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 >

第21章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第21章

小说: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嬛黧w,邏輯主體與心理主體不一樣。羅素也以為數學不是屬于物理的(physical),也不是屬于心理的(psychological),而是屬于邏輯世界(logical world),而這個邏輯主體或邏輯思想發出的主觀形式能使感性中所呈現的主觀的枺骺陀^化。意即由主體發出的形式(form),能使感性的主觀表象關涉到對象而客觀化。此講法很古怪。感性的表象本來是主觀的,而主觀的形式條件能使其成為客觀的,這在一般看來以為是主觀中的主觀,豈不是成為更主觀的?故指康德的思想為主觀主義。這是一定的嗎?我看這未必然。

  數目依來布尼茲是半心理學的,但一旦成為數目就是客觀的、必然的、普遍的。這樣的數目論是主觀主義呢?抑或是客觀主義?洠в腥艘蛑v數學不屬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而屬于邏輯世界就說這樣講數學是主觀主義。主觀的形式條件,即由主體而發的形式條件,能使現象客觀化,由此而說其是主觀主義是不通的。一般人並不了解主觀主義的意義。由主體發的形式條件而使主觀的表象客觀化這個思路較眩s而微妙,而且難以了解。但是由上面一步一步由來布尼茲講數目是半心理的,羅素說是屬于邏輯的,佛教說是不相應行法看來,則康德的說法是很合理而可理解的,而不是不合理的古怪,在此說是主觀主義也很有問睿@是必須仔細思考的。

  佛教對那些不相應行法的說法,康德是可以接受的,但康德就不似佛教那樣唤y,而把這些形式條件分為兩層,第一層由感性講,此是基層,第二層是知性(understanding)層,此兩層就可以把佛教唤y說的廿多個不相應行法(不相干的除外)分成兩類。由感性層上說的形式是時間、空間,由知性層講的是形式性的概念即十二範疇。感性通過五官所接樱默F象都是主觀的,此是由感性的材料方面說的,色、聲、臭、味等永遠都是主觀的表象,但是這些主觀的表象一定要套在形式內,它才有客觀而且有真實(real)的意義,在此講就是實在論。聲、色、臭、味這些表象雖是主觀的,但不是幻覺而是真實的,而真實的成其為真實,要套在形式內,才有客觀的意義,也才有真實的意義而為真實的存在。

  在感性層上直接套上的形式就是時間、空間,時間空間為感性底形式(form of sensibility)。感性底形式是由我們的心臁S著感性而表現其作用,其作用就是湧現時間、空間,湧現出來直接地就用于安排感性的主觀現象。開始講時間、空間是感性底形式,是主觀的,而感性之取物是直覺的。就以「看」為例子,這一「看」,主觀方面是「看」,客觀方面是「所看」的顏色,這是直接呈現的,而且在感性中的「看」,主客觀是不分的,在此怎麼能說時間空間是屬于主觀或客觀?為什麼說是屬于「看」,而不是屬于「所看」的顏色。在此主客觀不分,渾而為一,這樣說屬于主觀或客觀都可以。但時間空間是屬于主觀,而顏色是屬于對象的,在此不能以感性的主觀客觀不分來辯,不管你自覺到不自覺到,這是由反省上來說明的。主觀的是「看」,「看」是直覺(sensible intuition),是視覺的直覺,「看」就要在時間空間的形式下,才能成其為「看」。假若「看」不在具體的一個時間與空間中,不在某個時刻,某個處所中,則這樣的「看」就是抽象的看,那就等于洠в小缚础梗侵皇恰缚础怪拍睢<偃缡钦娴木唧w的看,而且有具體的顏色,那一定都在時間空間中,則這個時間、空間之形式,不但是「看」之形式,而且也是「所看」的顏色之形式,這是同時的,不過分解一下講就說時間空間是感性之形式,由心立不由物給,因此說是主觀的。顏色若是具體的一定要在時間空間中,若顏色不在任何時間空間中,則顏色只是抽象的概念,不是具體的顏色。如人的概念,古今中外的人都可包括在內。如要講一個具體的人,如孔子,就是春秋時代周撸Я袊哪莻拢耍欢ㄒe出具體的時間空間。但不能因此就說時間空間是外在的。

  主觀的形式用于感性而為感性之形式,這並不表示此形式是由這感性主體而發。依康德,感性(sensibility)是接受性,接受外來的枺鳎赏馕锝o我一個刺激,而我接受一個刺激就有一個呈現。假如說時間空間就是此接受性的感性所發,這也是講不通的,在此須再詳細予以分析。

  若外界給我的皮膚一個痛的刺激,而我有痛的感受,而此皮膚樱X的痛的接受性,其實是發不出時間與空間的。感性是要在時間空間中成其為接受性,說「時間空間為感性之形式,是主觀的」,這不表示時間空間是由感性主體而發,這只表示時間與空間用于感性主體。心臁S五官感性而表現作用,在佛教為前五識,識是屬于心,五識並不是五官,乃是心臁S著五官而表現其作用。識是了別作用,故五識乃心臁栏皆谏頇C體而表現。王陽明所謂隨埽鼩て鹉罹褪亲R,不隨埽鼩て鹉罹褪橇贾C献釉疲骸付恐俨凰级斡谖铮锝晃飫t引之而已矣」。凡此乃是依道德立場而言。嚴格落實而言,前五識是心臁S著五官之目來看成爲視覺,即是眼識;隨著五官之耳來聼為聽覺,就是耳識。其他亦如此講。光只是看、聼,還無了別作用,官覺之識才有了別作用。而此五識本身也不能湧發時間空間之形式。心臁S著五識而再凌空地表現其某種作用以突顯形式,這個心臁鸵獣簳r超脫一步不與感性糾結在一起;它超脫一步而就著感性發出形式必須有其獨立性的作用,此獨立性的作用康德並洠дf出,他只說時間空間是心臁饔^構造(subjective constitution of mind),而心臁菍儆谀且粚哟我饬x的心臁档聛K無交代,故在此有耄Щ蕖

  若直接就感受性、接受性去分析,如就眼睛之「看」而言,「看」是心臁藙e作用,是屬于前五識,此了別是了別顔色,它也發不出時間空間之形式,而說心臁饔^構造,此心臁锹湓谀莻層次而言呢?至少不能說就前五識來説,但也不是屬于第六識,因第六識是屬于知性。因此,當該說時間空間是發自想像層的心。康德很看重想像之機能(faculty of imagination),他講時間空間並洠в刑岬较胂駥樱v規模圖式(schema)時就提到。想像力就是心之主觀建構作用,其湧發時間空間以及形構規模圖式都是先驗地發之與形構之。不管你意識到不意識到,讚成不讚成,這都是不相干的,因爲時間空間為心臁ㄏ胂瘢┱庵饔^建構是一定的,雖然關于時間空間有好多不同的主張。

  對象如山河大地是外在的對象(external object),為客觀外在的枺鳎陀^外在世界有無時間空間這種對象?我們能通過那一種認知的能力來認知它?時間空間是虛的,山河大地是實的,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化學等等許多不同的路數(approach)來了解,了解後還是這個山河大地,即使是上帝創造的也是山河大地,因為這是實的,可是就洠в袝r間空間這種對象,我們也無任何認知能力能把握到一個外物曰時間空間,感性是不能的,通過感性只能感覺到色、聲、嗅、味、痛等,但絕不能感覺到時間空間。儘管我的看以及所看的顏色在時間空間中呈現,但我們洠в锌吹綍r間空間,故依康德乃通過反省(reflection)而知道的,因其是先驗的(apriori)或先在的,故通過感性的前五識我們無法知道時間空間。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知性的思考來思想時間與空間?當然可以。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一條線或一個圖形來把時間與空間表現出來,這是時間空間早已有了,我們經由思考的作用而想它,藉助線或圖形等具體物來想它。但知性決不是時間空間底湧發地,因為知性只是思,思決不能形成時間與空間。思懀甯拍钊Q定早已有的,並已用之于感性的時間空間中的感性現象,但卻不能把時間空間當作外在的物而去決定它,就如同決定一外在的現象一樣。故外在世界無時間空間這種枺鳎珪r間空間的作用又非常大,故時間空間是虛法,不相應行法都是虛法,這些虛法由我們主體發出的,而用來控制、安排那些外在世界的對象,使這些對象有客觀性真實性,此之謂「虛以控實」。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討論時間空間部分的為感性論,竟只有短短四十多頁說得很簡單,而非常難以了解。康德說時間空間是主觀的感性形式,為心之主觀建構,其實並非是不可了解的,如以佛教的不相應行法就可幫助我們了解。康德提到對時間空間的看法有三種,除了他自己的看法以外還有兩種。一種是把時間空間視為是客觀的絕對自存體(objective; absolute self…subsistent real being),由古希臘的原子論者至牛頓的物理學都持這種看法,一般科學家也都認為時間空間是客觀的存有(objective being),印度之外道哲學勝論師也持這種看法。既然時間空間是客觀的真實存有(real being),但又是「非實物」(nonentity)的形式的存有(formal going),這樣的時間空間是通過我們思想的哂盟鶚嬎汲鰜淼模哑淇陀^化推出去而成為外在的,故完全是虛構的時間空間。佛教就不認為如此,佛教認為作為客觀而自存之實有的時間空間是由虛妄執著而虛構成的,佛教認為此乃由于識之執著,但執著就不是實在的,不過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使用時間空間而不視之為一自存體,隨俗而方便使用是可以的。這明示時間空間是方便假立。

  另一種說法是來布尼茲所提倡的,他認為時間空間非客觀自存的實有,而是由客觀對象自身的關係中抽象出來的,不是離開對象自身而客觀獨存的實有,此稱關係說(Relation…theory of space and time),牛頓的說法是絕對說(Absolute theory of space and time)。此絕對的時間空間為牛頓物理學的基本假定,依愛因斯坦就不需這個假定,故成相對論,但相對論之時空觀也不必是來布尼茲的關係說。康德就指出時間空間既不是如牛頓所說的客觀絕對的自存體,也不是如來布尼茲所想的由對象本身的關係中抽出來的。我們說對象間的時空關係,其實乃由我們主觀的時空形式之應用而決定成的,而不是時空關係由對象本身間之關係抽出來的,故關係說是顛倒過來說的。由主體而發的虛的形式來控制實,而使實的能客觀化,由這實的方面講,康德是實在論。人們謂其為主觀主義,乃由其控制實的那形式是主觀的而言,而不由實的物伲牧戏矫嫜灾饔^主義。物伲目七@些實的都是由外面通過感性給與於我們的,但控制,安排那些實的材料乃是虛的主觀形式。這樣你說康德是主觀主義乎?是客觀主義乎?安排控制實的是形式,此形式是主觀的,虛的。若主張這些形式也是客觀而外在的,這種客觀主義是講不通的。我們只要在材料,實的這個地方說時間空間之客觀實在性就夠了。

  「主觀虛的形式能使實的主觀性的感性材料能涉及對象而使其客觀化」,是最正當而最合理的講法,其中的道理就是「虛以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