的怀中跑掉。
  “小强,一定要坚强!”
  小强的眼泪流了下来,玉琴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母子俩抱头痛哭。此时,或许也只有在大哭一场后,才能暂时让心情平缓下来……
  心情平静了些。
  安顿小强睡着后,玉琴一直在想,婆婆为什么会这样做——
  是觉得孩子带着不容易,您心里委屈?
  是觉得我们不应该出国,您心里怄气?
  是觉得我们寄回的钱少,您心里抱怨?
  婆婆啊,婆婆,您是孩子的亲奶奶。您能在我们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帮我们抚养小强,我从心底里感激您,从心底里要报答您。
  但是,您要是觉得抚养小强是我们强加给您的不能承受的沉重负担,您完全可以早就提出。与其让孩子天天看您难看的脸色,听您无休无止的责骂,我宁愿把孩子送回老家,让我的舅舅、舅妈来代劳,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如您好。
  还有,您是不是因为当初不同意我们出国,而我们坚持出走,使您寒了心,进而把怒气撒在孙子身上?孩子是无辜的。如果您认为有什么错,那是我们的错,与孩子无关。况且,事实证明,我们出去是对的,我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生活技能,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在变好,难道您不为我们高兴吗?
  唉!我的——婆婆!!!
  玉琴和老公通了电话。
  老公在沉默片刻后,表示了几分疑虑:怎么会呢?孩子的亲奶奶怎么会做出这些事情?说不通啊!太难理解了!会不会是孩子在说谎?……
  玉琴强压着气愤的心情,对老公说:我当然会调查,但我更相信儿子的话。小小年纪如果不是真的受到心灵伤害,是断然不会编出那么多的故事的。
  婆婆不仅伤害了我们的孩子,也伤害了我!更伤害了她自己!
  我不会再离开孩子!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我儿子的身上!


学骂人婆婆有了继承人(1)


  婆婆就不高兴,说:“你这么大的时候不也是你妈喂你吗?吃饭不用学,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别净想些幺蛾子。”
  可云在一家网站供职,常常加班,每天工作非常辛苦。老公铁生是某影视公司的制片,为了拉赞助每天东奔西跑,回家也没个准点。他们的忙碌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出世而稍有削减。
  过了产假,可云把儿子托付给退休前曾做过医生的邻居孙大妈照看。孙大妈老伴刚过世不久,自己又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她并不太看重那每月几百元的看护费,图的是有个事做,也能减少些心里的孤寂感,所以她对孩子极为上心。这让小两口很是放心。孩子看了将近一年的时候,孙大妈惟一的女儿从日本回来了。她刚刚获得日本的“绿卡”不久,此次回来是接老母亲到日本和自己居住的。
  可云虽然心里有些遗憾,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儿子由谁带?自己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又给弟弟看着一个孩子,怎么能忍心再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呢?请个保姆单独在家带孩子又不放心,报纸上不是曾报道过保姆把孩子放到洗衣机里绞死,或保姆把家里的财产洗劫一空的事吗?在自叹分身乏术之际,可云不得不重新考虑老公的建议——让婆婆带。其实,此前可云不是没这个打算,她自从结婚就和老公单独住,和婆婆的接触不是很多,所以,不存在什么矛盾,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婆婆自身的素质太低,张口闭口脏话连篇,而且固执得很,她担心把儿子交给婆婆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所以一直也没提起过。但眼下实在又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一咬牙一闭眼,也就只好如此了,看看再说吧!
  就这样,从1岁起,孩子跟奶奶一起生活了,夫妻俩通常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小住。
  于是,这个原本婆媳关系和谐的家庭开始出现了不和谐。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可云渐渐发现,儿子身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大人不喂,他就不好好吃饭;总爱吃零食,不正经吃饭。
  可云记得,以前孙大妈在给儿子喂饭的时候,都是一顿吃完后,不再给孩子加正餐,如果孩子饿了,顶多再给孩子喝些奶。孙大妈的意思是,不要给孩子吃太多次,否则,孩子每次都不会吃饱,养成习惯就不好扳过来了。还有,在喝粥的时候,孙大妈喜欢给孩子一个勺,让孩子自己练着吃。儿子特别兴奋,吃得也不少。可云知道,孩子的兴奋肯定源自他内心小小的成就感。
  但婆婆却正好相反,时不时地就问孙子饿不饿,还经常塞给孙子几块饼干,几片肉肠,或几片夹了肉松的面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