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

第63章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63章

小说: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种体端韶年者,若无学问不为美,
  如同孔雀羽虽美,岂为伟人之装饰?
  种姓高贵、体貌端庄且又青春美满的人,假若他们没有内在的学问也不算是美。如孔雀的羽毛虽然艳美,难道它能成为伟人的装饰品吗?
  贵种是指门庭高贵的种姓,比如国王种姓,或出自宰官贵族家庭的人。体端即是身体匀称、容貌端庄。韶年者是指青春美满、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那种人。上述几种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无一不是令人羡慕的,但是若没有智慧和学问来充实其相续,便只能称作“绣花枕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在审美观念上,我们要把精神美丰富的学识、忠于信念、有人性、对恶的毫无妥协等置于首要的地位。有的人只有躯壳,没有学问,纵然出身豪门也只能算是行尸走肉;有的人只有漂亮的脸蛋,没有智慧,虽拥有如花似锦的青春,且打扮得花枝招展,也只能叫做衣架饭囊。大文豪雨果说:“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貌的美都是不完备的。”
  高贵的种姓虽令人羡慕,但却需要学问、智慧以及高尚的行为作护持,否则世事无常,沦为乞丐、盗贼、屠夫、妓女的贵族古已有之,故无学问的贵种不能成立为真正的美。青春乃人生之王,光辉灿烂,但它却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再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正值韶华之年者,若无学问也非真美。高尔基说:“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讲到:“若人具族望,貌美复多闻,无智破尸罗,是人何足贵;若人无族望,貌丑寡知闻,有智护尸罗,人皆应供养。”法王如意宝也常教诫弟子:“在整个世界上,种族和相貌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清净的戒律与无垢的智慧。”可见世间人与修行人的审美观点恰恰相反,世人将穿得好、长得帅的人评论为美,但实际上常常被美好的表面现象蒙骗。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好看的身躯以美感,正如丑恶的灵魂会在一个非常漂亮的身体上打下某种使人厌恶的烙印一样。没有内在学问和贤善品格作庄严的青春貌美之人即使出自贵族之家终究也是被遗弃的对象。
  内心具足善良忠厚的品质和广大深远的智慧,即使外在一般或甚为丑陋的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尊崇,比如布顿仁波切,其貌不扬,却也一样千古流芳。孔雀的羽毛绚丽多彩,非常美观,但伟人志士从来不会用它来做真正的装饰品。因为孔雀羽毛的美是暂时的,实际并无太大的价值。而金银、钻石、珊瑚等珍宝表面上虽然没有花花绿绿的色彩,但因其本身具有昂贵的价值,所以恒时被用作伟人的装饰品。
  伪装鼻子购得子,借人之饰盗得财,
  无有师承之智等,虽得世众亦不齿。
  假装的鼻子、以买卖所得到的孩子、向别人借来的装饰品、盗窃所得到财物以及没有上师传承的智慧等,虽然得到了,但仍被世间诸人所鄙弃。
  藏地历来沿袭着一种陋习,当家庭出现了一些矛盾纠纷而妻子又不听话时,丈夫就会把她的鼻子割掉,于是妻子只好用一片遮丑布挂在鼻子上或是用假鼻代替。现代的美容术相当高明,没有鼻子的人或鼻子不美的人都可以安上一个美丽的假鼻子,但有智慧的人对此绝不会羡慕和赞美。有些愚笨的人追求自身外在的完美,非要将自己的塌鼻子改换成欧式的高鼻梁,那样反倒让人见了恶心。佛说三界皆是有漏的世界,故有缺陷是名言实相,真正的完美无缺倒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真、善、美向来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真的东西才可能是美的。伪装的鼻子再漂亮也不会象自己的塌鼻孔那样呼吸自如。以前有个人的妻子非常漂亮,只是鼻子很难看。一次外出,他看到一个容貌端庄的女子,鼻子长得很好看,心想:若将她的鼻子割下来安到我妻子脸上,一定很好看。于是他蛮横地割下那女子的鼻子,带回家后,他急忙唤来妻子:“快点,我给你换个好鼻子。”待妻子出来,他就将其鼻子割下,然后把另一个鼻子安到妻子脸上。可是怎么也安不上去,原来的鼻子也没有了,白白地让妻子受了很多痛苦。
  其次,通过买卖得来的孩子也没有人看得起。有些人膝下无子,便想方设法通过商业渠道重金购买一个孩子。因为是买卖所得,所以孩子的性格、相貌等各方面都不象新父母,其身份不明,还有可能是乞丐、娼妇等恶劣人的弃儿。人都有个执著,愿意将慈爱和财产给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不想给予买卖得到的孩子。买来的孩子极不可靠,不仅世人瞧不起,买主养着也觉得患得患失,顾虑重重,一旦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毫不犹豫地舍弃。
  借来的服装、珍宝等装饰品也被世人嘲笑。一些经济条件差但却爱慕虚荣的人,往往喜欢借他人名贵的饰物装门面,这种习惯藏民尤为突出。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法会上,总有一部份没有装饰品却又想打扮的人到处借装饰物品。据说色达建县四十周年的庆祝会上,很多身上挂满金银、珊瑚等装饰品的人都是花了很长时间、费尽口舌、历尽千辛万苦跑到青海、石渠等各个地方借来的。于是本无财富的人也穿金戴银,雍容华贵,耀武扬威地出入大街小巷,此种行为非但未得到人们的夸赞,反到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另外,以盗窃为业的劣人,表面上虽然把自己搞得很富裕,但实际却是社会的毒虫、人见人厌的害人精,其恶劣的行径始终受人唾骂。这样的人在现世就会遭受恶报,且于后世必堕三途。他们的财富就算用作布施也很少有人敢要,正直的人还会视为不吉祥。所以,盗贼无论多么富裕也只能生活在轻蔑的眼光下,他们出现于世时就象过街的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世间的一切智慧、学问、技艺都需要老师传授。尤其是佛法,若人不依止上师,未得上师传授和加持,仅凭自己的分别念阅览佛经教典,则很难得到智慧,也不可能通达佛法的真义,且容易歪曲佛陀的教义造成严重的过患。如圣者所言:“想修佛法的徒众,若不依止有德的师尊,纵然恭敬,所得加持也很轻。若未得到精深密法的灌顶,那单纯的经文会把你束捆。”有些自以为是的人,不愿在善知识座下闻法,看了几本佛经,得到一些分别思维的智慧,便以为自己也能讲经说法。尽管他热情地推销自己的智慧和学问,但却找不到市场,竟然没有一个听众。这即是未得上师传授,所得智慧极不可靠的缘故。世界上佛法遍布的地方,大都保持着释迦牟尼佛传袭下来且从未中断过的传承,比如印度、不丹、泰国以及藏土雪域。密乘对传承的要求则更为严格,未得传承便没有资格修学,纵修亦无所成。所以法王如意宝再再教诫弟子要有圆满的传承。且传每一个法都要讲述其清净传承的来源,使听者信服,闻者欢欣。对于没有传承的法要上师是不会随便传授的,更不会开许其他法师传讲。所以传承非常重要,没有传承的智慧不可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不能成为真正的智慧。
  何人不知报恩惠,此人先已害自己,
  如同学炼害人术,损人之前先害己。
  任何人若不知道回报恩德,那么这个人首先已经是在害自己了,如同修炼害人的咒术,在损害别人之前就会先伤害自己。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世法与佛法皆尤为提倡,并反复强调,是故前文作者已多次严厉地呵责了忘恩负义的人。麦彭仁波切、龙树菩萨、寂天菩萨等,在其所著的佛教论典中也讲到懂得报恩惠者是具有智慧和学问的人。如《二规教言论》所云:“若思此人于我等,乃是利济之恩人,了知其恩并报恩,此为高尚行为门。何人不辨利与害,亦无相应回报心,故除一切圣者外,谁愿于他作害利。……一切殊胜直士者,虽受微利报大恩,若有如是之美德,则定具足余胜德。何人若不报恩德,则彼无智无稳重,有愧谨慎正直等,其余诸德亦无有。若是知恩报恩者,共称彼人聚天德,以此德行能推知,彼人圆满余美德。”无论何人,若不知道报恩德,那这种人首先就已经毁坏了自己。原因何在呢?虽然回报的恩惠可能对别人来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由此却可推测出此人的人格。若是佛教中人,则能表明他在佛法方面的认识和修养是何等的浅薄,同时也毁坏了自己往昔所积的善根福德,而且现世所做诸事将成不吉祥,从而把自己推入一种孤立无助的境地,遭人厌弃。
  好比修炼害人法术、恶咒的人,在害别人之前会先伤害自己。佛陀说,对他人起利益之心会使自己得到安乐和幸福,而发心欲伤害他人,即是损害之因。一念害心起,善神皆远离,邪魔纷纷至,诱导恶人入地狱。世间上妖术、魔咒皆是魔王损害众生的伎俩,受害的人越多它越高兴,而修学彼邪术之人无疑已成为魔的眷属。他们依靠法术所差遣的恶神、非人,嗔心极重,丝毫没有利益众生之心,若它自己得不到好处,也不可能听候差遣,心怀不满怒火冲天之时,它们连施法术的人及眷属也要残害。就因果来说,彼等施法术害人者,终将堕入地狱无有出期。从前,有一家人依靠邪术下蛊害人而发家致富,至于下毒的后果如何他们从不去考虑。当他们无处下毒时,连自己的亲友也不放过,久之,此下毒世家的亲友们相互残害,最终自食其果,害人反自害,一一毙命,无一幸存。
  尽管明知得受用,非理之处谁肯取?
  野羊相斗顶淌血,狐狸求之头撞破。
  尽管明确了知能得种种受用,但是不应理之处放置的财物有智慧的人谁肯取受?比如野羊相斗碰破头顶而鲜血长流,谗嘴的狐狸为舔食羊血也被撞破了脑袋。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人人都渴望圆满的受用、享不尽的财富,但是“无功不受禄”,君子取财应有道,切不可违背仁义道德、王规法规牟取非理之财。一些卑劣无智的人以偷盗、诈骗等非法手段得到许多财富;为官不清廉的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残害忠良,大吃特吃不义之财,这些都是卑劣小人的行径。非法非理之处牟取财富看似轻而易举,但有智慧的人了知利弊,明辨是非,怎么会羡慕和赞美呢?只会深深地呵斥,因为非法的希求定会导致自己在今生和下世都感受痛苦。智者凡事以德而行;劣者卑鄙无耻,一切向钱看,只要有利于自己,便不顾一切地抢着干,他们满脑子都是财富和利益。而智者最怕的是违背道德、损害人民利益的事,其次是怕做违犯国家法律之事。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犯法的人大部分都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人也不敢犯法,所以只有因果道德才能弥补法律的不足。孔子也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小人只是怀思福惠,见利就上。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蚀本的生意没有人作。”说的就是那些贪图不义之财、不顾因果的愚者。
  山羊和绵羊一样头上长角,它们打架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