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10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10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鼓动阳气,至而复绝,脉沉如石,内应肾脏,外合冬藏之水气也。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阳相过, 
其脉则滑曰淄。内应脾脏,外合四时之土气也。 
x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x 
藏,如字。阴阳内外彼此相济,如阴中无阳,则阴争于内;阳中无阴,则阳扰于外。阳扰于外,则 
皮毛之魄汗未藏,魄汗未藏,外而不内也。阴胜于内,则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逆起 
熏肺,喘鸣,内而不外也。 
x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x 
淖,音闹。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阴之所生,和本曰和,言阴之所以能生万物者,以阴和而复本于 
阳和也。由此言之,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故刚与刚,则为独阳,必阳气破散。阳气破散于 
外,则阴气乃消亡于内矣。此刚与刚,则为独阳,而阴阳不和也。若柔与柔,则为独阴。淖者,柔与柔 
相合也。故淖则刚柔不和。经气借阳和以营运,今惟阴无阳,则经气乃绝,此柔与柔则为独阴,而阴阳不和也。 
x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x 
夫柔与柔则为死阴,刚与刚则为生阳。死阴生阳,皆非正也。故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阳奇之数, 
从一而三,三日死,为其无阳也,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阴偶之数,由二而四,四日死,为其无阴也。 
x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x 
x谓之辟阴,死不治。x 
重,平声。辟,僻同。之,移也。所谓生阳死阴者,肝移热于 
心,谓之生阳。肝木生火,脏热相移,故曰生阳,是即刚与刚也。《气厥论》云∶肝移热于心则死。所以 
然者,火热自焚,心气厥逆也。心移寒于肺,谓之死阴。肺金如天,心火如日,火日衰微,若天 
无日,故曰死阴,是即柔与柔也。《气厥论》云∶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所以然者,天 
日虚寒,水精不布也。不但此也,若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为阴寒之脏,肺寒而复移于肾,故 
曰重阴。肾之脾谓之僻阴,脾为阴中之至阴,肾寒而复移于脾,是阴寒入于幽僻,故曰僻阴。此生阳死阴, 
重阴僻阴,有一于此,皆死不治。此申明别阳知病忌,别阴知死期者如此。 
x结阳者,肿四肢。x 
承上文别阳别阴,而复论阳结阴结。结阳者,阳气自结,不和于阴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故结阳者 
肿四肢,此阳气为病,而征乎外也。 
x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x 
结阴者,阴气自结,不和于阳也。血乃阴属,故结阴者,便血一升,瘀血去而阳气和。若阳气不和, 
仍为阴结之病,而便血一升,是再结二升也。瘀血去而阳气不和,仍为阴结之病,而便血一 
升,是三结三升也。此阴血为病,而征乎内也。 
x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x 
斜,作邪。少腹之少,去声。余篇少同。阴阳结邪,阴阳并结而为邪病也。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今阴阳并结,致多阴少阳,是阴寒盛,阳气虚,故曰石水。石水,肾水也。少阴主肾,位 
居少腹,故少腹肿。此言阴阳结邪,致阴盛阳虚,而病二阴之石水也。 
x二阳结,谓之消。x 
二阳,阳明也。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结则燥气独盛,故饮水过多,而谓之消。 
x三阳结,谓之膈。x 
三阳,太阳也。太阳为诸阳主气,常从胸膈而入于中土,从中 
土而出于肤表,结则不能出入,故谓之膈。膈,犹隔也。 
x三阴结,谓之水。x 
三阴,太阴也。太阴之上,湿气主之。结则湿气独盛,故谓之水。与少阴之石水不同也。 
x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x 
一阴,厥阴也。一阳,少阳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阳之上,火气主之。阴阳皆结,风火炽而肺金 
伤,故谓之喉痹。喉为天气,肺实主之。痹者,闭也。此言阳结阴结则病,是非阴阳之常,而为阴阳之别也。 
x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 死。x 
搏,音博。余篇同。阳结阴结则病,阳搏阴搏则死。故复论阴阳之搏。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阴气过盛, 
搏击于内,不与阳和,似乎别出,阴盛蓄阳,故在妇人谓之有子。若阴搏阳别而属阴阳正 
气之虚,证见肠 而下泄者死。即在妇人,亦非有子。所以申明阴搏有属有子,有属病死也。 
x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x 
阳加于阴谓之汗,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若阳加于阴,阴气内虚, 
不与阳和,阳气搏击,阳搏于内,则阴虚阳盛,故谓之崩。崩,血下堕也。所以申明阳搏,有属 
阴阳和而汗出,有属阴阳不和而血崩也。 
x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x 
夫阴搏则阴盛,阳搏则阳盛。有属无病者,有属有病者,有属病死者。若经脉不和,手足阴阳俱 
搏者死,故举三阴三阳而复论之。三阴俱搏者,手足太阴脾肺之气,俱搏击于内也。二十日夜半 
死者,土之成数十,金之成数九。夜半者,半夜子初,乃十九日之终,交二十日之子阳,而即死也。 
x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x 
二阴俱搏者,手足少阴心肾之气,俱搏击于内也。十三日夕时死者,水之成数六、火之成数七, 
终水火之成数而死也。又曰夕时 
者,乃十三日之终,至戌亥方死,所以别上文二十日夜半之子阳也。 
x一阴俱搏,十日死。x 
一阴俱搏者,手足厥阴肝与心包之气,俱搏击于内也。十日死者,木之成数八,火之生数二也。十 
日者,终木之成数,火之生数而死也。此三阴五脏相搏,与之死期者如此。 
x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x 
三阳俱搏者,手足太阳膀胱小肠之气,俱搏击于内也。且鼓者,三阳既搏且鼓动,手足之一阳也。手之 
一阳,少阳三焦也;足之一阳,少阳胆经也。膀胱,水也;小肠三焦,火也;胆,木也。三日死者,水之生 
数一,火之生数二,合而为三。又三者,木之生数。尽水火之生数而死于木也。 
x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x 
三阴三阳俱搏者,手足太阴合手足太阳之气,而相搏击也。手太阴,肺金,天也;足太阴,脾土, 
地也;手太阳,小肠,火也;足太阳,膀胱,水也。太阴,天地之气;太阳,水火之气。不和, 
故心腹满。三阴三阳俱搏,则肺之天气,脾之地气,膀胱之水气,小肠之火气,发泄已尽,不得有所隐 
曲也。隐,幽隐;曲,曲匿。与上文病发心脾之不得隐曲不同也。五日死者,土之生数五,天地 
水火不交会于中土而死也。 
x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x 
二阳俱搏者,手足阳明胃与大肠之气相搏击也。温,热也。其病温,以阳明之阳,而见温热之病。 
阳亢津竭,故死不治。又曰不过十日死者,言上文不交会于中土,则五日死,此阳明土气亢热, 
亦不过十日死。五、十居中,皆土数也。此言阳搏阴搏则死,是非阴阳之常,而为阴阳之别也。 
帝问四经十二从,乃探阴阳之理,而求其常。岐伯不论阴阳之常,而论阴阳之别,意谓欲知阴阳 
之常,必知阴阳之别,不知阴阳之别,则阴阳之理,犹为未尽云尔。 



卷之一

灵兰秘典论第八篇

属性:灵兰,藏书之室,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灵兰之室,为秘密之典章。盖心 
为君主,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帝闻岐伯之言,而悟为君之道,故尊奉 
其言,斋戒择吉,以藏灵兰之室,故曰灵兰秘典。 
x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x 
使,去声,下同。人身十二经脉,内合有形,皆谓之脏。藏者,脏也。十二脏中相为传使,有 
贵有贱,不可不知,故以为问。 
x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x 
十二脏相使,探其贵贱,故赞其所问之悉,而请直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至贵者,莫如君。君者,人之主也。若以十二脏论之,则心者,君主之官也。虚灵万应,故 
神明出焉。首举心为君主,而郑重言之,所以示贵也。 
x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x 
相,去声。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由之出焉。 
x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x 
气勇善怒,犹之将军之官,运筹揆度,故谋虑由之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断,去声。生阳上升,无所偏倚,犹中正之官,识量惟胆,故决断由之出焉。 
x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x 
膻中,即心包络。心包代君行令,犹之臣使之官,宣通络脉,故喜乐由之出焉。 
x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x 
胃主纳,脾主运,皆受水谷之精,犹之仓廪之官,主入主出, 
五味各走其道,故五味由之出焉。脾与胃,以膜相连,故合言之。 
x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x 
糟粕所出,犹之传道之官,食化而变粪,故变化由之出焉。 
x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x 
盛,音成。受胃之浊,水谷未分,犹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先化后变,故化物由之出焉。 
x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x 
肾藏精,男女媾精,鼓气鼓力,故肾者,犹之作强之官,造化生人,伎巧由之出焉。 
x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x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故三焦者,犹之决渎之官,合中上而归于下,水道由之出焉。 
x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x 
藏,如字,下同。位居胞中,故膀胱者,犹之州都之官,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故津液藏焉。得阳 
热之气,而津液始达于皮肤,故气化则能出矣。此心为君主而诸官各守其职者如此。 
x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x 
承上文而总结之。凡此十二官者,贵贱相使,不得相失也。主明,心主神明也。下安,诸官各安其职也。 
以此心主之神明,而养生,则寿也。殁世不殆,寿及子孙也。以为天下则大昌,寿及万民也。 
x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x 
x宗大危,戒之戒之。x 
十二官以君为主。不明则危,贵贱混淆也。闭塞不通,十二官不相使也。形乃大伤,经脉之有形伤 
败也。以此养生则殃,言不但不能养生,而灾殃且至也。以为天下,其宗大危,言不但自身危困,而宗祧且大危 
也。君主之尊,神明之贵,乃如是也,故当戒之戒之。此申明十二脏之贵贱相使,而首重君主之神明者如此。 
x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x 
当,去声。承上文大危之意,而言至道在微。上文大危,乃人心惟危之义。此至道在微,乃道心惟微 
之义。道惟微也,故变化无穷,既微且变,则人孰知其原!不知其原,故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