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

第7章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第7章

小说: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像他曾公开预测“1987年股崩”将从日本而不是美国开始一样,他有时候也会对“市场先生”的下一步行动持确定态度。如果现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他也会大吃一惊。

  索罗斯确信他也难免犯错,这种信念压倒了其他所有信念,是他的投资哲学的基础。因此,当市场证明他是错的,他会立刻意识到错了。与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是,他从不以“市场错了”为由保留头寸。他会及时撤出。

  因此,他能够无所牵挂地彻底摆脱麻烦处境,在其他人看来,他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禁欲主义者。 
“我也会犯错”(2)4。 精算风险管理

  实际上,第四种风险管理方法就是像保险公司一样运作。

  一家保险公司在签下一张人寿保单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是否要赔付投保人。也许第二天就要赔,也许100年以后才会赔。这对它来说是无所谓的。

  一家保险公司不会去预测你什么时候死,你邻居的房子什么时候被烧成平地或洗劫一空,或其他任何他已经保了险的特殊事件。

  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法是签下大量保单,因为这样一来,它就可以以相当高的准确程度预测它的年均赔付金额。

  在考虑一般情况而非特殊事件的前提下,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事件的平均预期值来设定保费水平。因此,你的人寿险保费是根据同一性别的人的平均期望寿命和你申请保险时的医疗条件算出来的。保险公司不会去判断你的期望寿命。

  计算保费和风险水平的人被称做精算师,这就是我把这种风险控制策略称为“精算风险管理”的原因。

  这种方法以一种叫做“风险期望值”的平均值为基础。

  尽管投资大师们可能会使用人们普遍接受的相同术语,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平均利润期望值。

  例如,如果你拿1美元赌一枚硬币抛落后正面朝上,那么你的输赢几率都是50%。你的平均利润期望值是0。如果你将硬币抛上1 000次,每次都下注1美元,那么你在赌博结束时的资金应该和开始时差不多(如果不寻常的一连串背面朝上没让你中途破产的话)。

  50%的几率根本没意思,特别是在你交纳了交易费之后。

  但如果你的输赢几率各是55%和45%,情况就不一样了。你在连续事件中的总盈利会超过你的总损失,因为你的平均利润期望值已经上升到了0。1…你投入的每1美元都有望变为1。1美元。

  赌博、投资和风险

  赌博:名词…有风险的举动;任何含有风险的事件或事物。

  及物动词…冒巨大的风险,希望获得巨大的利益。

  不及物动词…投注或把宝押在有特定发生几率的某件事上。

  人们经常将投资和赌博等同起来,理由也很充分:本质上说,精算就是“玩几率”。

  另一个理由(但是个坏理由)是,有太多的投资者是带着赌博心态进入市场的…“希望获得巨大的利益”。在初次进入商品市场的交易者中,这种心态更是常见。 
“我也会犯错”(3)为了说明两者的相似性,让我们考虑一下一个赌徒和一个职业赌博者之间的区别。

  赌徒为钱而玩运气游戏…希望获得巨大的利益。由于他很少能赢钱,他的主要回报只是玩游戏的刺激。这样的赌徒养活了拉斯韦加斯、蒙特卡罗、澳门和世界各地的赌博业彩票机构。

  赌徒将自己置于“运气之神”的摆布下,不管这些“运气之神”有多么仁慈,他们的尘世代表们却是靠“永不跟笨蛋客气”的座右铭生活的。结果,用巴菲特的话说:

  当人们参与那些看起来吃亏不大的资金交易时,财富转移就发生了,拉斯韦加斯就是靠这种财富转移发家的。

  相比之下,一名职业赌博者知道他所玩的那个游戏的胜负几率,只会在自己赢面大时下注。与那些周末赌徒不一样,他并不依靠骰子的滚动。他已经计算了游戏的输赢几率,因此从长期看,他的收益必然大于损失。

  他是带着保险公司签保单的心态参与游戏的。他重视的是平均利润期望值。

  他有自己的系统…就像投资大师一样。而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就足以让他立于不败之地,那就是选择那些从统计学上看可以在长期内盈利的游戏。

  你无法改变扑克牌、二十一点或轮盘赌游戏的输赢几率,但你可以计算几率,算出你是否有可能在对你有利的平均利润期望值(几率)下玩游戏。

  如果没可能,那就不要玩。

  傻瓜!

  职业赌博者的诀窍不仅仅是计算几率:他们会寻找胜负天平必然倾向于他们的赌博机会。

  我有个朋友是戒酒无名会的会员。有一次,他坐了60分钟的渡船离家办事,在晚间返航时,他发现一群酒鬼坐在船尾的一张桌子旁,还喝着从酒吧里买的啤酒寻欢作乐。

  于是他拉过一张椅子,从包里拿出一副牌说:“有人想玩两圈吗?”

  职业赌博者很少会买彩票。

  职业赌博者不会真的去赌博。他们不会“怀着获得巨大利益的希望冒大险”。他们会不断重复小额投入,从数学上看,他们的投入必将有所回报。

  投资不是赌博。但职业赌博者在扑克桌上的行动与投资大师在投资市场中的行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懂风险数学,只会在输赢几率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把钱摆到桌面上。 
精算投资在沃伦·巴菲特刚开始投资时,他的方法与现在大不相同。他采纳了他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方法,而格雷厄姆的系统是以精算为基础的。

  格雷厄姆的目标是购买被低估的中等企业普通股,“如果它们的价格是真实价值的2/3或更低”。

  他只靠分析公开信息评估企业价值,他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企业的财务报表。

  一个企业的账面价值是衡量其内在价值的基本依据。格雷厄姆的理想投资对象是那种市场价格远比资产变现额或清算价值要低的企业。

  但一只股票价格偏低可能有多种原因。也许相关行业正在衰退,也许管理队伍不胜任,也许某个竞争对手用一种更好的产品把这个企业的所有顾客都抢走了,等等。你在企业的年报中找不到这类信息。

  光靠分析数据,格雷厄姆不会知道股票为什么便宜。所以他购买的某些股票因企业破产而变得一钱不值;某些股票难得偏离他的购买价;还有一些则恢复到或超过了它们的内在价值。格雷厄姆很少能预见到哪只股票会发生以上的哪种情况。

  那么他怎么赚钱呢?事实上,他会购买数十只这类股票,因此上涨股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其他股票的损失。

  这就是精算风险管理法。就像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某个特定风险等级的所有成员保火险一样,格雷厄姆也愿意购买某种特定类型的所有股票。

  举个例子,保险公司不知道谁的房子会着火,但它很清楚它赔偿火灾损失的几率。同样,格雷厄姆不知道他的哪一只股票会上涨,但他知道一般情况下他购买的股票中有百分之多少会上涨。

  一家保险公司必须以恰当的价格出售保险才能赚钱。类似的,格雷厄姆必须以恰当的价格购买股票,如果他的买价太高,他会赔钱而不是赚钱。

  精算法当然缺乏投资大师的那种浪漫色彩…这些神奇的人物只买那些肯定会上涨的股票。但使用它的成功投资者比使用其他任何方法的成功投资者都要多。它的成功依赖于选出某些特定类型的股票,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让平均利润期望值成为正数。

  巴菲特是以这种方式起步的,一直到今天,他在做套利套汇交易时还会使用这种方法。它也对索罗斯的成功有所贡献,而且是大多数商品交易系统的基础。

  投资者的平均利润期望值相当于保险公司的精算表。找出一组在长期重复购买的情况下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特定投资对象,是数百个成功的投资和交易系统的设计基础。

  风险与回报

  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你承担的风险越大,你的预期利润就越高。

  但投资大师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他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因此他的投资风险很小,或根本没有风险。 
“市场总是错的”制胜习惯三 发展你自己的投资哲学

  投资大师 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

  失败的投资者 没有投资哲学,或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

  财富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的产物。

  --安·兰德(Ayn Rand)

  “大多数人宁肯去死也不愿思考。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死的。”

  --罗素

  不管是买还是卖,持有还是按兵不动,一个投资者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来源于他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看法,也就是说,来源于他的投资哲学。

  我们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我们用什么方式理解它,这就是哲学要解释的问题。对世界的理解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它会指引我们做出选择,完成决策并采取行动。

  每个人都有一套生活哲学。只要你是人,你就不可能没有生活哲学。大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另外某个人的哲学。有些人会有意识地选择接受或修正另外某个人的哲学,极少数的人会发展他们自己的哲学。

  在投资世界中也是同样。

  投资哲学是一整套有关下列问题的理念:

  投资的本质,包括市场如何运转,价格为什么变动;

  价值理论,包括如何评估价值以及盈利和亏损的原因;

  好投资的本质。

  每个投资者都有这样一套哲学。就像杰出的投资哲学家范·撒普(Van Tharp)所说,你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有关市场的理念。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理念是什么,你怎么会知道你在做什么呢?

  大多数投资者都持有一大堆从他们的环境中吸收来的杂七杂八且常常相互矛盾的理念。由于他们的观念并非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思考,他们很容易根据市场的流行看法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

  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股市从长期来看总是上扬的,要想致富,你要做的只是在短暂微跌的时候买入。

  在网络繁荣中,大多数投资者、分析家、顾问和基金经理都相信经济重力法则(“上升的东西必会下降”)已经被否定,市值甚或利润都不是问题。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不是这么看的。他们都用长时间的思考发展起了他们自己明确且具有内在连续性的投资哲学,这样的哲学是不会跟风而变的。投资大师的哲学是他们的思想盾牌,能使他们免受无休止的市场情绪躁动的影响。 
成功的关键有一套核心哲学是长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坚守你的立场或坚持你的交易计划。你必须彻底理解、坚决信奉并完全忠实于你的交易哲学。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你必须要做大量的独立研究。一种交易哲学不可能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