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33章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33章

小说: 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日中午,城里的枪炮声基本停止。    
    37师高锐师长来到城外一个小村的兵团指挥部,望着许世友说:“司令叫我来有什么指示?”    
    “你还是那个急性子呀,来,先坐下。”许世友拍着高锐的肩膀说,“现在我要交给你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你攻打城隍庙,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能!”高锐大声地回答,并有力地敬了个军礼后,转身就走。    
    高锐指挥37师打了一夜,城隍庙仍掌握在敌人手中。13日上午,第十三纵队司令周志坚亲自到现场指挥。    
    周志坚接到命令,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个下午,将观察的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最后,终于让他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当晚,周志坚首先指挥炮兵,用大炮轰了两个小时,炸得城隍庙里外一片火海,烟雾弥漫。    
    接着,突击队端着刺刀,冒着弹雨,踩着火苗向城隍庙里冲。战斗十分艰苦,一批批突击队冲锋不止,一批人倒下了,后面又有一批人冲了上去,快到天亮时,枪声渐疏,37师战斗了一夜,终于冲进了城隍庙。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

    攻坚速决,两军联手克洛阳    
    蒋介石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    
    1947年12月23日夜,南京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阴沉着脸,茫然地望着墙上的地图,沉默无语。    
    自从内战开始,蒋介石恨不得能在一夜之间把共产党斩尽杀绝。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国民党在多次战役中连连失败,损兵折将几十万,使他恼怒至极。正因为此,他全歼共军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眼下,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在中原大地上,鼎足而峙,互为犄角。    
    “毛泽东要干什么?”蒋介石久久地伫立在地图前,思虑良久。    
    第二天,蒋介石飞抵汉口参加会议,主持统帅部召开的“大别山区剿匪检讨会议”。    
    国民党的高官显要几乎都出席了会议,因不久前在中原战场的几次失手,他们心中都笼罩着一层阴影,以致会议气氛相当沉闷。    
    蒋介石与到会的武汉行辕、九江指挥部,以及第5绥靖区等所属的高级军官们几经商议,终于确定了重点分区防御与进剿相结合的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考虑,国民党军统帅部调整了中原地区的战略布局,即:    
    将华中(中原)战区划分为第4(开封)、第5(信阳)、第6(商丘)、第8(合肥)、第13(南阳)、第14(阜阳,后移新乡)、第15(襄阳)、第21(宜昌)等8个绥靖区,每个绥区辖3~5个旅,担任各战略要点的防御。    
    以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司令官顾祝同所属、国防部长兼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主任白崇禧所属、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所属主力部队,组成邱清泉兵团、胡琏兵团、孙元良兵团、张轸兵团、张淦兵团,分置于大别山、江汉、桐柏地区,津浦、陇海、平汉之间的豫皖苏地区,机动作战。    
    另外,以西安“剿匪”总部胡宗南指挥的裴昌会兵团(第5兵团)置于豫陕鄂地区的陇海路潼(关)洛(阳)段。    
    这样,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在华中战区的总兵力为37个整编师,连同非正规军,共86个旅,66万人。其作战要旨是:保持津浦路,以平汉、陇海铁路为依托,集中兵力分割中原地区的人民解放军,阻止刘邓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以确保南京、武汉,并加强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防止各路大军南渡长江和西出汉水。    
    要迫使国民党改变中原的战略部署,就必须调动和分散国民党在中原的优势兵力,以利于中原三军互相配合,适时集中兵力,寻机分批歼敌。    
    中央军委鉴于以上考虑,决定组织以陈毅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东南野战军,继刘邓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之后,实行第二个战略跃进。由粟裕任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并兼东南野战军第l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叶飞任第l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金明任第二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率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经充分休整后,先行渡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边区,以吸引中原国民党军80多个旅中的20~30个旅回防江南。还拟于翌年初以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2兵团,渡江南进。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于1948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转移到黄河以北进行整训,为执行渡江南进的战略任务作准备。    
    刘邓野战军除留一部兵力坚持大别山斗争外,指挥部率主力于2月底北移淮河、沙河之间休整。    
    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越陇海路南下,在完成护送补充刘邓野战军新兵的任务后,暂留沙河与陇海、津浦路之间机动作战。    
    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与陈谢集团在平汉路两侧休整。    
    这时,西北战场局势却发生了令蒋不安的大变化。    
    1948年2月下旬,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开始了春季攻势,主力转入外线作战,在宜川、洛川地区对胡宗南部发动了强大的进攻。    
    胡宗南接宜川守敌第76师24旅被围的告急电后,急令刘戡率整编第29军所属整编第27、第90师和第158团前往增援。    
    西北野战军获知援敌动向后,遂集中主力于瓦子街以东的南北有利地形设伏待机。当刘戡所部进入伏击圈后,西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突然发起攻击,将进入伏击圈的部队割裂开来,并集中力量逐一对其进行歼灭。经两天激战,将援敌1个整编军军部、2个整编师师部、4个整编旅8个团全部歼灭,并乘势攻占宜川,再歼敌1个整编旅2个团。宜川战役成功地运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共计歼敌2。9万余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蒋介石手拿胡宗南的电报,电报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宜川失利,29军精锐耗尽,刘戡军长等国军高级指挥官以身殉职,关中危急。”    
    29军是胡宗南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机动力量,该军被共军吃掉后,对西北战场的局势影响很大,西北战场的国军将陷入被动。这样,西北共军南进渭北、西扣陇东的门户已经打开。    
    蒋介石大为震惊,惊痛不已。他在自己的行宫里呆不住了,匆匆赶往国防部,并立即召集国民党军统帅部人员训话。    
    蒋介石在数落了一通手下的这些国军高级指挥员的不是之后,叹息道:“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其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全军覆没,悼痛悲哀,情何以堪!”    
    在场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心里皆为国军在西北的失利和刘戡等高级将领的殉难而伤感。    
    蒋介石当着众部下的面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胡宗南,并当即决定,将胡宗南撤职留用。这样,西北战事暂由西安绥署副主任裴昌会协同被革职的胡宗南负责指挥。同时,为了安抚其他国民党高级将军和死者家属,蒋介石还下令追授刘戡和整编第90师师长严明为国民党陆军上将。    
    由于西北战场形势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中原地区国民党防御体系的稳定。西安绥署为挽救危局,报请蒋介石同意,急调位于潼关、洛阳间的裴昌会兵团的整编第1、第30、第36师西援。蒋介石为巩固西北,还指令将徐州地区的整编65师及开封地区的整编38师空运西安,增防关中。另外,为防郑洛交通被断,又调守备平汉路的孙元良兵团集结郑州。这就为人民解放军攻取洛阳及临汾等地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邱行湘口出狂言(1)

    此时,郑州至潼关间的四百公里地段上,敌只剩下正规军一个师驻守洛阳。    
    陈赓和谢富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认为,目前可集中兵力并有充裕时间,在敌救援洛阳之前,拿下被敌人视为“金城汤池”的要地——洛阳。为此,3月6日,陈谢将进攻洛阳的计划和部署,报中央军委。    
    3月7日,中央军委复电,决定以陈谢兵团的第四、第九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第八纵队,并当地地方武装,在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统一指挥下,夺取洛阳并歼灭孙元良之援兵。    
    接电后,陈唐、陈谢四首长在陈谢兵团指挥所驻地襄城,召集有4个纵队的领导参加的军事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洛阳战役。    
    会议室设在原国民党襄城保安团的一个食堂里,墙上挂着一张刚从敌人手里缴来的地图,上面已勾画出几个大大的红色箭头。陈士榘和陈赓站在地图前比比划划,研究问题。    
    陈士榘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的电报,之后说:“请陈赓司令员讲讲打洛阳的目的和原则。”    
    “好,我就先讲,尔后请陈参谋长下达作战命令。”陈赓爽快地说:“威震西北的宜川大捷,给了蒋介石沉重一击,中原战场之敌4个机动兵团十分惊慌,已如困入笼中之鸟。裴昌会兵团因宜川失利,已急援西安,目前无力东顾洛阳。从郑州南下的孙元良兵团,察觉我主力部队正在集结,怕我直攻郑州,像乌龟一样缩了回去。胡琏兵团在漯河,距洛阳尚有7天行程。而远在鲁西南菏泽地区的邱清泉兵团,现有回师陇海东段的迹象。目前,敌人的战略要点洛阳已经完全陷于孤立状态,西无援兵,东怕生非,南距较远,是我军进攻洛阳的好机会。”    
    陈士榘插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陈赓继续说:“对!洛阳现在的守敌只有青年军206师和部分保安团,不足2万人,我们集中4个纵队,以绝对优势直取洛阳,是完全能够迅速解决战斗的。攻打洛阳,对豫西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原战局的根本改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打下洛阳,豫陕鄂新区就与黄河北岸的老区连成一片,我们就有了深远的后方,对于尽早消灭中原的敌人,对于积累攻打大城市的经验,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    
    等陈赓说完后,陈士榘拿着一根竹棍走到地图前,在洛阳两字上狠狠地敲了几下:“我们攻打洛阳,在战术上不可轻视敌人,在战役手段上,采取既有重点,又有宽大正面的原则,实现四面围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放在主要突击方向上,保证连续的突击、分割、包围,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陈赓插话:“对敌人歼得越彻底,越能对中原敌人的4个兵团构成威胁。”    
    最后,陈士榘宣布任务:“本次战役的具体任务划分如下:陈谢第四、第九纵队除以一部兵力配合太岳第5军分区地方武装,控制新安、宜阳,扫荡歼灭新安、渑池土顽地方武装外,主力于9日24时前完成对洛阳西工及飞机场及西关、南关之敌的包围,首先切断西工与洛阳城之间联系,或首先解决西工及西关之敌,使其不能退缩城内。”    
    “华野第三纵队于9日24时前完成对洛阳车站、北关、东关之敌包围,力求首先解决洛阳北站和东关之敌后,以便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