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玉米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200问 >

第3章

玉米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200问-第3章

小说: 玉米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200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6、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发生症状?

答:在玉米叶片、叶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条斑或叶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有的病斑呈长条状,致叶片呈暗褐色干枯。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很多菌脓,干燥后成褐色皮状物,被雨水冲刷后易脱落。

47、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答:病原细菌在病组织中越冬。翌春经风雨、昆虫或流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皮孔侵入,病菌深入内部组织引起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易发病,伤口多,偏施氮肥发病重。

48、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防治方法?

答:(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多施河泥等充分腐熟有机肥。(2)加强田间管理,地势低洼多湿的田块雨后及时排水。

49、玉米细菌性萎蔫病有那些症状?

答:此病又称玉米细菌性叶枯病、斯氏细菌枯萎病、斯氏叶枯病、玉米欧氏菌萎蔫病等,属全株系统性维管束病害,是我国重要外检对象。该病最初的症状是萎蔫,叶片现灰绿色至黄色线状条斑,有不规则形或波浪形的边缘,与叶脉平行,严重的可延伸到全叶。这些条斑迅速变黄褐干枯,在近地面处茎的髓部变为中空。细菌通过维管束扩展,有时从维管束切口处流出黄色细菌脓液。有的还能进入籽粒。受害株变矮或雄花过早变白死亡。

50、玉米细菌性萎蔫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是什么?

答:该病种子可以带菌。病菌还可在玉米跳甲体内越冬,带菌跳甲也可传播此病。据美国研究,玉米跳甲在细菌越冬和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影响玉米对该菌侵染的敏感性。施用过多铵态氮和磷肥可增加感病性,高温有利于该病流行。甜玉米不抗病,马齿型玉米发病较轻。

51、玉米细菌性萎蔫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答:防治方法 (1)选用培育抗病品种。(2)及早喷洒杀虫剂控制玉米跳甲。

52、什么是玉米土传病害?

答:指因土壤中带菌而传播的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等。

53、什么是玉米苗期茎基腐病?

答:玉米苗期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苗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剖根或茎基部检查发现,木质部变褐,严重的初生根、次生根坏死、腐烂,造成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部分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变褐,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这主要是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和养分所致,特别是雨后猛晴,发病更为明显。

54、怎样预防玉米苗期茎基腐病?

答:选种抗病品种;使用含有福美双的种衣剂包衣;增施钾肥。

55、什么是玉米线虫病?

答:玉米根部受寄生线虫为害后,根群发育受抑,根的数量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发生严重的植株矮小、黄化,对产量影响很大。根结线虫能引起肿瘤,根腐线虫引起褐色病斑,严重的烂腐。

56、玉米线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答:玉米收获后,线虫的幼虫和卵散落在土壤或粪肥里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57、玉米线虫病怎么防治?

答:综合防治 (1)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深翻50cm,起高垄30cm,沟内淹水,覆盖地膜,密闭15—20天,经高温和水淹,防效90%以上。(2)棚室栽培玉米前可用液氨熏 每亩用液氨30—60kg,于播种或定植前用机械施入土中,经6—7天后深翻,并通风,把氨气放出,2—3天后再播种或定植。(3)轮作 发病重的田块应与葱、蒜、韭菜、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等进行2—3年轮作。(4)必要时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1.5—2.0kg,于定植前15天撤施在开好的沟里,覆土、压实,定植前2—3天开沟放气,防止产生药害。

58、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元素有那些? 

答:玉米生长所需元素很多,主要有:氮、磷、钾、镁、锌、硫、铁、硼、钙、锰等,缺少时对植株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59、在玉米生长过程种缺少氮、磷、钾会有何表现?

答:(1)缺氮 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2)缺磷 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3)缺钾 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60、造成玉米缺素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缺氮 是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2)缺磷 低温、土壤湿度小、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3)缺钾一般沙质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生。

61、怎样避免玉米缺素症?

答:(1)应根据植株分析和土壤化验结果及缺素症表现进行正确诊断。(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对玉米按量补施所缺肥素。(3)也可在缺素症发生初期,在叶面上对症喷施叶肥。

62、玉米为什么会出现白化苗现象?

答:玉米白化苗是指玉米出苗后表现为全株白色现象。白化苗现象是一种遗传上的分离现象。多在制种田出现,生产上很少出现,如果在生产上出现多因种子的问题。因为白化苗不能形成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种子的养分生存,所以后期多数会死掉。非制种田玉米“白化苗”多是因为土壤缺锌,叶片上出现白色条纹,严重整株叶片发白。生产上发现早期可以采取喷施硫酸锌进行补救。(1)将10—15公斤细土和1公斤硫酸锌混合均匀,撒在种子旁边。(2)对已出现缺锌的苗每亩用200—300g的硫酸锌加水100公斤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63、玉米田常见的害虫有那些?

答:有玉米螟、粘虫、草地螟、星白雪灯蛾、斜纹夜蛾、蛀茎夜蛾、玉米旋心虫、蒙古灰蟓甲、金龟子、大猿叶虫、双斑萤叶甲、玉米蚜、蓟马、叶螨、飞蝗、土蝗、油葫芦、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

64、什么是地下害虫?

答:指主要在土壤中和地表栖息活动,主要危害种子,根和茎基部的害虫。

65、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有那些?

答: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蝼蛄。

66、金龟甲和蛴螬有什么关系?

答: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成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活动,能取食多种作物和树木的叶片。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咬断幼苗、根茎、块根等。

67、蝼蛄会对玉米造成怎样的危害?

答:成虫、若虫均在土中活动,取食播下的种子、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在温室,由于气温高,蝼蛄活动早,加之幼苗集中,受害更重。

68、金针虫对玉米的为害特点是什么?

答:金针虫是叩头虫科幼虫的统称,为多食性地下害虫,主要为害玉米、多种作物的种子 和幼苗和幼芽,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较大的玉米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

69、小地老虎在玉米田的发生及危害?

答: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十分广泛,除水稻等少数水生植物外,几乎对所有植物的幼苗均能取食为害,特别是玉米、棉花、豆类、芝麻、烟草及蔬菜受害严重,作物受害后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全国各地年发生代数不等,以幼虫和蛹越冬,在黄淮流域不能越冬,越冬代成虫从南方迁入。成虫喜食酸甜发酵液,有趋光性。卵多散产在土表的残株根茬及玉米苗上或杂草上,幼虫6龄,初孵幼虫可昼夜在心叶内取食为害,4龄后将茎叶咬成缺刻,5龄后可咬断幼茎,并将幼苗拉入土中取食,老熟幼虫则潜入地下3~5厘米深处越冬,适宜温度为18~26℃,高温不利于发生,阴凉潮湿、田间覆盖度大,杂草丛生,土壤湿度大虫量就多,为害加重,砂壤土,黏壤土发生重,砂质土发生为害轻。

70、怎样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

答:(1)轮作倒茬。(2)使用含有克百威的种衣剂包衣。(3)辛硫磷闷种、毒土法。(4)毒谷、毒草诱杀。(5)杀虫剂灌根。(6)灯光诱杀。

71、什么是玉米旋心虫?它是怎么发生和危害的?

答:玉米旋心虫俗称玉米蛀虫。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近年来其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72、玉米旋心虫是怎么发生危害的?

该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0余粒,多者20…30粒,成团。幼虫从玉米苗基部蛀入,向上危害,然后从蛀孔返回,钻入地下。蛀孔处褐色,轻者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重者常造成花叶、萎蔫枯心或形成枯心苗,分蘖较多,植株畸形,俗称“君子兰苗”,不能正常生长。老龄幼虫于根际附近2…3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73、玉米旋心虫采用哪些防治措施?

答:防治措施:⑴合理轮作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危害。⑵可用25%甲萘威(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1。5千克/亩,拌细土20千克,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顺垄撒在玉米根部周围,杀伤转移危害的幼虫。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施药液60…75千克。⑶采用含克百威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74、蒙古灰象甲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是什么?

答:蒙古灰象甲是玉米苗期害虫,一般每两年发生一代(部分个体需3年),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羽化后仍蛰居土内,以成虫越冬,第三年出土。成虫有群居特性,低温时潜伏于幼苗周围的土缝中,升温后爬出活动,喜食幼苗和茎的嫩芽,易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雌虫在5月上旬产卵于地面。5月下旬孵化出新的幼虫,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9月幼虫做土室越冬。

75、怎样防治蒙古灰象甲?

答:用克象螟乳油20…27毫升/亩,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35%伏杀磷乳油,50%杀螟硫磷乳油,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76、玉米铁甲虫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是什么?

答:玉米铁甲虫每年生一代,少数2代,以成虫在玉米田附近山坡、沟边杂草,宿根甘蔗及小麦叶片上越冬。翌春气温升至16℃以上时,成虫开始活动,一般4月上中旬成虫进入盛发期,成群飞至玉米田为害,把卵产在嫩叶组织里,卵期7一16天,幼虫孵化后即在叶内咬食叶肉直至化蛹,幼虫期16—23天,5月化蛹,蛹期9—11天,6月成虫大量羽化,多飞向山边越夏,少数成虫在秋玉米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