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欧洲文学史 >

第45章

欧洲文学史-第45章

小说: 欧洲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裘伤枷搿⒒叫衙褡逡馐兜氖实背∷佣俳耸耸兰偷鹿肪绲姆比佟!
  德国启蒙文学分前后两期。四十年代以前为前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高特舍特以法国古典主义原则为标准改革德国戏剧,要求语言规范化,创作合乎规则。到了以莱辛为代表的后期,德国民族文学才奠定了基础,发挥了比较大胆的批判精神。 
  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1700…1766)是来比锡大学教授,早年主办过道德周刊。他的主要功绩是改革德国戏剧,并对戏剧理论有所建树。他曾经与女演员卡罗利娜·奈贝尔(1697…1760)长期合作,开展戏剧改革运动。在1740年之前,他是德国文学界的权威人物。他推崇德国启蒙哲学家沃尔夫(1679…1754)的唯理主义,接受波瓦洛《诗的艺术》的文艺理论,提倡戏剧创作应以高乃依和拉辛为榜样。他的主要著作《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1730)树立了他的文艺理论观点。这部作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诗的一般规律,第二部分论文学的体裁。高特舍特和波瓦洛一样,强调文学体裁有等级之分,并且把文学规律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他主张戏剧应一律分为五幕,严格遵守三一律,例如关于时间的一致,他认为一出戏的情节只应在白天的十小时之内进行,因为夜里是睡眠的时间。为了保持所谓真实性,他不容许剧中有独白和冷场,反对丑角出场。他要求语言明确,文字典雅。高特舍特的论点主要是针对十七世纪以来德国流行的“历史大戏”而发的,这些戏内容庞杂,形式混乱,追求离奇的情节,充满庸俗趣味。高特舍特认为文学应合乎理性,他说,“理性是正确的风格的基础和源泉。”他要求文学创作应以教育人和改善道德为目的。他研究古代文学和英、法两国文学,终于在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找到典范,以便使德国戏剧合理化、规律化,更好地教育观众,这和当时的启蒙精神还是相适应的。 
  但是高特舍特片面强调理性,反对文学创作应有丰富的想象,他机械地用古典主义的规律衡量一切,许多不符合这些规律的作家都遭到排斥,因而他对莎士比亚表示厌恶。这使他渐渐为同时代人所抵制。从1740年起,他同瑞士人波特玛(198…1783)和布莱丁格(1701…1776)展开论争,引起全德国的注意。这两个瑞士人也和高特舍特一样,主张文学应起教育作用,但是他们认为文学不能缺乏想象力,他们推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弥尔顿,嘲笑高特舍特呆板地模仿法国人,用枯燥的清规戒律束缚作家的创造性。高特舍特痛斥他们摈弃理性,使用矫饰夸张的语言。当时许多人参加这场论争,出版许多刊物,互相攻讦,甚至演变为人身攻击。这两派的论争反映了十八世纪前期德国文学界的贫乏,它缺乏民族内容,所争论的不过是以模仿哪一国为宜而已。莱辛后来在他著名的寓言《猴子和狐狸》中,借一只自夸善于模仿别人的猴子,对那些缺乏创造性和民族性的作家作了尖锐的讽刺。 
  实践波特玛和布莱丁格的主张,使高特舍特归于失败的是弗里德里希·高特里卜·克罗卜史托克(1724…1803),他在1748年完成了《救世主》(1748…1773)的前三章,这首长诗以弥尔顿的《失乐园》为榜样,打破了高特舍特规定的文学教条,情感充沛,一时赢得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是这部作品主要只有宗教内容,缺乏弥尔顿的革命精神,等到它全部二十章完成时,读者也就从欢迎转为冷淡了。克罗卜史托克在文学上最有成就的是抒情诗,他以颂歌体的形式写诗,歌颂友谊、爱情、自然和祖国,表现出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对于后来狂飙突进时期一部分青年诗人有很大影响。 
  到了启蒙后期,德国民族文学才开始走向一个光辉的时代,它的奠基人是莱辛。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出生在贫穷的牧师家庭,1746年入来比锡大学,和来比锡活跃的戏剧界有接触,后来在柏林参加过报刊编辑工作。他终生为了能靠写作维持独立生活而奋斗,但是一生贫困,不得不先后充当一个将军的秘书,又为一个公爵管理图书。莱辛在戏剧理论、戏剧创作和美学方面作了杰出的贡献。此外,他也写过诗体和散文体的寓言、有关哲学和神学的评论文章。 
  莱辛在1759年完成《寓言三卷集》和《关于寓言的论文》。他推崇伊索寓言,指责拉封丹及其追随者的语言过于雕琢。莱辛这三卷寓言是用散文写成的,语言精炼,风格朴素。 
  这些寓言已经显露出莱辛对德国现实的批判的锋芒。《好战的狼》揭露普鲁士专制政权侵略好战的本性。《水蛇》通过一条吞食青蛙的水蛇,刻画出统治阶级的残暴。《驴和狮》叙述一只驴子和狮子为伴就蔑视同类,讽刺市侩小人的虚荣。《驴和狼》、《宙斯和绵羊》等用一系列软弱无能的动物形象,鞭挞德国市民阶层中苟且偷安的思想。此外还有不少寓言对当时德国文艺界的现象进行了批判:《鸵鸟》嘲笑只唱高调、没有创作成果的人;《夜莺和云雀》讽刺脱离群众的作家。莱辛的寓言简短有力地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和批判精神。 
  莱辛的重要美学论著是《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1766)。作者通过特洛伊祭司拉奥孔父子三人被蛇缠死的故事在古代造型艺术和诗歌中的不同处理,来探讨画和诗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自古以来,文艺理论家对于这两种艺术都未能划清界限。贺拉斯说“诗即画”,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认为画是无言的诗,诗是能言的画。这类论点延续了千百年,一向被人接受,德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温克尔曼(1717…1768)在他的古代艺术研究中,也没有摆脱这种观点。莱辛认为诗和画各有特点,雕刻、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应表达出最精彩的“固定的一瞬间”,而诗则应模拟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的行动。莱辛分清诗和画的界限,是为了强调诗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应该表现人的个性和感情,描写斗争,以满足资产阶级文艺的需要。 
  莱辛毕生从事戏剧活动。他主张德国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戏剧,作为争取德国民族统一的有力工具。他认为戏剧是文学体裁中的最高形式。早在《关于当代文学的通信》(1759…1765)中,莱辛已经谈到他对民族文学的主张,尖锐地批判了高特舍特,提出要以莎士比亚为榜样。 
  1767年,汉堡建立民族剧院,莱辛为剧院的历次演出撰写评论。但这个剧院开办一年便倒闭了,莱辛把他的评论辑录出版,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各五十二篇,命名《汉堡剧评》(1767…1769)。这是德国资产阶级戏剧理论方面的一部重要文献。 
  《汉堡剧评》涉及的问题很广。莱辛针对当时戏剧缺乏明确的目标这一情况,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主张剧院应当成为改进道德的学校(第1、2等篇)。他认为德国应当有自己的民族戏剧,反对许多作家对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模仿和崇拜,他讽刺这些人“比法国人更法国化”(第59篇)。他要求戏剧反映十八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现实,提倡写市民悲剧,因为市民阶层的普通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命运,更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同情(第14篇)。莱辛也批判了从内容到形式都极其混乱的“历史大戏”。他号召向莎士比亚学习,因为莎士比亚的剧作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情感和愿望,忠实地再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第69篇)。莱辛探讨了“模仿自然”的问题,要求文学反映客观现实。他说,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必须合乎“内在可能性”,合乎自然,也就是要有逻辑性和真实性。他反对戏剧中的三一律,说它们妨碍了“模仿自然”的原则。莱辛又提出作家在描绘客观现实时,必须善于区分主次,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质的事物上(第23、70等篇)。关于历史剧,他说剧作家不是历史学家,剧作家采用历史故事,只是为了创作上的需要,不必追究历史细节。但是人物性格不应脱离历史环境,必须刻画出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应有的性格,即性格和环境要有内在联系(第18、19等篇)。 
  莱辛的戏剧创作是他的戏剧理论的实践。他以简洁鲜明的语言反映时代的关键性问题,发挥了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思想。 
  莱辛早年就开始戏剧创作,其中《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可以说是德国市民悲剧的真正开端。他的著名剧作是喜剧《明娜·冯·巴尔赫姆》、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和诗体剧《智者纳旦》。 
  《明娜·冯·巴尔赫姆,又名军人福》(1767),写七年战争(1756…1763)后的一段故事。普鲁士军官台尔赫姆和敌国萨克森一个贵族小姐明娜·冯·巴尔赫姆相爱订婚,随后经过种种波折,终于圆满成婚。作者塑造了一个有理性的、道德完美的理想人物台尔赫姆,来体现他的启蒙思想,强调道德的感化作用。这部剧本也反映了普鲁士国家的黑暗。普鲁士国王为了维持他的专制统治,只允许贵族和外国人在他的军队里充当军官,像台尔赫姆这样开明的人却遭到排斥。剧中还通过旅馆老板探人秘密的活动,揭露了普鲁士的警察特务制度。全剧结构紧凑,对话生动,饶有风趣。 
  《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的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叙述一个亲王想诱骗爱米丽雅,采用宠臣玛里内利的计谋,在爱米丽雅去结婚的路上,雇佣一批强盗杀死她的未婚夫,把她骗到宫中。爱米丽雅的父亲奥多雅多为了保护女儿的贞操,忍痛杀死了她。剧中的亲王是德国十八世纪荒淫无耻的封建统治者的化身。玛里内利是一个长于谄媚、善用阴谋诡计的宫廷侍从。爱米丽雅是市民道德教育下安分守己、未通世故的女子。剧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奥多雅多是一个没落贵族,他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痛恨统治者,不愿和宫廷交往,但他软弱无力,只采取躲避的态度。女儿被骗入宫,在他心里引起“理智和愤怒”的交战,他要为“受害的道德报仇”。他杀死女儿,便认为保存了她的贞操,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这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他们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败坏,但是没有力量向统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只能用市民道德来和它对抗。这是德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市民悲剧。 
  《智者纳旦》(1779)是莱辛和德国正统教会论争、反对宗教偏见的作品。故事发生在十字军东侵时代的耶路撒冷。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圣殿骑士被回教的苏丹俘虏,一天,犹太富商纳旦家中失火,骑士从火中救出纳旦的养女蕾霞,两人发生了爱情。但他们信仰不同,不能结婚。这时苏丹因国内财政困难,求助于纳旦。谈话之间,苏丹问纳旦,基督教、回教和犹太教中,哪一种是真正的宗教。纳旦用三个戒指的典故说明各种宗教应该彼此容忍,不应互相敌视。最后弄清了真相,原来蕾霞和圣殿骑士是兄妹,都是苏丹的侄辈。戒指的故事出自卜伽丘的《十日谈》,写三兄弟从父亲处各得戒指一枚,其中一真二假,法官劝告他们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一个戒指都会显示力量。莱辛以此说明三种宗教都有价值,反对正统教会的褊狭,宣扬了启蒙运动的容忍思想。作者寄希望于人类互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