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佛教入门 >

第102章

佛教入门-第102章

小说: 佛教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苌裰穸晕业陌游倚睦锩嬖偻乜グ廊耍掖砩癜廊耍癜廊恕拍苈涫怠N乙遣环⑿拇砩窭窗廊耍癜廊擞涝妒强斩吹模涝妒歉龀橄竺省K翘艺飧鏊捣ǎ茉尥

 

佛的大慈大悲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离开世间已经三千年了,他老人家当年在世间大慈大悲,他现在不在世了,大慈大悲在哪里?所以,佛的学生、弟子接受了佛的慈悲,每天读经研究经教,依教奉行,得到佛的慈悲加护,应当从内心把佛的慈悲心变成自己的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落实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譬如,我们见到观音菩萨,决不是恳求观音菩萨慈悲我。泥塑、木雕、彩画的菩萨像,怎么能保佑你!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们要发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心行,见到观音菩萨,要想到‘我就是观音菩萨,我学习观音菩萨,我效法观音菩萨’,这是佛法教学的正理。

 

所以,此地讲的这十种善,‘爱敬存心’是根本;没有爱敬存心,其余九条都做不到,即使做了也是假善,不是真善。前面了凡先生跟我们讲的善的八条,你是假不是真,你是曲不是直,你是半不是满,你是小不是大。所以,关键在存心。存心一定是无私无我,真诚平等的敬爱一切众生,我们就得到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的真传,真传就是真诚的爱心。因此,我们要去推动圣贤之志,实行圣贤之志。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圭璋’,玉器,人人喜爱。‘诱掖’,帮助、奖励、扶持。

 

何谓成人之美?玉在没有开采时是一个顽石,与砖头、瓦块没有两样,一文不值。但是经过琢磨,它就变成宝物。凡是看到一个人做一桩善事,其善事可取,或此人很有志向,其志向、禀赋可取,我们就要帮助他。善人在社会生存很不容易,因为不善人必定与善人对立。但是善人能包容不善人,不善人不能包容善人,所以不善人会与善人对立。对立,当然免不了有误会、毁谤,甚至于陷害,让善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我们发现这些事情要想方法帮助他,甚至于代替他被谤的这些事实,减轻别人对他的毁谤。这是志士仁人才能做得到,务必使之在社会上能安身立足,发扬光大他的善业而后已,我们才算是尽心尽力。

 

因此,谦虚恭敬,接受别人的教诲,就是人才。我们要认识人才,爱才、惜才、成就人才,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积功累德最大的功德。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真正有大智之人,往往不修边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比较随便,在这些场合当中,容易受人指责。指责的人,所谓‘鸡蛋里挑骨头’。你没有过失,人家还造谣。有些形迹不端的人,就会被人抓著把柄,借题发挥,毁谤、侮辱、伤害。所以,好事多磨,障碍的人很多,而且好人常常遭人毁谤。这种情形,只有靠仁人长者出面纠正那些邪恶的错误,教导他们改邪归正,保护、帮助善人,使他成立,这个功德很大。

 

这种情形,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譬如学校里的学生,欺负新来的同学,或欺负不同族类的同学,这都是心量窄小。如果我们发现这个同学确实有德行、有智慧,也很能干,但是被人排斥,我们应当要帮助他。同学当中有一等明白人,一般讲打抱不平的同学,要起来仗义而行,替他分担这些毁谤与压力,让他安心在学校读书求学,完成学业,这是一个例子。

 

在新加坡,我们希望建一个弥陀村,照顾这些年老的人,每天听经念佛。三、四年来,我们到处找地方,最后都被人破坏了,真的是好事常易败。而我一生也是在毁谤里长成的,几十年来没有离开别人的毁谤。我对于毁谤我的人很尊敬,绝不加以辩白,因为他并没有妨害我每天讲经说法,所以各有因缘。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良心’,就是《三字经》一开端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就是天理良心。‘役役’,忙忙碌碌。‘溥’,广播。

 

何谓劝人为善?一个人生在世间,怎么会没有良心?可是世路役役,诱惑的力量太大了,人本有的天良会被这些迷惑。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存仁慈心、爱心,时时刻刻帮助别人,提醒别人,让他破迷开悟,回头是岸。他正在作大梦,我们想方设法希望他醒过来。譬如这个人久陷在烦恼中,我们如何给他一服清凉剂,这个恩惠是最大的。

 

早年我在台湾时,有一次在方东美先生家里,遇到几位教育部的官员,向方老师请教‘如何复兴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位先生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历史经验来看,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灭亡的一天。中国周朝八百年亡了,西方罗马一千年也灭亡了。美国将来灭亡,第一因素是什么?’方先生非常严肃,沉默了大约五分钟,说了两个字:‘电视。’电视是个工具,没有善恶,怎么会导致亡国?因为电视播放的内容全是杀盗淫妄,无论大人、小孩,每天对著这个画面,最易没溺,受这种污染太严重了。所以,方老师讲:‘美国亡国不在于国外的因缘,因为没有人会侵略他,他是自己灭亡的。’当时他也提了一个警告:‘台湾千万要注意,如果电视不好好把关,也走向美国这种自由开放,台湾将来的社会就不可收拾。’这些似乎都被他老人家说中了。现在除了电视之外,还有网路,这个不得了!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症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韩愈说:‘一时劝人是以言词,广泛劝导社会大众,就要著书才能做到。’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不同,可是一定要懂得对症发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现前社会害的是什么病?善人就好比是个良医,一定要懂得病症的根源、如何来治疗,这个功德就大了。

 

不当说的,你说出来了;不当教导的,你来教导他。譬如,我们现在讲经,依照唐宋古大德的注解讲给人听,这是‘失人’。因为听众是现代人,他们得的病与唐宋时代的人不一样,若拿唐宋时的药方给现在人吃,没有效果。这是说经的人‘失言’。

 

现前科学技术发达,不用著书也行,因为书的效果不及卫星电视、网际网路的传播,所以要能运用高科技来劝导一切大众。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Н嵵谏怼K傥饩取

 

‘Н崱敬

 

人生在世,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灾难一年比一年频繁,一次比一次严重,患难颠沛就很难避免了,这都是凶恶的预兆。真的好像人的身上生了毒疮,多痛苦!如何解救他?

 

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或者人有冤枉时,我们能够发一言替他伸冤。或者我们多方面想办法,救济帮助那些颠沛流离者。崔子云:‘恩惠不在大,救急要紧。’人有急难,如及时雨,要赶快去帮助他。

 

当前最大、最严重的急难,无过于思想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普遍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我们仔细听听周边人们讲话,从他的讲话当中,我们就体会到他想些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行为种种过恶都是从不良的思想产生的,所以思想危机才是根本!何以会产生这种危机?圣贤道德的教诲完全丧失了,没有人提倡。

 

教化全世界最有效果的就是卫星电视与网路传播。现在电视、网路的内容,没有道德仁义的教学,只有杀盗淫妄、争名夺利,教人如何竞争、斗争,最后如何战争。发展到战争,那就是全世界的毁灭。今天整个趋向如此,这是人间的大难。能够挽救世界劫运的是哪些人?有权力操纵传播工具的人,他有能力毁灭世界,也有能力挽救世界。到底这个世界是走向毁灭,还是走向挽救,就在他们一念之间。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一邑’,一个城市。

 

何谓兴建大利?小在一个乡,大到一个城市,凡是有利益于人民的,就应当兴建。譬如开河流引导水利工程,筑堤以防水灾,修桥梁以便人民行走,布施茶点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福利事业,根据社会需求,应当努力去做。

 

社会演变成今天这种现象,真的诸佛菩萨、神仙都无能为力。在今日,最大的大利是伦理道德的教学。今天谁有能力挽救?有权力操纵卫视、网路的这些人。如果每天能够用一、两个小时提倡仁义道德与神圣的教诲,我相信这个世界不到一年,风气就改变了。因为人都有良心,可惜没有人唤醒;只要有人唤醒,他们的良心就会发现;良心发现,回头是岸,这是现前最大的利益,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了。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茍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袪除执吝。

 

‘释门’,佛门。‘达’,通达。

 

何谓舍财作福?佛门讲菩萨行,方法、手段无量无边,总归纳不外乎‘布施’。何谓布施?布施是舍,舍己为人。在佛法讲法身菩萨是真正的达者,他真的完全舍了。世间人最重要的是财,凡夫能够舍财,能舍身外之物,就不错了;要让他内外俱舍,这是办不到的。布施,内可以破除自己的悭贪之心,外可以救济别人的急难。虽然最初布施很勉强,慢慢就会处之泰然。这可以洗涤我们内心的私欲,袪除执著悭吝。

 

所以,佛教人修行从哪里做起?布施。我学佛,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时,说:‘我知道佛法好,我很想学。有没有方法叫我很快的契入?’章嘉大师告诉我:‘有!看破、放下。’我接著向他请教:‘从哪里做起?’他说:‘布施。’我听话,回去就真干,做了果然有效应。这个效应是什么?把一向悭贪的心减轻了。断,当然不容易,但是可以减轻贪心、吝啬心;对外又可以帮助别人,这是布施恩惠。我们要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都布施掉。以我自己的经验,前十年做得很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