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

第20章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第20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又决定为教皇服务。不久又有3名信徒加入了组织。1537年,他们来到 

威尼斯,准备从那里去巴勒斯坦。威尼斯和土耳其的战争破灭了他们去东方 

的梦想,所以他们决定为教皇服务。1540年9月27日,教皇发布敕令,宣 

布耶稣会为合法组织。在这以前,罗耀拉已经成为教皇的朋友。1541年,罗 

耀拉被一致选为耶稣会的领袖。 

     耶稣会的活动范围很广,包括教育、布道、救济穷人、以及其他各种传 

教活动。耶稣会员建立了孤儿院、工作所等福利组织。1541年4月7日,方 

洛各·沙勿略和另外三个信徒航海去东印度,开始了在远东传教的先声。 

     在教育方面,耶稣会做出很大努力。他们在罗马街道上教儿童学习,不 

久在各个著名大学中获得教职。在大学中受到了学院派的抵制,所以耶稣会 

开始建立自己的学校。这些学校适合贵族的需要,才得以发展。在葡萄牙, 

国王约翰欢迎耶稣会到他新建立的大学中教书,而解雇了那里的人文主义者 

教师。在西班牙,耶稣会得到加迪亚公爵法兰西斯·波杰亚的支持,把公爵 

的大学交到了耶稣会手里。他自己也成为一个成员。在法国,耶稣会受到了 

抵制,后来在杜埃、圣·奥莫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学校。 

     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得到耶稣会教徒的最大支持。在德国,耶稣 

会成员和彼得·卡尼苏斯(1521—1596年)进行合作,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 

的主张。卡尼苏斯是一位著名作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后来加入了耶稣会。他 

使得天主教势力在德国得到恢复。在巴伐利亚,卡尼苏斯曾说服了公爵阿伯 

特五世信奉改革了的天主教会,驱逐新教。在科隆大学,他的教育收到很大 

效果,当选侯维德的赫尔曼企图推行宗教改革时,卡尼苏斯又说服了他皈依 

天主教。卡尼苏斯是德国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重要领袖。 

      (3)特兰托会议 

     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1545年召开的特兰托宗教会议,其 

目的是反对新教。罗马教廷的枢机主教团希望结束因新教宗教改革所带来的 

混乱,统一罗马教会内部意见,所以召开特兰托宗教会议。会上天主教会分 

为强硬派和妥协派,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教皇的矛盾也很尖锐。 

这个会议断断续续开了18年,直到1563年方才结束。会议的结果是教皇的 


… Page 68…

强硬派获得胜利。教皇宣布基督教的基础为《圣经》、仪式和传统,《圣经》 

的最后解释权在天主教会,拉丁文的《圣经》为权威版本,会议宣布教会地 

位不可动摇,一切主张,包括七圣仪、圣像、圣物、炼狱、甚至出卖赎罪券, 

都是正确的。这种宣布导致新教和天主教的彻底分裂。特兰托宗教会议还决 

定成立专门机构审查出版物,加强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大肆镇压新教,并视 

各种民间宗教和巫术为宗教异端,如对信仰民间宗教的人们和巫士开始大规 

模镇压,致使成千上万的无辜人民被处死。 

     特兰托会议的结局是复杂的,一方面,它表明罗马天主教会通过反宗教 

改革运动确实恢复了某些势力和声望。这也许要归功于教会对福利事业的推 

进,这总是能够提高推行者的声望。除了宗教福利事业以外,教会内部的纯 

洁化、反腐败运动也起到作用。况且这个时候又是新教出现大的分裂和进行 

宗教战争的时期,人们开始对教会的分裂感到恐惧,视为不安定因素。在罗 

马教会的大肆宣传下,部分地区回到了罗马天主教的阵营。另一方面,特兰 

托会议正式宣告了新教脱离了罗马教会的控制,正式宣告了世界统一教会的 

解体。罗马教会的势力再也无法恢复到宗教改革以前的局面。 

      (4)天主教会在世界各地的传教活动 

     天主教的传教士从16世纪起,在印度、中国、美洲等地进行传教活动, 

并在西欧的海外殖民主义扩张活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为了传教,罗马教会在失去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教徒的同时,期望在亚 

洲、美洲来赢得新的地盘,弥补教会的损失;二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产生,出现西欧海外殖民运动的高潮,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又是反宗教改革 

运动的中心,所以罗马教皇一开始就卷入西欧的海外殖民运动之中。突出的 

表现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西欧诸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最著名 

的就是1493年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罗马制,一里加约为5。92公里) 

的地方,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划分了一条“教皇子午线”,规定这条线以东“新 

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以西则属于西班牙。罗马教会既要在海外殖民运动 

中为自己谋得利益,又要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教以求扩大教会影响,使得天主 

教的海外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处在矛盾之中。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都是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围。所以,随着海外殖 

民运动在美洲的推进,基督教也传到了美洲和亚洲。罗马教皇很关心如何在 

海外实现罗马教会的直接控制。15世纪末,罗马教会就致函葡萄牙国王约翰 

二世,感谢他许诺“他的航海事业将人类可居住的世界统一于基督教”。在 

葡萄牙占领了果阿后,1533年罗马教会就宣布成立果阿教区,统辖从好望角 

到澳门、日本等远东各地的教务。16世纪,罗马教皇还派出耶稣会的传教士 

去果阿教区传教,由耶稣会总会长罗耀拉派遣的西班牙贵族方济各·沙勿略 

作为教廷的远东使节曾到达过印度。 


… Page 69…

                     六、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影响 



     宗教改革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它也对欧洲的社会产生了直接影响。 

运动兴起后,农民、商人都想通过宗教改革来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 

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提出改革目标,以求壮大自己的力量。农民们把《圣 

经》当作一种理论标准,用来为自己强化农村社区的目的服务。宗教改革运 

动还导致了婚姻的世俗化。新教思想对于欧洲社会的近代化,也起到重要的 

推动作用。 



                           1。农民的宗教改革 



      (1)农民基督教 

     农民的宗教改革运动可以从地域和改革内容两个方面来考察。如果以农 

民提出聆听“新的福音布道”要求为标志的话,农民宗教改革最先发生在1522 

年的瑞士苏黎世市的农村。改革运动很快发展,从那里传到高地和上莱因地 

区,如阿尔萨斯、布瑞森、上士瓦本和蒂罗尔。1525年宗教改革到达从富尔 

达至特伦特和从萨尔茨堡到斯特拉斯堡地区。在神圣罗马帝国,约有1/3的 

农民卷入了宗教改革运动。 

     农民参加宗教改革运动不是个人的,而是一个群众性的运动。在农村到 

处有农民的改革呼声,这在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时达到高潮,许多农民加 

入了革命。农民宗教改革主要有两个内容:对基督教神学做出新解释和对教 

会的组织做出新安排。具体表现为:要求进行纯洁的福音布道,社区选举牧 

师,什一税用于维持牧师生活和建立公共利益,废除或限制教会的司法等。 

农民的基督教和农民的宗教改革要求,在宗教改革时期流行的传单和小册子 

中得到清楚反映。 

     农民基督教的核心之一,也是讨论灵魂得救问题,但是却带有明显的社 

会改革的内容。在一份无名氏于1525年所写的《致全体德国农民书》中, 

把灵魂得救看成是如何从“精神上作僧侣的奴隶,身体上作贵族的奴隶”的 

处境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是通过上帝与魔鬼之间、真正的基督徒与伪善的 

基督徒之间的斗争来实现的。农民的基督教主张,一切罪恶来自魔鬼,因为 

神本身不能为罪恶负责。 《十二条款》指出:“福音并不是暴动或者骚乱的 

原因,因为福音是救世主基督的讲话,他的言论完全是教人友爱、和平、忍 

耐与和谐。”真正制造动乱的,不是上帝而是魔鬼,因此,邪恶同善良一样, 

只是魔鬼的附属物。上帝和魔鬼两者是不相等的,因为从长远来看,胜利定 

属于上帝。而现在,魔鬼逞能一时,引起疾病、怒气和贪婪。魔鬼的目的是 

压制、废除上帝之言。农民起义者这种对基督教的解释,不是来自路德,而 

是来自于民间的基督教传统。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魔鬼是生于巴比伦,是 

撒旦的后代。他在许多的大众宗教中出现。在1505年还出现了关于魔鬼生 


… Page 70…

活的书籍。这样,上帝和魔鬼,基督和反基督,构成了对立,不可避免引起 

冲突。 

     根据同一份小册子,上帝和魔鬼在尘世都有自己的队伍,由此而区分出 

真正的基督徒和不敬神者两大阵营。魔鬼的队伍是由坏人和贪婪者组成,如 

暴君、邪恶的领主、或贪婪的教士。他们为私利而皈依魔鬼,因此,“即使 

他们知道魔鬼是尘世的主人,他们也拥护他,支持他,离不开他”。魔鬼的 

目标是把人变为动物,如狗、蛇、狼等。领主为一个兔子而屠杀人民,一个 

暴君如罗马的皇帝,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尼禄甚至杀死自己的母亲。 

结论是,那些贪婪残暴的恶人统治者,“魔鬼是他们的雇主,撒旦是他们的 

领袖。” 

     上帝的力量来自于真正的基督徒。大部分的人民都属于这个范围。上帝 

的计划是给人民带来慈爱与和平。除非上帝的福音传遍世界,否则,这种仁 

慈、和平就无法实现。因此,基督教运动就不仅是公正的神法(对上帝的敌 

人的惩罚),而且还是福音(爱和和平)。《十二条款》所说的福音理论, 

强调上帝是慈悲之最和慈爱之本。对于福音的歌颂,就是赞美上帝的美德、 

慈善,即对人民的公正、和平和宽恕。“一切反基督教的人和敌视福音的人 

所以出来反对和抗拒这种要求和愿望,其原因并不是福音,而是福音的死敌 

魔鬼,它利用不信奉宗教使它的信徒们的心中动了疑念,借以压制和取消上 

帝教人友爱、和平、和谐的圣言。” 

     农民基督教强调只有敬神的好人才能灵魂得救。这个概念比较接近天主 

教的“行为称义”的传统,而有别于路德的“以信称义”。小册子的作者赞 

同灵魂得救要依赖信仰和神的慈爱,但同时也强调功德善行——人在尘世的 

表现直接同灵魂是否得救有关。小册子的作者认为,好人才能进天堂,坏人 

是不能入天堂的。《致全体德国农民书》的作者写的很明白,他把诸侯和贵 

族视为敌人。“不要相信世上的诸侯和贵族,在他们之中没有灵魂得救”。 

小册子的作者不提上帝前定论,而这个概念在路德和加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