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65章

如意宝树史-第65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丹巴等,曾同时出任仁钦岗寺和岗贡寺住持,后来于央贡孜(藏文)等地修持佛法,4。京俄·贝吉桑布;5。南杰巴;6。巧吉寺的京俄(第九任)索南伦珠,此师出身于雅隆法王的家庭,从恰卡堪布僧格坚赞出家,并受近圆戒,7。京俄·仁钦加哇,此师生于里(藏文)地,从京俄南岗出家,并受沙弥戒,曾任洛贡寺和甲域寺住持,显见弯刀怙主护法的圣容;8。京俄·仁钦佩,此师曾向宗喀巴大师求教噶当派的释词学'90'深得大师喜悦,为益桑则哇(藏文)等人之师,曾任加顶(藏文)和京益(藏文)二寺住持。
       庄严法座四师及护持僧团堪钦,合称“八大上师”弟子的是:1。曾任贡塘寺住持的曲结则巴贝(藏文);2。喇钦德邬哇·益希贝(藏文)此为恰(藏文)三译师中最后一位译师之叔父,曾任德乌日(藏文)寺住持,在涅(藏文)地区弘广宗喀巴大师之教法;3。喇钦年释迦(藏文);4。达普国师贝丹顿珠(藏文),此师从仲·贝吉仁钦出家,从宗喀巴大师受近圆,戎并师事其它许多格鲁派高僧,他任达普寺住持时,将达普和群科(藏文)二寺改宗为格鲁派,汉王曾向他赐授国师的诏书,其弟子有德本益希喇嘛等;5。堪钦曲加贝桑(藏文),此师出身于巴底扎卷巴的头人家族,曾任觉隆寺堪布,在扎蘘地方弘广格鲁派善规;6。堪钦加哇桑布,此师精通《时轮经》等经,曾任梯寺堪布和泽当寺上师;7。堪钦绛曲贝,此师除宗喀巴学规外,不敬奉其他教派,曾任京益寺堪布,示演以小便燃灯等修行成就;8。堪钦衮噶多杰。
       寺院五大上师和作死灌顶'91'的二法门师,合称为“七钦布”的弟子是:1。钦布达巴,曾与宗喀巴大师辩论“生”、“死”二者中何者为先的问题;2。钦布扎巴桑布此师奉持宗喀巴大师学规,在泽当寺曾与钦布达布巴辩论;3。钦布罗佩,此师与于扎西多拜见宗喀巴大师,听受《释量论理路汇编》(藏文),无限虔敬,流泪不止;4。钦布衮噶加哇;5。钦布扎西坚赞;6。
          丹萨曲果哇·加央喀切哇·索南贝兰罗洛萨日朝巴,即《宗喀巴大师颂》(宗喀巴八十事)的作者,具有甚深修证体验;7。止贡曲果哇·扎西仁钦,此师曾师事国师,于止贡梯寺弘广宗喀巴大师善规。
       四位善说教理的十难论师和十位善持句义的四难论师,合称为十四“大柱”弟子的是:1。噶局·催臣达吉;2。写出《集密生起次第笔录》的拔塞噶局(藏文);3。则杂噶居·云丹坚赞(藏文);4。与楚康巴(藏文)地方弘广宗喀巴大师教法的鲁哇噶居(藏文);以上为四十难论师。5。于不定地修持、做利他事业的梯穹噶希·顿悦(藏文);6。宗喀巴大师经卷的管理者扎贡噶希巴·仁钦贝;7。宗喀巴大师经卷的管理者加哇噶希巴·仁钦曲加(博通《毗奈耶经》);8。杰热噶希巴·桑杰旺秋,此师依止宗喀巴大师受近圆戒,主要听受母亲续,以其兄多康哇(藏文)为伴侣,创建杰热(藏文)的温贡寺(藏文)(亦称桑俄喀寺);9。达普噶希巴桑杰桑布(藏文);10。叶合德噶希哇·索南桑布;11。卓萨噶希哇(藏文);12。粗朴噶希哇;13。噶希哇·却吉僧格;14。噶希哇·扎巴坚赞。以上十位四难论师。
     与印度的“班钦”(大班智达)、“班穹”(小班智达)一样,在藏地早有“噶希”(藏文)名号,“噶居”(藏文)在贾曹杰时期流行,“林赛噶居”(藏文)(如作班智达)在赤钦丹麦巴·益希桑布时期流行,“热绛巴”(藏文)在绛钦热绛巴时期流行。当时的“噶居”“热绛”,并不是《智树论》'92'中所说“修学明处及经函,上师尊前不受学,如同淫荡怀孕女,僧团之中不庄严”那样,而是依止经师,对四论、十论和十七论等之句义二者皆记诵于心者,方授其名号,是号符其实的“噶居”、“噶希哇”或“热绛巴”。
     持头托行的四“觉丹”弟子是:1。任措曲隆哇(藏文)寺堪布的觉丹·达哇罗哲(藏文),2。获得圆满次第证悟的觉丹·索南伦珠,3。于工布地区建立宗喀巴大师教法(建恰那格登寺)的工布觉丹,4。人参卓寺堪布、于扎囊(藏文)弘广宗喀巴教法的觉丹·勒巴仁钦。
     六戒律清净尊者(尼丹)弟子是:1。尼丹却桑哇(藏文),宗喀巴大师往拜洛扎时,此师为大师随从弟子,以后为大师的根本近侍弟子(藏文);2。尼丹加顶巴·顿珠贝;3。甲玛巴·贡保尼丹·根敦加布,此师为本希宗(藏文)等人之师,博通金刚手大轮法,(住持扎日卧南杰寺);4。哇廓尔哇·尼丹奥赛扎西(建扎德哇林寺);5。尼丹·宣奴奥赛(桑杰),此师于琼结(藏文)地方广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为曲结本南喀之师;6。尼丹·衮噶本,此师不染微细别解脱堕罪,于吉曼贡嘎寺(藏文)(京益寺)圆寂时天降四瓣花雨。
     具足舍生甚深证悟五弟子是:1。古觉多丹·桑杰贝桑(藏文),此师长期奉持斋戒,显见许多本尊圣容,宗喀巴大师创办拉萨祈愿会时,拜见大师,见大师为文殊身相;2。多丹果稠热巴·扎巴迥尼(藏文),此师修噶举派法门,获有证悟,受到人主扎巴迥尼等人的供养;3。甲当哇·多丹热秀(  );相传此师修复了热振寺的二柱殿;4。甲扎哇·多丹布勒南杰(藏文),此师如颂云“猝然起立基位满,好似兔子起卧处”。是一位遁世者;5。多丹南喀雪勒(藏文)。此五师有的在上下文中亦记入。
     此外尚有:广做弘法利众事业的朵堪巴·拉色扎巴嘉措(藏文);央顶仁波且;于贡如(藏文)地方弘扬宗喀巴大师善规的加敦·罗桑扎和甲位桑杰益希二师;仲·宣奴贝;堪布桑加;达布钦布上师释迦仁钦;于桑僧寺(藏文)广说《中论》、《入中论》,创立格鲁派正见善规的仲喇嘛群帕和喇嘛却吉坚赞二师;阿里阿旺扎巴的近侍南喀哇(传说建里格尔寺);于琼结(慈洲寺)和洛扎(建扎西曲林寺)弘扬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上师索南仁钦、法王贡布绛曲和上师塞图巴;从钦布罗佩处听到宗喀巴大师功德,心生敬仰,听受其法,无论与何人辩论均皆获胜,曾论败堪钦叶合巴等师的泽当巴·希罗本布(藏文);于朱拉寺(藏文)弘广宗喀巴大师善规的上师达娃桑布等无量弟子。总之,这一切弟子,意之所持律戒如月增盛,不染堕罪污垢,庄严于爱他胜于爱子之菩提心,具足生圆八支贤善止观,以闻思修和讲辩著成为对于佛教众生具有药物功能的大德,并且依止彼等之弟子和在传弟子以及循从其法承者,大师的事业之水流至今如上弦之月日益广大。
     癸三,后世情况。
     大师的后世传记,对于现今下乘根器者而言极为秘密,故当以圣言量察知。关于此,文殊曾向邬玛巴云:“此转世之后世将于兜率宫无能胜佛弥勒法座前,享受无量大乘圆满,起法号名妙吉祥藏菩萨。”密主金刚手亦云:“此身失坏往兜率,弥勒尊前闻善法,成为菩萨,成为菩萨吉祥藏,慈悲护爱诸有情,此为究竟十地道。”又云:“此世之后生转生与兜率天弥勒尊前的妙吉祥藏菩萨;其后生又转生为?部洲的另一人(一法王),做广大利众事业;第三世转生为此?部洲东方的称作”日杂“(藏文)经堂的班智达阇尼那室利(益希贝),聚会徒众两千人,一切徒众眷属亦将具广大资粮,住加行道。”《传授教诫王经》中云:“续往东方地,庄严刹土中,将成狮子吼,信彼生此土,此土殊胜奇。”文殊曾向多丹巴云:“此雄心大志大菩萨入寂于无量佛土,与东北方稀有庄严刹土中证觉,成为狮子吼如来。”玛鸠拉仲在回答女儿索南坚赞玛提问时说:“此尊者将为未来第七佛,或为第十一佛善目和狮子吼佛。”根据这些,克珍杰的从“此后幢王佛”至“一切皆佛子”一段偈句说:幢王佛云,此大志菩萨(指宗喀巴前生)于数处不净刹土,弘广金刚乘道,最后于稀有庄严刹土,示演殊胜化身事业,并授记为狮子吼佛和此土之功德等。这些授记与往昔出现的情形相合,故应置信。至于以后将赴兜率宫和稀有庄严刹土的说法以及文殊向多丹巴所说宗喀巴大师将证觉为智王佛(藏文)的说法,因诸具大威力者其化身无边,故并不相悖,此如前文所述大成就者阇兰多梨婆(藏文)和佛智等师之传记;又如释迦摩尼佛往昔于东方无尘刹土中为离尘慧(藏文),同样在南、西、北三方和风地祗的四界中为宝蕴(藏文)等,在色究竟的为幢王(藏文),于此贤劫在赡部洲用时变化为一百俱?殊胜化身,而饶益众生一样不相悖。对此颂曰:
         如同明净湖沼之月形,
         与自相合之身化现时,
         对彼其它净土少恭敬,
         但愿反复生为此眷属。
     附论部分人对宗喀巴大师的非议。
     有人被偏执、不悟及邪分别之垢染,迷惑与大师部分语教之义,或作颠倒理解,不见其语义之真谛,而破遮之箭射向十方。兹对主要者扼要分说如次:
     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表象上亦以闻思修通达显密教证宝生处大海之彼岸。如搏伽梵世尊亲临雪域,他从显密道次本质本支具足的诸论为有缘所化广赐喜宴甘露。特别,他强调圣者龙树师徒非共深奥空性之见和集密幻身等,从根本上清除二障,明确开示顺达持金刚地善道之精要。但是藏地,盛行寂护师徒之说教和唯识之见,而非共应成学规尚未弘传,有人视部分应成学规与自奉学规不相契合;有人虽貌似相合,却未得其要,不做细察,对密乘亦不熟悉;有人虽略理解,然等起之念不纯,为固持自派学规而破遮大师之论著。这些如大师所说:
       “为求利恭排他持语承,
         贪著眷属速聚弟子众,
         无信妄下断语授恶悟。“
     在这方面,萨桑译师语自在(藏文)对大师《能怖金刚修行法》中所言非共护轮'93'、第一左右面每三者中间之面、手执牛皮之第一手、以骨蛇二饰的庄严等有过非议。对此,大师自己曾予扼要回遮。有人讥讽具有明妃的能怖金刚,对于这类讥讽,克珠杰曾引据经典中有关能怖金刚生起次第的圣言量,善除其污蔑之垢。另外,如《萨迦格言》中所说:“智者智解善言义,愚者却不这样做”,“恶人专寻他人错,??给人示凶兆”,有位灌顶国师的在传弟子,曾于大师座前听受秘诀,他在自己的;《喜金刚法类》中将“听取行相”(藏文)写为“色相”,分“色”为土、水、火、风、四者,并云大师为他派上师,其所显见之文殊有魔王跟随,系魔之所化,六臂怙主为本教护法,非为佛教护法等,曾喧嘈一时;俄尔哇·衮噶桑布(藏文)亦对大师的密乘法类亦多作所谓校正。对于前者,有的学者回击说:“集密生起次第超过四十九种自性,则无可非议”;对于后者的回击及其意译,在克珠杰的语教中已有明示。若尔,从总体上来言,对补特伽罗,尤对具菩提心者,其恚恨、恶说罪孽,在《入行论》等中已有说明;分别言之,宗喀巴上师、巴俄多杰((藏文)勇金刚)、洛扎·恰那多杰(藏文)等所显见之本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