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41-幼科证治准绳 >

第95章

141-幼科证治准绳-第95章

小说: 141-幼科证治准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食后温汤调下。(海藏云∶非肾热相火大盛者,不宜服此) 
六月大暑后,吐泻身大温而似热,脏腑中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 
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广亲宫五太 
尉,病吐泻不止,米谷不化。众医用温药,一日而加喘、吐不定。钱氏曰,当以凉药治之,所以然者,谓伤热在 
内也,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众医皆言吐泻多而米谷又不化,当补脾,何以用凉药。王信。众医皆用补脾丁香 
散三服。钱医后至,曰不可服此,三日后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三日外,果如所言。所以然者,谓六月 
热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饮,热伤脾胃,即大吐泻也,医又行温药,使上焦亦热,故喘而引饮,三日当甚。众师不能 
治。复召钱至,见其热证,以白虎汤(发热)三服,更以白饼子下之,一日减药二分,二日三日又与白虎汤各二服, 
四日用石膏汤一服,及旋合麦门冬、黄芩、脑子、牛黄、天竺黄、茯苓,以朱砂为衣,服五丸,竹叶汤化下,热退而安。 
七月立秋后,吐泻身温,脏腑中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 
欲 
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广亲宫七太尉七岁,病吐泻,是时七月,其证全不食而昏睡,睡觉 
而闷乱,哽气干呕,大便或有或无,不渴。众医作惊治之,疑睡故也。钱曰,先补脾,后退热, 
与使君子丸(疳)补脾,石膏汤退热,次日又以水银硫黄末研和,以姜水调下一字。钱 
曰凡吐泻,五月内九分下,而一分补,八月内九分补、而一分下,此者是脾虚泻,医妄治之,至于虚损,下之即死, 
即当补脾,若以使君子丸,恐缓,已又留温胃益脾药治之。医者李生曰,何食而哕?钱曰脾虚津少即呕逆。曰何泻 
青褐水?曰肠胃至虚,冷极故也。钱治而愈。 
八月秋分后,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呕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田〕凡小儿盛暑吐泻,邪热在下焦则泻,在上焦则吐,亡津必渴,用玉露散,虽吐,时时与啜之,过三日必愈。 
如身热脉大,小便黄,用五苓、益元各半,热汤调,温服之。如身凉脉细,小便青,早晨益黄散,午后玉露散。如过 
四五日困弱,宜异功散、和中散、开胃丸。 
〔洁〕如有风而泻,用防风、羌活(谓吐泻,兼肝病风搐拘急也。有热而泻,用黄连、黄芩、大黄(谓吐泻,兼 
心病身热也)。有寒而泻,用附子(谓吐泻,兼肾病身冷,或足胫寒而逆也)。有湿而泻,用白术、茯苓(谓吐泻, 
兼本脏脾病多睡体重昏倦也)。有肺病而泻用芍药、桂心,定喘麦冬、人参,甚者多槟榔,大便不通加大黄(谓 
吐泻,兼肺病喘嗽也)。更详看病新旧,新则止之, 
久则有肠风之患,宜推陈致新,法当宣风散(痘发热)导过后,用入脏君臣药调之,宜益黄散。 
〔曾〕有小儿盛夏初秋,遇夜乘风,渴而饮水,过餐生冷果物,攻激肠胃,遂乃暴吐暴泻,传作手足俱痹, 
筋挛而痛,痛则神志不宁,以惊证治之,误矣。所谓筋遇寒则引缩,又以阳明养宗筋,属胃与大肠,因内伤生冷 
饮食,外感风邪,吐泻交作,胃气因虚,不能养其宗筋,亦致挛急,此证口气温,面色惨,脉沉缓,再以手 
按两膝腕下,见筋缩而引于皮间,是其候也。治以理中汤加附子半生半炮,水姜熟煎,空心温服,更详虚实冷热, 
为治可也。有数岁小儿忽患吐泻,始自夏秋昼近极热之地,解衣乘凉,夜卧当风之所致,盖先感热,后感冷,阴 
阳相搏,气射中焦,名为霍乱。《活人书》用香薷散调治,以其能分别水谷,升降阴阳。又曰∶热多欲饮 
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详此治法,得非欲平中焦乎。〔薛〕凡暑令吐泻,手足指热,作渴饮冷者, 
属阳证,宜清凉之剂。手足指冷,作渴饮热者,属阴证,宜温补之剂。凡病属阴证误用寒凉者,死则手足青黯, 
或遍身皆然。 
x香薷饮x 治夏秋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吐痢心腹疼痛,发热烦闷。 
香薷(三两) 白扁豆 浓朴(各一两半) 生甘草(二两)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 
x车前子散x 治暑月霍乱吐泻,烦闷引饮不止,小便不利。 
白茯苓 猪苓 香薷 车前子(炒)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灯心汤调下。 
x不换金正气散x 治脾胃不和,寒热往来,脏腑虚热,霍乱吐泻。 
浓朴(姜制) 藿香 陈皮 半夏 苍术(米泔浸)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服。 
x二顺散x 治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涩,便血肚疼。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官桂 干姜 杏仁(各一两,去皮尖双仁,炒) 
上为末。每服半钱,不拘时,水调下,或水煎服。 
x六和汤x 治心脾不和,气不升降,霍乱吐泻,咳嗽胸满,头目疼痛,嗜卧倦怠,并 
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成痢,中酒作渴,心逆畏食。 
人参(去芦) 缩砂仁 甘草(炙) 杏仁(泡去皮尖) 半夏(汤煮透,锉,焙 
干。各一两) 白扁豆(炒熟,锉 
去壳,一斤,碎切,烂杵,拌匀,酿、经一宿,焙干) 藿香 赤茯苓(去皮) 木瓜(各二两) 香藿 浓朴 
(去粗皮,姜制,慢火焙干。各四两)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无时温服。或入盐半字同煎。 

集之七·脾脏部(上)吐泻
冬春治表
属性:〔钱〕伤寒吐泻,身温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咳嗽,更有五脏兼见证,当煎入 
脏君臣药,先服大青膏,后服益黄散。如先曾下,或无下证慎不可下,此乃脾肺受寒,不能入脾也。(洁古云,身温 
吐泻咳嗽,是风木入于脾,母虚,其子亦弱,法当煎槟榔豆蔻汤下大青膏,后服益黄散。) 
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 
渴,止后,用发散药。止渴多服白术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洁古云,吐泻身热而渴、小便少者,五苓散主之, 
身热而呕者,当服白术散,后煎槟榔木香汤下大青膏。) 
伤风吐泻,身凉吐沫,泻青白色,闷乱不渴,哽气长出气,睡露睛,此伤风荏 
苒轻怯,因成吐泻,当补脾,后发散。补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此二证多病于春冬也。(洁古云,身凉吐泻, 
不渴者、则知为寒,煎附子桂枝汤、下大青膏) 
x大青膏x 
天麻(末,一分) 白附子(末,生,一钱半) 蝎尾(去毒,生,半钱) 朱砂(研,一字匕) 青黛(一钱, 
研) 麝香(一字匕) 乌蛇稍肉(酒浸,焙干,取末,半钱) 天竺黄(一字匕,研) 
上,同再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 
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小儿伤于风冷,病吐泻,医谓脾虚,以温补之,不已,复以凉药治之,又不能散,谓之本伤风,医者乱攻之, 
因脾气积虚,内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余日,其证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当去脾间风, 
风退则痢止,宣风散主之。后用使君子丸补其胃。亦有诸吐痢久不瘥者,则脾虚生风,而成慢惊矣。 
〔海〕吐泻过多,脾胃虚乏,欲生风候者。四君子加白附子减半,生姜煎服。 
x守胃散x 治阴阳不和,吐泻不止,预防风证,常调脾胃,进饮食。 
人参(去芦) 白术 白茯苓(去皮) 山药(去黑皮) 干葛 扁豆(炒,去壳) 南星(锉碎,瓦器盛,东壁 
土同酷煮少时,滤干,切片,焙)甘草 藿香(去梗) 防风(去芦) 天麻(各半两)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二片,冬瓜子仁五十粒掐碎,煎七分,空心温服。 
如泻不止,入沉香、白豆蔻同煎。 
x钓藤饮x 治吐利,脾胃气虚生风。 
钓藤钩(二钱) 蝉壳 天麻 防风 蝎尾(去毒) 人参(各半两) 麻黄 僵蚕(炒) 甘草( 
炙) 川芎(各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 
上为末。水煎服。虚寒,加附子一钱。 

集之七·脾脏部(上)吐泻
身热泻黄多渴为热宜凉剂
属性:曾氏云∶先吐而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气促唇红,吐来面赤,脉洪而数,渴饮水浆,此为热也。钱氏以吐泻、 
身热、泻黄、多渴作热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益黄散相间服,在春冬用白术散、大青膏相间服。 
〔钱氏〕x玉露散x(方见前) 
〔李刚中〕治夏秋吐泻。 
好黄连一两,入虢丹一两,炒丹焦,为细末,面糊丸,如芥子,服二三十粒,壁土姜汤吞。更量数服,不妨。 
〔丹溪〕治小儿周岁,吐乳腹泻。 
白术 滑石末(各三钱) 干姜(一钱) 陈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为粗末。煎服。 

集之七·脾脏部(上)吐泻
肢冷泻青不渴为寒宜温药
属性:曾氏云∶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 
此为冷也。钱氏以吐泻、身凉、泻青、不渴作寒病,在秋以益黄散主之,在冬春以益黄散、大青膏相间服。 
〔海〕吐利,四肢胀逆,脑门低陷。四君子加藿香、丁香、芍药、等分,煎服。 
x钱氏益黄散x(见脾) x万安膏x(见吐) 
〔世〕x和胃丸x 治吐泻不止,欲生慢惊。 
丁香 白术(各一两) 半夏(五钱) 藿香 蝎尾(各一钱)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小豆大。二岁儿三十丸,姜汤下。 
x理中汤x 主温脾暖胃,冷吐冷泻,及胎气虚,中寒腹痛。 
人参(去芦) 白术(各一两) 干姜(炮) 粉草(炙。各二钱半)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用温白汤空心调服。 
x理中丸x 治吐利不止,米谷不化,手足厥冷。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或一二十丸,不拘时候。 
x金液丹x 治吐利日久,脾胃虚损,手足厥冷,精神昏塞,多睡露睛,口鼻气凉,欲 
成慢惊风。又治大人阳虚阴盛,身冷脉微,自汗吐利,小便不禁。 
舶上硫黄(十两,先飞炼去砂石,秤,研为末,用砂盒子盛,令八分满,水和赤石脂、盐泥固封, 
晒干,露地先埋一水罐,盛水满,坐盒子在上,又以泥固济讫,常以三斤火养三日三夜,足,加顶火一 
斤, 成,冷,取药) 
上以柳木捶乳钵研为末。每服二钱,生姜米饮调下。多服取效。大人,药末一两,蒸饼一两水浸,去 
水,饼和丸桐子大。晒干,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米饮空心下。 
阎氏云∶吐泻虚极,当速生胃气,宜与理中丸,并研金液丹末,煎生姜米饮调 
灌之,惟多服乃效,俟胃气已生,手足渐热,然犹螈 ,即减金液丹一二分,增青州白丸子一二分同研,如上服, 
兼用异功散、羌活膏、温白丸、钓藤饮子之类,仍频与粥,虽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十救八九。沈存中论金液丹, 
见小儿吐利剧,气已绝,服之得活者数人,须多服方验。 
〔钱〕x豆蔻散x 治吐泻烦渴,腹胀小便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