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532-明清宫廷档案 >

第51章

3532-明清宫廷档案-第51章

小说: 3532-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部分第十一章 宫门酒肉臭(7)

    除了玩人,帝后就玩物。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加上“创业”“守业”的需要,以及民风民俗的因素,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以及清代的大多数皇帝,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骑射”,历来都是皇子、皇孙的“必修课”。    
    皇宫中有“御马厩”、“上驷院”,有一大批负责养马的“弼马温”。马厩里良驹云集,也有“广西矮马”,供后妃、小皇子骑乘,或给她们拉车游玩。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生而逢时,用不着像老祖宗那样,整天驰骋疆场,打打杀杀。不过,他们都喜欢骑马兜风,一展雄姿。朱由校的宝马,都有不俗的名字:赤霞骢、流云飞……享受很高的“俸禄”。朱由校爱热闹,经常把文武官员,东、西厂和锦衣卫的太监,组织起来赛马,一赌输赢。有一次,魏忠贤出了大风头,遥遥领先,拔了个头筹。    
    “干爹”赢了,朱由校分外高兴,问魏忠贤:“有何秘诀?”魏忠贤神神秘秘、一语双关地回答:“就一条,顺马意,善拍马屁。”事后,徒子徒孙们向祖师爷表示祝贺,老魏又谆谆教导他们:孩儿们,我对皇上说的是大实话;人马有别,情理一也,对人对马,都要学会拍马屁!    
    “都门岁首陈百技,鱼龙怪兽罕不备。”饲养珍禽异兽,是封建王朝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传统。帝后、王公大臣、太监和宫女,都爱玩鸟。“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帝后倒是想把凤凰养到后宫,可惜的是,只听传说,未见真神。    
    明清皇宫中设有“百鸟房”,却不止“百鸟朝凤”。数量最多的“鸟”,首推鸽子。明代的翊坤宫,设有“放鸽台”。“日霁风和试雪翰,盘空更上五云端;宫外认作皇家鸽,依约铃声揭处看。”风和日丽时,养鸽太监先放飞两只带着“哨铃”的领头鸽,千百只鸽子随之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哨铃”四播,成为京城一景。    
    别看熹宗朱由校养了许多鸟,其实,对鸟毫无爱心。当年要是像现在这样,开展“爱鸟周”一类的活动,朱由校会被“揪出来示众”,当反面教材。那么大个人,还是当皇帝的,却经常像顽童一样,用弹弓打鸟。    
    宫中特意设置“弹子房”,养着几个太监,专门为皇上“造子弹”。他们用黄胶泥做弹丸,装到一只只杏黄色绸缎袋子里。实在难以想像,身背黄色子弹袋,腰里别着弹弓,贼眉鼠眼地仰望天空,寻觅鸟的皇上,还有什么“九五之尊”!    
    有一天,朱由校在西苑创造了“一石二鸟”的辉煌战绩,随行的太监立刻伏地叩头,高呼“万岁”。这事比较麻烦。朱由校要是“万岁”了,鸟们怎么活?何况,作为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爱好这一手的,绝非朱由校这么一名皇帝。当然了,比起朱厚照和朱厚熜,总拿活人当靶子来,朱由校还算是“仁义”的。    
    明豹房勇士铜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那么,与兽斗呢?    
    中国皇宫里的斗兽规模,当然不能与古罗马的斗兽场同日而语。但是,激烈残酷的程度,却毫无二致。对于好勇斗狠的皇帝来说,与兽斗,或者看人与兽斗,都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消遣。因此,皇帝都不惜花钱,建场地,设专人,养一些猛兽,及其他好玩又有用的动物。老虎,金钱豹,熊瞎子,猴子,梅花鹿等等,样样都有,明代皇家象苑里的大象数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朝廷还设置了演象所、驯象所,让象给宫里人表演节目;在皇家的仪仗队里,给皇上壮声威。通情达理、出类拔粹的大象,都有相应的武将头衔儿、级别和待遇,人五人六的。    
    武宗朱厚照把“斗兽”活动,发展到了极致,玩出了新花样、新水平,令其身后的皇上们自叹不如。在太监刘瑾等人的撺掇下,朱厚照大兴土木,建起了天鹅房、豹房。这豹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里面密室重重,宛如迷宫一般;不仅养着豺狼虎豹,还有娇娘、女乐、和尚。开张不大吉,朱厚照差一点在首场“斗虎”表演中丧命。他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最终仍是在豹房中丧了命。    
    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八名太监,体无完身,还号称什么“八大金刚”,终日陪着朱厚照瞎折腾。朱厚照昨儿个自称“法王”,今儿个又自封“威武大将军”;自己没有一个男孩,倒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完全没有了“正形”。    
    刘瑾本姓谈,六岁阉而入宫,投在刘姓老太监名下,随了他的姓。刘瑾在太监飞扬拔扈、勾心斗角、玩弄权术的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终于“成才”。朱厚照兴趣广泛。刘瑾和一帮哥们儿,曲意奉迎,助纣为虐。皇上要耍猴,他们便上山入林,四处寻找;皇帝要玩蝈蝈,斗蛐蛐,他们就掘地三尺,竭力收罗;皇上要猎兔,他们就替他“熬鹰”;皇上要掷骰子、斗纸牌,他们便把天下一等一的货色献上。乾清宫成了赌场,吆五喝六之声,终日不绝于耳。    
    “八大金刚”在宫中为皇上开设了一条“买卖街”,让太监、宫女扮成商贩,叫买叫卖。朱厚照对这个市场特感兴趣,逛不够,跟真事儿似的,讨价还价,有时居然争得面红耳赤。在靓女杂沓的酒肆里,朱厚照如鱼得水,左拥右抱,开怀畅饮;喝高了,便宿于“店”中。    
    皇帝胡闹,不理朝政,引起一些大臣的焦虑。他们不断打报告,请皇上改邪归正。黄巩劝皇上:“圣人主静,君子慎动。”希望朱厚照收心养性。夏良胜对皇上说:“养身之道,犹置烛然;室闭则坚,风暴之则泪。”担心朱厚照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很快就会油干灯尽。有一次,朱厚照坠马受伤。御史张芹乘机提醒他“悬崖勒马”,专心于国事:“心狂志荒,何事不忘。”    
    这帮老家伙,婆婆妈妈,碎嘴子唠叨,实在令皇上讨厌。不过,他们“君子动口不动手”,只知道“嗡嗡”地叫,不值得一理。光禄寺少卿杨玮这小子,太可恶,又动口又动手,对他绝不能心慈手软!    
    原来,朱厚照爱听画眉“歌唱”。刘瑾他们给皇上出了一个点子:用刚出蛋壳的小鹅喂画眉,歌声嘹亮,而且持久。朱厚照立刻降下一道圣旨,让光禄寺每天进贡数十只鹅崽。杨玮也不含糊,接到圣旨就立刻上疏,讲了一通大道理,拒绝进献小鹅。差点把皇上的鼻子气歪了。朱厚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的画眉受委屈,毫不犹豫地踢开了这块绊脚石;让杨玮到偏僻的烟瘴之地当知府,由副部级降到了厅局级。    
    都说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这话一点也不假。与朱厚照这样的老前辈“驱虎豹、斗熊罴”的大手笔相比,天启年间盛况超过历代的斗鸡,斗鹅,就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了。    
    有一个贪玩的皇帝朱由校,上行下效,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连一向循规蹈矩、低眉鼠眼的宫女们,都按捺不住,也要披挂上阵,大显“雌风”了。她们学习太监阿哥的样子,托关系,走后门,从宫外买来威武雄壮的大公鸡,加以严格训练。等它们翅膀硬了,便提着彩幔蒙着的鸡笼子,雄纠纠、气昂昂地出场叫阵。获胜的公鸡,被披红挂彩,可以吃到更多的“鲜虫”。它的主人得到的奖品,价值一般都在白银百两上下,相当于五六年的“收入”——没有重赏,哪来的“勇妇”!    
    明瓷蟋蟀罐蒲松龄老先生的大作《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促织》。不管他把故事说得如何的神乎其神,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说的却是真人真事:“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宣宗朱瞻基长得“人高马大”的,却偏爱摆弄小虫子——斗蛐蛐。他用过的蛐蛐罐,作为无价之宝,至今仍保留在故宫里。


第五部分第十一章 宫门酒肉臭(8)

    宣德年间,江苏苏州一带流传的民谣说:“蟋蟀蛐蛐叫,宣德皇帝要。”苏州“蛐价飞涨”,一只好蛐蛐,价值十多两白银,够一个农村壮劳动力忙活好几年的。苏州防区的将军中,不练兵,专心致志抓蛐蛐;因逮蛐蛐立功受奖、升官发财的,大有人在。有这么一条近路可抄,谁不争先恐后?苏州知府况钟曾有“清官”之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哄动一时的戏曲片《十五贯》,描述了他执法如山、秉公办案的事迹。古代苏州民谣称:“况太守,民父母;愿复来,养田叟。”然而,就是这位太守,当年曾铆足了劲,一次就向皇帝进贡了一千多只“名牌”蛐蛐。    
    朱瞻基的子孙们,不学祖宗的好,斗蛐蛐的本事却代代相传。到了天启年间,金銮宝座已经有点摇摇晃晃,坐得不太安稳了,熹宗朱由校仍然乐此不疲。    
    不知道为什么,明代宫中禁止养狗。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太监偷偷地养。“天网恢恢,疏就有漏。”在后宫中,养一个朱祐樘之类没有“户口”的大活人,都跟玩似的,何况养几只小狗了。    
    猫咪在明宫中,人缘特好,地位如日中天,是后妃们最忠实的伴侣。宫中的“猫房”,有好几名太监以养猫为业。好猫和好太监,不时会受到皇上的封赏。这些“骄子”,娇生惯养,无所事事,一个个肥头大耳,不知耗子为何方神圣,退避三舍尚惟恐不及。    
    后妃爱猫,因为猫咪能与之长相厮守。皇帝爱猫,据说可以借它们“仙气”,企求多子多孙,促进后妃开展“大生产”运动。然而,事与愿违。一到夜里,御猫“叫春”,声颇凄厉。宫女掩耳藏头,婴儿号啕大哭。天启年间,朱由校膝下无子。慧妃范氏生了一个儿子,朱由校如获至宝。这孩子却因为被猫咪惊吓成病,活了还不到一个月。    
    “猫房”里的猫咪,与日俱增;朱由校却断子绝孙,最后把皇位传给了五弟朱由检。    
    古人云:男不玩猫,女不玩狗,明清帝后反其道而行之。明世宗朱厚熜、熹宗朱由校,是有名的“猫皇帝”;慈禧太后则是众所周知的“狗娘娘”。    
    朱厚熜有一只宠猫,毛色微青,“双眉莹白”,名叫“霜眉”。民间传言,猫咪具有“七条女人命”;早年,东三省有不杀猫、不吃猫肉的民俗。朱厚熜养的“霜眉”,似乎真的集“七个女人的本事”于一身,对朱厚熜邀宠,谄媚,极尽讨好之能事。夜里,它偎在皇上身边睡觉;白天,寸步不离皇上左右。每次朱厚熜想出去遛遛时,不用招呼,它就跑到前头,充当“导引”官。霜眉死了,哀荣胜过朱厚熜的后妃,用金棺安葬,并树碑立传。    
    常有十几只猫围在朱由校身边。朱由校对它们的爱,看样子是发自内心的。这些猫,个个都有“小名”。公猫叫“小厮”,母猫叫“丫头”,阉猫叫“老爷”、“管事”。它们与皇上“同吃、同住、同乐”。魏忠贤和客氏,把朱由校的女人一个个送往西天极乐世界,朱由校不闻不问。要是这些猫宝宝有个磕磕碰碰,三长两短,他却穷追不舍,一查到底。    
    熹宗朱由校可能是明清两代皇帝中,唯一可以养活自己的皇帝。估计,他要是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