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37章

婉约词-第37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②。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
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
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①潘郎:潘岳字安仁,晋中牟人。美姿容,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交。《晋书》
有传。
    ②徐妆:半面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
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

    【评解】

    这首词写景、咏物、抒情融为一体。上片写眼前景,抒心中情。“柳锁莺魂,花翻
蝶梦”,愁染潘郎,偷藏泪点。下片写当初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如今回首往事,
寸断柔肠。全词轻盈绰约,细腻工丽,于柔媚中具艳冶之姿。表现了梅溪词的特色。

夜行船 闻卖杏花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①、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②宽沉带。
    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长记故园挑菜。

    【注释】

    ①过收灯:过了灯节。
    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评解】

    本词因闻卖杏花而引起怀人之幽思。上片着意描绘杏花春景。初春季节,微雨轻寒,
深巷无人,闻卖杏花。下片写故园之思,怀人之情。常记故园挑菜,忆他眉黛春山,鬓
影裙腰。而今潘郎憔悴,往事不堪回首。全词生动而又细腻地描绘了明媚的春光,如丝
的细雨,怀人的意态,绵绵的相思。
    写得工丽倩巧,柔媚多姿。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着意在结句。杏花时节,正故园昔日挑菜良辰,
顿忆鬓影裙腰之当年情侣,乃芳序重临而潘郎憔悴,其感想何如耶?上阕咏卖花,款款
写来,风致摇曳,春阴门巷,在幽静境中,益觉卖花声动人凄听也。
    薛砺若《词学通论》:其词境之婉约飘逸,则如淡烟微雨,紫雾明霞;其造语之轻
俊妩媚,则如娇花映日,绿杨看雨。他将这三春景色写得极细致而逼真。

鹧鸪天
    搭柳栏干倚伫频①。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
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注释】

    ①伫:久立,盼望。 频:屡次,多次。

    【评解】

    这首闺情词,上片写凭栏伫望情景。搭柳栏干,杏帘蝴蝶,楼头伫望,泪洒东风。
下片写对景怀人,不胜今昔之感。
    箫外月,梦中云,回想昔日秦楼楚殿,今日却“换尽风流”。
    结句“偏恨鸳鸯不念人”,愁绪缠绵,余韵不尽。全词和婉工巧,绮丽动目。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骨”二字颇新,惟《梅溪集》中两用之。“东
风”句较《万年欢》调“愁沁花骨”尤为凄艳欲绝。吟此两句,如闻“落叶哀蝉”之歌。
昔人咏鸳鸯者,或羡其双飞,或愿为同命,此独言其不复念人,但既言“换尽风流”,
则绮习刬除,愿归枯衲,安用恨为!恨耶情耶?殆自问亦莫辨也。


    严 仁
玉楼春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冰池晴绿①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
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②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作者简介】

    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属福建)人。他与同族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
著有《清江欸乃集》。其词工巧艳丽,以写闺情见长。

    【注释】

    ①晴绿:指池水。
    ②奁:镜匣。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春愁。上片写庭园春色。西园春风,花繁蝶乱,池水晴绿,
落红满径。下片写春闺怀人。尽日相思,罗带渐缓,明镜照愁,盼君速归。通篇构思精
巧,婉丽清新。为历代词家所赞赏。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次山词极能道闺闱之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委婉,读之不厌百回。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明镜照愁,常语也。作者“宝奁”七字,古意深思,
独标新警。

鹧鸪天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柁转牙樯②。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
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

    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弦:泛指乐器。
    ②捩:扭转。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评解】

    这首词着意抒写离愁别恨。上片抒写伤别。离歌一曲,痛断客肠。江心征帆,楼头
粉泪,写尽离别况味。下片着重写离恨。兰舟催发,满载离恨,江水东流,别意悠长。
通篇悱恻缠绵,工丽柔媚,体现了严仁词作的风格。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以“江心”、“楼上”对举,离怀自见。以句法论,
在晚唐律诗中亦是佳联。结处“东流水”二句虽从唐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
短长”诗句脱化,而用其意作此词结句,颇有运韵。


    刘克庄'

清平乐
    顷枉维扬,杨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宫腰①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②
护取,莫遣惊鸿③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④眉语,不知舞错
伊州⑤。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蒲田(属福建)人。宋理宗淳祐中赐同进士出身,官龙图
阁直学士,卒谥文定。有《后村别调》一卷,(见毛氏《宋六十家词》)又名《后村长
短句》,见《彊村丛书》。他的词纯学稼轩,为辛派重要作家。

    【注释】

    ①宫腰:女子细腰。
    ②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
传》)。
    ③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④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
    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
    ⑤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

    【评解】

    这首词,抒写对美人的思慕。上片写人物的轻盈体态。宫腰束素,轻盈灵巧,翩若
惊鸿,纤不耐风。下片写相见时的情景。温柔香艳,颦笑风流。相互眉语,舞错伊州。
全词工丽香艳,妩媚风流。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惜其轻盈,有杜牧诗“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
风”之意。下阕窥其衷曲,有李端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之意,后村词大率与
辛稼轩相类,人称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词独标妩媚,殆以忠简梨涡、欧阳江柳耶?
    张炎《词源》:潜夫负一代时名,“别调”一卷,太约直致近俗,效稼轩而不及者。
    毛晋《后村别调跋》:“别调”一卷,大率与稼轩相类,杨升庵谓其壮语足以立懦,
余窃谓其雄力足以排奡云。
    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
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末二语写得亦极隽美,为不经人道者。

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
    繁灯夺霁华①,戏鼓侵明发②。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
中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释】

    ①霁华:明月。
    ②明发:天发明也。

    【评解】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
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下片写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
又渐入愁乡。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集评】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克主《陈敬叟集序》云:敬叟诗才气清拔,力量宏
放,为人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草隶如张颠、
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余每叹其所长,非复一事。为颣城黄子厚之甥,故其诗
酷似之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村序《陈敬叟集》云:“旷达如列御寇、庄周,
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
光。”推许甚至。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
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

昭君怨 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①独步。若比广陵花②,太亏他③。 旧日王侯园圃,今
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④,怕花愁。

    【注释】

    ①姚黄: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
    ②广陵花:指芍药。
    ③太亏他:言太委屈了牡丹。
    ④中州:河南省别称。这里指洛阳。

    【评解】

    这首咏物词,借咏洛阳牡丹,抒写忧国之情。上片言洛阳牡丹,独步天下,胜于扬
州的芍药,因此说牡丹“若比广陵花,太亏他”。下片抒写惜花之情。但作者之意却不
在此,结句揭示了主旨,名为惜花,实惜中州。旧国旧都的哀愁,借对广陵花、济阳花
的褒贬抑扬表现出来。


    黄公绍
青玉案
    年年社日①停针线②。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③。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
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作者简介】

    黄公绍字直翁,邵武(今属福建)人,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隐居樵溪。著有《在
轩词》,有《彊村丛书》本。

    【注释】

    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
《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
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
衫。

    【评解】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
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
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
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十四




    赵彦端
瑞鹧鸪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①流冰②午梦清。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③。 
主人杯酒流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作者简介】

    赵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属江西)人,魏王廷美七世孙。
    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乾道、淳熙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有《介庵集》。

    【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