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38章

婉约词-第38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属江西)人,魏王廷美七世孙。
    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乾道、淳熙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有《介庵集》。

    【注释】

    ①角簟:角蒿编成的席子。
    ②流冰:形容角簟生凉。
    ②濯尘缨:《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评解】

    五月花明,午梦片刻,溜缨清流,情怀何等潇洒,胸襟又何等超脱。主人杯酒留连
之意可感,倦客关河去住之情不堪。不言此日情怀难忘,而言遣流水载此情东去江城,
委婉有味之至。


    幼 卿
浪淘沙
    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
飘蓬①,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②。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作者简介】

    幼卿,生平事迹不详。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她生活在宣和年间。

    【注释】

    ①飘篷:形容人象蓬草一样飘泊无定。
    ②花骢:骏马。

    【评解】

    《词林纪事》记《能改斋漫录》载:宣和间,有题陕府驿壁云:幼卿少与表兄同研
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明年,兄登
甲科,职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
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委婉含蓄地写出“荷花开晚,孤负东风”。下片抒发“聚散匆
匆”的慨叹。“望断斜阳人不见”,流露了无限眷恋之情。全词缠绵哀怨,真挚动人。


    石孝友
青玉案
    征鸿过尽秋容谢,卷离恨、还东下。剪剪①霜风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
簇渔樵舍。 芙蓉城②里人如画,春伴春游夜转夜。别后知他何如也。心随云乱,眼随
天断,泪逐长江泻。

    【作者简介】

    石孝友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以词名。其词集名《金谷遗音》,
有《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亦如耆卿、山谷一样,常以俚俗语写男女恋情,亦有清新
雅洁之作。

    【注释】

    ①剪剪:形容风势轻寒。
    ②芙蓉城:四川成都的别称,以五代时后蜀孟昶在城上种芙蓉花而得名。

    【评解】

    此为离芙蓉城东下舟中恋念所欢之词。上片写眼前沿江两岸风景,下片怀旧游而兴
无限怅思。“心随云乱”句,摹“心事如波涛”(李商隐诗句)之状,甚有情味。
    武林春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归时。 鞭个马儿
归去也,心急马行迟。
    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评解】

    此词与前首《青玉案》词,同为怀人之作。前一首咏别离,基调凄苦;此首咏短别
将会,基调欣悦。词语通俗,极有民歌情味,有早期敦煌曲子词遗风。

卜算子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①。 去也如何去,住也
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注释】

    ①难凭据:无把握,无确期。

    【评解】

    此词以“见”、“别”、“去”、“住”四字为纲领,反复回吟聚短离长、欲留不
得的怅惘。前后上下仅更动一两字,拙中见巧,确是言情妙品。可知诗文不必求花描,
情之所至,口边语亦自佳。

鹧鸪天
    一夜冰澌①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②。门前桃李知麟集③,庭下芝兰看鲤趋④。
 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③无?

    【注释】

    ①冰澌:冰消溶。
    ②洪炉:大炉。喻天地造化之功。
    ③“门前”句:“桃李”指生徒。麟集:言人材荟萃。
    ④“底下”句:“芝兰”喻兄弟子侄。“鲤趋”言子承父教,语出《论语·季氏》:
“鲤趋而过庭。”鲤为孔子之子。
    ⑤添一线:冬至后白昼渐长,古有“吃了冬至面,一日添一线”之谚。

    【评解】

    这首小词作于冬至前一日。特意胪列佳气,讴歌鼎盛。虽使事用典稍觉板重,毕竟
典丽工整,气度自在。

浣溪沙 集句
    宿醉①离愁慢髻鬟②,绿残红豆③忆前欢。锦江春水寄书难。 红袖时笼金鸭④暖,
小楼吹彻玉笙寒。为谁和泪倚阑干?

    【注释】

    ①宿醉:隔夜酒醉。
    ②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髻。
    ③红豆: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④金鸭:鸭形铜香炉。

    【评解】

    诗有集前人成句而成者,此词亦然。全词六句,分别从韩偓和晏几道的《浣溪沙》、
晏几道《西江月》、秦观《木兰花》、李璟《浣溪沙》和李煜《捣练于》中各取一句,
集合而成。读来宛然妙合,毫无拼凑之痕。


    朱淑真
蝶恋花 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①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②,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③。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④。

    【作者简介】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关于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北宋、南宋两说并存。
从作品内容来看,当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相传她因婚姻不满,抑郁而死。她善绘画,
通音律,是婉约派著名女词人。著有《断肠词》,今存词20余首。

    【注释】

    ①犹自:仍然。
    ②“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③“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 苦:
    又作“意”。
    ④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评解】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
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下片描绘暮春
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全
词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

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①。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②
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

    ①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②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评解】

    这是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
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
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
肠芳草。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清平乐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①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
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注释】

    ①藕花:即荷花。

    【评解】

    此词写天真少女与恋人相会的喜悦和离别的惆怅。上片点明留住须臾,故当时携手
情景,藕花细雨历历在目。下片追写依恋情态,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歇拍二句,
叙分别时难言的情景,只用“最是”两字,蕴含无限眷恋之情,归来后哪得不怅然若失。
词中点缀夏日风光,使形象更为饱满。
    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①,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
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
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
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
别具一格。
    严 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①,似被前缘②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③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作者简介】

    严蕊字幼芳,天台营妓。周密《癸辛杂识》称她“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
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道学家朱熹以节使行部至台,指前任太守
唐与正与蕊滥,欲治罪。并收蕊入监,备极箠楚,蕊坚不屈服。系狱两月,声价愈腾。
未几,朱熹改官,岳霖继任,怜其无辜。判令从良。蕊当场填此词以进。(徐釚《词苑
丛谈》)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妓女为堕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评解】

    这是严蕊获得释放、出狱时献给岳霖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堕落“风尘”的不幸遭
遇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词和婉自然,寄喻颇深。


    孙道绚
南乡子 春闺
    晓日压重檐,斗帐①春寒起来忺②。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③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④,认得金针又倒拈。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⑤,满院杨花不卷帘。

    【作者简介】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黄铢之母,宋代福建建宁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

    【注释】

    ①斗帐:形状如斗的帐子。
    ②忺(xiān):适意。
    ③春山:指女子的眉。
    ④挦(qiān):摘取。
    ⑤恹恹:有病的样子。

    【评解】

    这首春闺词,抒写了作者伤春念远之情。上片写闺中人的春日慵懒情态。困人天气,
倦于梳洗,淡画春山。委婉地表现出苦闷心情。下片写对出游人的惦念。闺中人在百无
聊赖中闲挦绣丝,聊做女红,可金针倒拈,全无心思。时已暮春,杨花满院,因游人未
归,便不愿卷帘再看。通篇情思缠绵,和婉细腻。


    聂胜琼
鹧鸪天 别情
    玉惨花愁①出凤城②,莲花楼③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④,别个人人⑤第五程
⑥。 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者简介】

    聂胜琼(生卒年不详),长安名妓。后嫁李之问。

    【注释】

    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莲花楼:饯饮之处。
    ④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⑤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评解】

    这首词是作者在长安送别李之问时所作。上片写送别情景。出城相送,玉惨花愁,
莲花楼下,柳色青青。一曲阳关,离人远去,留下了绵绵相思与怀念。下片写别后凄伤。
欲寻好梦,梦又难成。泪湿枕衾,辗转达旦。雨声和泪,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
碎。
    据《词林纪事》载:之问得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