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零起点学中医 >

第16章

零起点学中医-第16章

小说: 零起点学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在表在里,究竟如何判断呢? 
给大家提供两条判别的依据,一是恶寒,二是脉浮。恶寒就是怕冷,不过这种怕冷即便多盖上很厚的衣被也不管用,仍然寒战不止。但凡见到恶寒的症状,一定说明有邪在表。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脉浮就是脉象非常表浅,手刚刚接触到寸口皮肤,就可以感觉到很强的脉动,用力按下去之后,脉的力度反而减小。也是正气奋起抗邪之象。 
课堂上有同学提出问题,既然靠恶寒一个症状,就可以准确的判断表邪存在了,还有什么必要再讲脉浮、舌苔薄、头痛、鼻流清涕等等这些症状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吗?你怎么看呢?
八纲辨证之寒热
  这一条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寒热嘛,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很好的辨别,还需要特殊的来讲吗?下面我们来看两则医案,让大家感受下实践中要辨别寒热,是否如想象中一样的简单。 
案1 
    患者,男,58岁。患“胃病”近30年,在某医院行胃肠钡餐造影,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于前日晚餐饮少量白酒后,当晚11时许胃脘部突然阵发性绞痛,向右胁放散,伴嗳气泛酸,口苦口干,喜手按压,面青肢冷,身微出汗,饮热开水疼痛可缓解。舌质红润,苔淡黄、厚腻,脉象弦紧而数。 
    这是广西中医学院方显明老师的一则医案。这例患者出现的胃痛,究竟是寒,是热,还是寒热错杂?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患者口苦口干,舌质苔淡黄厚腻,脉数,似乎都是热证的表现。当该患者到某医院门诊就医时,应诊医生也是根据上述“热象”,结合胃脘痛,向右胁放散的症状特点,诊断为“肝火犯胃型胃痛”,予龙胆泻肝汤治疗。但是服药1剂后,胃痛加重,伴脘腹作胀,嗳气频作,纳呆,恶心,泛吐清涎,大便不畅。问题出在哪呢?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患者除了上述热象外,有一个症状格外的引人注意,就是“饮热开水疼痛可缓解”。试想一个大热的人,怎么会喜欢热饮,而且饮热水后疼痛缓解呢?再结合一些其他的表现如舌虽红但润泽不干,胃脘部疼痛为绞痛,面青肢冷等等,可以判断患者当前出现的疼痛,其性以寒为主。再有经服寒凉药龙胆泻肝后,疼痛加重的反应,可以进一步确诊疼痛是因寒而起。再结合全身症状综合诊断,该患者属寒热错杂夹湿,当前治疗当以散寒为主。 
    再来个难度更大的。 
案2 
    杨××,女,三十岁。初患上腹疼痛,发高热,大便秘结。病已四日。曾用灌肠法通便,反致腹痛、吐泻、手足厥冷,烦躁不安,面青,脉微。经服大剂附子理中汤(重用附子),服后病情加剧。症见:面青,神烦,肢冷,吐泻,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舌呈紫色,脉象闭伏。细审之:手背虽冷,但手心灼热。(云南 戴丽三案) 
    这是一例中医所谓“真热假寒”案。无疾在此将如此疑难重症介绍给各位初学者,并非希望大家很快掌握扶死济危的医术,而是以此示医者识证之难,绝非草率者可为。学习医术,非一般平和之养生法可比,面对疾患,心思必须缜密,目光必须犀利,才不致误人。 
    该患者表面看来,面青,肢冷,脉沉,都是寒象;又见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都是热象。似乎寒热并见,其实不然。该患者的问题,是体内阳热之气太盛,阴气弱小,根本无力制约亢盛的阳气,反而被阳气排斥在外,从而出现了体内真热,体表假寒的表现。即所谓真热假寒。
正叶:世界是上真的是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医生。凝神静气,施展所学;然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无法求全责备。 
    问些问题: 
1、脾胃湿寒,为什么不会引起腹痛,也不影响食欲? 
2、脾胃虚导致的腹痛、腹胀中,“痛、胀”感觉出现的病理原因是什么? 
3、脾阴虚会是什么情况?脾阳虚会是什么情况?
  脾为什么能补?脾用什么补?脾怎么补?
天下无疾:正叶勤于思考,鼓励。。只是问题如果先经努力学习后,再提出来,味道或许会有些变化。。 
试下?
Monkey:请教一下,这是否叫阴虚火旺?
正叶:阴阳平衡时,水不得显,火不得显。阴虚,则相对阳胜;阳胜,则津液受损,可出现咽干、大便干结等上火的情况。此非实火,阴虚所至。中医称之为“阴虚火旺”。
青微子:真寒假热或者真热假寒是辩寒热的难点 同时也算危怔吧 
发热或者恶寒只是疾病的一种现象,要区分寒证和热证需要集合病征辨别疾病本质才能下结论。
医者仁者,既是仁义之事 必当尽心 不可马虎‘ 
    同时在寒热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寒热之怔的转换 也是一个难点吧 这里无疾老师没提出吗?
中医虚证辩证要点
虚证: 
气虚:乏力、疲倦、懒言、脉沉无力; 
血虚:失眠(多梦)、目干涩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 
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脉细; 
阳虚:畏寒喜暖、四肢清冷、大便糖稀、小便清长、舌淡、多津液、脉沉迟无力。 
    下面对一些可能在理解上有困难的症状做下讲解。 
    关于气虚诸症的问题。气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人体内有形物质如阴血、津液的运动,激发各脏腑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动力来源。现在气不足,无法提供充分的动力,从脏腑到肢体,就表现出一系列不喜动而喜静的现象,如上所示。 
    关于失眠多梦的问题。人体在运动时,血被输布到周身以荣养四肢百骸;在休息时,血液则流回到肝脏,所谓肝主藏血。随着神进入心脏,魂也会进入到肝脏中来休整。魂在休息时,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营养,才能安心静修。现在肝脏中血液匮乏,魂不得养,躁动不安,我们就会在梦中见到各种各样的事物。 
    关于气血虚的问题。血虚时,非常容易同时见到气虚表现。我们前面讲人体生理时提到过,气血之间的基本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无形,无法孤立存在,必须依附在有形的血上,才不致于被耗散掉。现在血不足了,气无处依附,很容易同时出现虚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若反之,在气虚时,就不一定同时兼见血虚表现了。 
    关于发热的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既然要交战,就需要先准备好一切军需物资。如果体内阴虚,战略储备不足,最好就不要轻举妄动。等到午后,甚至天黑下来,天的阴气逐渐充盛;人体得到天的资助,阴气也逐渐强盛,正邪之间的战争才会真正开始。所以阴虚的发热,通常是在黄昏以后出现。热的时间越晚,说明阴虚的程度越重。所谓潮热,是指发热的时间很有规律,如潮水之涨退有时。 

    这些症状,是我们进行临床辨证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大家尽快的掌握这些知识,无疾特意编写了几句歌诀。希望有意学习中医的朋友可以加以背诵,相信对培养自己识证的能力有些帮助。以下的实证、五脏证后,无疾同样采用编歌诀的形式,帮助大家记忆。不再赘述。 
                                气虚无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 
                                阴虚夜热细盗汗,阳虚清冷一派寒。 
实证: 
寒证:形寒肢冷、常年不温、脉沉迟; 
热证:面赤、身热、心烦、舌红、舌苔黄、脉数; 
痰湿证:肥胖、大便粘腻、舌苔腻; 
燥证:口干渴、大便干燥; 
风证:震颤、歪斜、走窜; 
气滞:胸闷、腹胀、肋下胀满、喜叹气; 
血瘀:口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青紫粗大。 
                                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肥胖舌便粘; 
                                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 
    还是对几个问题作下提示: 
关于辨寒热的知识扩展问题。上面我们讲到的,是进行证候辨识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一些症状。实践中,还需要对上述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将死的知识逐渐活化。仅以寒热为例,为大家示范活化知识的一些方法。上述对热证的描述看上去已经比较详细,但实际上这些症状仅仅是一些典型的热象代表。从红色属热,除了舌红、面赤之外,还可以引申出痘痘的色红、斑疹的色红、皮肤牙龈的红肿热痛都属于热证;从黄色属热,除了舌苔黄之外,还可以引申出鼻涕和痰的黄稠、脓的黄稠、小便的色黄也都属于热证。反过来,清淡的颜色往往就是寒证的反应。如舌质色淡白,舌苔白多津液,肿块色暗淡,痰白清稀,小便清长等等。以此法为例,大家可以在上述对各种症候的认识基础上,悉心观察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症状,思考下是虚是实,是寒是热。 
关于燥证与阴血虚的关系问题。所谓燥,主要是由人体内的阴血津液等物质缺乏,机体失于濡养所致。可由外邪引起,也可从内而生。但在治疗方面,与阴血虚的治疗方法大同小异。所以在以后的讲稿中,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对燥邪做单独讲解。
  中医将整个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体的核心是五脏。所以人身绝大部分的疾病,最终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与五脏发生联系。如六腑中胃肠的问题,我们常常责之于脾脏;荨麻疹、鼻炎等问题,往往与肺脏有关;腰膝酸软无力是虚在肾;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医将病位最终归结到五脏,标准是什么。 
    肺:咳、喘、痰; 
    心:心悸(心慌)、失眠、心痛; 
    肝:两胁(肋下)胀,脉弦; 
    脾:纳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肾:腰膝酸软无力、小便不利(不畅或过多)、性方面异常; 
                                 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 
                                 肝病脉弦胁胀满,肾在腰膝小便艰; 
                                 脾病消化食欲减,腹胀腹痛大便难。
  第七讲 中药性味之谜——四气五味
寒性药说: 
  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梁厚味,火邪可积于六腑。凡此诸种,大火熊熊,能拯危救难者,非寒冷不行。或以冰冷直折其火势,或以泻下抽薪于釜底,或以清透之力还热出肌表,皆寒药之功也。 
    助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身体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感染到火热之邪。火邪主要的来源有三:外感邪气,饮食积热,情志化火。而热邪一旦形成,从其部位来看,可在表,可在里;开在气,可在血;可在脏,在可腑。虽然热病总需寒药治,但随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应的有所区别。在表则清透,在里则清泻;在气则清气,在血则凉血;在脏则清脏,在腑则通腑。下面我们以三味药为例,来体会下寒性药的特点。 
    寒性药举例 
1 大黄 
大黄素有“将军”之名,最善攻下,斩关夺门。凡热邪隆盛于体内,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选大黄攻伐。试想腹中积热停滞,身上高热不退,神志躁扰不宁。遍身热象,皆由腹中积热所致;譬如一锅沸水,滚滚蒸腾,清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