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69-世医得效方 >

第85章

069-世医得效方-第85章

小说: 069-世医得效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荷(新者二斤,裂取汁) 皂角(二挺,水浸,去皮, 取汁。以上二味于银石器内 
熬 
成膏 
去皮, 
取仁 
上为末,用前膏为丸,梧桐子大。煎连翘汤食前下三十丸。 
x三圣丸x 
治瘰 。 
丁香(五十个) 斑蝥(十个) 麝香(一分,另研) 
上为末,用盐豉五十粒,汤浸烂如泥。和药令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温 
酒送 
忌 
x必胜丸x 
治瘰 。不以年深日近,及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兼痨瘵腹内有块。 
鲫鱼(一个,去肠肚并子,入雄黄一粒鸡子大、 砂一钱于腹内,仰安鱼于炭火上,烧 
烟尽 
黄明 
上为末,别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汁,去滓,煮精羊肉四钱,烂软,入轻 
粉五 
至晚 
如 
x旱莲子丸x 
治少长脏气不平,忧怒惊恐,诸气抑郁,结聚瘰 ,滞留项腋。及外伤风寒燥湿 
百毒,结成诸漏,发作寒热,遍于项腋,无问久近,悉验。 
旱莲子 连翘子 威灵仙 何首乌 蔓荆子 三棱(醋湿纸裹,熟煨) 赤芍药(以上 
各 
一两) 
上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茶清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日三服。小儿量与之,食后服。 
x破毒雄黄丸x 
治瘰 久作不愈,寒热往来,项筋挛急,已破未破皆可服之,立见逐下恶物, 
来。 
通明雄黄 颗块大朱砂(各三钱) 水银(二钱) 斑蝥(二十八个,去足翼,用糯米 
炒黄) 
上先以斑蝥为末,续以雄黄、朱砂,另研为末,再入水银细研,合和。用鸡子清和糯米 
稠糊 
x已验方x 
治瘰 已作者。 
乌鸡子(七枚) 斑蝥(四十九个,去头翅足) 
上每鸡子一个,去顶,用箸搅匀,入斑蝥七粒,以纸糊盖,于饭上蒸熟,取开,去斑蝥 
食鸡 
x海菜丸x 
治 生于头项上交接,名蛇盘 者,宜早治之。 
海藻菜(蒿麦炒,去壳) 白僵蚕(炒断丝) 
上为末,取白梅肉泡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临卧米饮送下,其毒当自大便 
泄去 
x经效方x 
治瘰 久年不愈者,不蛀皂角子一百枚,用米醋一升, 砂二钱,同煮醋尽,炒令 
看数 子多少,如生一个,服一枚,生十个,服十枚,细嚼,米汤下。酒浸煮服亦可。 
x立应散x 
治瘰 神效,已破未破皆可服。 
连翘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甘草(炙) 滑石(研。各半两) 黄芩(三钱) 白牵 
牛(生 
取末) 
称三 
钱)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浓煎木通汤调下,临卧服。毒瓦斯从小便中出,涩痛不妨,如粉片 
块血 
麻闷 
好膏 
x皂角散x 
不蛀皂角,不以多少,每三十条作一束,以棕榈裹之,缚定,于溷 内浸一月,取 
出,却于长流水内再浸一月,死水不能浣洗,不可用。去棕榈,晒干,不得焙,捣罗为末, 
每一两入麝香半钱、全蝎七个,研细拌匀。每服一二钱,温酒或汤饮调下,一两服愈。 
x粉乳托里散x 
治瘰 攻心呕吐,发出其毒。(方见前。) 
x蜡矾丸x 
治瘰 ,神效。(方见前。) 
x蜗牛散x 
治瘰 已溃未溃,皆可贴。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尾上晒干,烧存性) 
上为末,入轻粉少许,和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 
取肉 
x烧灰散x 
大田螺并壳肉烧存性灰,破者干贴,未破者清油调敷。 
x洗敷方x 
白芷煎汤,泡荆芥候温,软帛蘸洗,拭干,好膏药贴,脓汁恶肉出尽,用后药敷。 
半夏 南星 血竭(一钱) 轻粉(少许) 
上为末,以津唾调敷。一方,用五倍子、海螵蛸、槟榔、乳香、五灵脂、麝香为末,干 
用清 
x又敷方x 
治瘰 初作,未破,作寒热。木鳖子二个、草乌半两,以米醋磨,入擂烂葱白连根 
蚓粪少许,调匀,敷 上,以纸条贴,令通气孔尤妙。 
x敛疮口x 
血竭(一字) 枣子(烧灰,半钱) 麝香(少许) 
上灰研津唾调敷。 
x灸法∶x 
以手抑置肩上,微举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随患处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 
箸头大,再灸如前,不过三次,永无恙。如患四五年者,如或用药靥不退,辰时着灸,申时 
即落。所感稍深,若三作即三灸,平安。又法,只以蒜片贴有 上,七壮一易蒜,多灸取效 

卷第十九疮肿科
诸疮
属性:x南星膏x 
治皮肤头面上疮瘤,大者如拳,小者如粟,或软或硬,不疼不痛,宜服,可以辄用 
上用大南星一枚,细研稠粘,用米醋五七滴为膏。如无生者,用干者为末,醋调如膏。 
先将 
x治小瘤方x 
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旁四围,干后复妆,凡三次,然后以药。 
大戟 芫花 甘遂 
上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 
中 
惟脂瘤决去其脂粉则愈。(盖六种瘤疮,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 
x蜡矾丸x 
治同上。(方见前。) 
x系瘤法∶x 
兼去鼠奶痔,奇药也。芫花根净洗带湿,不得犯铁器,于木石器中捣取汁。用线一 
浸半日或一宿,以线系瘤,经宿即落。如未落,再换线,不过两次自落。后以龙骨、诃 
子末敷,疮口即合。系鼠奶痔,根据上法,累用立效。如无根,只用花泡浓水浸线。 
x黄丹末x 
治鼻渣赘子,及面上雀儿斑。 
黄丹 砂 巴豆(去油) 饼药(各二钱) 
上为末,入生矿锻石末一匕,鸡子清调匀。酒渣用鹅翎刷上,雀儿斑竹针刺破,挑药点 
之, 

卷第十九疮肿科
诸疮
属性:x秘方x 
治疔疮。 
防风 细辛 甘草节 白僵蚕 青皮 黄连 羌活 独活 蝉蜕 赤芍药(各平两分) 
上锉微末,服五钱。先将一服入泽兰叶少许,姜一两,同擂烂,热酒和服。后用酒水各 
半盏 
,生姜三片煎服。病势退减后,再入大黄少许煎服下一两,洗汤去余毒。更用白梅、苍耳子 
研烂,贴疮上,拔去根脚。此方以药味观之,甚若不疾,然有效验速,累试之。 
x秘方x 
治鱼脐疔疮。 
丝瓜叶(即虞刺叶) 连须葱 韭菜 
上同入石钵内,捣烂如泥,以酒和服。滓贴腋下,如病在左手贴左腋下,右手贴右腋。 
在左 
为安 
x酒煎散x 
治疔疮。 
赤乌 根 水柳根 水杨梅根 葱头根 红内消 香白芷(各等分) 
上各为锉散,酒煎,旋入通明雄黄,研烂同服。如泻时,疮势略退时,只吃此药。若不 
泻, 
x通利药x 
黑牵牛(炒,一两) 巴豆(十五个,去油) 大黄(五钱,生用) 
上为末,米糊丸如绿豆大。初服七丸,次五丸,第三服三丸。如泻不止,吃白米粥,及 
冷水 
实者 
x大通药x 
芫花 巴豆 大黄 荆芥(各等分。生用) 
上锉散,白水煎一沸,便滤过,空心服。可留药滓,再煎效。若要泻住。再服一服便住。 
x连翘散x 
泻后用此。 
连翘 当归尾 羌活 独活 防风 赤芍药 小赤豆(各五钱) 大黄(二钱) 木香 芜 
荑 
若潮不退,加黄芩、栀子仁各三钱,朴硝四钱。 
上为末,酒调服,不拘时候,薄荷汤亦可。喘,加人参。大病,三四服愈。如烦呕,甘 
草半 
x角疮口方x 
霜梅(十个) 大黄(五钱) 
上为块子,用锻石炒过,锻石,入黄丹三钱,为末,干掺疮口上。 
x蝉蜕散x 
治疔疮最有功效。用蝉蜕、僵蚕为末,酸醋调涂四畔,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 
再用药涂疮。 
x蟾蜍膏x 
治疔疮。取蟾酥,以白面、黄丹搜作剂丸,如麦颗状。用指甲爬动疮上插入,重者 
患处,以一粒内之,仍以水沉膏贴之。取蟾酥法,用癞蚵 于眉棱上,以手拔出酥,于 
上或桑叶上,用新瓦盛下,然后插在背阴处,经宿则自干白。于鹅翎筒内盛之。 
x水沉膏x 
白芨末半钱,水盏内沉下,澄去水,却于皮纸上摊开,贴疮上。 
x灸法∶x 
掌后横文后五指,男左女右,灸七壮即瘥。屡效。 

卷第十九疮肿科
诸疮
属性:x单方x 
治竹草签刺疮,以象牙屑敷之,立出。 
x又方x 
嚼白梅敷之,立出。 
x敷药x 
治竹草刺疮,发肿作疼,缘伤时不曾出血尽,被恶毒瓦斯注痛不止。夜卧不安,初破时 
其疮紫赤黑色,较时起三五重皮是也。 
绿矾(半两,小便烧热,放矾于内候取出晒干) 丹参(二钱半) 麝香(一字) 马 
兜铃根 
(一 
上为末,浆水洗净疮口,上敷贴立效。 

卷第十九疮肿科
诸疮
属性:x敷方x 
刘寄奴不以多少,为末,先以糯米浆鸡羽扫伤处,然后掺药,并不痛,亦无痕。大凡 
汤者,急以醋调茶、盐末涂之,护肉不坏,然后用别药敷之,至妙。 
x又方x 
黄连 黄柏 轻粉(各等分) 朴硝(少许) 
上为末,入清油用合子住,饭上蒸,调涂,立愈。 
汤泼火烧,细研山栀子,浓调鸡子清,鹅毛轻拂上,立冷愈。 
x又方x 
侧柏叶烧灰存性,为末,鸡子清调敷,如干再上。 
x黄柏散x 
治汤火伤。 
鸡子壳 黄柏树皮 朴硝 大黄 寒水石 
上等分,为末,白水调涂,极效。 
x至圣膏x 
上用鸡子黄,于银石器内熬自然油,调好粉敷之。 
x近效方x 
山枇杷柴取皮,焙干为末,生蜜、鸡子清调敷。 
x四黄散x 
治汤泼火烧,热疮疼痛。 
大黄 黄连 黄柏 黄芩 白芨(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成膏,以鸡翎时刷。 
x掺药x 
治向火多,生火斑疮,有汁。黄柏皮、薄荷叶为末,掺之即愈。 

卷第十九疮肿科
诸疮
属性:x破结散x 
治五瘿。坚硬不可移,名石瘿;皮色不变,名肉瘿;筋络露结,名筋瘿;赤脉交络 
血瘿;随忧愁消长,名气瘿。五瘿皆不可妄决破,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服此十日 
二十日愈。 
海藻(洗) 龙胆草 海蛤 通草 昆布(洗) 矾石(枯) 松萝(各三分) 麦曲 
(四两) 
半夏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酒调,日三服。忌鸡、鱼、猪肉、五辛、生菜及诸毒物。 
x灸法∶x 
治诸瘿。灸大空穴三七壮。又灸肩 左右相当宛宛处。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 
十八壮,左十七壮。穴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又灸两耳后发际,共百壮。 

卷第二十孙真人养生书(节文)
养性序
属性: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 
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 
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虽服玉液金丹,未 
能延寿,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佑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 
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拘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 没齿终无悔心。嵇康 
曰∶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 
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 
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 
生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 
作皆衰者,时代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