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27-本草述钩元 >

第56章

027-本草述钩元-第56章

小说: 027-本草述钩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其功固归于金水。而二便之道。皆水脏所主。故治血痔 疮。体轻而虚。熟则悬而四开 
。有肺之象。故能入肺。(濒湖)散邪而不能补正。观于吐虫用之可知。(又)得桑皮桔梗百 
部 
〔论〕马兜铃所治。专主咳嗽之因于肺热而痰结喘促者详。其花于六月。实于七月。而 
枯 
气之 
至。 
咯唾 
痰结 
中之 
热而 
逆者 
况 
可 
缪氏。虚寒咳嗽。或寒痰作喘者。弗服。 
〔修治〕劈开。取向里子。去革膜。微炒入药。 
根 一名土青木香。色黄赤似防己。作葛根及木香气。 
气味辛苦冷。有毒。服多。则吐利不止。治气下膈。止刺痛。捣末。涂疔肿。 

卷十一蔓草部
牵牛子
内容:有黑白二种。黑者处处野生。白者人多种之。因其蒂似茄。呼为天茄。 
黑味甘苦。白味甘辛。气热雄烈。有小毒。泄人元气。走气分。通三焦。主泻气分湿热。 
三 
开气块。逐痰滞。以气药引则入气。以大黄引则入血。白者泻气分湿热上攻喘满。破血中之 
气。(好古)凡用牵牛。少则动大便。多则泻下如水。乃泻气之药。夫湿者水之别称。有形 
者 
金 
中 
( 
但 
妇。平 
余年。 
无降。 
俱为 
不妨 
多酒色 
之邪在 
楝实茴 
隧。人 
深得补 
君。然 
春初内热 
去殆尽。 
大便通。续 
头昏目眩。 
为末。生姜 
为末。每服 
空心食之 
〔论〕牵牛子感热火之化所生。禀性雄烈。色黑者先甘后苦。甘少苦多。其力速。色白 
者先 
所谓 
喘满 
斩关 
壅。 
邪之 
服 
味 
湿 
壅 
本 
以 
牵牛属火善走。黑者属水。白者属金。若非病形与证俱实。不胀满。不大便秘者。不可 
轻用 
〔修治〕碾取头末。去皮麸不用。亦有半生半熟用者。 

卷十一蔓草部
紫葳
内容:即凌霄花。平野蔓生。得木而上。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 
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 
x花x(根同) 
味咸苦。气微寒。手足厥阴经药也。畏卤碱。主热毒风风痫。治女子产乳余疾。 
血不定。淋沥及崩中。并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又主膈血游风。凌霄花补阴甚捷。盖有 
能独行。治血崩之要药也。(丹溪)花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 
及血热生风之证。(濒湖)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与苍耳叶同用。久近风痫。凌霄花或根 
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服毕。解发。不住手梳。口噙冷水。温则吐去。再噙再梳。至 
十口乃止。如此四十九日绝根。百无所忌。同当归红花川芎牛膝地黄延胡桃仁苏木五灵脂 
治壮实妇人血闭。血崩方。凌霄花为末。酒服二钱。后服四物汤。按先饮凌霄酒而后服四 
或先去血中伏火而后调之耶。 
〔论〕紫葳之气寒。其味咸先而胜。苦后而杀。知其入血而散热结无疑。第丹溪云补阴 
甚捷 
则知 
治非 
弥赤 
丹溪 
湖) 
x茎叶x 
气味苦平。主治痿 。益气。疗热风身痒。游风风疹。(与花根同功)治喉痹热痛。 
〔修治〕秋后采之。阴干。 

卷十一蔓草部
栝蒌
内容:别名瑞雪。根即天花粉。所在有之。出弘农陕州者最胜。六月开花。结实花下。九月黄 
熟如柿。形有正圆长锐。功用并同。内有扁子。色绿脂多。作青气。根直下生。年久者长 
尺。秋后采者。结实有粉。他时便多筋络矣。(核)根实功力。稍有异同。实主郁遏不能分 
x实x 
味大甘微苦。气寒。性润缓。味浓气薄。阴也。主治润肺燥。除热。涤痰结。止嗽。宽 
胸痹。利咽喉。疗燥渴肠秘。栝蒌属土而有水。味甘性润。补肺降气。凡胸中有痰者。乃肺 
受火逼。失其降下之令。今得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宜其为治嗽要药。又能洗涤胸膈中 
垢腻郁热。为治消渴之神品。(丹溪)解胸中郁热。是其所长。故热郁汤内用之。且寒而大 
甘 
咳 
(濒湖)。栝蒌通肺中郁热。又云降气者。总因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也。夫气属阳。 
同 
降 
薤白 
切焙 
丸。 
瓜蒌 
用此 
久不 
日三 
五钱 
为末 
若寒 
以燥 
剂者之 
x根x(即天花粉) 
味微甘而苦。气寒纯阴。入心肺二经。主益津。治消渴。(治渴。有坚肾水而 
利小便而愈者。坚肾用天花粉之属。利小便用二苓之类。先哲)身热烦满。心中枯 
此不除。去肠胃中痼热。及时疾热狂。并虚热咳嗽。退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 
水。通小肠。亦止小便利。与辛酸同用。导肿气。能补虚安中。续绝伤。禀天地清 
故能解烦渴。行津液。大宜虚热人。同贝母竹沥竹茹荆沥天冬则消痰。同银花连翘 
甘草。消一切肿毒。消渴饮水。用栝蒌根三十斤。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渣。 
合。煎至水尽。用暖酒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服最妙。伤寒烦渴思饮。栝蒌根三 
升。煮一升。分二服。先以淡竹沥一斗。水二升。煮好银二两。半冷冻饮料汁。然后服 
危疾。栝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随小便出。如不出。再服。虚热咳 
粉一两。人参三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又方。栝蒌根水泡切片。用竹沥拌 
如是三次。再同乳汁浸。饭上蒸。晒干。煎服效。 
〔总论〕栝蒌实黄熟于九月。而采以霜降后。根色洁白。采于秋后乃实。则知所禀金水 
之气 
有伤 
故凡 
下 
涸 
可 
下 
则 
相 
纯 
甘寒 
不达 
缪氏。脾胃虚寒作泻者。弗宜服根。按栝蒌根得金水之浓。凡病于木火之真。气不升不 
达 
〔修治〕古方全用。连子连皮细切。后世乃分子瓤各用。(濒湖)然不可执一。有全用 
者。有 
一度 

卷十一蔓草部
葛根
内容:七月着花。五月采根。晒干用。 
味甘辛。气平。轻而上行。升也。阳也。阳明经行经的药。生根汁。大寒。(别录)起 
阴气。 
热。解 
风痛。 
伤寒热 
升麻而 
肺主 
( 
清阳 
根汤治 
叶。葛 
同升麻 
治之。中见太阴。又曰。阳明为燥气之标。然却不从 
葛根之用。本经谓其起阴气。东垣谓其鼓舞胃气上行 
胃中热郁。而鼓舞阳气以上行也。夫所谓阳者。胃 
能起阴气。即所以达胃之阳。能达胃阳。则胃之郁 
热亦解矣。其本于燥。气而从湿土以起化也。如脾 
而燥气治。是得以还其降收之令者。正以中气为化也。 
胁骨痛者。亦同诸药用之。可知能达胃阳。则春升之木 
岂得徒以祛风论其功哉。 
伤寒头痛。邪犹未入阳明者。禁用。五劳七伤。上盛下虚者。暑月虽有脾胃病。不宜服。 
( 
〔辨治〕雪白多粉者良。去皮用。 

卷十一蔓草部
天门冬
内容:即天棘根也。麦须曰门。麦冬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名天冬 
以其功同麦冬。亦曰门冬。 
味苦甘而带辛。性寒。味浓气薄。阳中之阴。入手太阴足少阴经气分。主治润燥滋阴。 
冷而 
止 
地之 
之。和 
甘助元 
反益其热 
少阴。清 
其母气。 
而走肾。 
消痰止嗽。 
苓砂仁以佐 
愈大风病。 
桑黄白芨紫 
妇人骨蒸。 
药者。天冬 
不见火。 
而不渴。 
日三服。 
九蒸九 
日三服 
〔论〕二冬皆由胃而或入心。或归肾。以同奏功于肺。麦冬味甘平而气微寒。阳中微阴 
也。 
则通 
者。 
有火 
少阴 
惟肾 
而阴 
而心 
嗜 
冬。于 
云。凡病因阴虚水涸。火起下焦。上炎于肺。而发痰喘。天冬诚为要药。 
泄泻恶食。要知阴虚精绝之病。正赖脾胃气强。能纳能消。以滋精气。若 
之源绝矣。必不得已。当以薏苡茯苓山药甘草白芍同用。或用麦冬以代之 
有云。天冬治痰之本。半夏治痰之标。意固谓肾主液。而脾主湿也。但天 
本阴气之浓以化燥。而痰自清。半夏治湿盛作滞之痰。本辛燥之气以散 
自是相反。标本之说。不知何见。 
单饵。必病肠滑。性寒而润利故也。(濒湖) 
〔修事〕择肥圆长大其味甘多者。汤浸去皮心。焙热。即当风凉之。如此二三次自干。 
不损 
摊 

卷十一蔓草部
百部
内容:亦天门冬之类。蔓生。叶颇似竹。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十五六枚。黄白相连。 
秋八月采。晒干。 
x根x 
味甘微苦。气微温微寒。入肺。主咳嗽上气。愈肺热久嗽。能润肺保肺。治疳杀蛔蛲( 
腹中虫)寸白诸虫。百部亦有苦而微甘者。然当取甘胜如本经所云为是。不然苦泄胜。何能 
保 
( 
虚。不宜服。暴嗽。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煎服二合。(肘后)一方。捣百部自然汁。和 
生 
尖 
根 
〔论〕百部与天冬。类皆治肺之剂。第天冬气寒味苦。后有微甘。的属以寒治热。百部 
则味 
冬之 
虚。 
徐奏 
耳。 
〔修治〕竹刀劈去心及皮。酒浸一宿。漉出。焙干。细锉用。 

卷十一蔓草部
何首乌
内容:春生苗。其蔓名交藤。雌雄共生。雄者茎色黄白。雌者黄赤。蔓时交结。或隐化不 
叶似薯蓣而不光泽。夜合昼疏。(与合欢叶同)夏秋开黄白花。结子有棱。根有五棱。色 
赤白。白雄赤雌也。 
味苦涩而甘。气微温。入足厥阴。兼入足少阴。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茯苓为之使。 
主 
骨 
骨。 
(有青 
风为 
所 
发 
子。 
已虚 
冬胡 
黄 
固精气。续嗣延 
用何首乌雌雄各 
二升。置砂锅中。 
蒸。如此九次。晒干 
以人乳十碗浸匀。 
当归八两酒浸晒。杞 
炒香。并忌铁器。石臼 
盐汤。各下一丸。其余 
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治之 
软风疾。腰膝疼行步不得。遍 
浸七宿。晒干。木臼杵末。枣 
〔论〕何首乌之用。或取效于气血之结而经脉壅者。或取效于气血之劣而形器损者。久 
服更 
指其 
阳之 
阳之 
为功。 
生化乃 
合。他 
阴当与 
阳之开也。 
味合于元始 
实者。阴不 
开。则风之 
能功超群品 
首乌为益血之药。忌与天雄附子乌头仙茅姜桂等燥热药同用。(仲淳)服首乌者。忌诸 
血无鳞 
〔修治〕冬至后采者良。入春则芽而中空矣。临用留皮。以竹刀切。米泔浸经宿。同黑 
豆九 
治瘰 
勿损 
以 
物 

卷十一蔓草部

内容:出川中。蔓生。叶似菝 而大。茎有刺者。其根实。其色黄白。三指许大。长硬而 
雷公所以云竹木也。今人皆以土茯苓为萆 。讵知茎叶根苗皆不同。误矣。川萆 
壮大突兀。坚而多节。(菝 根亦至坚。但多尖刺)切开白莹带粉。(其色红者菝 根 
味苦平。(不若菝 根之苦涩)用者切宜辨之。 
味苦气平。阴中之阳。入足厥阴少阴。薏苡仁为之使。补肝虚。主腰脊痛强。寒湿周痹。 
冷 
发 
水 
不 
流入 
煎竹 
便频数。白浊如膏。有萆 厘清饮。正此意也。(濒湖)得骨碎补 
仲石斛生地狗脊。治腰脊痛强。骨节风。加白术菖蒲茯苓。治周 
泻牛膝黄柏甘草。可厘清除湿。护命方。(杨子建)凡小便频数。 
可忍者。(与淋证涩而痛者不同)此证必先大腑不通。水液只就小肠 
浑身热。心躁。其本因贪酒色。积有热毒腐物瘀血乘虚流入于小肠。 
必平生过食辛热荤腻之物。又因色伤而然。宜用萆 一两。水浸少时。同盐半两炒。去盐为 
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和渣服。使水道转入大肠。仍以葱汤频洗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