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 >

第105章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第105章

小说: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子梦见什么?想是梦见兄弟来了。”
  她问过这一句,才想起这个忌讳——清早谈梦的女伴们将会有一个不吉利的上
午。她轻轻地吐口唾沫,用凤头便鞋轻轻地把它从地板上擦去了,替她们禳祸消灾,
同时也要她学着做。
  “妹子梦见他,”这个似乎从另一世界来的女伴根本不理会这些,她一开口就
忘记姊要她做的事,“他是那么憔悴,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妹子真怕他那里出
什么事。”
  “妹,你又在胡思乱想!来了他亲笔写的平安信,还怕出什么事情?”刘锜娘
子也忘掉了她要亸娘做的事,她有决断地说,“梦里的样子是妹自己想出来的,哪
里作得准?”
  “不是梦里的形象,”亸娘摊开手掌,让她看昨天读家信的时候连她也没有看
到的字条,“姊且读读这个!”
  刘锜娘子双手都没闭着,亸娘就坐到床沿来,摊平纸条,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
她听。
  “那是两句柳词,”刘锜娘子一听她开始念,就知道它的来历。她一面挽着发
髻,一面笑说,“兄弟随手写了这两句,哪里就真是憔悴了?妹子千万别把它当真。

  “妹知道他,那是真的,那是真的……”一声不但刘锜娘子,连亸娘自己也没
有意料到的啜泣把她自己的话堵塞住了。
  看到了这样的严重性。刘锜娘子忙不迭地放下还没有挽成的发髻,让一头浓密
的青丝散乱地披在肩上,披在背上,披到茜红纱衫上。她腾出空着的双手,把亸娘
紧紧攥住,然后又用偎着她的面颊去揩拭一颗正往下坠的泪珠儿。亸娘驯从地让她
偎着,揩着,攥着,这时间和空间又属于她们共同所有的了。
  过了好一回,刘锜娘子才提议道:
  “怎不写封回信给兄弟?你哥哥写了信正待请信使捎去,昨夜还问妹子的信写
了没有。”
  这是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亸娘虽然一整夜地千萦万转,胡思乱想,却不
曾想到这个,它使亸娘回到了现实世界。
  于是她们商量着怎样写回信。
  其实,怎么写都行,亸娘本来就没有想到过写回信,现在有了一行字,总比没
有的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怎么写又都不行,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够把她的心情如
实地表达出来。她有多么复杂的感情要向他表白啊!何况她是在军队里养大的,还
是马扩教她读过一点书。此外再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更加谈不上文字的训练了。
全靠刘锜娘子的帮助,她才勉强写成这封信。
  写好了信,亸娘意犹未足,刘锜娘子猜到她的心思一定也想写两句词作为答复。
刘锜娘子容易地帮她完成了这个愿望,那是把她一夜的翻腾都概括在内的十四个字。
亸娘照式办理,也把它写在另外的一张纸条上,附在信封里。那十四个字是,
  “书札平安知信否?
  梦中颜色浑非旧!”
————————————————————————————————————
  ①《华山畿》是一个爱情、神话故事,说刘宋时一士人行经京口华山畿的地方,
为一偶然邂逅的少女感疾而亡,他棺木经过少女家门时,少女已盛妆而待,她激动
地读一首诗祈祷着:“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
开。”棺木应声而开,少女跃入棺木中而死。伴随着这则无稽的故事,还流传下一
些激情凄厉的小诗。
  ②即橄榄。
————————————————————————————————————
  第二十一章

  (一)

  虽然朝廷明令伐辽战争还要继续下去,但是前线仍然笼罩在战败的悲观气氛之
下,丝毫看不出有一番重振旗鼓的新气象。
  撤销了种师道都统制职务的同时,大权独揽的童贯乘机撤销统帅部的编制。统
帅部中有一部分可以为他所用的人,都归并到宣抚司编制中去。西军化整为零,分
别驻守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及其附近或稍后一带,由各该管区域的将领
负责防守,全军实际上已没有一个头儿,一切都要听宣抚使的指挥。
  宣抚使司的本身为安全计,在胜捷军和童贯自己从东京带来的禁军的保护下,
撤至河间府。东京带来的这支禁军现在特从殿前司调来高俅的副手何灌统率。这支
军队未经一战,只随着童贯逃跑两次,官兵的员额就减少了一半,比战败的西军官
兵损失的比例还要大得多。童贯明知道它无用,打不了仗,只好摆在身边壮壮自己
的声势。
  宣抚司僚属们由于种师道的撤职,总算在笔墨官司上替主子立了一功,再加上
继续伐辽,仍有油水可捞,现在又围绕在童贯左右,并且把他抓得更紧了。但河问
府也不算是安全区域,他们还是惶惶不可终日,继续随时整好行装、打好铺盖,以
便随时准备往更安全的后方逃跑。雄州城下战败的回忆好像魔鬼的影子紧紧追赶在
他们的脚后跟,紧紧缠住他们的心头。
  没想到消息传来,辽军从最前线的对峙中撤走了,撤退到五月二十九日战后的
阵地,后来又撤到五月二十六日战后的阵地。宣抚司僚属们还不敢相信这天大的喜
讯是事实,派出多起探马前去打听,得到的结果全是如此。于是又议论纷纷起来,
然后得出共同的结论:这是耶律大石诱兵之计。耶律大石用兵如神,千万不可派兵
前进,中了他的圈套。经过前线几次溃败,他们的确都吓破了胆,不敢作出比这更
大胆些的推论。
  从六月底到七月初的几天中,辽军调动频繁,有时虚张声势地窜入前线佯攻一
番,又迅速向后撤。据探马续报,不但白沟河以南的辽军已全部撤清,河北的辽军
也是稀稀朗朗的,比决战前夕的兵力大大减削了。
  在战胜以后,辽军不但不对败敌加以追击、压迫,巩固新占的阵地,反而步步
后撒,这确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马扩想起耶律大石曾经说过一旦前线稳定,就要回燕京去的话。当时为了“前
线稳定”四个字,还跟他争执过一阵。现在就耶律大石的立场来说,确是前线稳定
了。但他回燕京去的目的无非要解决李处温等一批文官,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即使
要对付李姡Т斓募赴倜涛溃鞘撬鞘掷镉涤械奈ㄒ槐Γ仓灰┬肀
足以了事,何必全师撤退?否则就是辽军统帅部已下定最大的决心,移师北上,准
备出居庸关外,跟云中的全军决一死战,这是全盛的辽在十年中没有能够做得到的
事情。现在凭着残辽这点有限的兵力,要采取这样危险的战略步骤,简直是不可想
象的,除非他们发现金军已有移师南下的迹象,被迫北上应战。但是宣抚司并没有
打听到这方面的消息。另外一种最乐观的想法是,辽军后方的义师风起云涌,已经
威胁到他们心膂头目之地,迫使耶律大石不得不回师应付。但即使这样,也用不着
全军撤退。耶律大石难道不怕宋军重新部署,跟踵进军,与义军形成夹攻之势,使
自己处于进退失据的被动地位吗?
  除了这几种不大可能的解释以外,马扩也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释,兀自在心
中狐疑不定。
  在炎热干燥的七月中,一天下午,有个穿着得好像小商贩的河北老乡,热汗直
淌地寻到宣抚司来找马宣赞。虽然经过煞费苦心的伪装,戏剧化地改变了自己的形
象和身分,马扩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把他带到下处,亲切地招呼他道:
  “六叔,你可是给俺带来了赵杰大哥的消息?”
  由于被马扩立刻识破真相,破坏了他事前预期的戏剧性的效果,不无有点扫兴。
但他立刻恢复到应有的严肃和神秘的态度。这是一个在他一生中第一次和唯一的一
次被派来执行重要使命,而他自己又充分认识到这项使命的重要性质的人所应有的
态度。
  “俺漫碰到表侄。前些日子,他托人带信来,说跟一个姓沙的兄弟进山去了。”
  “六叔听说他们进山去了,这传话的人可靠得住?”
  “靠得住。俺那里的人都是有一句,说一句,决不会以讹传讹。”
  只要听到他这一句,马扩就放下了心,然后看见他的表情骤然紧张起来,一本
正经地说:
  “俺此来不是为的表侄之事,乃是奉了五哥之令,”他特别强调五哥的称呼,
以表示五哥的重要性,“有要公前来与宣赞接洽,还许要去见见宣抚,这里说话可
方便?”
  他是赵杰的表叔甄六臣,他的五哥就是常胜军的统将之一甄五臣。既然他作为
五哥的代表,冒险渡诃前来接洽要公,其重要性和机密性当然是不言可喻的。
  马扩告诉他这里是自己的私房,决没有人来干扰他们。甄六臣还是不放心地东
张西望一番,百分之百地确定了属垣无耳,这才郑重其事地把他带来的消息和任务
告诉马扩。
  他带来的第一个惊人的消息是,燕王耶律淳久病不愈,加上马扩使燕降谕,使
他惊惧不已,已于六月二十四日病逝。根据甄六臣口述,耶律淳死后,萧干和耶律
大石带着大部分奚、契丹军遄返燕京,拥立萧皇后为女主。为了防止人心浮动和宋
军的反攻,萧皇后虽已改元称制,对外仍严加保密。事情已过去十多天,宣抚司对
此还是一无所闻,充分说明辽政府对此保密的程度以及宋朝宣抚司谍报工作的无能。
  经过这次突然的变化后,由汉儿组成的常胜军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也更加危险
了。耶律大石认为它患在肘腋,力主乘大军云集在易州、涿州一带的机会乘势把它
消灭掉,以免后患。事实上他已经暗暗地调兵遣将,定下一举歼灭之计。但是曾经
统带过常胜军的萧干这时秉承皇后的旨意,力图要保全它,并把它完全抓到自己的
手里来,以便在实力上保持与耶律大石相平衡的地位,制止了耶律大石的军事行动。
他们两人之间出现了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第一次分歧。
  常胜军拥有上万名铁骑的实力,它的统帅郭药师是个头脑冷静、机诈百出的军
事野心家。无论要干掉它、或者把它的指挥权全部抓过来,都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
事情。郭药师充分利用时机,利用萧干和耶律大石的矛盾,他下令缩短防线,把全
军集中到涿州来,以防耶律大石的突然袭击。对前线撤下来的契丹大部队采取严密
警戒的态度,不让他们靠拢。对萧千则是虚与委蛇、待机而动。他几次单骑跑到萧
干的营帐里,一再对他表示矢忠效顺,誓死无二,让他完全放下心来。却迟迟不接
受进山去剿灭义军的命令,仍然是一套老的办法。
  这种在矛盾的夹缝中寻找生机的办法,显然不可能持久。他们必须另找生路。
  甄六臣带来的第二个惊人消息是:鉴于形势的严重性,甄五臣和常胜军的其他
几个高级将领交换过意见,准备投降南朝。只等宋军再次向辽军发动攻势,他们就
力促郭药师率领全军在涿州反正。甄五臣代表五个统将,就这个问题向郭药师透露
过,郭药师表示了默认的态度。
  这两个消息的重要性果然是无与伦比的,马扩立刻把甄六臣带去见了童贯。童
贯绝处逢生,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忽然产生了活机,立刻据情转奏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