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素问直解 >

第11章

-黄帝素问直解-第11章

小说: -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义。道惟微也,故变化无穷,既微且变,则人孰知其原!不知其原,故窘乎哉!消者瞿瞿,瞿瞿,惊顾 
貌;犹言探其消息,仍瞿瞿然惊顾,而孰知其至要之所在也。闵,忧也。闵闵,忧之深也。当,切当也。 
深忧道之切当,而仍不知孰者之为良也。所以叹道之至微而难明也。 
x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x 
承上文至道难明之意,而言恍惚难明之数,生于毫厘之至微。然虽至微,亦有可明,故又言毫厘 
之数,起于度量,可以度而知其长短,可以量而知其多少也。既可度量,则千之万之而微者可以益 
大。微者可大,则推之大之,而道之形体乃制。制,正也。所以承道之至微,而又叹道之至大也。 
x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x 
x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x 
帝闻岐伯之言,知神明之重,君主之贵,至道之微,至道之大,君臣契合,一德一心,故赞之曰∶ 
善哉,余今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谓心主神明,犹之精光之道也;主明下安, 
犹之大圣之业也;以心主神明,主明下安之意,而论至道之微,至道之大,犹之以精光之道,大圣之业, 
而宣明大道也。故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史臣复记黄帝果择吉日良兆,书岐伯所授之言, 
藏诸灵兰之室,以传后世,而保守弗失焉。 



卷之二

六节藏象大论第九篇

属性:大论二字,旧本误传四气调神下,今各改正。 
六节者,天以六为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 
以成一岁,天有六六之节,地则以九九制会也。藏象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神藏五, 
开窍于耳目鼻口,形藏四,开窍于前后二阴,窍虽有九,其位惟六,又神藏形藏,合于三阳三阴之六气, 
犹之以六为节,以九制会,故曰藏象。此篇为《六微旨大论》提纲,故曰《六节藏象大论》。 
x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x 
x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x 
阴阳之理,一奇二偶,合而为三。三而两之,为六。三而三之,为九。故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而 
人则以九九制会,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人身之天地久矣。帝举以 
问,意欲详明天人相应之道也。 
x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x 
x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x 
天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也。气数,二十四气之常数也。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所以正天之度,正 
气之数也。故申明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而有迟速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而有生杀也。 
x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x 
x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x 
奇,音箕。日月阴阳之行于天地也,行有分野之纪,日月阴阳之周于天地也,周有南北道之理,日行迟, 
月行疾,故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日一岁周天,月一月周天,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 
成岁,今止三百六十日,复有小月,是以积气之余,而有盈闰矣。 
x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x 
上古树八尺之臬,度日影以正东西,是立端于始也,参日中之影,与极星以正南北,是表正于中也,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推日之行度,气盈五日有余,朔虚五日有余,以终一岁之数, 
是推余于始也,始中终,合气数以推之,而天度毕矣。 
x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x 
天度积气余而盈闰,气数则十五日为一气,一岁二十四气,无有所余,故问何以合之而成闰。 
x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x 
天度者,天之道,气数者,地之理,故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制会者,二九合三六,四九 
合六六,以成一岁,又四九合六六,又成一岁,其一九,则合六而余三,故两岁有余以成闰,此 
气数之合于天度,九九之制会于六六也。 
x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x 
天有十干之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此六六三百六十日之大法也。 
x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x 
地之九州,人之九窍,皆通乎天气者,三才合一之道也,阴阳之理不外五行,故其生五,五行之 
理,通贯三才,故其气三,生五气三,上下相通,自古为然,此引生气通天论之言,以明三才合一, 
九九之制会于六六也。 
x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x 
x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x 
由生三气五而推论之,三才各具五行,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以九而分应乎地,则为九野,九野,即九州也。以九野而复应乎人,则为九藏,九藏,即九州也。形藏 
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 
神。合为九藏以应之,谓膀胱小肠,前阴主之,胃大肠,后阴主之,是形藏四,而归窍于前、后二阴也。心 
肾主耳,肝主目,肺主鼻,脾主口,是神藏五而归窍于耳目口鼻也。藏虽有九,其位惟六,是九九制会于六 
六,以明六节藏象之意。 
x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x 
承气余盈闰之言而复问也。 
x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x 
天无言而四时成,此上帝所秘,惟古圣能阐明之,先师传之也。 
x帝曰∶请遂言之。x 
遂,犹直也。 
x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x 
五日谓之候,如立春五日,东风解冻,次五日,蛰虫始振,后五日,鱼涉负冰者是也;三候谓之气,一 
月凡二气,三候十五日为一气也∶六气谓之时,一月二气,三月,则六气而成时也;四时谓之岁,春夏秋 
冬四时,以成一岁也,一岁有一岁之主气,一时有一时之主气,而各从其主治焉。 
x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x 
甲乙之岁,土运治之,乙庚之岁,金运治之,丙辛之岁,水运治之,丁壬之岁,木运治之,戊癸之岁, 
火运治之,五运以次相袭,而一岁之中,各主时而皆治之。期,一岁也,至终一岁之日,则周而复始,时 
立气布,言一岁之中,四时立,节气布,更加环之无端也。候亦同法者,四时之岁,积候而成,与终期复 
始,同一法也。 
x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x 
此《灵枢·官针》篇之言,引之以明六气加临,而有盛衰虚实也。年之所加,随在泉之位,六气各有 
客气之相加也,气之盛衰,司天之气,有太过而盛,不及而衰也;虚实所起,因气之盛衰,而民 
病虚实,所由起也;必知此始为良工,如不知之,不可以为工矣。 
x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x 
承上文而问五运之周而复始,即如环无端,其运气有太过不及,则何如? 
x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x 
更,平声。五运化气,更立其岁,甲己土胜,乙庚金胜,丙辛水胜,丁壬木胜,戊癸火胜,故各有 
所胜,其中有盛衰虚实之变,此岁气之常理也。 
x帝曰∶平气何如?x 
无太过,无不及,谓之平气。 
x岐伯曰∶无过者也。x 
无过,不愆常候也,无过,亦无不及矣。 
x帝曰∶太过不及,奈何?x 
以盛虚之变为常,则太过不及,奈何? 
x岐伯曰∶在经有也。x 
太过不及,为运气之常,故在经有也。此篇乃岁运六气之提纲,下经岁运诸大论,皆论太过不及,淫 
胜郁复之气。 
x帝曰∶何谓所胜?x 
上文五气更立,各有所胜,乃五运化气,土金水木火相生,各 
主一岁,非胜克也,故复问之。 
x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x 
《金匮真言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盖四时者,五行 
也,故曰得五行时之胜,由此言之,各以五行四时之气,而命其脏。盖一岁之中,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以 
主四时之气,各以四时五行相生之气,而命其脏,其中即有相胜矣。命脏者,如春胜长夏,是肝木胜脾 
土也,余脏仿此。 
x帝曰∶何以知其胜?x 
五行四时之胜,何以知之? 
x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x 
五运主岁,六气主时,求其主时之气至也,皆归于始春之初气,六元正纪大论云,六气者,常以正月 
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也。 
x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x 
未至而至,气候未至,主时之气先至也。故此谓太过,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薄所不胜,则制 
我者,而我薄之,寡于畏矣,乘所胜,则我制者而我乘之,亢则害矣,命曰气淫不分,言主气淫纵太过,正气 
混淆不分别也,五脏应四时,气淫不分,则邪僻内生,发为民病,工不能禁。 
x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x 
至而不至,气候已至,主时之气未至也。故此谓不及,不及则所胜妄行,如木气不及,则我胜之土气 
妄行矣,所生受病,则生我之水气受病矣,所不胜薄之,则我不胜之金气,薄而侮之矣。命曰 
气迫,言主气不及,则所胜所生所不胜之气,交相逼迫而为病也。 
x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x 
x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x 
申明所谓求其至者,乃四时气至之时,不但始春为然,谨候其春夏秋冬之时,则主时之六气,可与相期, 
若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皆失时反候,则五行之主治不分,致邪僻内生,发为民病,工不能禁也。此复申明 
四时气候,各有主气,不必始春为然,所以补上文未尽之意。 
x帝曰∶有不袭乎?x 
四时六气,始于厥阴,终于太阳,相为承袭,即五运相袭而皆治之之义,故复问,有不袭乎? 
x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x 
苍天之气,不得无常,若主时之气,不相承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异而灾怪矣。 
x帝曰∶非常而变奈何?x 
非常则变,其变无穷,故复问之。 
x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