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黄万里文集 >

第48章

黄万里文集-第48章

小说: 黄万里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番。不算入国家拨款的利息,就延缓了国家经济发展。这样核算,便无意义。

233


又报告中计算的投入现值是“按 10%折现率折算到开工年”,用来和产出对
比,于是得出“产出高于投入的净现值为 131。2 亿元”。(27 页)按开工年尚未开
始有产出的收入,怎可按这时期的现值对比?象这样把 15 年的工程费推回到开工
年以核算投入成本,则工期越长成本越小,显然是错误的。
竣工前只有支出,虽可使部分装机提前发电,移民须 20  年陆续完成,水未
蓄高,只能有少数电费收入,怎可能“贷款偿还期及投资回收期都是 20。6 年,即
竣工后的次年即可还清贷款,收回投资。这是其他大水电站做不到的”。(28 页)
确实如此,全世界也找不到这样一个电站,工期绵绵 20 年,而第 21 年内就连本
都回收了。即使“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期为 9 年”,而连续移民须待 20 年,工程
准备需 3  年,9  年起能在水库蓄满水后发多少电?显然其错误在未计利息,又把
工程现值返算到开工年,故其“产出高于投入的净现值 131。2 亿元。”
本节引用的各段皆录自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情
况》,1990 年 7 月,括号中页数概指这小册子中的页数。
2.必须提醒:一个工程方案即使其经济可行性成立,并不意味着就该实施。
应该作出许多比较方案,择其符合要求而效益最大,即产出对比投入(F:Pr)最
大的那个方案先行。国家对于电能的要求是逐年增加的,并不会经过 15 年 20 年
提出一突然的要求。今三峡电站须通过一二十年才提供一突然大量的电力,供需
在时程上极不配合。此其一。国家对于电能的要求是分散在各处用户的位置上的。
早先规划输电网的经济半径是小于约 500 公里,再远输电损失太多,不合算。今
迫切需增电力的是华东,三峡及葛洲坝大量电能在华中用不了,千余公里外输华
东太不经济。不如首先开发赣江各大支流上游的电力几百万千瓦,就近供给华东;
同时在华中开发湘澧各江,在西南云贵川各省则电力有余。就近联网,相互接济。
50 万至 150 万千瓦的电站修二十几个,分布长江上中游,施工五年即可完成这样
一个电站,在供需位置上可以大大减少输电损失,足以替代三峡水电站。许多人
建议改修许多大中型电站分散各地,以适应用电地点,是为了减少网路输电损失,
中小型电站成本也低;并非限于四川盆地四周山区,也不是为了防洪,以替代三
峡一个大坝。此其二。论工程经济效益,特大型水电站如葛洲坝站反而不如百万
千瓦以下的大中型电站。据汪胡桢统计,工程造价按 1983 年以前的平均数:葛洲
坝电站每千瓦 2000 元,工期 12 年;各省分散的大中型电站每千瓦 880 元,工期
4  至 5  年,工程经济效益相差很大。此其三,所以,三峡大坝经济可行性即使成
立,也应首先兴修赣江、湘澧等大中型电站。
规划电站布置要合时、适地、按效益大小为程序依次修建,乃是社会主义扩

234


大再生产尽快地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修 880 元每千瓦的电站而去修 2000 元每千瓦
的,等于 1930 年美国胡佛总统当众表演把大量粮食沉在海里,抬高粮价。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制度并没有错误,它理应根据市场要求作规划,理应总是优于市场经
济;理应帮助贫穷地区经济开发,以扩大全国市场;错误都是发生在以往错误的 具体经济计划上。
3 .电站太大反而不经济,三峡工程便是明显的例子。专业于水工建筑等每
不熟悉工程环境作用的原理,但对于工程经济的常识都能毋须通过计算而一目了 然:
(1)中国科学院 1984 年起水利组刊物误认为我国水资源不是最多,南多北
少,夏多冬少,不合农业要求。至今张光斗发表论文,误认为我国水资源全球排
行第六,荣获中国科协特等奖励。实则我国水资源在全球为最丰富的,时空分布
也最合适,所以世称我国以全球 7%的耕地养活全球 22%的人口。张光斗等的错
误是把河中的水流,包括抽水马桶出来的弃水,作为农业、工业和他们日常的饮
用水资源,于是苏联加拿大等大量弃水流入北冰洋的国家便成为全球水资源最丰
富的国家,而把降落在农田上的有效雨量排斥在水资源之外。必须认清我国所缺
少的是有水处的耕地而非水量。懂得此理,对三峡高坝淹没田地五十万亩,迁移
人口一百多万,以换取水能每年 840  亿度电,而须耗资 666  亿元(86  年物价),
这样一个方案就会踌躇是否值得做了。
三峡工程静态投资中据报告 1/3  花在迁移人口上,其他 2/3  用在工程上。这
就是说,对比一个山区中小电站工程没有淹没损失的,本工程就要多耗费一半的
投资。这说明本工程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并且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否可行,还须 斟酌。
(2)三峡电站工期 15 年,对比同每千瓦造价的中小工程或大工程工期较短
者就显得不利。兹举例说明如次。设静态投资每年 20 亿元如前不变,而 15 年内
分为三批大中型工程,每五年完成一批,每千瓦造价如前不变,每批发电 1/3×840
= 280 亿度电每年。15 年终产了仍共发电 840 亿度每年,每度仍按 9。3 分计不变。
试算其 15 年全部竣工时的现值,比较其投入和产出的改变如下。
前 5 年完成的第一批工程的动态投资即算到第 5 年底的现值 C5 是
' 4。5

3。5
0。5 '
C5   = 20 1。1
+ 1。1
+ ? ?  + 1。1
= 20 ×1。10。5 '1。14  + 1。13  + ? ?  + 1'
= '20 × 1。0488 × (1。15 ? 1)/ 0。1' = 209。76 × 0。611 = 128。06 亿元

235


从第 6 年起到 15 年终了这 10 年间每年须付息 0。1C5 外,还须开支运行费
O = 0。02C5 ,合计 0。12C5 每年。
同样第 10  年完成的第二批工程的现值 C5 也是 128。06  亿元,这批从第 11 年
到第 15 年底这 5 年间也须开支 0。12C5 每年。最后第 15 年完成的第三批工程也是
128。06 亿元为现值,并未开始开支。
三批工程投资和开支都算到竣工期第 15 年底的现值是 C3 ×5
C3 ×5  = 128。06 ( 1。1210  + 1。125  + 1 )
= 128。06 ( 3。106 + 1。762 +1 ) = 128。06×5。868
= 751。45 亿元 》 666。45 亿元 = C
这分三批完工的总投资成本现值 751。45 亿元,比三峡工程序设计年完工的相
应现值 666。45 亿元较大,是由于分批工程提前运行的费用现值有 85 亿元。
每批工程每年回收的电费是 1/3×840×0。093  =  26。02 亿元/年。第一批从第 6
年起到第 15 年回收本利总值为
26。02(1。19。5  + 1。18。5  + ? ?  + 1。10。5 )
= 26。02 ×1。10。5 (1。19  + 1。18  + ? ?  + 1)

= 26。02 ×1。10。5  +
1。110  ? 1

= 26。02 × 10。488(2。5917 ? 1)
1。1 ? 1
= 26。02 × 16。715 = 434。92 亿元。
第二批从第 11 年到第 15 年底回收的现值是 26。02(1。14。5  + 1。13。5  + ? ?  + 1。10。5 )
5

 
= 26。02 ×1。10。5  + 1。1  ? 1 = 26。02 × 10。488 × 0。611 = 26。02 × 6。408 = 166。74 亿元。
1。1 ? 1
第三批第 15 年底完工,这时尚未回收电费。
三批工程回收的电费都算到第 15 年末的总值是
R3 ×5  = 434。92 + 166。74 = 601。66 亿元
其时总投资的成本现值为 751。45 亿元,扣除这回收总值,乃得第 15 年底这
三批工程的净总投资现值为 C 净 C3 ×5 …R3 ×5    =  149。79 亿元。相应的三峡工程 15 年
竣工后的投资现值则为 C = 666。45 亿元。此后两者收效完全一样,即每年回收电
费 F = 78。12 亿元/年,支付运行费 O = 0。02×666。45 = 13。33 亿元/年。总结如下:


 
第 15 年底竣 工后投资现 值,亿元 第 16 年始 亿元    
   
运行费 O O
P = C + =r
Pr
年回收 F
F v。s。 Pr    
三峡电站 C = 666。45 13。33 799。8 79。98 78。12 F≈Pr    
分三批电站 C 净 = 149。79 13。33 283。1 28。31 78。12 2。76:1  

236


由此可见,分三批完工的短工期大中电站比三峡特大电站经济效益大两三倍
之多,理应先修短期电站。
(3)电站修在大江大河上,那里坡降比较平缓,受下游淤积段延伸的作用,
岩基上面大多有较厚的复盖层。长江三斗坪坝址卵石积盖平均厚 35 米之多,修重
力坝时必先挖掉,使坝身坐落在岩基上。对比一个坝设 150 米高,直接落在岩基
上,可得发电落差约 100 米,如今三峡大坝只能得平均落差 65 米,发电功率打了
一个 65 折。通常山区坝址在冲刷河段上复盖层较薄,没有这般大的折扣。这是大
江上修特大型电站的自然亏损。
(4)大江大河流大而猛,所用溢洪道须特别长。长江三峡普通宽仅 100  至
500  米,故称峡谷。而为了汛期排洪,更为了实行妙不可言的“蓄清排浑”水库
运行法,最大泄洪能力需要 73440 秒立米之巨。其时电站最多排泄 19050 秒立米
外,尚须泄洪 54390 秒立米。按设计由深孔排泄 47890 秒立米,仍须由溢流堰溢
流 6500 秒立米。于是设计了 400 米左右长的溢洪道,使坝身总长达 1800 米。虽
有着较窄的 500 米峡谷反而无法利用,不得不另找宽阔的河段筑坝,工费成倍增
加。况且溢流坝的断面较非溢流的坝段要大,单宽造价较贵,大江在平面上坝也
不能取拱形以分散应力向两侧岩壁。总之,大江虽流大而集中,电站单位千瓦的
造价反而较高。其中部分原因是汛期排沙抑低水位,减小了落差,秋冬则流少而 减功率。约估因这因素坝工造价要增加 25%。
总合起来,三峡高坝对比山区大中型电站造价成本在四方面要昂贵:(1)由
于淹没损失移民用费高达 150%;(2)由于工期太长要高达 276%;(3)由于卵石
复盖层 35 米厚于岩基上要高出达 154%;及(4)由于溢洪道特长要高达 125%;
总合起来,共计提高造价 797%,即增为 8  倍,或加价 7  倍。这是相对于没有淹
没损失、工期只有五年、没有卵石复盖层及溢洪道特长等四种最有利的大中型电
站而言,其造价当然较小。一般来说,三峡大坝较普通大中型电站高出三倍是肯
定的。这里还未考虑卵石沉积的问题。所有这些,毋须通过应力分析,一般专长
于水工建筑的工程师都能粗略估计,从而定策,根本毋庸作出工程设计,连工程
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也毋须进行,而得出论断:根本不可修建。


七、论三峡水库的防洪效果及长江中下游的治理 
长江上中下游的防洪治理依靠水库蓄洪节流其效果是较小的,远不如堤工、
河道疏浚等其他方法。主要原因是长江的洪流时程表现为量大而峰平,蓄洪能抑 低峰顶很少。兹阐述如下。

237


1.三峡出口百年一遇 30  天的洪量达 1392  亿立米,而三峡高坝的设计防洪
库量只有 220 亿立米,所能减峰的作用有限。据长办资料,下游荆江大堤最高处
只要加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