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51章

婉约词-第51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集,风流婉丽如此。传称河南亮节,作字不胜罗绮;广平铁石,赋心偏爱梅花,吾于
大樽益信。
    《倚声集》云:词至《云门》、《湘真》诸集,言内意外已无遗义,柴虎臣所谓:
“华亭肠断,宋玉魂销。”所微短者,长篇不足耳。

画堂春 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①堤外,
粉香零乱朝朝。玉颜③寂寞淡红飘,无那③今宵。

    【注释】

    ①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色青,故俗呼为青门。
    ②玉颜:指杏花。
    ③无那:无奈。

    【评解】

    此词写雨中杏花,全篇不露一个“杏”字,却处处见出杏花的特征和精神。上片传
其神,下片绘其貌,神貌兼备,风神绰约。全词工丽婉媚,风雅多姿。

    【集评】

    《陈忠裕全集》王士禛云:嫣然欲绝。

诉衷情 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①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②。 风乍暖,日初
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注释】

    ①玉轮:犹华车。
    ②“半面”句:史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故每以半面妆迎驾,帝见则大怒而去。

    【评解】

    桃下试裳而至蝶粉斗香,可见其春服艳丽。所绣花朵几能乱真;轮碾芳草而红妆半
露,情态如画。风暖日长,垂杨袅袅,正是纵情逸兴之时;双燕飞花,满地斜阳,又暗
示良辰难久,美景不长。全词工丽婉媚,情景交融。

    【集评】

    《陈忠裕全集》王士禛云:清真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至大樽而情景相生,令人
有后来之叹。

谒金门 五月雨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①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
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注释】

    ①平芜:平原。

    【评解】

    词题为“五月雨”,正面着墨不多,而以景物变化与人的感受从旁映衬,写得洒脱
自如。结尾点出薄暮之时,恍见花影微露,正是春夏间雨霁转晴特征。

    【集评】

    《陈忠裕全集》邹祗谟云:“缥缈澹宕,全见用笔之妙”。


    杨 基
菩萨蛮
    水晶帘外娟娟①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
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②,让他春色多。

    【作者简介】

    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洪武中,官至山西按察史。被谗
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以诗着称,兼工书画。
    著有《眉庵集》。

    【注释】

    ①娟娟:形容月色美好。
    ②姮娥:即嫦娥。

    【评解】

    这首小词即景抒情。上片写月光与花色相映,如白雪莹莹,但隔窗望去,隐隐约约,
难以分辨,美在扑朔迷离之中。
    下片写夜黑梨白,花色独明,美在对比分明中。末二句,设想花笑嫦娥不如己多占
春色,更见逸思天外之妙。

浣溪沙 上巳
    软翠冠儿①簇海棠,砑罗②衫子绣丁香。闭来水上踏青阳③。 风暖有人能作伴,
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注释】

    ①软翠冠儿:指用花草编成的头饰。
    ②砑罗:光滑的丝绸。
    ③青阳: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

    【评解】

    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论语》谓“暮
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
    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
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夏完淳
婆罗门引 春尽夜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①。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
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②。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③,怕明宵、
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作者简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清兵南侵,完淳坚决抗清。
被俘,就义。遗作甚多,有《代乳集》、《玉樊堂集》、《夏内史集》、《南冠草》等。
其诗、词、文均有较高成就。

    【注释】

    ①不阻重门:即不为重门所阻。
    ②兰棹朱轮:指游船游车。
    ③皓魄:指月亮。

    【评解】

    在明末文坛上,夏完淳是一位少年诗人,抗清志士。其诗词作品多寓时事之叹,慷
慨悲壮。这首以“春尽夜”为题的词,表面全是写景,但联系明朝将亡的形势,细味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诸句,工丽婉曲,语极含蓄,当是有所寄托。

卜算子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① 十二玉阑干,风有灯
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注释】

    ①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评解】

    这首小词,通篇抒写闺怨,而香草美人,却寄托遥深。
    “立尽黄昏泪几行”,寄寓着国破家亡的身世之感。全词委婉凄恻,曲折含蓄。

    【集评】

    沈雄《柳塘词话》:夏存古《玉樊堂词》……慷慨淋漓,不须易水悲歌,一时凄感,
闻者不能为怀。


    张大烈
阮郎归 立夏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①横塘,蝶衣晒粉②忙。 茶鼎熟,酒
卮③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作者简介】

    张大烈生平不详。

    【注释】

    ①点:点缀。
    ②晒粉:蝴蝶在阳光下扇动双翼,如晒翅粉。
    ③酒卮:酒杯。

    【评解】

    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一片初夏时节的景象宛然在目。仰看
雏燕惜花,双衔归梁,恍觉物各有情,不禁酒后诗兴大发。词以写景为主,而作者兴会,
亦在其中。


    叶小鸾
浣溪沙 初夏
    香到酴醾①送晚凉,荇②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③卷幌④,
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作者简介】

    叶小鸾字琼章,明代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工诗词,多佳句,能模山水,写落花,
皆有韵致。十七岁许昆山张立平为妻,未嫁而卒。著作有《疏香阁词》。

    【注释】

    ①酴醾:一种初夏开花的观赏植物。
    ②荇:荇菜。《诗经·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③慵:懒散。
    ④幌:布幔。此指窗帘。

    【评解】

    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
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王夫之
清平乐 咏雨
    归禽响暝①,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迸,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②鱼儿。
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应南明桂王之
召,授行人。后隐居衡山石船山,杜门不出,学者称船山先生。生平著作甚多。有《船
山遗书》三百二十四卷。

    【注释】

    ①暝:指空濛灰暗的天色。
    ②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评解】

    此词题为咏雨,而通篇均由景物从旁烘托,不露雨水两字,而又处处见出雨水,是
其高妙处。归禽响暝,有山雨欲来之势;垂杨泪迸,荷声千顷,正见风狂雨骤;鱼儿逐
波,浮萍满池,写尽池水渐长之势。末两句故设一问,亦对雨常情,颇具雅趣。全词清
丽雅洁,意境极美。

更漏子 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①,不道秋宵真永②。声缓缓,滴泠泠③,双眸未易扃④。 霜叶
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评解】

    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
疏星炯”,感到“秋宵真永”。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
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集评】

    《清词菁华》:夫之词语深辞隐,故国之思,贯串始终。《更漏子》“天下事,少
年心,分明点点深”。语愈隐而意愈显。


    陈继儒
浣溪沙 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①歌归去蟪蛄②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②。 笑指吾庐
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作者简介】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绝意仕途,隐居昆山,
专心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极有风致。又善书画。著作有《眉公全集》、《晚香
堂小品》等。《明史》有传。

    【注释】

    ①棹:船桨,此指船。
    ②蟪姑:蝉科昆虫,初夏鸣。
    ③鱼罾:鱼网。

    【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
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
句点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
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集评】

    沈雄《柳塘词话》:眉公早岁隐于九峰,工书画。……其小词潇洒,不作艳语。


    汤允勣
浣溪沙
    燕垒雏空①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②晒翅满鱼梁③。 榴叶拥花当北户,
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④。

    【作者简介】

    汤允勣字公让,濠洲(今安徽凤阳)人。工诗词,为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十
才子之一。官至指挥佥事。后带兵分守孤山堡战死。
    著有《东谷集》十卷。

    【注释】

    ①燕垒:燕窠。 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
    ②鸬鹚:一种能捕鱼的水鸟。
    ③鱼梁:捕鱼水堰,又称鱼床。
    ④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

    【评解】

    此词借景抒怀,清雅别致,独具风格,古人作诗填词,多重锻字炼句。有时一字见
新,全篇为之生色。此首“榴叶拥花”的“拥”字,也甚为人称道,以为表现出榴花的
真面貌。
    其与杜甫《返照》诗:“归云拥树失山村”,方岳《梦弄梅》诗:
    “黄叶拥篱埋药草”,虽同用“拥”字,却能各臻其妙。

    【集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