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连城璧外编 >

第12章

连城璧外编-第12章

小说: 连城璧外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告诉瑞娘,瑞娘甚是欢喜。
  不想过了几时,先生又瞒了众学生,买许多果子放在案头,每等承先背书之际,张得众人不见,暗暗的塞到承先袖里来。
  承先只说先生决无歹意,也带回来孝顺母亲。瑞娘大骇道:“连先生都不轨起来,这还了得?”就托故辞了,另拣个须鬓皓然的先生送他去读。
  又过几时,承先十四岁,恰好是瑞娘当初受聘之年,不想也有花星照命。一日新知县拜客,从门首经过,仪从执事,摆得十分齐整。承先在店堂里看。
  那知县是个青年进士,坐在轿上一眼觑着承先,抬过四五家门面,还掉过头来细看。王肖江对承先道:“贵人抬眼看,便是福星临,你明日必有好处。”不上一刻,知县拜客转来,又从门首经过,对手下人道:“把那个穿白的孩子拿来。”只见两三个巡风皂隶,如狼似虎赶进店来,把承先一索锁住,承先惊得号啕痛哭。
  瑞娘走出来,问甚么原故,那皂隶不由分说,把承先乱拖乱扯,带到县中去了。
  王肖江道:“往常新官上任,最忌穿白的人,想是见他犯了忌讳,故此拿去惩治了。”瑞娘顾不得抛头露面,只得同了肖江赶到县前去看。
  原来是县官初任,要用门子,见承先生得标致,自己相中了,故此拿他来递认状的。瑞娘走到之时,承先已经押出讨保,立刻要取认状。
  瑞娘走到家中,抱了承先痛哭首:“我受你父亲临终之托,指望教你读书成名,以承先人之志;谁想皇天不佑,使你做下贱之人,我不忍见你如此。待我先死了,你后进衙门,还好见你父亲于地下。”说完,只要撞死。
  肖江劝了一番,又扯到里面,商议了一会,瑞娘方才住哭。
  当晚就递了认状。第二日就教承先换了青衣,进去服役。
  知县见他人物又俊俏,性子又伶俐,甚是得宠。
  却说瑞娘与肖江预先定下计较,写了一舱海船,将行李衣服渐渐搬运下去。
  到那一日,半夜起来,与承先三人一同逃走下船,曳起风帆,顷刻千里,不上数日,飘到广东广州府。将行李搬移上岸,赁房住下,依旧开个鞋铺。
  瑞娘这番教子,不比前番,日间教他从师会友,夜间要他刺股悬梁,若有一毫怠惰,不是打,就是骂,竟像肚里生出来的儿子。
  承先也肯向上,读了几年,文理大进。屡次赴考,府县俱取前列;但遇道试,就被冒籍的攻了出来。直到二十三岁,宗师收散遗才,承先混进去考,幸取通场第一,当年入场,就中了举。回来拜谢瑞娘,瑞娘不胜欢喜。
  却说承先丧父之时,才得四岁,吃饭不知饥饱,那里晓得家中之事?自他从乳母家回来,瑞娘就做妇人打扮,直到如今。
  承先只说当真是个继母,那里去辨雌雄?瑞娘就要与他说知,也讲不出口,所以鹘鹘突突过了二十三年。
  直到进京会试,与福建一个举人同寓,承先说原籍也是福建,两下认起同乡来,那举人将他齿录一翻,看见父许葳,嫡母石氏,继母尤氏,就大惊道:“原来许季芳就是令先尊?既然如此,令先尊当初不好女色,止娶得一位石夫人,何曾再娶甚么尤氏?”承先道:“这个家母如今现在。”那举人想了一会,大笑道:“莫非就是尤瑞郎么?这等他是个男人,你怎么把他刻做继母?”承先不解其故,那举人就把始末根由,细细的讲了一遍,承先才晓得这段希奇的故事。
  后来承先几科不中,选了知县。做过三年,升了部属。把瑞娘待如亲母,封为诰命夫人,终身只当不知,不敢提起所闻一字。就是死后,还与季芳合葬,题曰”尤氏夫人之墓”,这也是为亲者讳的意思。
  看官,你听我道:这许季芳是好南风的第一个情种,尤瑞郎是做龙阳的第一个节妇,论理就该流芳百世了;如今的人,看到这回小说,个个都掩口而笑,就像鄙薄他的一般。
  这是甚么原故?只因这桩事不是天造地设的道理,是那走斜路的古人穿凿出来的,所以做到极至的所在,也无当于人伦。
  我劝世间的人,断了这条斜路不要走,留些精神施于有用之地,为朝廷添些户口,为祖宗绵绵嗣续,岂不有益!为甚么把金汁一般的东西,流到那污秽所在去?有诗为证:阳精到处便成孩,南北虽分总受胎。
  莫道龙阳不生子,蛆虫尽自后庭来。

卷之六 受人欺无心落局 连鬼骗有故倾家
  诗云:
  世间何物最堪仇,赌胜场中几粒骰。
  能变素封为乞丐,惯教平地起戈矛。
  输家既入迷魂阵,赢处还吞钓命钩。
  安得人人陶士行,尽收博具付中流。
  这首诗是见世人因赌博倾家者多,做来罪骰子的。骰子是无知之物,为甚么罪他?不知这件东西虽是无知之物,却像个妖孽一般。你若不去惹他,他不过是几块枯骨,六面钻眼,极多不过三十六枚点数而已;你若被他一缠上了,这几块枯骨就是几条冤魂,六面钻眼就是六条铁索,三十六枚点数就是三十六个天罡,把人捆缚住了,要你死就死,要你活就活,任有拔山举鼎之力,不到乌江,他决不肯放你。
  如今世上的人迷而不悟,只要将好好的人家央他去送。起先要赢别人的钱。不想到输了自家的本;后来要翻自家的本,不想又输了别人的钱。输家失利,赢家也未尝得到,不知弄他何干?说话的,你差了。世上的钱财定有着落,不在这边,就在那边,你说两边都不得,难道被鬼摄去了不成?看官,自古道:“鹬蚌相持,渔翁得利。”那两家赌到后来,你不肯歇,我不肯休,弄来弄去,少不得都归到头家手里。所以赌博场上,输的讨愁烦,赢的空欢喜,看的赔工夫,刚刚只有头家得利。
  当初一人,有千金家事,只因好赌,弄得精穷。手头只剩得十两银子,还要拿去做孤注。
  偶从街上经过,见个道人卖仙方,是一口价,说十两就要十两,说五两就要五两,还少了就不肯卖。那方又是封着的,当面不许开,要拿回家去自己拆看。此人把面前的方一一看过,看到一封,上面写着:赌钱不输方,价银拾两。
  此人大喜,思量道:“有了不输方去赌,要千两就千两,要万两就万两,何惜这十两价钱?”就尽腰间所有,买了此方,拿回去拆开一看,止得四个大字道:只是拈头。
  此人在骇,说被他骗了,要走转去退。仔细想一想道:“话虽平常,却是个至理。我就依着他行,且看如何应验?”
  从此以后,遇见人赌,就去拈头。拈到后来,手头有了些钞,要自己下场,想到仙方的话,又熬住了。
  拈了三年头,熬了三年赌,家赀不觉挣起一半,才晓得那道人不是卖的仙方,是卖的道理。这些道理人人晓得,个个不肯行。此人若不去十两银子买,怎肯奉为蓍蔡?就如世上教人读书,教人学好,总是教的道理。但是先生教学生就听,朋友劝朋友就不听,是甚么原故?先生去束修、朋友不去束修故也。
  话休絮烦,照方才这等说来,拈头是极好的生意了;如今又有一人,为拈头反拈去了一分人家,这又是甚么原故?听在下说来便知分晓。
  嘉靖初年,苏州有个百姓,叫做王小山。为人百伶百俐,真个是眉毛会说话,头发都空心的。
  祖上遗下几亩田地,数间住房,约有二三百金家业。他的生性再不喜将本觅利,只要白手求财。自小在色盆行里走动,替头家分分筹,记记帐,拈些小头,一来学乖,二来糊口。
  到后来人头熟了,本事强了,渐渐的大弄起来。逼着好主儿,自己拿银子放头;遇着不尴尬的,先教付稍,后交筹马,只有得趁,没有得赔。久而久之,名声大了,数百里内外好此道的,都来相投,竟做了个赌行经纪。
  他又典了一所花园居住,有厅有堂,有台有榭,桌上摆些假骨董,壁上挂些歪书画,一来装体面,二来有要赌没稍的,就作了银子借他,一倍常得几倍。
  他又肯撒漫,家中雇个厨子当灶,安排的肴馔极是可口,拈十两头,定费六七两供给,所以人都情愿作成他。往来的都是乡绅大老,公子王孙;论千论百家输赢,小可的不敢进他门槛。常常有人劝他自己下场,或者扯他搭一分,他的主意拿得定定的,百风吹他不动,只是醒眼看醉人。
  却有一件不好,见了富家子弟,不论好赌不好赌,情愿不情愿,千方百计,定要扯他下场;下了场,又要串通惯家弄他一个,不输个干净不放出门。他从三十岁起到五十岁,这二十年间送去的人家,若记起帐来,也做得一本百家姓。只是他趁的银子大来大去,家计到此也还不上千金。
  那时齐门外有个老者,也姓王,号继轩,为人智巧不足,忠厚有余。祖、父并无遗业,是他克勤克苦挣起一分人家。虽然只有二三千金事业,那些上万的财主,反不如他从容。外无石崇、王恺之名,内有陶朱、猗顿之实。
  他的田地都买在平乡,高不愁旱,低不愁水;他的店面都置在市口,租收得重,税纳得轻;宅子在半村半郭之间,前有秫田,后有菜圃,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性子虽不十分悭吝,钱财上也没得错与人。田地是他逐亩置的,房屋的他逐间起的,树木是他逐根种的,若有豪家势宦要占他片瓦尺土,一草一木,他就要与你拼命。人知道他的便宜难讨,也不去惹他。上不欠官粮,下不放私债,不想昧心钱,不做欺公事,夫妻两口逍遥自在,真是一对烟火神仙。
  只是子嗣难得,将近五旬才生一子,因往天竺祈嗣而得,取名唤做竺生。生得眉清目秀,聪颖可佳。将及垂髫,继轩要送他上学,只怕搭了村塾中不肖子弟,习于下流,特地请一蒙师在家训读,半步不放出门。教到十六七岁,文理粗通,就把先生辞了。他不想儿子上进,只求承守家业而已。
  偶有一年,苏州米粮甚贱,继轩的租米不肯轻卖,闻得山东、河南一路年岁荒歉,客商贩六陈去粜者,人人得利,继轩就雇下船只,把租米尽发下船,装往北路粜卖。
  临行分付竺生道:“我去之后,你须要闭门谨守,不可闲行游荡,结交匪人,花费我的钱钞。我回来查帐,若少了一文半分,你须要仔细!”竺生唯唯听命。送父出门,终日在家静坐。
  忽一日生起病来,求医无效,问卜少灵。母亲道:“你这病想是拘束出来的,何不到外面走走,把精神血脉活动一活动,或者强如吃药也不可知。”竺生道:“我也想如此,只是我不曾出门得惯,东西南北都不知,万一走出门去,寻不转来,如何是好?”母亲道:“不妨,我叫表兄领你就是。”次日叫人到娘家,唤了侄儿朱庆生来。
  庆生与竺生同年,只大得几月,凡事懵懂,只有路头还熟。
  当日领了竺生,到虎丘山塘游玩了一日,回来不觉精神健旺,竟不是出门时节的病容了。母亲大喜,以后日逐教他出去踱踱。一日走到一个去处,经过一所园亭,只见:曲水绕门,远山当户。外有三折小桥,曲如之字;内有重密槛,碎若冰纹。假山高耸出墙头,积雨生苔,画出个秋色满园关不住;芳树参差围屋角,因风散绮,弄得个春城无处不飞花。粉墙千堞白无痕,疑入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