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14-脾胃论 >

第7章

614-脾胃论-第7章

小说: 614-脾胃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胀;肠中热,胃中寒,则胀而且泄。非独肠中热则泄,胃中寒传化亦泄。 
胃欲热饮,肠欲寒饮,虽好恶不同,春夏先治标,秋冬先治本。衣服,寒无凄怆,暑无 
出汗;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此规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当临事制宜。以反常合变耳。 

卷中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属性: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 
,乱于胸中,是为大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 首静伏。乱于肺,则 仰喘喝, 
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大法》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又法云∶在经者,宜发之。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神门、大陵)。 
滋以化源,补以甘温,泻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轻剂,同精导气 
,使复其本位。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荣,足少阴输(鱼际并太渊输)。 
太阴以苦甘寒。乃乱于胸中之气,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导湿热;若善多涕, 
从权治以辛热。仍引胃气前出阳道,不令湿土克肾,其穴在太溪。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三里)。 
因足太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血中。有一说,腑输、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阴无所 
禀者,于足阳明胃之募穴中引导之。如气逆上而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始。 
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荣、输(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取足太阳膀胱经中,不补不泻,深取通谷、 
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导去之。如用药,于太阳引经药中,少加苦寒、甘寒 
以导去之,清凉为之辅佐及使。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二间、三间深取之,内庭、陷 
谷深取之)。 
视其足、臂之血络尽取之,后治其痿、厥,皆不补不泻,从阴深取,引而上之。上之者 
,出也,去也。皆阴火有余,阳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血,营也,当从阴引阳,先于地中 
升举阳气,次泻阴火,乃导气同精之法。 
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 
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卷中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属性:《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 
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 
;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 
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 ;中湿者,治在胃 
;中燥者,治在大肠 。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 。若病久传变,有虚有 
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 。 
另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 
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 
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 
也。 
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 
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 
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 
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 
,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 
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 
∶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 
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 ,错泻四末之余,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 
说,况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 ,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彻骨! 
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 
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卷中
三焦元气衰旺
属性:《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中气不 
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 ,补足外踝下留之。 
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忧、恐 
,危亡速矣。 

卷下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属性:《黄帝针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 
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 
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 
、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内经》云∶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 
胃弱不以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言肠 
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谓混言肠胃所生,亦有据乎?予应之曰∶《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 
,令人九窍不通,谓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脏; 
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故有此证,此则脾虚九窍不通之谓也。虽言脾虚,亦胃之不 
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肠胃,而言五脏者又何也?予谓∶此说与上二说无以异也,盖谓 
脾不受胃之禀命,致五脏所主九窍,不能上通天气,皆闭塞不利也,故以五脏言之。此三者 
,止是胃虚所致耳。然亦何止于此,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 
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 

卷下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属性: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 
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 
,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况阳明 
胃土,右燥左热,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与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 
。脉者,血之府也,血亡则七神何根据,百脉皆从此中变来也。众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 
则风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 
或曰∶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请析而解之?答曰 
∶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 
乃能生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 
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 
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 
、湿、燥、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湿热者,春夏也,行阳 
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 
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 
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肺 
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 
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 
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 
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 
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 
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饮食饥饱,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虽不变易他疾 
,已损其天年,更加之针灸用药差误,欲不夭枉得乎? 

卷下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属性: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 
泽之气不行。大肠者,庚也,燥气也,主津;小肠者,丙也,热气也,主液。此皆属胃,胃 
虚则无所受气而亦虚,津液不濡,睡觉口燥咽干,而皮毛不泽也。甲胆,风也,温也,主生 
化周身之血气;丙小肠,热也,主长养周身之阳气。亦皆禀气于胃,则能浮散也,升发也; 
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 
胜纪,青、赤、黄、白、黑五腑皆滞。三焦者,乃下焦元气生发之根蒂,为火乘之,是六腑 
之气俱衰也。腑者,腑库之腑,包含五脏及形质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气,外无所主,内有 
所受。感天之风气而生甲胆,感暑气而生丙小肠,感湿化而生戊胃,感燥气而生庚大肠,感 
寒气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气而生三焦,此实父气,无形也。风、寒、暑、湿、燥、火,乃 
温、热、寒、凉之别称也,行阳二十五度,右迁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虚也,皆由脾胃之弱 
。 
以五脏论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难经》云∶脾病,当脐有 
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 
病也,无则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且心火大盛,左 
迁入于肝木之分,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其脉洪大而弦,时缓,或为眩运战摇,或为麻木不 
仁,此皆风也。脾病,体重即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软失力,为大疽大痈。 
若以辛热助邪,则为热病,为中风,其变不可胜纪。木旺营运,北越左迁,入地助其肾水, 
水得子助,入脾为痰涎,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肺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当先于 
阴分补其阳气升腾,行其阳道而走空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