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59章

婉约词-第59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亦浮生蹉跎③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④春住。

    【作者简介】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元年生。以进士官编修,提督河南学政。
一生著述不倦。著有《春在堂全集》五百余卷,附《春在堂词录》。

    【注释】

    ①瞢腾:朦胧迷糊。
    ②遽:疾,速。
    ③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④绾:旋绕打结。

    【评解】

    此词惜春抒怀。上片写絮飞花落,春归匆匆。痴儿有感年华,写出伤心句。下片作
者广其意。休道春归太遽,凭彩笔玉管,绾留春住。通篇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张景祁
小重山
    几点疏雅誊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①。西楼下,何处玉骢②
骄? 酒醒又今宵。
    画屏残月上,篆香③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④。

    【作者简介】

    张景祁原名祖钺,字孝威,号蘩甫,一号韵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
市)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
著有《新蘅词》九卷,外集一卷。

    【注释】

    ①琼箫:乐器。
    ②玉骢:马的美称。
    ③篆香:指盘香或香的烟缕。
    ④红桥:与上句“青溪”相对映。

    【评解】

    此词对景抒情,委婉含蓄。上片写雨眷柳条,江南草绿,十年旧约,玉骢何处?令
人梦魂萦绕。下片写酒醒今宵,月上画屏,如潮心事,波翻浪回。“青溪水,流得到红
桥。”含蓄蕴藉,情味隽永。全词抒情细腻,景物美,意境亦美。

    【集评】

    谭献《箧中词续》:高寻欧、晏,参异己之长。
    叶衍兰《新蘅词序》:《新蘅词》选调必精,摛辞必炼,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于劲,
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梦窗之绵丽而不病其秾,有玉田之婉约而不流于滑,寻声
于清浊高下之别,审音于舌腭唇齿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


    谭 献
临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①。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②?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③。

    【作者简介】

    谭献原名廷献,字涤生,更字复堂,号仲修。浙江仁和(杭州市)人。同治六年
(1867)举人。官安徽,历知歙县、全椒、合肥、宿松诸县。于词学致力颇深,曾选清
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三卷。著有《复堂调》三卷。

    【注释】

    ①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②“树犹”句:《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见旧日所栽柳已十围,慨叹:“树犹如
此,人何以堪!”
    ③毵毵:枝条细长貌。

    【评解】

    春去匆匆,笛声悠悠,已觉幽情难遣;何况酒阑人散,柳风拂面,离亭凉月,此景
何堪!词人既伤春归,复怨别离,更感叹年华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词。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语极清隽,琅琅可讽,“玉人吹笛”二语,尤为警绝。

蝶恋花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①到。压鬓钗梁金凤②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注释】

    ①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
    ②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

    【评解】

    这是一首春闺思远词。上片从景到人。深院寂静,埋怨鹦鹉,错报郎归,引起烦恼。
下片着意抒情。红袖高楼,不如还乡好。“轻躯愿化车前草”,表现了真挚的怀人之情。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庭院深深”阕,上半传神绝妙,下半沉痛已极,所谓
“情到海枯石烂时”也。
    叶恭绰《广箧中词》:正中、六一之遗。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匪独
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仲修小词绝精,
长调稍逊,盖于碧山深处,尚少一番涵咏功也。


    庄 棫
相见欢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作者简介】

    庄棫字中白,江苏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官主事。后
校书淮南、江宁各书局。著有《甲白词》四卷,《蒿庵遗稿》等。

    【评解】

    这首抒情小词写得情景交融,含蕴无限。春魂夏梦,因深林几处啼鹃而倍感缠绵;
莺语蝶舞,使人于明月空庭之夜,更觉年华如水之凄切。庄棫词宗张惠言,为常州词派
之后劲。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用意、用笔,超越古今,能将骚、雅真消息吸入笔端,更
不可以时代限也。
    谭献《箧中词》:闺中之思,灵均之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
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定风波
    为有书来与我期①,便从兰杜②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注释】

    ①期:邀约。
    ②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

    【评解】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
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蒿庵词有看似平常、而寄兴深远、耐人十日思者,如《定
风波》云云,暗含情事,非细味不见。
    又曰: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槃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
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
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


    周之琦
好事近
    杭苇①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 笋将②摇梦上轻舟,
舟尾浪花湿。恰好乌篷③小小,载一肩秋色。

    【作者简介】

    周之琦字稚圭,号耕樵,一号退庵。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官至广西巡抚。有《心日斋词》。其第一种为《金梁梦
月词》。其风格与元张翥相近。

    【注释】

    ①杭苇:语出《诗·卫风·河广》:“一苇杭之。”苇原指草束,引申为小舟。 
杭,通“航”。
    ②笋将:语出《公羊传·文公十五年》:“笋将而来也。”笋,竹舆。
    ③乌篷:小船,船篷竹编,漆成黑色,故称。

    【评解】

    此词描写秋日旅行,舟行后乘舆,舆行后又乘舟,点染途中山水景物,遂觉无枯寂
之色。“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情景俱佳,极富情致。全词写秋景而不落俗套,
独具特色。

    【集评】

    黄燮清《词综续编》:《梦月词》浑融深厚,语语藏锋,北宋瓣香,于斯未坠。
    《清词菁华》:之琦为清词中期转变前锋。《金梁梦月词》曾震撼一时。写景笔随
意转,或凉沁肌骨,或响遏云雷,极驱使控纵之能事。

二十二




    王鹏运
点绛唇 饯春
    抛尽榆钱①,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
长亭②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作者简介】

    王鹏运字幼遐,一字鹜翁,晚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
官礼科给事中。曾汇刻《花间集》以迄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其词学承常
州派余绪而发扬光大之,以开清季诸家之盛。有《庚子秋词》、《半塘定稿》二卷,
《剩稿》一卷。

    【注释】

    ①榆钱:即榆荚。
    ②长亭:古时道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以暂歇与饯别。

    【评解】

    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
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去能来,
人去能来否”两句,将词意转深一层,点出离愁比春归更令人凄苦,遂使“饯春”有了
双重含义。

    【集评】

    叶恭绰《广箧中词》:幼遐先生于词学独探本原,兼穷蕴奥,转移风会,领袖时流,
吾常戏称为桂派先河,非过论也。
    《清词菁华》:鹏运为清末四家先导,上承嘉道之敝,下开同光变革之风,文廷式、
朱祖谋、况周颐,皆受其指授。

浣溪沙
题丁兵备①丈画马
    苜蓿阑干满上林②,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③? 空阔④已无千里志,
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注释】

    ①丁兵备:丁日昌,兵备指其任苏松太道。后官至江苏巡抚。
    ②上林:上林苑,汉代长安苑囿,汉武帝自西域引入苜蓿,植于上林苑以饲马。
    ③“遗台”句:用郭隗说燕昭王千金购马骨故事。昭王后筑黄金台以待贤。
    ①空阔:反用杜甫诗“所向无空阔”句。

    【评解】

    此词借咏马自诉怀才不遇。用典自然。“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亦
马亦人,语意双关。抒写了内心的感慨。
    “夕阳山影自萧森。”飘逸、空灵,为全词增添情致。


    文廷式
好事近 湘舟有作
    翠岭一千寻①,岭上彩云如幄②。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
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③何处?认舜祠丛竹④。

    【作者简介】

    文廷式字道希,一字芸阁,号葆岩,别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光绪十六年(1890)
进士及第。官至侍读学士。其于清代浙西、常州两词派之外,独树一帜。著有《云起轩
词钞》一卷。

    【注释】

    ①寻:古代以八尺为寻。
    ②幄:帷幕。
    ③九疑:九嶷山,在湖南省。相传为舜的葬地。
    ④舜祠丛竹:指湘妃竹。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二妃哀泣,泪滴于竹,斑斑如血。

    【评解】

    这首小令写水光山色,极为艳丽。翠岭彩云,波光荡绿,加上意想中窈窕如玉的仙
女,构成一幅充满神幻色彩的画面,又洋溢着怀古的悠思。全词意境新颖,造语工巧,
美艳多姿,极富情韵。

    【集评】

    王瀣手批《云起轩词钞》:秾绝!
    胡先骕《学衡杂志》二七期《评云起轩词钞》:《云起轩词》,意气飙发,笔力横
恣,诚可上拟苏、辛,俯视龙洲。其令词秾丽婉约,则又直入《花间》之室。盖其风骨
遒上,并世罕睹,故不能从时贤之后,局促于南宋诸家范围之内,诚如所谓美矣善矣。

祝英台近
    剪鲛绡①,传燕语,黯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