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

第67章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第67章

小说: 杂病源流犀烛+清+沉金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嗖蝗剩跽呋枥б簦堪抵笔樱共唤硌凑牛绱嗽蚴痪纫弧P熘铱稍唬簜y即痉,强直之谓也,倅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症,但治倅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无汗为刚,有汗为柔,为辨症之要领。夫发热无汗恶寒,本伤寒家症,若倅而项强背直者见之,乃卫阳与肾中真阳气本相通,今太阳经寒湿相搏,而气侵少阴,真阳不达,故反恶寒也,寒性劲切故曰刚。发热有汗不恶寒,本伤风而并阳明症,若倅而项强背直者见之,是太阳、阳明伤湿而兼风,非寒邪内侵之比也。风性温和故曰柔,非止项强,而身体则软,为柔倅也。仲景以葛根汤为刚倅主方,所以杜太阳项强,渐成阳明胸满之势也。以瓜蒌桂枝汤为柔倅主方,所以大润太阳经既耗之液,使经气流通,风邪解,湿气行,而筋不燥而倅愈也。以大承气汤为由表入里主方,又因倅病内入而胸满,太阳之邪仍不解,而口噤,角弓反张,而卧不着席,於是邪入内必热,阳热内攻,而脚挛、齿  。说太阳之邪并於阳明,阳明脉起於脚而络於齿也,故直攻其胃,使太阳、阳明之邪,一并而散,此下其热,非下其食也。又曰:诸倅项强,皆属於湿,乃仲景论倅前後,未尝重湿,即方药亦不专主湿,仅寒湿相得一语,略露机倪,其立三方,仍治风寒,或内驱热,可知倅症之说,非湿流关节之比,彼乃浸淫为病,燥湿为主,此则风寒为微湿所搏,故仍以治本为急也。曰:然则倅症之湿,从何来乎?不知倅之根原,由亡血阴虚,其筋易强,而倅之湿,乃即汗馀之气,搏寒为病也,故产後血虚多汗则致之,太阳病汗太多则致之,风病原有汗,下之而并耗其内液则致之,疮家发汗则致之,此仲景明知有湿而不专治湿,谓风寒去而湿自行耳。治破伤风方二十一  玉真散    ”强直〔    防风  南星  等分,每末一钱,姜汁和酒调服,以渣敷疮口。口噤者,童便调下。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不麻,可以开关定搐。一名定风散。    木调膏      ”邪传经络〔    杏仁泥  白面等分,新汲水调成膏,涂肿处,即消肿退热,神效。    全蝎散    ”身冷〔    蝎梢七个为末,热酒服,日三次。凡患破伤风,非此不除。  大蜈蚣散    ”又〔    大蜈蚣二条鱼镖炒,左蟠龙即野鸽粪炒烟尽,各五钱,共为末,每取二钱,防风汤下。服此不解,觉转入里,当服左龙丸。一方蜈蚣一条,鱼镖三钱,共为末,每取一钱,防风羌活汤调下。一方治口噤,身反张,不省人,蜈蚣一条,全蝎二个,炒为末,擦牙或吹鼻中,名小蜈蚣散。    左龙丸    ”入里搐〔    左蟠龙  鱼镖烧  姜蚕各五钱  天麻二钱  雄黄一钱  蜈蚣二条共为末,分三帖,先将二帖饭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次将一帖加巴霜五分饭丸,梧子大,每周朱砂丸子二十丸,加巴豆丸子一丸。第二服加二丸,酒下,至便利为度。只服朱砂丸,病愈即止,若搐倅不已,宜服羌麻汤。一名江镖散。    羌麻汤    ”半表里〔    羌活  麻黄川芎  甘菊  蔓荆子  石膏  防风  前胡黄芩  细辛  枳壳  茯苓  甘草各七分  白芷  薄荷各五分  姜三片    乌蛇散    ”痰盛〔    乌蛇六钱  麻黄一两  川乌  白附子  附子  川芎  乾姜天麻各五钱  蝎梢二钱半  每末一钱,酒下,日三服。    朱砂指甲散    ”手足战〔    朱砂  姜南星  独活各二钱  人手足爪甲六钱烧存性为末,分三贴酒下。    乌鸦散    ”血凝〔    乌鸦翎烧灰,酒服一钱,服後饮酒一二杯,以助药力。    急风散    ”传变〔    麝香一字  朱砂一两  生黑丑二钱半  草乌三两半生半焙存性醋淬  每末五分,酒下。    防风当归散    ”汗多〔    防风  当归川芎  生地各钱半    当归地黄汤    ”亡血〔  当归  地黄白芍  川芎  防风  ? 说@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    防风汤    ”无汗〔    防风  川芎  羌活  独活各钱二分半  水煎,调小蜈蚣散服之,大效。小蜈蚣散方,详在大蜈蚣散方後。    羌活防风汤    ”又〔    羌活  防风川芎  白芍  当归  ? 说@甘草各一钱  地榆  细辛各五分    小续命汤    ”又〔  防风钱半  防己杏仁  肉桂  黄芩  白芍  人叁  川芎  麻黄甘草各一钱  附子五分  姜三  枣二一方无防己、附子,有当归、石膏。    白术汤    ”有汗〔      白芍三钱  白术葛根各二钱  升麻  黄芩各一钱  甘草三分    白术防风汤    ”又〔防风四钱  白术  黄儀各二钱    小芎黄汤      ”阳明〔川芎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五分            此方治破伤风入里,犹有表热,二三帖後,用大芎黄汤。    大芎黄汤    ”又〔    川芎二钱  大黄羌活  黄芩各一钱  此方专治破伤风入里,大便秘,小便赤,自汗不止,以微利为度。    防风通圣散    ”少阳〔    滑石钱七分甘草钱二分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七分  防风  川芎  当归  赤芍  大黄  麻黄  薄荷连翘  芒硝各四分半  荆芥  白术  山栀各三分  姜五片    此方治风、热、燥三者之总剂也。宣明云:能治诸风热,中风不语,暴喑。或洗头风,破伤风,诸般风搐,小儿惊风、积热。或疮疹黑陷将死。或伤寒疫疠,不能辨明。或风热疮疳。或头生白角。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肺风疮。或大疯癫疾。或风火郁甚,为腹满涩痛,烦渴喘闷。或热极生风,为舌强口噤,筋惕肉俽。或大小疮肿恶毒。或热结大小便不通,并解酒伤热毒。按此方治法甚广,姑即宣明之言附记於此,医者能神而明之,其所治并不止此也。    九味羌活汤    ”和解〔    羌活  防风各钱半  川芎  苍术  白芷  黄芩  生地各钱二分  细辛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葱白二    此解表神方也,能不犯三阳禁忌。《正传》曰:羌活治太阳肢节痛,乃拨乱反正之主;防风治一身尽痛,听将军命令而行;苍术雄壮上行之气,除湿气而下安太阴;甘草缓里急和诸药;川芎治厥阴头痛在脑;生地治少阴心热在内;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细辛治少阴肾经头痛。故为解表散邪之妙方也。一名羌活冲和汤。治痉倅方七  小续命汤    ”治柔倅〔    防风钱半防己  肉桂  杏仁  黄芩  白芍  人叁  川芎  麻黄  甘草各一钱  附子五分  姜三枣二  一方无防己、附子,有当归、石膏。    大承气汤    ”刚倅〔    大黄  芒硝厚朴  枳实    五味羌活汤    ”刚柔不分〔    防风羌活各钱半  苍术  川芎  黄芩  白芷  生地各钱二分  细辛  甘草各五分  姜二  枣二  葱白一    叁归养荣汤    ”风痰〔    人叁  当归川芎  白芍  熟地  白术  茯苓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瓜蒌枳实汤    ”痰火〔    瓜蒌仁  枳实  山栀子  川贝母  桔梗  黄芩  陈皮茯苓  麦冬  人叁  当归  苏子各八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煎,冲竹沥姜汁服。    瓜蒌桂枝汤    ”柔倅〔    瓜蒌根  桂枝  炙甘草  白芍  生姜  大枣    葛根汤      ”刚倅〔    葛根  麻黄  桂枝  炙草  白芍  姜  枣1
 
卷十四2
 寒病源流(恶寒发热痼冷  寒厥暴亡)    经曰: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症瘕俉疝坚痞,腹满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於寒。经云然者,以足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肾阳既虚,则寒水之气益泛,而一值天地杀厉之气,则两相感召,而诸寒病生焉,是寒之为病,未有不由於阳虚者也。夫寒病莫大於伤寒,亦莫险於伤寒,以其为生死攸关也,馀别着《伤寒论纲目》,故  不赘及。外此则有感寒症,亦头疼,亦发热,亦恶寒,探其舌本,必从喉咙内乾出於外。多兼烦躁,不烦躁即感寒之轻者,又或不头疼而发热,不发热而头疼,虽渴而不欲引饮,至夜或偶得寐,遇食不好亦不恶,居处虽若  怯,而神气安静,凡若此者,皆属感寒之候,与伤寒不同,宜解表散寒(宜桂枝、乾姜、麻黄、柴胡、前胡、川芎、葱白、升麻、紫苏、葛根、羌活、独活、生姜、细辛、吴萸,随症选用,又宜沈氏葛补汤)。又有中寒症,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脉必沉而细,或紧涩,或阴阳俱盛,其为症定当无汗,有汗反不治(宜姜附汤、麻黄附子汤)。或有眩晕口噤,昏迷肢冷,身不热,脉迟紧者(宜附子理中汤)。若肢冷,腹绞痛,唇青,宜用灸法(宜以半夏、皂角、麝香各一分半,为末,填脐中,生姜切薄片贴之,放艾火於上灸之)。又有杂中寒,或乘冷、多食生冷,致头疼身热,项背拘急,呕吐腹痛者,却不似真中寒之猛急(宜五积散,若感寒脉浮,亦宜服之)。有因色欲後受寒,手足冷,脐腹痛者(宜健阳丹)。有急阴病,腹痛,肢冷,甲青者(宜太乙还元丹)。要皆寒之为病也。    ”脉  法〔      《脉经》曰:紧脉为寒。又曰:弦紧为寒邪。《脉诀》曰:伤寒有五,脉非一端,阴阳俱盛,紧涩者寒,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此名伤风,勿用寒药。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此非风寒,乃湿温脉,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或遇於风,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成温毒。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阴阳俱盛,重感於寒,变为温疟。同病异名,阴阳俱盛,病热之极,浮之而滑,沉之散涩。《回春》曰:中寒紧涩,阴阳俱盛,法当无汗,不汗伤命。《医鉴》曰:中寒之脉,虚而微细。    ”寒病原由症治〔    东垣曰:仲景论伤寒矣,未及手中寒,前人冶冒大寒而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汤,其议药则得之。然曰伤曰中,未有议其异同者。夫伤寒有即病,有不即病,必大发热,病邪循经而行,以渐而深;中寒则仓卒感受,其病即发而暴,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无热可发,温补自解,此气太虚也,不急治则死。《得效》曰:寒温不节,将理失宜,乍暖脱衣,甚热饮冷,坐卧当风,居处暴露,冲冒霜雪,凌晨朝起,呼吸冷气,久睛暴暖,忽变阴寒,久雨积寒,致生阴湿,如此之候,皆为邪厉,侵伤肌肤,入於腠理,使人身体沉重,? X气壅,胸膈凝滞,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饮食不入。凡此之症,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经络,传变无已。此不过四时感寒,若传变,必至成伤寒矣。又曰:中寒则口噤,四肢强直,卒然晕倒。《局方》曰:寻常感冒,有表症宜羌活冲和汤、防风冲和汤、芎芷香苏散。寒毒入里吐利者,宜藿香正气散。挟食停痰,宜人叁养胃汤。时令感冒,宜升麻葛根汤。又曰: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正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症。若人叁养胃汤,乃和平之剂,止能温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扰也。丹溪曰:杂病与伤寒相类者极多,凡有感冒轻症,不可便认为伤寒而妄治之,其或可者,说亦因其不敢放肆,多用和解平和之药散之尔。《医鉴》曰: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卒然昏不省人,口噤,四肢强直,拘急疼痛,不急治,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