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药学第4讲补益药 >

第9章

中药学第4讲补益药-第9章

小说: 中药学第4讲补益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驱蝈止痛:乌梅有驱蛔虫的作用。前人治蛔常把酸、苦、辛、热的药同用,认为蛔虫见酸则软。(见苦则下,见辛则伏,得热则安。)一般常配合川椒、吴茱萸、干姜、使君子、生大黄、黄连等同用,常用的药方如“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党参、附子、黄柏、黄连、干姜、川椒、当归)。安蛔汤(党参、白术、茯苓、炮姜、川椒、乌梅)等。乌梅还有止虫痛的作用。前人经验对胃痛、腹痛症怀疑为虫痛者,可用乌梅6~9克,煎汤一大杯,让病人喝下,如疼痛明显
减轻者,可诊断为虫痛,即可按虫病治疗;如饮后疼痛如前者,即不一定是虫痛,可再进一步分析观察,仔细诊断。此法简便易行,可供试用。在农村如一时找不到乌梅,用醋半碗(约60毫升)饮之,也可以。
生津止渴、涩肠、敛肺时,去核生用。止血时炒炭用。
另外,本品还有软坚消胬肉治鸡眼等作用,用乌梅30克,盐水浸泡24小时,去核,加醋适量,研磨成软膏,敷于鸡眼、胼胝上,外用橡皮膏贴之,数日可掉。
夏日煎乌梅汤饮用,可生津清热,消暑解渴。
山查、乌梅均味酸,但山查不涩不收,而能消积破气。乌梅则酸涩收敛,而能敛肺涩肠。
用量一般1~4。5克。特别需要时,也可用到6~9克。
诸证尚有实邪者忌用,病情须用发散者忌用。
据近代研究,乌梅对金黄色葡萄球茵、绿脓杆菌、多种肠道致病菌、结核菌及皮肤真茵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肠炎、菌痢等有效。有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对治疗胆道蛔虫、疟疾、钩虫病有效。

                       五    味  子
五味子味酸咸、其皮味甘、其核辛苦、五味俱全。性温。主要功用有四:
1。敛肺:本品能收敛肺气,并能益肾纳气,对久嗽不愈、肺张叶举、肺气浮散而产生的干咳失音、气短喘息、身倦无力、面色少华等症,可用五味子配百合、生地、山萸肉、紫菀、马兜铃、枇杷叶等同用。但要注意肺中尚有实邪的咳嗽,不能用收肺药。
2.补肾,对肾虚而致的遗精、滑精、遗尿等症,可以本品补肾固精,收纳肾气。常配合地黄、山萸肉、龙骨、牡蛎、金樱子、丹皮、泽泻、茯苓、远志等同用。
“肾司二便”,对因肾虚而引致的久泄、久痢等症,常以五味子配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炒白术、炒山药、茯苓、炮姜、党参、木香等同用,脾肾双补而收效。
3。养心、敛汗:由于心气不足而致失眠、心悸、易惊、多梦等症,可用五味子收养心气而安神。常配合柏子仁、远志、茯神、龙齿、珍珠母、龙眼肉、党参等同用。据近代研究证明五味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能兴奋呼吸中枢,可以调节心脏血管系统病态生理机能及改善血液循环,在血管运动中枢,特别是上述中枢受抑制时作用更为明显,故常制成五味子酊(90%),较长期服用,以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每次一至二毫升,一日三次)。或取五味子30克,用白酒300毫升浸七天,每服1酒盅(约8~10毫升)。一日二、三次。中医则多以本品随证加减使用。
“心主汗”、”肾主五液”,五味子能养心滋肾,其性味酸收,故又有止汗作用。对阳虚自汗症,常配合浮小麦、生黄芪、麻黄根、酸枣仁等同用,对阴虚盗汗证,常配合麦冬、生地、元参、山萸肉、龙骨、煅牡蛎、黄柏、乌梅等同用。
4。 生津止渴:五味子能滋肝肾之阴,生脾胃之津,收肺肾耗散之气,故又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对阴津不足所致的口渴引饮等症,可以五味子配麦冬、生地、元参、乌梅等同用。对于糖尿病属于肾虚消渴证者,可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入五味子9~12克)及肉桂(0.5~1.5克),水煎服,可有一定效果,请参考试用。
山萸肉、五味子均能止汗,但山萸肉偏于滋养肝肾之阴,五味子兼能收养心肺之气及肾中耗散欲脱之气。
金樱子酸涩入肾固精,兼能涩肠止泄。五味子酸收入肾固精,兼能敛肺止嗽。
入补益药炒熟用,入治嗽药生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故可增强产妇的分娩能力;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高而久不恢复者,用本品降转氨酶有一定效果(研为粉末服用)。临床可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用量一般1.5~9克。
肾阳亢奋、肺有实热、蓄痰停饮、肝火妄动、痧疹初发等证,皆禁用。

                       仙      茅
仙茅味辛性温。有小毒。主用为温肾壮阳药,兼有暖胃的作用。肾阳虚而阳痿、腰膝冷痈,老年遗尿等症,可用本品配熟地、山萸、淫羊藿、枸杞子、五味子、川续断等同用。胃院部冷气胀痛,或吐酸水,食欲不振等症,可用仙茅配砂仁、吴萸、木香、良姜等同用。
近年有用本品配仙灵脾(淫羊藿)、巴戟天、黄柏、知母、当归等同用(名二仙汤),治疗高血压表现为肾虚证者。取得了一定效果,可资参考。
用量一般3~9克。

                       续      断
续断味苦辛,性微温。主要功能是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利关节,安胎。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肾虚腰痛:固肾虚而致的腰痛腿软,行走不利等症,常以本品配杜仲、狗脊、牛膝、生地、熟地、制附片等同用。可补肝肾,利关节,壮筋骨而止痛。
2.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筋骨折断,外伤肿痛等,常以本品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三七、杜仲、牛膝、骨碎补等同用,可消肿止痛,接续筋骨,有促进组织再生之效。
3。 胎动、胎漏:妊娠二三个月,胎动欲堕者,常以本品配桑寄生、杜仲、白术、当归等同用,可固肾安胎。胎漏(又叫胞漏,是妊娠后,阴道时有血样液体排出而腹不痛的症状)也可致胎动不安,常以续断炒炭配合当归、白芍、生地、杜仲炭、阿胶、艾炭等同用,有止血安胎的作用。
杜仲入肾经气分,偏治腰膝痠痛。续断入肾经血分,偏治腰膝关节不利、行走艰难。二药常同用。
狗脊兼入督脉,偏治腰脊部僵痛,兼能祛风湿。续断偏治腰膝腿足疼痛,兼能活血。
近年来常于腰肌劳损、扭伤、肾炎、泌尿系感染等出现腰痛者随证选用。
用量一般5~10克,特殊需要时,也可用到25~30克。

                    阳起石
阳起石味咸,性微温。主要用为补肾阳药。可配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用于男于肾阳虚而致的阳痿、阴部冷汗,女子子宫寒冷、腹痛、久不受孕等症。对阳痿也可用阳起石30克,熟地30克,水煎服。
用量一般为9~30克。肾阳偏亢者不宜用。

                 韭菜子
韭菜子味辛甘,性温。有温补肝肾的作用。配龙骨为末,温水(或酒)送服一钱,一日二次,可用于遗精。配桑螵蛸可用于下元虚冷,小便不禁。配芡实、白术可用于白带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肾经有热者忌用。

                         夜交藤
夜交藤即何首乌的蔓茎,也叫首乌藤。味甘,性平。常用为安神药,但它也有通经络、除痹痛的作用。
夜交藤有使身体阴阳协调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而阳旺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等症。可配合生地、白芍、龙骨、牡蛎、远志、元参等同用。
另外.本品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用于风寒湿痹、全身窜痛等症。常配合桑寄生、桑枝、独活、羌活、桂枝、当归、红花、附子等同用。
用量:内服一般9~30克。

            益智仁
益智仁味辛,性温。主要功用为温脾肾,燥脾湿,摄涎唾,缩小便。
脾胃虚寒,腹中冷痛,呕吐腹泻,涎多泛酸等症,可用本品补脾阳燥脾湿,常配白术、黄芪、砂仁、木香、茯苓等同用。
益智仁有摄涎唾的作用。我曾治疗一位26岁男性病人,主要症状是严重流口水,每夜都把枕头浸湿半边,每日需洗晒枕头,二、三年来很痛苦。用益智仁配合苍术、茯苓、诃子、半夏、陈皮等随症加减,服用五、六剂,即止住涎水。供参考。
益智仁配乌药为末,用山药糊为丸,名缩泉丸,常用于治疗遗尿、小便频数、夜间尿多等症,每次可服二钱,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如加入桑螵蛸、五味子、山萸肉、补骨脂等同用,则效果更好。配补骨脂、肉豆蔻等,可用于脾肾虚泻。配高良姜、丁香治胃寒呕吐(水多涎多者)。
复盆子补肾缩小便的作用大于益智仁,益智仁燥脾摄涎唾的作用大于复盆子。复盆子涩性大,益智仁燥性大。
用量一般3~9克。一切燥热证及尿色黄赤而且尿道疼痛的尿频数均不应使用。

                         淫羊藿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是常用的补肾阳药,兼有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本品峻补肾阳,兴奋性机能而治疗阳痿。常配合熟地、仙茅、肉苁蓉、枸杞子、巴戟天、潼蒺藜、山萸肉、锁阳、阳起石、羊睾丸等同用,作丸剂服。也可用本品浸酒(浓度为10%)饮用。
淫羊藿性味辛温祛风寒,补肝肾而壮筋骨。因风寒湿所致的四肢肌肤痠痛,麻木不仁,或关节疼痛,腿软无力,可配合威灵仙、苍耳子、肉桂、附子、川芎、独活、续断等同用,水煎服;或为细末,温酒送服一钱,一日两次。我曾以本品配合熟地、山萸、山药、茯苓、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牛膝、续断、杜仲等,用于治疗脊髓痨、脊髓炎等所致的下肢截瘫,或两腿无力,二便失控等症,有一定效果。供参考。
枸杞子补肾益精,偏用于肾精虚者。淫羊藿补肾助阳,偏用于肾阳虚者。仙茅补肾阳并能助脾胃运化,增进食欲。淫羊藿补肾阳并能祛风湿、强筋骨,治四肢风冷不仁。
用量一般3~9克。特别需要时,也可用到12~15克。性欲亢奋者忌用。据现代研究报导,本品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

                         禹余粮
禹余粮味甘咸涩,性微寒。与赤石脂功用差不多,同为涩固下元的药物,可用于久痢,久泄,赤白带下,子宫出血,大便下血等症,但本品性微寒,兼有清热作用。
用量及注意事项均同赤石脂。

                   玉    竹
玉竹味甘性平。功能滋养气血,平补肺胃,益阴润燥,用代参地。
常用于肺胃阴伤或燥邪伤肺而致的咳嗽少痰、咽干舌燥、燥热口渴等症。多与沙参、麦冬、桑叶、杏仁、石斛、元参等同用。
温热病后期,因高烧时伤耗了胃阴而出现口渴舌燥、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可用本品配合沙参、石斛、麦冬、冰糖、生麦芽等同用。
天冬滋阴偏在肺肾,且性寒滞胃。玉竹养阴偏在脾胃,性平而不害胃,虽养胃阴但不妨脾阳。
用量一般为6~12克。特殊需要时也可用到15~30克。据近代研究,玉竹有降血糖的作用。

                      元      参
元参味苦、咸,寒。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解毒软坚。
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而出现咽喉肿痛、口渴烦热等症者,可用本品配生甘草、桔梗、麦冬、牛蒡子、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营,邪热伤阴而见口干烦躁,夜寐不安,舌质红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