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60章

婉约词-第60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遒上,并世罕睹,故不能从时贤之后,局促于南宋诸家范围之内,诚如所谓美矣善矣。

祝英台近
    剪鲛绡①,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
藉②,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③,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
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注释】

    ①鲛绡:轻纱。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
    ②狼藉:散乱不整貌。
    ③钿车:饰以金花之车。

    【评解】

    此词借春景以抒怀。连番风雨,红紫狼藉,极目天涯,惟见濛濛飞絮。回首旧游,
令人心惊,不禁感慨万千。全词含蓄蕴藉,寄寓殊深。写景抒情,细腻逼真,极有感染
力。

    【集评】

    王瀣手批《云起轩词钞》:“愁望”以下,其怨愈深,后编讽刺不少。
    叶恭绰《广箧中词》:与稼轩《宝钗分》,同为感时之作。


    天仙子
    草绿裙腰山染黛①,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②,双凤带,杯酒
劝郎情似海。

    【注释】

    ①黛:青黑色。
    ②九鸾钗:古代女子头饰。

    【评解】

    此词抒写爱情,清新流畅,灵活自然。别具风格,不落俗套。颇有民歌风味。


    彭孙遹
生查子 旅夜
    薄醉不成乡①,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
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②。

    【作者简介】

    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浙江海盐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
    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第一,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廷露词》,《金粟词话》等
书。

    【注释】

    ①乡:指醉乡。
    ②西弄:西巷。

    【评解】

    彭孙遹词多写艳情,龙工小令,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美誉。此词自写欲求梦而
先借酒力,但薄醉仍难入梦,一直写到梦中和梦醒。意境幽清,情致婉然。下片“梦好
却如真,事往翻如梦”两句,从李商隐诗“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翻出,而更具哲
理,耐人寻味。

    【集评】

    谭献《箧中词》:唐调。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彭羡门词,意境较厚,但不甚沉着,仍是力量未足。
    《清词菁华》:孙遹词品,侧艳蒙讥。然如所编数阕,亦殊有清致,无碍其为团云
手。


    李慈铭
临江仙
癸未除夕作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①下烛如银。钗符金胜②,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③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④。屠苏⑤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作者简介】

    李慈铭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及
第。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有《霞川花隐词》。

    【注释】

    ①蜡鹅花:古代年节以蜡捏成、或以蜡涂纸剪成凤凰为饰物,蜡鹅花当即此类。
    ②钗符金胜:均为女子发饰,菱形者称方胜,圆环者称圆胜。
    ③好宜:旧俗除夕写“宜春帖”或吉利语以祈福。
    ④“非官”句:李慈铭于清光绪间在京任闲职,不掌政务,读书著作遣日。
    ⑤屠苏:古俗,除夕合家饮屠苏酒以避疫,屠苏为茅庵,相传屠苏中一仙人所酿,
故名。

    【评解】

    此词咏除夕合家“岁筵”,喜气洋洋。“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鸡鸣添岁,写
得质朴而富于情味。

    【集评】

    《清词菁华》:慈铭词坚峭佚荡,拔萃当时。小令最隽美,如春云曳空,淡不留滓。


    郑文焯
浣溪沙
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①中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②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
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作者简介】

    郑文焯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大鹤山人,又号冷红词客。奉天铁岭(辽
宁铁岭县)人。流寓吴越间。光绪元年(1875)中举。官内阁中书。著有《樵风乐府》
九卷,《词源斠律》等。

    【注释】

    ①石楼、石壁、邓尉山:均在江苏吴县西南,因汉代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
    ②虚岚浮翠:形容远山倒影入湖。湖:指太湖。

    【评解】

    此词上片咏梅子半黄,乍晴还雨,往来于邓尉山中,眼前虚岚浮翠,显出湖光格外
明净,闲云与高鸟齐飞,令人心旷神怡。下片咏山行时野果打头、野花盈手,烟雾缭绕,
此身如在画中。全词烘出清醇的山林气息,而词人欣愉之情也跃然纸上。

    【集评】

    俞樾《瘦碧词序》:君词体洁旨远,句妍韵美。
    叶恭绰《广箧中词》:叔问先生,沉酣百家,撷芳漱润,一寓于词,故格调独高,
声采超异,卓然为一代作家。读者知人论世,方益见其词之工。


    朱孝臧
乌夜啼
    同瞻园①登戒坛②千佛阁春云深宿虚坛,磬③初残,步绕松阴双引④出朱阑。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⑤,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作者简介】

    朱孝臧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光
绪九年(1883)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
生为补刻一卷,入《彊村遗书》中。

    【注释】

    ①瞻园:指张仲炘,有《瞻园词》。
    ②戒坛:寺名,在北京门头沟区。
    ③磬:一种乐器。
    ④双引:谓两人携手同行。
    ⑤桑干:桑干河。

    【评解】

    此词写佛阁之高,先云“春云深宿”,是仰视;继说“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
是俯视。写天色将晚,先从“磬初残”的听觉入手,继由“夕阳无语下苍山”的视觉下
笔,不仅两两相衬,富于变化,而且粗线勾勒,造句奇特,将登临所见尽置眼底。意境
开阔,描述精妙,的是佳作。

    【集评】

    夏敬观《忍寒词序》:侍郎词蕴情高夐,含味醇厚,藻采芬溢,铸字造辞,莫不有
来历,体涩而不滞,语深而不晦,晚亦颇取东坡以疏其气。
    王国维《人间词话》:彊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庐陵之高华,
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学人之词,斯为极则。

清平乐 夜发香港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①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②? 江湖息影初程,
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注释】

    ①荒荒:月色朦胧。
    ②“极目”二句:化用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
中原”句意。

    【评解】

    此词上片写船发香港时的夜景。舷灯渐灭,月色朦胧,极目远望,景色疏淡空旷。
下片记水上夜行。狂涛东驶,龙语分明。舵楼一笛风生。光景幽隐而深邃。

    【集评】

    《清词菁华》:祖谋之为词,运意最精,凝神入化,及其下笔,篇章句字,无不穷
工极变,尽掩众长。读之却又轻松流转,力避晦涩,初不着力,其妙处正在此。


    王敬之
转应曲
    寒梦。寒梦。梦被诗魔调弄①。醒来吟落灯花②,灯暗纸窗月斜。月斜。月斜。巷
口柝声③敲歇。

    【作者简介】

    王敬之字宽甫,江苏高邮人。咸丰贡生。官户部主事。著作有《三十六陂渔歌》。

    【注释】

    ①调弄:调侃嬉弄,纠缠。
    ②吟落灯花:喻苦吟多时。
    ③拆声:打更声。

    【评解】

    此词描写寒夜苦吟。构思新颖,造语工巧,极有情致。

    【集评】

    《清词菁毕》:敬之词专攻姜夔,小令得其逸炼,长调得其疏越,时有俊气,未极
清虚。


    陈 洵
南乡子
己巳①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不用问田园②,十载归来故旧欢③。一笑从知春有意④,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⑤。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⑥,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作者简介】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生于清同治十年。晚年任中山大学教授。著有《海绡词》。

    【注释】

    ①己巳:公元1929年。
    ②不用问田园:不用求田问舍。《三国志·陈登传》载:刘备批评许汜说:“君求
田问舍,言无可采。”
    ③故旧:老朋友。
    ④从知:从来知道。
    ⑤余花:剩在枝头上的花。
    ⑥谁分去来乡国事:谁分,谁能判别。分,判别。《易》:“分阴分阳。”去来:
谓过去未来。乡国:家乡。

    【评解】

    此词抒写重返家乡时的悲欢心情。真挚动人,极有情味。
    上片写老大还乡,朋辈欢聚之乐。下片写俯仰今昔时的心情。
    “哀乐信无端”,除了乐,还有哀。当年作者与区菶吾均为少年,家乡尚是承平之
世;而今重见,则世事日非,不禁为之凄然。

    【集评】

    朱孝臧手批《海绡词》云:海绡词神骨俱静,此真能火传梦窗者。
    又云:善用逆笔,故处处见腾踏之势,清真法乳也。
    又云:卷二多朴遬之作,在文家为南丰,在诗家为渊明。
    叶恭绰《广箧中词》:述叔词最为彊村翁所推许,称为一时无两。
    述叔词固非襞积为工者,读之,可知梦窗真谛。


    况周颐
苏武慢 寒夜闻角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①。风
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
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②,遮
莫③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作者简介】

    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生,号蕙风,广西桂林人。清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内
阁中书。工填词,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
词话》。

    【注释】

    ①变:变声。当指七音中的变徵变宫。
    ②塞鸿:边塞的鸿雁。
    ③遮莫:偶语,义同尽教。

    【评解】

    此词抒写寒夜闻角声时的感受。作者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说:余少作《苏武慢
·寒夜闻角》云:“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
听?听也可曾断肠?”半塘翁最为击节。比阅方壶词《点绛唇》云:
    “晓角霜天,画帘却是春天气。”意与余词略同,余词特婉至耳。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似清真,集中他作,不能过之。
    叶恭绰《广箧中词》:“珠帘绣幕”三句,乃夔翁所最得意之笔。


    梁启超
金缕曲
丁未①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②。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③在,一例差池双剪
④。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