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民国名人再回首 >

第4章

民国名人再回首-第4章

小说: 民国名人再回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第73节 于右任(2)  1959年,监察院长于右任(左二)前往机场欢迎大主教于斌返回台湾。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后,于右任先后出任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务。1948年南京国大选举正副总统时,于右任还被推举为副总统候选人。尽管长年活跃于政坛,于右任好为文作诗,草书自成一家,闻名中外,被誉为中国现代大书法家。1964年逝于台北,享年85岁。
          第二部分第74节 于右任(3)1927年,于右任手录孙总理遗嘱,原作者为汪兆铭。
          第二部分第75节 于右任(4)  于右任赠与友人的对联「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的行草,风格独具,中宫紧促,结构多变,在一种不经意的把握中呈现奇葩、从容大气的效果。
          第三部分第76节 于斌(1)  1964年,辅仁大学校长于斌赴罗马出席天主教大公会议后返回台湾,受到年轻教友的迎接。于斌,黑龙江兰西人,入吉林神罗修道院,1924年赴意大利留学,先后获神学、哲学、政治学博士,1936年被教宗任命为南京教区总主教,抗战时期在重庆主持难民教济工作,后又与白崇禧、冯玉祥发起成立「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国共内战末期,于斌去了美国,1954年再回台湾。
          第三部分第77节 于斌(2)  1971年,于斌在圣礼堂以「当代教友的新使命」为题发表演说。由于新中国建立后,与罗马教廷发生紧张关系,教宗遂将传播天主教的活动的重心置于台湾,1969年,于斌被教宗保罗六世任命为枢机主机,使得他成为第一个可以投票选教宗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第78节 于斌(3)  1969年,于斌获任命为枢机主教后,各界友人纷纷涌来。有关早年天主教在中国的角色,各方评价不一,不过于斌确实是中国籍天主教徒的先驱,在中国各地兴学并联合世界教友的力量从事救济事业。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后,于斌藉用本身的影响力,引进优秀的神父修女担任外语教师,使得该校的外语教学水平十分突出。不过,于斌一直主张承认神学院的学历,却未获台湾教育当局同意。1978年,于斌到罗马参加教宗保罗六世的丧礼时,心脏病突发而逝。
          第三部分第79节 张大千(1)  1967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56张画作。张大千,1901年生于四川内江,幼年受母亲影响嗜画虎,后从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遍游名山大川,1932年居家迁于苏州,潜心作画,1940年起用了两年的时间,对敦煌洞窟进行整理,绘画技法更为丰富。他被评为天才型的画家,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庭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第三部分第80节 张大千(2)  1977年,张大千作画时,名摄影家郎静山帮忙拍摄大师的作画过程,聚精会神,搏得大师一笑。张大千的画风经几度变化,30岁以前可称「清新俊逸」、50岁是「瑰丽雄奇」、60岁以后「苍深渊穆」、80岁后则笔简墨淡,奇伟瑰丽,他所创作的「长江万里图」气势磅礡,深境幽远,为国画的传世之作。
          第三部分第81节 张大千(3)  大陆时期的张大千,年纪虽不算老,但喜留长须,做隐士状。张大千曾沉迷于佛学,甚至曾去宁波天童寺昄依佛门。图中的张大千幽居园林,开卷展读,不愧自称为「大千居士」。
          第三部分第82节 张大千(4)  80年代初,张大千的夫人徐雯波拜马寿华为国画老师,行传统的三跪九拜大礼。马寿华本职为大法官,擅国画,自成一格,能让张大千的妻子跪拜为师,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第三部分第83节 张大千(5)  80年代初,张大千的夫人徐雯波拜马寿华为师,行三跪九拜大礼后,马寿华则以纪念品赠女弟子。1948年,张大千迁居香港后,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定居在台湾,1984年病逝,享年84岁。他在台湾生前居住的「摩耶精舍」改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第三部分第84节 张大千(6)张大千所绘「老树腾猿」
          第三部分第85节 张大千(7)张大千所绘「巫峡清秋」
          第三部分第86节 张大千(8)张大千所绘「敦煌菩萨」
          第三部分第87节 薛岳(1)  1984年,担任国大代表的薛岳将军在会议上发言。这位曾在抗战期间担任战地指挥官而表现杰出的军人,晚年闲居台湾,习文练字,以揣摹岳飞字体自得,活过百岁,1998年病逝于台北。薛岳,1896年生于广东乐昌县农家,入保定陆军学校,追随孙中山革命。陈烔明叛变时,曾率兵在枪林弹雨中营救宋庆龄,随后在革命岁月中冲锋陷阵,作战资历十分丰富。1950年,薛岳前往台湾,先是沉潜在家,直到1958年应陈诚之邀出任政务委员,以及「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空衔,但他却安享余年,算是弥补了前半生的奔波劳碌。
          第三部分第88节 薛岳(2)  抗战时期的薛岳将军。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薛岳自动请缨,被任命为19集团军总司令,奋勇作战,后日军陷杭州、南京,薛岳则俟机转战,参加过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939年日军发动三次长沙会战,薛岳因势利导,予日军以重击。1944年,薛岳指挥大军支持常德会战,获美国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高度赞赏,可以说整整八年抗战中,薛岳几乎无役不与,1946年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发了一枚自由勋章。这位武将平日性格暴噪,喜好烟酒,经常以岳飞《满江红》的豪情自况。
          第三部分第89节 汤恩伯  1954年,汤恩伯将军丧礼,家属围在棺木旁,神情哀凄。1899年,汤恩伯出生于浙江武义县,1952年赴日本入明治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后得陈仪之助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北伐战争期间,汤恩伯效命蒋介石,此后飞黄腾达,不过汤恩伯在第五次「围剿」时曾带兵进入瑞金,杀戮甚重。抗战爆发后,汤恩伯作战勇猛,手下率40万大兵,据中原地带,但因军纪问题,民怨甚深。国共内战末期,原浙江省主席陈仪有意起义,却遭汤逮捕,押解来台。1949年后,汤恩伯去台湾,不再担任职务,1954年死于病榻中。
          第三部分第90节 桂永清  1954年,海军名将桂永青逝世于台北,遗族披麻戴孝瞻仰其遗体。桂永清,1900年出生于江西贵日溪县农家,年长后考上黄埔第一期,表现深得总教官何应钦赏识。随着黄埔军东征北伐,桂永清身先士卒,职务也扶摇直上。1933年,桂永清奉蒋介石之命令成立「中央教导师」,采全新德式装备与训练,形同蒋介石的御林军。抗战末期,桂永清被派往英国,学习英国海军体制。1946年国民党重建海军总司令部,桂永清任海军总司令,积极扩大海军编制,不过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海军却失利连连。1949年桂永清去台以后,对海军重新整顿,仍受蒋的重用。
          第三部分第91节 胡适(1)  1952年,胡适博士(前排左一)由美国来到台湾,与老友重聚合影。图中为(前排中、右)陈诚、王世杰。(第二排右起)张历生、叶公超、吴国桢、陶希圣。(后排右起)张南如、黄少谷、张其旳、沉昌焕。胡适,祖籍安徽,1891年生于上海东门外,入上海中国公学,后赴美入康乃尔大学,先习农,后转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证主义大师杜威,获哲学博士。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实证哲学,次年任《新青年》编辑,鼓吹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其名言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五四运动」主要人物,对中国思想界有深远的影响。1949年,胡适赴美,1952年首次应邀去台湾演讲,照片的人士堪为去台文化界的一时之选。
          第三部分第92节 胡适(2)  1954年,胡适来台参加国大会议,「中国公学校友会」在台校友到机场迎接。中国公学为清末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1905年底,中国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愤而离日归国,抵沪者三千余人。为使学业不致中辍,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多方奔走,促使两江总督端方拨款建校,设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等。胡适早年曾入中国公学,1928年复任中国公学校校长,并代编校歌一首。
          第三部分第93节 胡适(3)  1958年,中央研究院在台湾重建,由胡适任院长,继续在台湾散播思想与文化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最早于1928年成立,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但因内外局势动荡,战祸连年,以致当时的研究院是由全国各学术团体选出的评议员的组合,并非一实体的研究单位。直到1948年3月,原来中研院评议会投票,选出81名院士,才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胡适是人文组院士,首届代院长为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
          第三部分第94节 胡适(4)  1958年,中央研院在台湾重建,首届院士合影。前排左至右为程天放、张道藩、王宠惠、胡适、朱家骅、王世杰。胡适在中研究的致词中说:「中央研究院原有十几个研究所,从大陆运来台湾的只有两个研究所,由于传斯年先生和朱院长的远见,将最强的部份历史语言研究所搬了出来。这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另一个搬出来的研究所是数学研究所。其余十几个研究所因为设备重,当时政府已没有交通工具可以帮助中央研究院搬运…,今天要挑起中央研究院的任务,真觉得胆怯。」
          第三部分第95节 胡适(5)  1958年,胡适博士与于右任相见欢。这一段时期,中国大陆发起了大规模的清算胡适思想的运动,胡适响应说:「那时我觉得世界上二、三百年来有一种公开的趋向,朝科学民主这个方向走,朝新的科学方法走。那个时候,我朋友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拥护『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我表示过这样的话;把这个抽象名词人格式,把他看作人,最容易错误的,容易人格化,也就容易偶像化;偶像化了,便会盲目崇拜。…当时,我的朋友陈独秀因只认得两个名词,不知道科学是一个方法,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三部分第96节 胡适(6)  1958年,胡适与陈诚闲话家常。有关自己的主张在大陆遭到大规模清算一事,胡适继续说:「我几十年来对学生讲:我改证『红楼梦』、『水浒传』是要借这种人人知道的小说材料提倡一种方法,教青年人有一种方法,等于『孙行者』身上三根救命毫毛,可以保护你们不受任何欺骗,什么东西都要拿证据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种方法可以不受欺骗,不受人牵着鼻子走。」
          第三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