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38章

如意宝树史-第38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五,甘多梨巴(藏文)(烂衣师)。他是摩尼陀罗(藏文)地方的穷人,以拣垃圾、缝补破衣为生,一次针扎和手中,痛疼不堪时,空行线毗多梨(藏文)以普通妇女的装呸来到他家,作喜金刚灌顶,传授秘诀,他经修持,得到解脱。
     第六十六,陀呼梨(藏文)(草绳师)。他出身于提迦罗(藏文)地方的戍陀罗种姓,以卖草绳为生,一次手上长出水泡,当他痛苦哭啼时,一位成就者传授秘诀,十二年后得到解脱。
     第六十七,邬提梨波(藏文)(飞行师)。他出生于提吾瞿吒(藏文)地方的贵族,十分富有。一天,他注视天空,见云块如有情色物,禽鸟飞翔,心想自己也能飞往太空该有多好。这时,迦罗那梨波(藏文)(阿罗耶提婆)前来化缘,他请求传授能飞行的教法。迦罗那梨波为他作四金刚座'14'灌顶,并告诉他去二十四圣地,为每一位空行母各念密咒一万遍,各取一种药物,分装在铜、银、金器中,斯时便能飞行。他按此办理,十二年得到解脱,并获飞行成就。
     第六十八,迦巴梨(藏文)(颅骨师)。他出身于罗阇补梨(藏文)地方的戍陀罗种姓,有妻子和五个儿子,但全部死去,他送尸去尸林,痛哭不止。这时,黑行师来到这里,为他作喜金刚灌顶,授给秘诀,他以儿子的尸骨作骨质六饰【15】,手拿妻子的颅骨,修观九年,得到解脱,享寿五百岁。
     第六十九,格罗婆罗(藏文)(断疑师)。他是扎河罗(藏文)城的国王,颇有财势,但还不满足,攻灭了其他许多小国。这些小国的男子们逃往地方,留下妇女恸哭。国王见到这种情景,产生了悲悯心,遂撤兵回国,并实行大施舍。这时,来一位成就者,向国王传授无量秘诀和胜乐灌顶教诫。此王修观十二年得到解脱,于以后七百年间,在此洲广做无量益众善事。
     第七十,上师萨迦罗(?湖生师)。南方迦尼遮(藏文)国国王因陀罗补底(藏文)(后一世)为求太子,向天神祈祷,出现好的梦兆等。随后,由于福德之力,湖内长出一莲,从而王妃怀孕,生下一子,双因该地资具优良,雨水常降,故给王子取名“湖生童子”。此后又生一子,父母死后,由弟弟执掌政,长史即湖生童子?萨迦罗受近圆戒,去室利跋那(藏文)地方。途中,观世音变作比丘形象,幻立喜金刚坛城,为他灌顶,传授教诫。到室利跋那后,他专事修炼,来一瑜伽行者,为他作仆从。十二年的一天,来一比丘。此比丘从一位国王那里得到大粒大米,刚来到门口,便倒跌地。阿阇梨萨迦我问他“是否喝醉了酒?”比丘回言当地十二年遭灾,恐干扰阿阇梨修炼没有禀报,这次是由于体力不支而跌倒。阿阇梨闻后说:“我有办法你听:将大米带到水边,为诸龙施食,向八大龙王诵咒膜拜,虔诚恭请,这样六日之内,将次和降下食物、谷类、床具、珍宝等”。比丘为此办理后,果然像下雨一样,天降所述诸物。后来,萨迦罗向原来作仆的比丘灌顶,使之成为空行。他自己与一公主住居吉祥山附近,修建经堂,以后亦善逝空行。
     第七十一,萨罗婆跋迦吒(藏文)(食一切师)。他是阿跋罗(藏文)城国王狮子月(藏文)所管辖的一名戍陀罗,无论吃多少都不能胞腹。有一天,他正在吃饭,萨罗诃(藏文)来到这里,行文他这是诸苦之一,并出示饿鬼形象。他观后十分恐惶,求教出离恶心趣之法。萨罗诃让他入于第三想,观修一切尽。这时,日月亦似畏惧,隐落须弥山坳。他如此观修十五年,获得成就,住世六百年。
     第七十二,龙树的弟子那伽菩提(藏文)(龙菩提智)。他获得土行、宝剑、制伏、利济、妙丹、眼药、速行、僻谷等八种成就【15】,于吉祥山承祧龙树系统,总计将往世两万年,传言他还将拜会弥勒。
     第七十三,补多梨波(藏文)(乞庄严师)。他出身于潘伽罗国的戍陀罗种姓,一位成就者赐给他喜金刚画像,并传授喜金刚灌枯秘诀。他修持十二年,获得成就。有一次,他带着喜金刚画像行走,被一位国王看到。国王对他说:“我的天神岂能在他天神像框中?”他回答说:“你按照我的天神画一张不就行了吗?”国王按他所说画了像,但到第二天,像框中仍然是国王原来的天神像。于是国王生起信仰,皈依了佛教。补多梨波住世五百年,广做饶益众生的善事。
     第七十四,波那诃(藏文)(钩形鞋师)。他出身于散多那迦罗(藏文)地方的戍陀罗种姓,以制做钩形鞋为生,一位具大法力的瑜伽行者带他到尸林,传授给灌顶秘诀,九年后悟得圣道【16】,享寿八百岁。
     第七十五,郭伽梨婆(藏文)。他是瞻波罗尼那(藏文)城国王,炎热时在芒果林享受妙欲,尤其酷爱听郭伽罗鸟的叫声。一次他在林中,来一比丘,为他作胜名灌顶,传授秘诀,六月后得到解脱。
     第七十六,阿尼憍(藏文)。他出身于伽候罗(藏文)地方的戍陀罗种姓,身材俊美,为人自傲。一位比丘向他作胜乐等灌顶,六月后获得成就。
     第七十七,萨穆多(藏文)。他出身于萨罗婆支罗(藏文)地方的下等种姓,是一名海中取定者,后来生活拮据,居住情不自林,瑜伽行者赞提(藏文)为他灌顶,讲授四无量及四喜【17】教诫,三年后得到解脱。
     第七十八,蒂洛波(藏文)(春芝麻师)。
     第七十九,蒂洛波弟子那若巴(藏文)(说本颂师)。
     第八十,那若巴弟子阿伽罗罕底波(藏文)。
     以上八十名男性大成就者(另有因陀罗菩提)
     第八十一,瑜伽母摩尼跋陀罗(藏文),亦名婆睺梨(藏文)。他是阿伽则(藏文)城人,出嫁后一次回娘家时,遇见拘梨婆(藏文),为之施舍饭食。当夜往林间,此上师为她作胜乐灌顶,传授秘诀,在那里修持七昼夜。她回到娘家,遭到痛打,但她并不生气。第二年回到自家,十一年间,在取水的路上,凭借破陶罐,讲说自己的证悟。
     第八十二,麦喀罗(藏文)(割头女);八十三,迦那喀罗(藏文)。她俩是亲姐妹,前者是姐姐,后者是妹妹,为陀吾憍吒(藏文)的女儿。二人嫁给一位船主的两个儿子,受丈夫和乡人的非议,心中烦闷时,大成就才迦诃婆(黑行师)前来为她俩灌顶,传授教诫,她俩遂修法十二年。一次,去拜见上师,述说自己的过去。上师要她俩献出头作为说法酬金。她俩毫不犹虑,各自拔出宝剑,割下自己的头献上,众人皆感惊奇,上师复把头粘接在她们头上。
     第八十四,美眉迦罗(藏文),亦称吉祥比丘女。她以前是因陀罗菩提王的妃子,后来改嫁给楞伽国国王阇陀罗(藏文)的儿子赛菩罗(藏文),临近改嫁时,看到王子所派的许多猎人猎获很多野牲,心中不快,装出风颠的样子,前往楞伽补罗(藏文)尸林,按照罗婆波所授教诫,修习七年,获得成就。又有人说,她患了麻风病,被父母遗弃,她舍身守饥苦行,得到解脱。其传记中说:“按因陀罗菩提授记修圣道,蔗增(藏文)林中获得殊胜悉地果,喀萨婆尼(藏文)地方示现大神变,于彼吉祥之女足前勤顶礼。”
     以上四位成就者为四瑜伽母。
     上述诸成就者一般都各自有与自己的宿业相顺合的转寻思烦恼为道用的教言歌集,他们多数与眷一道善逝空行,有的修成虹身【18】住世,有的遗体变为石身或舍利。这些成就者的传记、赞颂词以及他们加持的文字中,还有一些上面未述及的成就者,前文提到的个别人却在有关文字中没有提到。特别,道歌集的历史许多不十分可信,这些人物及前文所讲的其他一些印度佛教学者和得道者,一些学者对他们的名号、种姓、家族、事业、年寿以及出世的年代等多有不同的观点(关于得道者,如金刚座师的弟子无畏施祥的文章),本书是根据普遍的观点记述的。这些学者、得道者还有很多各自非共通的传记,可以说述不胜述,本书仅提取了里面的精要部分。总之,这些得道者均以教理【19】虔信三宝,皈依佛教,以恭敬之心建立三所依【20】,进行供养,以三律议【21】中,无论受取何戒,均守持如护眼珠,以戒为本,遍施慈悲。他们为弟子讲经说法;唯怀利他之心,以教理清净论辩,使外道皈依佛门;以三察【22】护养纯净圣教,不带偏私而著述。通过这些讲辩著述和闻思修或讲修二门弘广佛教。他们在广做到众善事的同时,对自己上师,如待真佛,对其秘法教诫,坚信不疑,虔诚信仰,从而八种成就等,尤其他们从自续中了悟圣道,修炼的事迹如证果迹象极为殊胜。与之相反,那些凭依风脉、幼轮等修炼,心境依稀,相顺的通慧【23】隐现,以小的业力、资精良获少许法力,把愚者的恭维族和同伴的财富当作修行的成就;特别一些形为上师的傲慢者为了得到许多金银、骏马、财宝,假传教法,装模作样,诡作多端;一些人拥有多高傲的眷属徒众,借口政教二理和显密双修,将律仪如唾液、尘埃抛弃,随意胡为;或著述时,妨嫉别人,执意相争,欺凌弱者等等,以这样的行止在度日。或垂涎并信赖这类人,显然是愚者的本相。
     注释:
     【1】以下八十四位成就者,原文无顺序号,为眉目清晰,由译者添加序号。
     【2】余甘子:亦作榄橄子,古代避谷摄生术药物之一。
     【3】?噜迦:妈喜金刚,亦名钦血金刚、呼金刚、胜乐金刚等等。为佛教密宗无上部一本尊。
     【4】谛头空:即空性,指一切法皆自性所成、非实有的见地。
     【5】三门:指身、口、意三业,泛指人的行动、言语和思想。
     【6】妙欲:指色、身、香、味、触五欲,泛指一切世俗享受。
     【7】辉线:佛教所说一种特殊的光线,一般在绘画的佛像身后有代表这种光明的线条。
     【8】四无量法:又作“四梵处”或“四无量心”,指大乘佛教为众生而修引生无量福果之心的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和舍无量。
     【9】大手印:指消除阿赖耶识客尘迷乱,现见自性大圆镜智的身大印瑜伽,为密乘瑜伽部的四印瑜伽之一。
     【10】三根本、指佛教密宗所说的上师、本尊和空行。
     【11】二取:持著常、断二边。
     【12】旃陀罗种姓:古印度社会中以屠宰为生者,被歧视为不可接触的最低下的种姓。
     【13】八种共同成就:又称八悉地,指妙丹、眼药、土行、宝剑、空行、隐形、不死、除病。其中妙丹即金丹术,或称“摄生术”、“避谷术”,是采用花中精华和明咒等,以补益寿元、留住童颜或点铁成金的成就。
     【14】四金刚座:佛教密宗修法之一,有自、他、合、密四种。
     【15】八种成就:原文系偈句,为“地下能行与宝剑,制伏利济二清净,丹丸眼药诸宝藏,速行僻谷八成就”。对八种成就,说法不一,参见本节注释【13】。
     【16】圣道:佛教声闻、独觉和菩萨三乘所主张的见、修、无学之道。
     【17】四喜:佛教法门之一,指喜、胜喜、殊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