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339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39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愿,不如理行梵行,他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如果有人既发愿又不发愿,不如理行
      梵行,他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如果有人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不如理行梵行,他不
      会得到任何结果。〔但是〕如果有人发愿,如理行梵行,他会得到结果;如果有人
      不发愿,如理行梵行,他会得到结果;如果有人既发愿又不发愿,如理行梵行,他
      会得到结果;如果有人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如理行梵行,他会得到结果。’”
   8。 王童子白曰:“若尊者浮弥尊师如是意、如是说者,此于世间,天及魔、梵、沙门
      、梵志,从人至天,最在其上。尊者浮弥!可在此食。”

二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二五八 心品第十四(173)浮弥经第二

      王童子回答说:“如果尊者浮弥的尊师有这样的看法,有这样的说法,那么在一切的
      天、人、恶魔、梵天、各种修行人、婆罗门之中,他是最崇高的。尊者浮弥!请留
      在这里接受饮食的供养。”
   9。 尊者浮弥默然而受。王童子知尊者浮弥默然受已,即从⊕座起,自行澡水,以极美净
      妙种种丰饶食啖含消(394),自手斟酌,令得饱满。食讫收器,行澡水已,取一小床别坐
      听法。尊者浮弥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38)为彼说法,劝发渴仰,
      成就欢喜已,从座起去,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与王童子所共论者尽向
      佛说。
      于是,尊者浮弥默然地接受王童子的邀请。王童子知道尊者浮弥已经默然地答应了
      他的邀请,便从座起身,亲自准备洗手的水,亲手为尊者浮弥奉上各种硬食、软食
      、米饭、汤汁、佐料,直到尊者浮弥饱满为止。饮食过后,又亲自准备洗手的水给
      尊者浮弥洗手,之后便坐在一旁,听尊者浮弥说法。尊者浮弥为他说法,鼓励他,
      使他心生欢喜。尊者浮弥以各种方法为他说法,鼓励他,使他心生欢喜之后,起座
      离去,前往佛陀的住处,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把他与王童子共论的事,详细地
      告诉佛陀。
  10。 世尊闻已,告曰:“浮弥!何意不为王童子说四喻耶?”
      佛陀听了之后,说:“浮弥!你为什么不为王童子说四种譬喻呢?”
  11。 尊者浮弥问曰:“世尊!何谓四喻?”
      尊者浮弥回答说:“佛陀!是哪四种譬喻呢?”
  12。 世尊答曰∶“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
      果(1639),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
      谓无道也(1640)。浮弥!犹如有人欲得乳者而犎(1449)牛角,必不得乳;无愿、愿无愿、非有
      愿非无愿人欲得乳而犎牛角,必不得乳。所以者何?以邪求乳,谓犎牛角也。如是
      ,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无愿、
      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谓无道也。
      ”
      佛陀回答说:“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
      邪精进、邪念、邪定者,即使他们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

二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二六○ 心品第十四(173)浮弥经第二

      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行梵行,也不
      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浮弥!譬如有人发
      愿、不发颇、既发愿又不发愿、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为了得到牛乳而挤牛角,他
      们必定得不到牛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挤牛角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牛乳的适当方法
      。同理,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
      进、邪念、邪定者,即使他们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不发
      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
      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为什
      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13。 “浮弥!若有沙门、梵志正见、正见定,彼作愿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无愿、
      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谓有道也。
      浮弥!犹如有人欲得乳者,饱饮饲牛而犎牛乳,彼必得乳;无愿、愿无愿、非有愿
      非无愿人欲得乳,饱饮饲牛而犎牛乳,彼必得乳。所以者何?以正求乳,谓犎牛乳也
      。如是,浮弥!若有沙门、梵志正见、正见定,彼作愿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
      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谓有
      道也。”
      “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者,他们发愿,行梵行,会得到结果;他们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
      果;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
      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浮弥!譬如有人发愿、不发愿、既发愿又不发愿、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为了得
      到牛乳而喂养乳牛,再挤牛乳,他们必定可以得到牛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喂养
      乳牛,再挤牛乳,是一个可以得到牛乳的适当方法。同理,浮弥!如果有修行人、
      婆罗门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者,他们发愿,
      行梵行,会得到结果;他们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
      ,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为
      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二六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二六二 心品第十四(173)浮弥经第二

  14。 “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无愿、
      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谓无道也。
      浮弥!犹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水,以抨抨之,必不得酥;无愿、愿无愿、非有
      愿非无愿人欲得酥,以器盛水,以抨抨之,必不得酥。所以者何?以邪求酥,谓抨
      水也。如是,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
      果;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
      谓无道也。”
      “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
      念、邪定者,即使他们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不发愿,行
      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
      结果;即使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浮弥!譬如有人发愿、不发愿
      、既发愿又不发愿、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为了得到酥,用容器装水,不断地搅拌
      ,他们必定得不到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用容器装水,不断地搅拌,不是一个可
      以得到酥的适当方法。同理,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邪见、邪思惟、邪语
      、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者,即使他们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
      结果;即使他们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
      ,行梵行,也不会得到任何结果;即使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不会
      得到任何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15。 “浮弥!若有沙门、梵志正见、正见定,彼作愿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无愿、
      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谓有道也。
      浮弥!犹如有人欲得酥者,以器盛酪,以抨抨之,彼必得酥;无愿、愿无愿、非有
      愿非无愿人欲得酥,以器盛酪,以抨抨之,彼必得酥。所以者何?以正求酥,谓抨
      酥也。如是,浮弥!若有沙门、梵志正见、正见定,彼作愿行,行正梵行,彼必得
      果;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正梵行,彼必得果。所以者何?以正求果,
      谓有道也。”
      “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者,他们发愿,行梵行,会得到结果;他们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

二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二六四 心品第十四(17 的浮弥经第二

      果;他们既发愿又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
      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浮弥!譬如有人发愿、不发愿、既发愿又不发愿、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为了得
      到酥,用容器装酪,不断地搅拌,他们必定可以得到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用容
      器装酪,不断地搅拌,是一个可以得到酥的适当方法。同理,浮弥!如果有修行人
      、婆罗门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者,他们发愿
      ,行梵行,会得到结果;他们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发愿又不发
      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他们既非发愿又非不发愿,行梵行,也会得到结果。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得到结果的适当方法。”
  16。 “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无愿、
      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谓无道也。
      浮弥!犹如有人欲得油者,以笮具(1641)盛沙,以冷水渍而取压之,必不得油;无愿、愿
      无愿、非有愿非无愿人欲得油,以笮具盛沙,以冷水渍而取压之,必不得油。所以
      者何?以邪求油,谓压沙也。如是,浮弥!若有沙门、梵志邪见、邪见定,彼作愿
      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无愿、愿无愿、非有愿非无愿,行邪梵行,必不得果。
      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谓无道也。”
      “浮弥!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